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公众投票正式启动,期待您的参与!
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集中展示我省“水丰河畅、水质优良、生物多样、人水和谐、水兴惠民”的美丽河湖建设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专家审查,现组织开展案例公众投票,请投出您的宝贵一票,助力山东美丽河湖建设!
01.
投票时间
2024年2月7日至2024年2月13日(共7天)
02.
投票方式
每人限投票1次,可多选(最多10个)
01
小清河(济南段)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小清河发源于济南西郊睦里庄,是山东省现阶段唯一具备海河联运的航道。小清河(济南段)是济南市城区段唯一的纳污、行洪河道,承接沿线约700万人口、8000亿GDP的生产生活废水。20世纪80年代末,向小清河排放废水的企业达846家,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达1.9亿吨,加之沿线污水直排、雨污混流等问题,小清河水质长期劣于Ⅴ类,一度被群众称为“小黑河”“酱油河”,不仅成为制约全省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也影响到沿河新经济带的成长和发展。
主要做法:济南市高度重视、统筹谋划、高点定位,通过首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首批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创建,全面落实“水十条”目标任务,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持续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重点工作,在全市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小清河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一是高位推动,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坚持问题导向,以《济南市小清河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实施方案》为引领,深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凝聚治污合力。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四大领导班子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督导帮扶;市纪委、检察院等全面出动,以督促改,以改促变,破解治污难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二是三水统筹,形成“系统治理”新模式。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采取生态补水、重点治理、生态扩容等措施,打出系统治理组合拳。水系连通,让水“动”起来。实施“五库连通”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对济南市4座水质净化厂开展再生水循环利用,分批对全福河、兴济河等16条河流进行再生水补水,逐步形成“六横连八纵、一网五水润泉城”的水资源保障新格局。控源截污,让水“净”起来。从严审批高耗水、高污染建设项目,制定《济南市绿色工厂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引导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小清河支流河道雨污分流工程,流域内建成城市污水处理设施36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175.23万吨/日,系统解决污水直排问题。生态修复,让水“活”起来。投资3.7亿元,实施小清河(济南段)底泥清淤环保疏浚工程,依托济西湿地、华山湖湿地、白云湖湿地等生态节点,构建小清河沿线五大湿地系统,新增30余公里河流缓冲带。三是强化监管,完善“长制久清”新机制。搭建智慧生态黄河平台,以数字赋能生态环境监管,打造集监测、管控、执法、治理为一体的智慧监管体系。将“国标站+微站”监控系统与环保网格员加密巡查机制有机结合,利用102个水质监测“哨兵”,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控。坚持常态化沿河巡查,结合无人机、无人船、管道机器人等天地一体化监控系统,强化涉水污染源环境监管,让偷排漏排无处藏身。
取得成效:五年来,济南市累计投资超过百亿元,推动小清河(济南段)水质连续跃升,由多年劣Ⅴ类提升至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昔日小清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秀丽景色得以重现。小清河(济南段)每天出境水量在150万立方米以上,河道生态用水保障率达100%,实现“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生生物达到230种,时隔60年重现中华鳑鲏等本土鱼类物种种群,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等珍稀物种也相继出现,重现“绕池闲步看鱼游”;小清河(济南段)自然岸线率增长至92.6%,风姿绰约的小清河生态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再现“疏影横斜水清浅”。
经验启示:五年治水,济南市走出了一条“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水环境有效治理”的发展之路,为济南市和下游地区打开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提高了环境承载力,释放了巨大的生态红利,成功再现了小清河(济南段)水清河畅的历史风貌,绘就了一幅北方特大型城市流域治理的生态文明画卷。
02
沂河(沂源段)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沂河,发源于沂源,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中的较大河流,境内总长90余公里,是沂源人民的“母亲河”。上世纪90年代,沂源的工业主要以造纸、制革、酿酒、化工等为主,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最终排入沂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沂河(沂源段)一度成为劣Ⅴ类水体,河水丧失自净能力,水鸟、鱼类近乎绝迹。
主要做法:一是聚焦精准“治水”,全面优化水污染治理体系。控制污染源头,坚决政策性关停排污大户。2006年,沂源县关停了当时作为支柱产业的多家造纸、水泥企业,对皮革厂、白酒厂等排放大户进行了搬迁。强化污水治理,全面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2016年以来,先后投资4亿余元用于“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污水管网140余公里,完成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改造。严防面源污染,有效减少污染来源。开展田庄水库和沂河周边323个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治理、210个村生活污水巩固提升治理。同时,推进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减量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等,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是聚焦科学“管水”,创新建立水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河长制”管理体系和沂河闭环管控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巡河监管,坚决整治沂河各类环境问题。探索建立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对全县23家重点涉水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定期监测沂河及支流32个断面水质,掌握水质变化规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三是聚焦生态“兴水”,探索生态经济价值转化体系。累计投资10亿余元,实施河道生态修复、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持续治理河道13条230公里。沂河及其支流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泉水650处,被誉为“齐鲁水塔”、“中国矿泉水之乡”。现已有序开发矿泉水资源,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真正实现生态经济价值。抓好生态成果转化,实现生态惠民,积极打造特色民宿群,精心绘制出一幅水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取得成效:一系列举措下,沂河(沂源段)出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2021-2023年国控断面水质指数均列全省前五。得益于水质的持续提升,沂河(沂源段)成为了白骨顶鸡、白鹳、白鹭等重点保护鸟类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2017年12月,沂河成功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2022年11月,沂源县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沂河(沂源段)生态治理中得以体现。
