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科学院院刊》第10期发布

2017-10-24 院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点击上方“中科院院刊”可订阅哦!

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文件特别强调了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2017 年6 月25—26 日,由中科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刊》承办的以“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第5 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水利部、国家粮食局等中央部门,中科院、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研究单位以及安徽、江苏、山西、河北等地方领导、专家学者纵论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等。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院刊》邀请部分报告者以论文的形式将论坛成果集结为本专题。


2017年第10期


 专题: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农业综合开发插上科技之翼

积极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卢贵敏

卢贵敏 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经济学学士,长期工作在财政支农工作一线,直接参与制定了财政支农领域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负责政策执行和业务管理工作,对财政支农理论体系、投入政策和资金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谋划并推进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改革创新举措,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对中国科学院“十三五”规划农业科技发展布局的解读

段子渊   申泽丹

段子渊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研究员,中科院农业科技办公室主任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及其改革策略

刘彦随   曹 智

刘彦随 中科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现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IGU-AGLE)主席,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城乡发展与精准扶贫。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70余项。近5年来,担任项目专家组组长,主持完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研究等多项国家任务。发表学术论文420余篇,其中Nature、Journal of Rural Studies等SCI/SSCI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16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撰写重要咨询报告16份,被中办、国办采用,并得到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新时期粮食安全观与粮食供给侧改革

成升魁  汪寿阳

成升魁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七届理事长。长期从事资源生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农药残留监测技术研究与监控体系构建展望

庞国芳 常巧英 范春林

庞国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资深专家,国际AOAC 2014年度Harvey W. Wiley奖获得者。30多年来始终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在研究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等样品制备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在检测技术标准化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研究建立了139项国家技术标准和3项国际AOAC标准。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8次荣获国际AOAC科学技术奖。论著10部(2000万字),论文100多篇(其中40篇SCI论文)。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引擎

——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思考和探索

孙正东

孙正东 安徽省阜阳市委副书记、阜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经济学博士,“三农”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经济学。在《经济管理》《学术界》《土壤》《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安徽省宁国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模式研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理论分析和实践范式研究》等著作。历任安徽省宣城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兼宁国市委书记,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王亚华

王亚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物治理与公共政策、资源环境管理与水治理。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提交各种内参报告近百件,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主持各类基金课题和国家部委委托课题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多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从供给侧改革思考我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周 静   胡芹远  章力干   刘海龙   游来勇

周 静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副站长,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省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工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研制、土壤污染修复领域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主持建立了目前国内修复面积最大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效果受到当地干群和环保部门的赞誉及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注。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新模式构建设想与途径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杨红生

杨红生 中科院海洋所和烟台海岸带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棘皮动物分会理事长。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5年入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长期从事养殖生态与养殖设施、生境修复与资源养护、刺参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等研究。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价值与科技支撑

周培

周 培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农业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从事农业环境污染生态、污染检测与修复以及都市农业生态技术等方面研究。担任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先后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863” “97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上海市重大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等研究项目。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编专著 2 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 2 项。主要学术兼职:农业部第九届科技委委员、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秸秆综合利用与秸秆产业发展

朱立志

朱立志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德国波恩大学农业经济专业博士。兼任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专家撰写组负责人、中国绿色农业服务联盟副主席、农业部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专家、农业部农业环境污染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世行亚行中国项目咨询专家、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期刊编委。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政策与管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法律主体性质及其立法重构

肖尤丹   刘海波   肖 冰

肖尤丹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岗位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科技立法及知识产权领域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5项,出版《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历史视野中的著作权模式确立——作者主体与权利文化》《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法律、政策及其实践》《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制研究》等专著,合著《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参与主编《中国科技政策要目概览(1949—2010年)》《科技法律法规与政策选编(1985—2008年)》《科技法律法规与政策选编(2009—2010年)》。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世界主要国家纳米科技发展前瞻/部署分析研究

张超星  边文越  王海名  邢 颖  冷伏海

张超星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情报分析。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学科发展

基于ESI研究前沿的纳米领域研究分析   

边文越  王海名  邢颖  李国鹏  张超星  冷伏海

边文越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助理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科技政策,情报分析方法。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

多年冻土调查和监测为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赵林  吴通华  谢昌卫  李韧  吴晓东  姚济敏  岳广阳  肖瑶

赵 林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院(筹)研究员,中科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藏北高原冰冻圈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冰冻圈学会理事、“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第四纪研究会”理事。发表论文 1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刊物 60 余篇,作为主笔完成专著 2 部;参与编写专著 5 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贡献作者,获“中国最美野外科技人员”称号。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技部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课题,以及中科院重点项目等。主要学术贡献:构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监测网;查明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下冰、土壤和植被及土壤有机碳、氮的空间分布规律,完成了多年冻土空间数据库建设;揭示了中亚高海拔多年冻土的空间变化规律;阐明了冻融过程中活动层水热耦合过程、土壤碳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主要物理机制;基于陆面过程模式和多年冻土模式,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变化及其气候效应。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PDF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