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 | 撷这抹新绿,自山东向远方去——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侧记
青岛的夏天,迎来游客如织的旅游旺季。
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一批国际友人依依不舍,挥手告别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怀揣几日来形成的多国共识,踏上回家路。
一
7月8日—9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下称“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这次论坛意义重大,它是我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后举办的首个大型活动,也是上合组织国家间首个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高级别活动。
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是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共识。中方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同各方加强绿色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助力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当今世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生态安全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和挑战:过度垦荒、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无不深刻影响着本地区的生活和生产。
我们明了,在这场全人类的危机中,没有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们必须走携手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我们没有地球B,却可以有PLAN B。
关注这一全球性挑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肩上应有的担当。担任轮值主席国后,首场高级别活动就聚焦这一命题,是中方愿与各方携手一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胸怀。
二
排除发展阻碍,走出生态困局,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令人欣慰的是,这次论坛的多个瞬间让我们动容:
缅甸联邦共和国副总理梭温高度赞赏此次论坛,称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他说:“举办这个论坛非常有意义,能够加强成员国之间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转型创新、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吉尔吉斯共和国自然资源、生态和技术监督部副部长拉伊姆库洛娃·阿谢里·卡德尔扎诺夫娜在详细分享了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做法后,诚恳说道:“我们也希望这一对话能够帮助受到山区问题困扰的其他发展中国家。”
青海省副省长刘涛说,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青海省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基于实践的一些探讨。成都市副市长田成川说,愿一起以论坛为契机,同心协力,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贡献地方力量。
……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上合组织国家领导人、环境主管部门高级别代表、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嘉宾从五湖四海而来,真挚坦诚坐下来,凝聚绿色发展合力。
三
本次论坛,发布了“共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共促可持续发展”倡议,进一步深化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合作。倡议中提出,中方将建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与各方一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态度一贯坚定。近年来,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建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中方又一次以实际行动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诚意与担当。
具体到省级层面,山东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本次重要论坛活动选择在青岛召开,正是对青岛对山东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的充分肯定。
论坛期间,一处精心设置的主题展览让各方嘉宾驻足流连。从钢铁工业烟气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装备,到11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风光储氢多能融合沙盘,都蕴藏着生态环境治理与节能减排降碳的“山东智慧”。
野生大豆、节节草、刀鱼、中华鳑鲏……栩栩如生的山东省重点河湖水生生物代表性物种模型及标本,展示着山东省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积极成效。
在论坛主办方组织的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媒体采访团活动中,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让外国友媒震撼不已。全球首个融入“氢+5G”的智慧绿色码头,只是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践中的小小一例。
短短几日的逐“绿”之旅,相信已让来宾读懂青岛、山东,乃至中国的绿色发展故事。
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离开,各国嘉宾撷取一抹新绿归去。
山高水长,共此青绿。由奥帆风起,卷这抹绿意,拂过千年前丝绸之路的阵阵驼铃,跃过千年后山丘之间的飞驰高铁,自山东向远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