经验启示:一是树立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思维。以本地基础、特色和优势为出发点,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丰富、优质的水资源,不断探索生态成果的转化方式,聚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着力把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二是树立“部门合力”思维。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的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抓好全员环保工作,细化落实部门职责分工、任务清单和考核督办办法,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实现环保工作责任全覆盖。三是转变治理思路。从“大水漫灌”式治理转变为“精准管控”,在关停、搬迁污染大户,治理涉水重点企业之后,生态治理进入新阶段,治理内涵由点扩展至面。只有调动全社会的资源,齐抓共管,才能打通生态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
03
蟠龙河(薛城段)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蟠龙河发源于枣庄市市中区柏山飞来泉,流经薛城区、高新区,是南四湖的重要入湖河流,主要承担防洪排涝、农业灌溉等功能,是枣庄的母亲河。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蟠龙河河道断流、干涸现象频发,一年中平均约有8个月的时间处于断流状态,断流长度最长可达15千米。同时,水污染问题突出,原有2座污水处理厂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14.4公里的雨污合流管网尚未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基础薄弱,加之周边矿井水排入等因素,导致蟠龙河在本世纪初水质恶化为劣V类,甚至出现黑臭现象。
主要做法:枣庄市坚持“护水、治水、兴水”,推动水城共融、人水和谐,实现了水生态改善和经济效益提升的双赢。一是水资源利用与水系连通兼顾,让水“活起来”。投资12.8亿元实施蟠龙河综合整治项目,在河道干流12公里岸线范围内,通过河道疏浚扩挖、闸坝建设等工程,将雨水拦蓄在河道中,累计扩挖河道6.4公里、新筑南北堤11.9公里、开挖山家林水库537亩,建设山家林橡胶坝和匡山头闸等,形成连续大水面。同时,积极构建“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每天提供约1万吨稳定的再生水补水水源。实施“两库四河”水系连通工程,为蟠龙河进行生态补水,进一步提高蟠龙河生态流量保障能力,将蟠龙河打造成一条有水能流动的河。二是污染减排与生态保护修复并重,让水“清起来”。投资1.6亿元新建陶庄污水处理厂,对高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14公里的雨污合流管网分流改造,完成50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强化硫酸盐等特征污染物治理,通过控制周边矿井水排放,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改水,减少地下水中硫酸盐等特征污染物进入地表水。投资1600万元建设长度约9公里、面积约90公顷的人工湿地,年净化污水2190万吨,在河滩地栽植桃、山楂等果树,分层次绿化打造生态景观长廊,着力构筑大生态屏障,将蟠龙河打造为一条有生机的河。三是水文化挖掘与水经济发展相融,让水“美起来”。利用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流域内宣阳古城、铁道游击战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沿河风光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合碰撞。成功申创国家湿地公园,建成了13公里蟠龙河绿道,发展农家乐、亲水、垂钓、采摘等生态旅游项目,探索出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路径,美了环境,富了百姓,显著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将蟠龙河打造为一条有故事的河。
取得成效:经过多方坚持不懈的努力,蟠龙河水生态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河流水量丰沛,拦蓄水量约1000万立方米,形成约4300亩连续水面,每年约有400万吨的再生水用于蟠龙河生态补水,确保主要河段全年不断流。河流生态旧貌换新颜,十字河大桥断面水质由2000年的劣V类到2023年有7个月达到Ⅱ类标准,实现四级跃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对水质要求高的稀有物种中华鳑鲏等鱼类繁多,绝迹多年的白鹭重现蟠龙河畔。通过文旅、采摘园、亲水设施等开发建设,提高了蟠龙河人气,每年迎客10万余人次,促进生态价值“变现”。
经验启示:枣庄市充分发挥蟠龙河生态保育、滨水景观、旅游休闲的城市发展引擎作用,在蟠龙河治理保护过程中,尊重规律、因地制宜,推动全河道生态恢复,并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亲水需求为导向,还清还绿于水,还水还美于民,推动蟠龙河从临河落后区到水产城共融的转变,其“治水、护水、兴水”模式的实践经验,可为山区型河流治理保护提供经验借鉴。
04
黄河(入海口段)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存在问题:黄河从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垦利区境内河道全长126公里,滩区面积75.13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唯一的陆海交汇区。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黄河三角洲湿地成陆时间短,生态系统相对脆弱,随着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加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受黄河河口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等影响,生态系统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主要做法:一是坚持系统观念,健全黄河水污染防治体系。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城市管网,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处理水平,着力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持续治理黄河面源污染,实施黄河滩区尾水处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等工程,建设生态化沟渠129公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500亩,防止污水直排入河。同时,严格落实河长制和断面责任制,创新推行“河湖长+生态警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四长联动依法护河新模式,开展河道巡查660余次,处理水事违法行为70起;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推进219个排污口“一口一策”编码治理;开展黄河滩区“清四乱”,拆除违章建筑55处、面积6.7万平方米,增强了河流管理保护执法刚性。二是运用生态办法,完善黄河水生态保护体系。坚持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在水系循环、水脉贯通、水体流动上持续发力,全力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推进实施湿地修复、水系连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完成生态补水1.75亿立方米,修复盐地碱蓬3500公顷,互花米草分布区地表植株基本实现动态清零,第二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在东营召开。