其他

【转载】当显微镜遇到细菌,当生物学遇到微课

2017-01-18 中央电化教育馆 聚焦生命走近科学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一师一课

       16号,优课教研室第42期播出了由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的《科学史和微课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一期内容。根据整理后的教师反馈信息来看,全国有不少老师都提出对现场嘉宾及其学生制作的微课有极大兴趣,不仅通过这两段微课了解了生物学中的点滴知识,更是对微课制作的形式和技术方面有了新认识。应大家需求,小编送上厦门市高秋静老师和福州市高中生制作的微课,我们一起来思考,通过制作微课,老师和学生都收获了什么?

 ppt与录屏软件结合,以一个乳链球菌的口吻讲述了列文虎克发现细菌及巴斯德与自然发生说的故事。通过史实展示显微镜在发现微生物中的作用,让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微课中讲述了人类认知历史上“自然发生说”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乔布劳特与巴斯德间实验设计的异同,提升对科学方法的具体认知。较好挖掘科学史中所蕴藏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价值。本节微课叙述方式和角度生动活泼,能引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并配制一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67rzs779&width=500&height=375&auto=0细菌发现史 ·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高秋静

由一个小组的高中学生利用会声会影软件制作。技术运用突出,声画效果出色,可以说是学习成果的展示。该微课不仅展示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历史中各个时期重要的进展,也展示不同时期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误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微课中从核酸的发现到中心法则确立内容,都隐性地涉及到对科学方法传授,在看似平静的介绍中完整呈现众多科学家艰辛劳动和杰出贡献,体现学生对科学精神的感悟与内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67ioucr4&width=500&height=375&auto=0DNA是遗传物质 · 福建师大附中弘远级学生


       怎么样,看了以上两段视频,您对微课制作有了哪些新想法和认识?欢迎微信给我们留言,或是您亲手制作了哪些优秀的微课,也欢迎发来与我们分享。



如果觉得不错,

欢迎转发或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一师一课

客服热线:400-8980-910

咨询QQ:4008980910

咨询邮箱:4008980910@b.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