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在全省率先制定落实“四水四定”责任分工并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率先制定市级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34%。推进湿地、滩涂一体化修复治理,实施沿黄生态长廊增绿计划,补植造林6300亩,实现了黄河沿线岸绿、景美、宜居、宜游。三是注重以人为本,打造黄河水文化弘扬体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形成了移民文化、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石油文化等交融并存的黄河口文化。首届黄河文化论坛在东营举行,充分展示了讲好“黄河口故事”的东营担当。发挥文化带动作用,加强黄河沿线景观打造和线路设计,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群众增收,形成了“水+文化+生态+旅游”全域旅游格局。杨庙黄河里至顶点文化苑段生态廊道入选黄河国家风景道(山东)典型段,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获评“山东省十大魅力景点”。
取得成效:经过持续治理,黄河(入海口段)水质明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稳定提升,滩区群众生活越来越好,黄河真正成为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3年,黄河丁字路口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3.64,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总氮浓度同比改善10.32%。黄河刀鱼(刀鲚)消失30年后重新出现,10余只国家濒危二级野生水生保护动物江豚近年来首次成群出现在黄河入海口,鸟类总量由1992年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3种。黄河滩区旧村台改造、南展区村庄搬迁改造后续工作进展顺利,建成杨庙等3个新社区,建设安置楼房6822套,实现了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经验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在黄河(入海口段)生态保护治理过程中,坚持系统观念、生态办法、以人为本理念,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文化弘扬,河流水质、流域生态、群众生活水平实现了同步提升,为大江大河下游河段的治理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05
大沙河(大束段)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大沙河发源于济宁市邹城城东张庄镇,于太平镇汇入南四湖重要入湖河流白马河,是孟子故里邹城的母亲河。大沙河为季节性河流,上下游地形高度差近17米,河水快速下泄导致“有水留不住”,河道内长期干涸,年断流天数达200天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道沿线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农村生活等污水直排与日俱增,2016年大沙河水体恶化为劣Ⅴ类,往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风貌不复存在。
主要做法:邹城市多措并举改善大沙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使大沙河焕发时代新面貌。一是开展生态修复,打造“美丽大沙河”。投资9600万元实施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工程,打造连接城区与邹东山区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9条生态透水拦沙坎、350余亩人工湿地,让汛期的水可以“留下来”;人工增殖放流净水型鱼类近40万尾,栽植水生植物19万株,进行河内清淤及岸坡修复550亩,修建生物岛珊8处,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自净能力;打造休闲广场、风车等景观节点10余处,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二是实施截污控源,构建“绿色大沙河”。对大沙河及其支流“毛细血管”进行源头治理,关停大沙河沿线涉水污染企业,将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全部关闭搬迁,大力推动“厕所革命”,完成大沙河周边农村厕所改造1006户,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处理站4座,实现全域雨污分流。三是聚力特色产业,构筑“经济大沙河”。依托大沙河良好水生态环境,深耕食用菌产业,用小蘑菇撑起群众“致富伞”,打造蘑菇产业园,成功招引5家全国工厂化金针菇、杏鲍菇头部企业落户发展,蹚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富农的发展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与高校合作开发高附加值新品种,大力发展田园采摘,盘活闲置的农家院及周边低效闲置土地发展民宿,发展“采宿”结合的乡村新业态。四是打响文旅品牌,塑造“文化大沙河”。深入挖掘孟子故里等历史文化资源,沿大沙河打造韦贤教子文化、儒学研学游基地等景观节点,借力钓鱼台村“虺王钓鱼”典故发展休闲垂钓产业,组织北葛打铁花、山头花鼓戏等定期展演;将北方民居和农耕文化相融合,打造集高端旅居、休闲康养等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推动大沙河周边地产、餐饮等服务行业繁荣发展。五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共建“长治大沙河”。设立“市、镇、村”三级河长66人,对大沙河河道“四乱”行为进行巡查整改;建立“一河一档”,编制实施“一河一策”,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实行河湖平台管理、APP数字化管护;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多部门联合协商工作机制,保障大沙河“长制久清”。
取得成效:经过治理,大沙河河床拓宽、坡度减缓、流量充沛,生态流量稳定且全年不断流,实现“水丰河畅”。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由劣Ⅴ类跃升至Ⅲ类,水体透明度达70厘米,实现“水质优良”。水生植被覆盖度由58.5%提升至85.6%,自然岸线率达到61.22%,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有2亿年历史的“仙女虾”现身大沙河,实现“生物多样”。亲水便民设施齐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亲水需求,实现“人水和谐”。带动4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6万余元,民宿等旅游业实现年营业收入4000万元,实现“水兴惠民”。
经验启示:邹城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截污控源+生态治理+水产融合”思路,多措并举修复生态,营造生态宜居环境;立足资源禀赋,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坚持系统治理思维,构建协同共治格局,以生态经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统筹推进,为小型乡镇河流美丽河湖建设提供了经验示范。
06
峡山水库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峡山水库位于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为山东省第一大水库,是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山东省省级战略水源地和胶东地区调蓄枢纽,在全省水安全保障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受面源污染、入河中水等多重因素影响,库区水质未能稳定达到水功能区划目标要求,部分指标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水安全保障能力存在短板,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做法:依托峡山水库重要战略地位,采用全域EOD模式,以峡山水库为核心,深入开展峡山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建立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一是聚力攻坚“治”,保障水质硬核促提升。组建专项指挥部负责开展环湖综合整治,先后关停污染企业290多家、小铸造企业84家、环湖饭店21家,迁坟921座,拆除违建420处,清理鱼塘286个、库内耕种851亩;大力推广生物净化措施,投放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4亿多尾,优化鱼群结构,实现以渔抑藻、以渔净水;狠抓蓝绿藻防治,在主要入库河口建设生态浮岛2万m²,购置6艘应急打捞船,降低蓝绿藻对水质影响。二是多措并举“防”,筑牢生态屏障保安全。构建环湖生态安全隔离带,建设1066万m²的入库湿地,有效阻挡面源污染进入水库;实施水库防护网全封闭工程,实现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封闭管理;投资26.5亿元建设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对入库中水实施集中收集、生态净化、提引外调,实现中水资源在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的综合利用。三是综合施治“管”,建立长效机制提效能。落实“一个湖面、一张网络、一套体系、一支力量”工作思路,整合管理队伍107人,全面负责水库水面、沿库秩序管理及水质安全保障等工作;加强水质监测,在水库取水口和上游潍河、渠河、浯河入库口建设水质综合毒性生物预警监测网络体系,对水质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有效提高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对能力;打造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基地,在污染物防控、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四是组合开发“育”,推动发展保护融合共生。实施全域EOD模式,通过“产-学-研”“育-繁-推”“生态环境改善-教育培训-休闲旅游康养”相结合模式,发挥产业优势,打造山东省内首个“洁田”品种育繁推基地、峡山有机生态姜产业基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形成全域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
取得成效:一是为人民群众守护好了“生命之源”。通过实施“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治理工程,自然岸线率近10年增长12.62%,湖库富营养化指数逐年降低,总磷年均浓度从2018年的0.06mg/L降至2023年的0.027mg/L,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水库现有鱼类35种、着生藻类63种、底栖动物31种、水生植物20余种,水生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生态功能显著恢复。二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供借鉴参考的发展路径。EOD模式促进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持续提供保护与发展动力,已获得银行贷款25.77亿元,政府专项债批复2.69亿元,峡山水库水环境治理工程、峡山区生物育种创新基地、峡山有机生姜三产融合产业园等EOD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三是为山东半岛擦亮了美丽河湖生态底色。建设以水源涵养为主,兼有生态、景观、经济价值的树林、湿地群落,着力打造10处自然式水系景观,建设75公里的环湖路,提升了城市品味和人居环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经验启示:峡山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峡山水源地保护为核心,坚守底线,铁腕治污,全局谋划,系统防治,做到共担共治共享共赢,坚定不移走“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施“全域EOD”开发模式,逐步勾画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良好生态环境,可为河流补给型水源地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07
京杭大运河(梁山港至通航闸段)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京杭大运河(梁山港至通航闸段)是南四湖流域唯一一条具备防洪除涝、引水灌溉、输水航运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河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雨污合流问题突出,加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不足,导致大量污水排放至河道,使运河水质急剧恶化为劣V类。
主要做法:梁山县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杭大运河复航重点工程为契机,精塑运河生态环境,重塑运河当代价值。一是联勤联动,统筹全域综合治水。成立全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打破部门壁垒,共同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指挥部成立以来,出动执法检查1600人次,下达督办通知210余份,完成运河及支流沿线1.5万余个问题整治。二是截蓄导用,构建循环利用体系。投资15亿元全面打造“水韵梁山”,治理运河及骨干河道29条、220公里,构建蓄泄统筹、丰枯调剂的水系格局;依托运河实施3大区域水系连通工程,构建“河河相连、河渠相连、河库相连”的现代水网;强化再生水循环利用,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模式,拓宽城区绿化水源,年灌溉量达20万方,部分再生水通过泵站输送至梁北水库,提升运河上游水资源调配能力。三是狠抓关键,破解面源污染难题。在运河沿线建成集中式生活及园区污水处理设施3处、镇级污水站10处,新增处理能力13万吨/日,完成21.2km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及415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通过“用-处-清”工作模式,全力破解畜禽粪污面源污染问题。四是湿地串联,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相继投资6.6亿元在运河沿线建成多处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及12处农村小型湿地,恢复水体生态及周边生态环境。依托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及水浒文化,建设大运河滨河湿地公园。同时,在运河沿线建成了29公里环城水系生态休闲走廊与58公里的城市慢行系统,提升沿线居民的生活品质。五是“人防+技防”,严守水质保障防线。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开展常态化巡河治河,2023年运河巡河次数达11877次,全面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每年压茬开展汛前、汛期、冬季水质保障,全力开展河湖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数字赋能,实施“一河两湖”水环境精细化监管项目,打造流域水环境监管试点。投资500万元建成衔接多个行业环境监管信息网络系统的环保智慧监管平台,构建了“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的环保监管模式,948家污染源企业、457个环境敏感点全部纳入日常巡查范围。六是港产融合,提升水兴惠民成效。发展绿色航运,借助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将“水洼地”建成“梁山港”,实现“公路+铁路+水运+集装化运输”多式联运,全面推进船舶污染物“真接收、真转运、真处置”,强化船舶污染防治执法检查,确保航道水环境保护和通航安全。增进民生福祉,创建港航物流类微型产业集聚区,集合规模以上企业23个、特色产业企业15个,吸纳就业人数6541人。
治理成效:如今的京杭大运河(梁山港至通航闸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水经济”效益凸显。河道水系实现互联互通,全域220km河湖实现水系贯通、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3年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实现4级跃升。人水和谐画卷重现,常年生活20余种鱼类,水鸭、白鹭、苍鹭等10余种大型禽类在湿地群栖息,构建大运河滨河湿地公园及多处亲水空间,极大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水兴城”作用凸显,有效驱动大宗商品运输,每年为企业降低物流运输成本8亿~10亿元,2023年梁山港集疏港量2036万吨,销售收入63.86亿元,税收8330万元,港口工人年人均收入超10万元。
经验启示:梁山县筑牢顶层设计根基,坚持四水共治,秉持港产融合的理念,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绘就了运河水生态改善显著、港航经济效益凸显、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的幸福画卷,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梁山路径可为通航调水河道的治理保护提供经验借鉴。
08
海子河(湿地公园段)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海子河是黄河流域重要河流大汶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全长24公里,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其来水经大汶河汇入东平湖。早期的海子河主要承接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和农田退水,随着宁阳化工产业园区的成立,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排海子河,造成水质严重恶化,逐渐沦为“黑水河”,水质长期为劣Ⅴ类。2021年9月,宁阳化工产业园区因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不力、偷排漏排问题突出,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典型案例公开曝光。经督察组监测,发现海子河入大汶河口处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总磷浓度分别为121.5mg/L、1.92mg/L,分别超地表水Ⅳ类标准3.05倍和5.4倍。
主要做法:通过铁腕“治水”、高效“净水”、循环“节水”、智慧“管水”等一系列措施,海子河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一是铁腕“治水”。严格落实河长制,定期通报镇村河长巡河情况,督促整治“四乱”问题;坚持高压严管,制定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对18起举报发放奖励资金22.44万元,严厉打击园区企业非法排污行为,累计检查企业500余家次,立案查处13家。实施全流域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污水管网3.6公里,改造管网28.1公里,彻底解决污水溢流直排问题。二是高效“净水”。投资10.95亿元建设综合管廊工程,实现污水从企业“一企一管”到污水处理厂的封闭运行;投资2.88亿元新建日处理规模3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根据来水水质特点实行分质处理。整治岸线6公里,建设湿地326.85亩、人工浮岛450平方米,河道清淤8.3万立方米,种植植物300余亩,提升海子河自净能力,实现海子河污染源“去存量”。三是循环“节水”。实施明升达中水回用项目和蒸发结晶(分盐)项目,年废水处理量达568.4万吨,年可回收用水量495.3万吨。同时,园区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再生水厂,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再处理,日产水量为1.78万吨。四是智慧“管水”。投资1200万元在企业污水、雨水排放口安装视频监控和流量传感器,设置三级预警,实现实时联网、实时监测;投入310万元建成“水质指纹”管控系统,由31套企业雨水口在线监测设备、30台套气体监测站、56台高空热成像监控设备、17套应急公共广播构建起“点、线、面”全覆盖的环境风险溯源体系,推动环境执法由“大海捞针”向“精准智控”转变;集成环保、安全、应急等数据资源,一体推进智慧园区平台化建设,形成“监管—预警—溯源—执法”联动机制,打造成为“5G+AI+园区”。
取得成效:一系列举措下,海子河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水质常年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V类标准,水体透明度达到65厘米,实现了“黑水河”向“清水河”的蜕变。流域内工业园区实现雨污分流、“一企一管”,污水处理闭路循环,杜绝了“跑冒滴漏”和“偷排漏排”,从源头减少了污染物入河量。海子河湿地公园建成投用,水生植被面积提升了40%,自然岸线率达到63.4%,从“鱼虾绝迹”到“鱼翔浅底”,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宁阳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既促进了海子河水生态环境改善,又优化了园区的投资环境。2023年,宁阳化工产业园被生态环境部选入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首批试点园区;纳入全国化工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名单(全省唯一);被省生态环境厅纳入省级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名单。2023年12月24日,新华社全国通稿《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以制度力量守护绿水青山——总书记挂念的百姓身边改革事之生态环境篇》系统报道了山东宁阳经济开发区海子河综合治理的典型经验。
经验启示:面对海子河严峻的水生态环境恶化形势,宁阳县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园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再生回用”的思路,强力推进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厂网湿河一盘棋、监治统控一根轴、企园村镇一张网”的治理思路,高标准打造“生态水韵园区”,实现了海子河从“化工锈带”到“生态绿带”的蜕变,为贯穿化工园区型河道治理提供了典型经验借鉴。
09
米山水库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米山水库是威海市最大水库,也是境内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肩负着向文登区及威海市区供水的重要使命。由于当地水资源短缺、干旱频发,加之2015年之前水库无客水补给,导致干旱时期水库供水能力严重不足。2018年之前,米山水库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滞后,一级保护区未实现全部隔离,二级保护区内存在违法违建和畜禽养殖等问题,水库周边种植业“粗放”、畜禽养殖“无序”,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隐患。受限于水源地保护的“硬杠杠”,老百姓守着“青山绿水”却无法获取“生态红利”,群众陷入“好山好水穷日子”的境地。
主要做法:一是“蓄”“调”“联通”多措并举,持续保障供水能力。“蓄”积本土水资源,通过拦蓄雨洪水补给米山水库,年平均增加雨洪资源5000万m3,化解水源短缺问题。“调”引长江、黄河水等客水补给,使水库日供水能力从5万m3增长到30多万m3。“联通”河库水系,建立多水源联合调水、多水厂联合供水的补给网络,使水库供水得到充分保障。二是河湖湾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能、有效”转变。整合河湖湾长组建事业单位——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将河湖湾长管理实体化。创新建立“信用河湖湾长制”工作模式,构建自动化考核体系,每月对米山水库等重点河湖检查100余次,有效健全了水源地保护机制。三是系统谋划、综合治理,强化水源地保护建设。实现一级保护区隔离全覆盖,根除二级保护区内违法违建及畜禽养殖问题,消除水源地安全隐患。高标准建设米山水库流域生态屏障、生态净化和生态治理等“生态三区”,分区施策实行差异化管控措施,提升水源地保护水平。狠抓“技防”能力建设,增设58个视频监控点,设立水质水文监测站,补齐数字化、信息化监测“短板”。四是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强力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对水库周边4万余亩耕地实施生态化耕作,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率达到90%以上,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2565亩,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规范畜禽养殖,实现禁养区“清零”,全区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100%。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米山水库二级保护区内的20余个村庄污水“零直排”。五是“绿水青山”推动区域发展,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创新推动EOD发展模式,创建“两山”基地,探索山水生“金”反哺水源地保护的特色路径。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打造集“樱桃种植-采摘-民宿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链,激活水源地乡村发展新活力。
取得成效:文登区打通水源补给“大动脉”,构筑现代化“大水网”。通过构建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五水”连调的补给网络,解决了米山水库干旱时期的供水难题,破解了全区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库区内芳草萋萋、百鸟戏水,呈现湖天一色美丽景观。水库水质常年保持Ⅲ类及以上水平,山灵水秀滋养出一片飞鸟翱翔、鱼翔浅底的勃勃生机。青山绿水生态秀,美了“乡村”富了“民”,依托水库山水优势带动产业发展,界石镇“樱桃+”特色经济带动群众增收5000余万元,实现了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好景象。
经验启示:一是整合河湖湾长制度,由虚拟化调度变为实体化运行。创新探索河湖治理模式,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整合并实体化运行河湖湾长办,变“九龙治水”为“一门管水”,为建立河湖管理长效机制提供新示范。二是创新水源地EOD模式,由“要我治理”变“我要治理”管理机制。打造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向融合的水源地EOD模式,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生态保护积极性,为水库型水源地保护管理模式开辟新思路。三是打通水源地“两山”转化通道,为乡村振兴开辟致富路径。让“绿水青山”滋养“致富树”结出“致富果”,让生态“含绿量”变成发展“含金量”,为水源地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样板。
10
青峰岭水库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青峰岭水库作为山东省第四大水库,建成于1960年,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供水、生态流量保障等功能的综合性大(2)型多年调节水库,承担着莒县97万人的供水任务,年均供水约3.6亿立方米,是莒县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也是西北部镇域群的供水“生命线”。2012年,青峰岭水库网箱养殖逐渐进入无序发展状态,网箱数猛增,高密度网箱养殖年产养殖垃圾约2000吨,加之部分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餐饮污水等汇入水库,水库水质遭受严重污染,水体PH值由7.81上升到8.32,COD由14mg/L上升到24mg/L,含氧量由10.5mg/L下降到6.9mg/L,透明度由300cm下降至50cm,水体日渐呈现富营养化,生态承载功能不断下降,也影响到水库防洪安全,危及下游县城及沭河沿岸群众饮水安全。
主要做法:为确保青峰岭水库的水质安全和防洪安全,提升水库水源涵养能力,莒县坚持以“两山”理念执“绿色画笔”,厚植生态底色,全力构建“三水统筹”治理体系,推动青峰岭式美丽河湖实践迈出坚定步伐。一是开展专项整治,“消”除水环境隐患。库区深入开展高密度网箱综合整治,2012年11月,莒县成立青峰岭水库网箱清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科学调研,强化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做到卖鱼苗、成鱼、清网“三线”同步进行。截至2013年6月,用时7个月累计清理网箱2.9万余个,全面完成网箱清理任务。持续稳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保护制度,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建设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青峰岭集中供水厂,确保全县居民饮水安全。二是推进水生态工程,“保”持水环境安全。一体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岸线保护管理,通过实施修建拦污坝、建设78.6公里环库生态隔离堤、修建5道串联式拦污坝、整治湖区生态、修建污水处理厂、整治农村污水、实行节水改造、建设坝下生态湿地等11个环库生态工程项目,打造源头防范、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一体化治理体系,为全县水生态、水环境进一步筑牢屏障。三是深挖水环境潜力,盘“活”水生态经济。开展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区划调整工作,科学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调整库区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官家林葡萄、安庄黄桃、碁山黄烟等3大生态产业带,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打造河道驳岸生态化,构筑“一水三镇十八景”,打造“同心文化”“莒文化”“新时代文明建设”特色片区,形成生态、亲民、亲切的治理管护常态。四是坚持联防联控,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坚持以“河长制”赋能“绿水行动”,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湖长组织体系和联合水事巡查机制,实时监管库区违法违规活动,每年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及时消除库区水环境安全隐患。印发《莒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莒县畜禽养殖三区划定方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共计排查畜禽养殖、饭店、工矿企业51家,并全部关停取缔,从源头上杜绝污水直排河湖。
取得成效:一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青峰岭水库来水量丰沛,满足水库多年调节和城市发展用水要求,水质常年稳定达到或优于Ⅱ类,有效保障莒县97万余人饮水安全。二是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显著增强,自然岸线率达87.98%,绿化3.5万亩、发展林果2万余亩、减少土壤流失35万吨,十年累计灌溉农田630万亩,粮食增产1亿多公斤,累计发电7186.14万千瓦时;水生态状况持续好转,代表性土著物种得到重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系初步完成,稳定实现“鱼、鸟、草”三态结合的良性循环。三是形成联防联控、水生态保护一体化格局。健全联防联控体系,统筹规划青峰湖区划,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经验启示:莒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体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岸线保护管理,用实际行动确保青峰岭水库水质始终优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青峰岭水库治理经验做法可为平原型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11
徒骇河(沾化段)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受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污染影响,徒骇河水质恶化,水生态严重破坏。因河道逐年淤积,水资源匮乏,汛期“有水留不住”,非汛期“无水可用”导致个别河段断流。
主要做法:一是强化高位推进,统筹治水大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河湖长制体系,开展日常巡河、护河,累计整治各类涉河违法事项200余处,清理沿河漂浮物3.7万吨。二是打造水利工程,保障充沛水源。投资7.86亿元实施徒骇河综合治理、涵闸加固重建、河道清淤疏浚等工程,有效提升河道蓄水、防汛能力,水资源得到有效提升。三是突出靶向施策,推进总氮削减。针对生活源总氮贡献占比最高的突出问题,投资5400万元提标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3亿元完成主城区185公里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投资7500余万元完成沿线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探索畜禽治污新模式,全面实施粪污综合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饲料—粪污还田—农业种植”的“种养一体化”模式,实现粪污“零排放、全消纳”,助推入海河流总氮消减。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水和谐。实施水生态恢复工程,人工湿地、自然恢复湿地达1.6万亩。投资10.4亿元建成徒骇河27公里慢行路公园,建成大禹广场、渔鼓戏台、生态枣林等人文景观,沿河两侧旅游垂钓、休闲度假群众日益增多,真正实现人水和谐目标。
取得成效:一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2023年徒骇河(沾化段)水质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完成劣Ⅴ类到Ⅲ类的蜕变。2023年,徒骇河总氮浓度同比削减52.24%,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93%,较2020年提升25.3个百分点,总氮治理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应用。二是水资源效益持续提升。实现了由水资源匮乏到水资源优化提升的转变,非汛期水位从1.5米增长到2.5米,汛期水位高达3.1米以上,蓄水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徒骇河灌溉乡镇由7个增加至10个,灌溉面积增加21870公顷,受益人口20余万人。三是水生态系统全面恢复。徒骇河(沾化段)自然岸线率提升至61.12%,河道及两岸人工湿地、自然恢复湿地达1.6万亩,丹顶鹤、白天鹅、灰鹤等一大批国家保护鸟类栖息成群,徒骇河特有底栖动物蓝蛤、黄河刀鱼再度重现,实现了“有水有草、有鱼有鸟”的自然水生态景观。四是水经济产业快速壮大。培育沾化冬枣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由10万亩增加至30万亩,产值突破50亿元,枣农人均增收2000元,沾化冬枣入选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依托沾化冬枣、河海盐田等资源,创新开发了大型文化采摘之旅、枣乡河海观光之旅等旅游产品线路,年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亿元。五是水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徒骇河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禹治水成为水利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典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戏,成为滨州市乃至山东省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老邪上任》作为山东省唯一戏剧类作品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
经验启示:滨州市沾化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推行畜禽养殖治理新模式,破解总氮治理难题。坚持以点源治理带动水生态全面恢复,促进水生态自然恢复。坚持多措并举,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优化水资源,徒骇河以水带动沾化冬枣产业再次腾飞,成为环境保护助推产业发展的典型。徒骇河(沾化段)的治理模式,可为流经城区、农灌区的入海河流治理提供借鉴。
12
马颊河(平原段)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马颊河发源于河南省濮阳市金堤闸,在聊城市莘县沙王庄小营桥进入山东省,自腰站镇魏庄村进入德州市平原县。马颊河(平原段)总长度36.65公里,为排涝、灌溉河道,引黄工程建成以后又承担德州市输水供水任务,也成为黄河与大运河之间重要的引调水通道。早期的马颊河(平原段)仅靠雨水补给,枯水期河道水量严重不足,同时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7.2%,农业种植用水量大的季节与枯水期重叠,导致河流生态流量不足问题突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化工、造纸等行业企业逐步向马颊河沿线聚集,沿河新增多处养殖大棚,因对污染源管理相对粗放,李家桥断面常年呈劣Ⅴ类,水体又黑又臭。此外,受黄河泛滥冲击和引黄工程的影响,土壤质地沙化严重,原始条件不利于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主要做法:平原县采用统一实施、统一推进、统一管理的“三个一”治理体系,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协同治理,并采用“民间EOD”模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协同发展。一是统一实施、三水统筹,保障引调水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生态补水力度,优化引黄水量控制,投入2.12亿元推进引黄涵闸改造提升和疏浚防渗整治,增加河道蓄水能力约900万立方;强化再生水循环利用,提升再生水利用规模,将1800万立方米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水。开展水环境“靶向”治理。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涉水企业,大力推动城镇生活污水厂提标和雨污分流改造;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完成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划定禁养区,取缔范围内所有养殖大棚。持续开展水生态修复。开展河岸缓冲带水生态功能修复工程,在河道沿线堤顶种植法桐等,修复生态缓冲带,改善河道两岸水土流失。二是统一推进、创新模式,助推产业发展。创新开展“民间EOD”模式,即政府采用统一征地的方式流转河道两侧国有土地1万余亩,吸引企业投资1.1亿元,种植9000余亩樱桃、苹果、中草药等经济作物,既改善了河道两岸生态环境,又产生了经济收益,将收益中的6000余万元用于建设辛桥滨河湿地公园,年吸引游客3万余人。借助马颊河丰沛的水资源,建设张官店水上古村落等休闲观光区,形成“一轴三区四星”的景观长廊;投资58亿元,打造集“文化旅游、温泉康养、戏水度假、国防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温泉康养小镇,辐射半径达到300公里,服务周边2省份5地市居民。三是统一管理、高位推动,形成治水合力。印发系列文件,顶层规划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调配,充分发挥河长制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层层压实责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民同治、警刑衔接”的河长制工作网络。
取得成效:一是实现了连续多年安全稳定调水。经过治理,实现了污水排放“清零”,水质由劣Ⅴ类向Ⅲ类三级跃升,确保连续多年稳定安全调水。二是实现了河道两岸“水清岸绿、白鹭成群”。修复河道两岸生态缓冲带8000余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平方千米,极大改善了水土流失问题,河道水生植被覆盖度连续3年稳步提升。三是构建了“以水兴城”旅游新模式。依托马颊河建成的东海天下温泉康养小镇年接待游客超百万,年营业收入达5亿元,建成一批乡村特色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带动周边居民收入提升,解决千余人的就业问题。四是打造了“人水和谐”休闲廊道。投资公司利用盈利资金“反哺”建设马颊河辛桥生态公园,政府投资建设了43公里深青色车行道、红色骑行道和绿色步行道的两河连通廊道,马颊河由之前“人人避而远之”,到现在日流量达千余人的“人人向而往之”,成为周边居民茶余饭后打卡圣地。
经验启示:平原县高度重视,坚持“一盘棋”思想,确定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路子,采用河流上下游“三统一”的治理模式,全力做好做活河道治理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章,在保障水源安全的同时,推进了河道周边产业发展,提高了周边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走出了一条“民间EOD”之路,为引水通道型河流建设提供样板。
13
云蒙湖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云蒙湖又名岸堤水库,位于临沂市蒙阴县,是山东省第二大水库、临沂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沂蒙大地上的一颗瑰丽明珠。上世纪90年代,云蒙湖周边渔业养殖无序发展,湖内遍布数十万只养鱼网箱,水体严重富营养;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发展迅猛,围湖耕地导致农药化肥大量使用,畜禽粪污、药肥残留直排入河,云蒙湖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湖泊水功能出现退化,自然湿地面积骤减,常见鱼类、鸟类、藻类等动植物数量明显下降,水质恶化为劣Ⅴ类,生态环境脆弱。
主要做法:为了云蒙湖“一泓碧水”,蒙阴县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牢固树立生态保水富民理念,实施“点源深度治理、污水集中处理、流域生态整治、面源污染防治”四位一体工程,打出治水、治污、治乱、治本组合拳,坚决向水污染宣战。一是蓄补水资源。实施云蒙湖除险加固工程,增加库容3000万立方米;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增加库容5965万立方米;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项目,保障梓河、东汶河两大主要入湖河流及44条5公里以上河流常年不断流。二是修复水生态。退渔还湖改善水质,彻底清理湖内11万只养殖网箱,分6批次放流鲢、鳙等净水保水鱼苗5400余万尾;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在云蒙湖周边建设水源涵养林10万亩,河滩绿化581公里、湖区绿化5.2万亩,流域内河道湿地、湖滨带湿地、人工湿地达6140公顷,形成“百库千塘、万亩荷塘”。三是优化水环境。实施11家涉水企业污染治理“再提升”,铲除散乱污企业生存空间,拆除取缔禁养区内2382个约132万平方米养殖大棚,云蒙湖周边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直排入河历史一去不返。四是培育水文化。依靠云蒙湖地域特色文化,建成云蒙湖水源地保护展示教育中心,创建山东省节水教育实践基地,弘扬沂蒙精神、展示保护成果。五是共抓大保护。推行“定责、履责、问责”网格化责任管理,排查整治河湖突出环境问题,推广东汶河流域突发水污染环境应急“南阳实践”蒙阴模式,建立“筑坝拦水、截污处置、导流输送”三道防线,保障云蒙湖不受到一滴污染。六是探索新机制。探索“环保管家”模式,建成可视化、实时化、信息化水源地智慧监管技防体系;探索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探索生态保护和产业开发双赢模式,实施41.3亿元的环云蒙湖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EOD)项目,走出一条“水质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保水富民绿色发展之路。
取得成效:通过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东汶河、梓河等44条入湖河流全部恢复鱼虾生长,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湖心国控断面水质年均值常年保持地表水Ⅱ类;水生态环境改善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流域林木覆盖率超过72%,典型鱼类达46种,鸟类150种,野生动植物资源1300余种,成为国内重要净水鱼种大银鱼珍贵的受精卵供应地,获批大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黑鹳、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为“常客”;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2021年湖区周边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同比增长9.3%,生态保水富民效果显著。
经验启示:蒙阴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落实保水责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致力抓规划、抓保护、抓建设、抓监管,凝聚形成了保护河流湖泊的强大合力;创新森林资源修复、湿地保护修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再生水循环利用等治水模式,探索环云蒙湖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EOD)项目,开展GEP定量核算,建立“加强水生态保护—培育绿水青山—变作生态资本—获取经济收益—反哺水生态保护”循环可持续机制,推动实现了生态宜居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
14
文亭湖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突出问题:文亭湖位于伯乐故里、千年古县——菏泽市成武县,属南四湖流域,湖区总面积2.0km²,是山东省省级湿地公园。伴随着成武县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文亭湖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直排入湖,文亭湖水质急剧下降,乐城河、桶子河等穿城河道水体黑臭,沿河、沿湖垃圾堆放,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居环境恶劣;文亭湖自然禀赋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围湖养殖、围湖造田不断侵占自然岸线,湖区水系连通性减弱,湖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万亩城湖”千疮百孔。
主要做法:成武县高度重视,立足实际,创新治水思路,将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城市发展建设深度融合,下定决心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坚持思想引领,擘画美好蓝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文亭湖水生态环境治理为切入点,投入3.5亿元,保护和修复区域湿地系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和发展优势,打造兼具自然保护、观光休闲、科普研学、文化传播功能的文亭湖景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坚持系统治理,实现“双清零”。以《城市建成区雨污管网提升改造方案》为蓝本,坚持“突出重点、摸清堵点、克服难点”工作思路,投入3500万元,实施雨污分流项目180个,实现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和黑臭水体“双清零”。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实施文亭湖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退田还湖150hm2,清淤疏浚0.04km2,种植芦苇等60hm2,建设珍稀树种植物园66.7hm2,修筑鸟岛0.5hm2,重现“万亩城湖”的生态美景。四是坚持建管并重,协同共治。将文亭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景区建设管理需求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能力建设、保障运维资金,实现“治根本、管长远”。五是坚持以民为本,推进“人水和谐”。依托文亭湖湖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文亭,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取得成效:一湖碧波穿城过,两岸旧貌换新颜。成武县“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城市画卷已然展开。一是入湖污染得到根本性控制,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实现全面提升。湖水澄澈,碧波荡漾,湖区水面面积常年稳定在1.74km2以上;建成区雨污合流、黑臭水体实现了“双清零”,入湖污染得到根本控制,氨氮等水质指标优于地表水Ⅲ类,湖区富营养化程度得到稳定控制;湖岸郁郁成荫,举目繁华成姿,自然岸线率达64.7%,水生植被覆盖度达34.5%;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鱼类达十余种,生态鸟岛,林茂粮丰,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大白鹭等。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千年古城焕发无限生机活力。依托“伯乐故里、水韵新城”总体规划,构建文亭湖“一轴、一环、双岛、三区、九星拱月”生态新格局,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同频共振,文亭湖沿线不仅是城市生态景观带,更是城市经济增长带。三是坚持生态为民,做好水韵特色大文章。成武美,美在水,成武县实施生态水系循环综合治理,做活水文章,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水生态产品,让成武成为生态宜居县。
经验启示:成武县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解决文亭湖水生态环境问题,创新生态发展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发展优势,将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深度融合,重现文亭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县级城市河湖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了标杆示范。
快来投票
选出您心中的“美丽河湖”
↓↓↓
来源:水生态环境处
编辑:孙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