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致敬!“大体老师”!
“不要记挂我和女儿,我们会好好生活下去”,这是骆阿姨想对丈夫说的话。“我永远为父亲感到骄傲”,蔡先生一直思念着自己的父亲……骆阿姨的老伴和蔡先生的父亲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大体老师。
“大体老师”又称“无言良师”,是医学生对遗体及器官捐献者的尊称。用日落换明月升起,以生命点亮生命。当生命走向尽头,他们选择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用无私大爱书写出一座“善城”杭州。
温暖的爱人 超然的奉献
2022年11月25日,骆阿姨的老伴因病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家属们遵照老人遗愿,丧事一切从简。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办理遗体捐献相关手续后,老人的遗体由某大学接收,用于医学研究;老人的眼角膜也无偿捐献,帮助失明患者重现光明。
老伴走后,骆阿姨无数次想起两人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两人因父辈结缘,“因缘际会就真的在一起过了一辈子”。原来,骆阿姨和老伴家中的父辈是战友,两人小时候还被长辈们开玩笑订过“娃娃亲”。长大后,两人下乡来到杭州,一次偶然的碰面,聊起了小时候两家人来往的场景,后来的一切都仿佛“水到渠成”。2005年,骆阿姨的老伴因工作调动来到位于下沙片区的某大学担任行政工作,一家人从此便定居在了钱塘。
近二十载时光,如白驹过隙。
骆阿姨不止一次提到,她的老伴是个心里有大爱的人。早在8年前,老伴就决定捐献器官、遗体,觉得器官、遗体捐献是人身故之后“给世界留下的最后的意义”。
“大概是在2016年,我老伴就签署了遗体和器官捐赠协议书,成为捐献志愿者。”骆阿姨回忆,在老伴的两个哥哥因同一种病去世后,一家子隐约意识到他们有家族遗传病,便开始关注这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与此同时,在经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送别亲人的悲痛后,骆阿姨的老伴开始思考,当生命走到最后,还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如果逝去的生命还可以延续该多好啊!”
或许是因为年轻时的经历,骆阿姨和老伴对生死都有着超然物外的认知。“我老伴常说,人死不过一抔黄土,那为什么不做一些对国家、对大众有用的事呢?把遗体捐献给医学院的学生们作研究,早日攻克相关疾病,这就是他的期望,也是他对国家、对社会作出的贡献。”骆阿姨回忆。
在骆阿姨的印象中,她的老伴是个性情中人,最显著的性格特征就是直爽,思想“直”,行动也“直”。因此,在一次次“脱敏”商量后,骆阿姨的老伴正式把这个打算签署遗体和器官捐赠协议书的决定告诉家人,骆阿姨并没有太意外:“他本来就是这样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生前尽责,死后他也想回报社会、奉献国家,我们的想法都在与时俱进嘛。”骆阿姨和女儿在短暂犹豫后,也对此表示了支持。
2021年1月,老伴还是确诊了。在积极配合治疗之余,骆阿姨和老伴也多次结伴前往大学医学院,了解“大体老师”的相关情况。“我这毛病早期难发现、晚期难治愈,捐献出遗体供研究一定是对医学界有用的。捐献出眼角膜,帮助别人恢复光明,就好像是那个人在继续替我看着这个世界。”从签订协议到生病,从与病魔抗争到最终离世,骆阿姨的老伴从没有对自己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决定后悔,反而越深入了解便越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个说一不二的性格从年轻到去世,始终如一。
骆阿姨一边讲述,一边环视着屋内的一切——昔人已逝,但在这个温馨而充满回忆的家里,角角落落都依然有着他生活过的痕迹,留存着他的气息。“不管是在我们这个小家也好,还是对社会这个大家也好,他都很有责任心,是一个非常顾家的‘全能型’老公。我是做生意的,忙起来不着家,家里的大小事也多亏了他在操劳。”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每每想起老伴、看到老伴的遗物,骆阿姨总是眼含热泪,隐痛在心:“我们都很想念他。但希望他不要记挂我们,我们会好好生活下去。”
沉默的父亲 无声的大爱
“生为人民服务,逝为医学献身”,在父亲去世后,蔡先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用生命所践行的这句话的内涵。
去年夏天,蔡先生的父亲因病离世,享年60岁。根据老人生前的遗愿,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办理遗体捐献相关手续后,家属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某大学,成为了一名“大体老师”。
在蔡先生家客厅的茶几上,摆着一束黄色菊花和蔡先生父亲生前最正式的照片。菊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代表着思念。瓶子里的水每天一换。“这花总是能让我想到父亲。”蔡先生说着,拿起父亲的相框认真地擦了擦。
蔡先生的父亲生前是监狱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以前一家人住在单位家属院,后来才搬到现在的住址。“小时候其实不是很理解他,甚至有点怕他。”蔡先生坦言,从自己记事起,父亲就经常加班值班,“父亲就一直扑在工作上,凡事以工作为先,简直是个‘工作狂’。我跟他每天待在一起的时间都不多,感觉记忆中的他都很少有笑脸。”
随着时间的推移,蔡先生毕业参加工作,渐渐地开始理解父亲:“工作上遇到问题了,我总下意识地会和他谈谈,听听他的看法。在我俩的交流中,我发现他真的有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为人民服务。他的经验之谈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他对待工作时那种积极认真的态度也激励着我不断努力。”
后来,蔡先生父亲生病入院。在医院,蔡先生和父亲第一次了解到遗体捐献的相关事宜。一直以来,一家人都觉得丧事的很多环节不仅劳神费力,还浪费社会资源。从那之后,蔡先生父亲就开始和家人详细地商量后事如何处理,并将遗体捐献作为了首选项。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和反复商量,蔡老先生和家人终于达成了共识:去世之后,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搞仪式,把遗体捐献出去。在家人的陪同下,蔡老先生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书”,成为一名捐献志愿者。
陪床照顾住院的父亲、和父亲一起了解遗体捐献事项、陪伴父亲“走”遗体捐献流程……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蔡先生对父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父亲在监狱工作了一辈子,可能因为职业的缘故,他一直是一个话不多、比较严肃的人。但他其实面冷心热。面对有需要帮助的人,他总是二话不说就上前帮忙。同病房的病人有需要,他还会招呼我一起搭把手。刚开始,我们对他的决定尊重但还没那么认同,但是我越来越感受到,他就是用真心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
家属院的邻舍、多年的亲朋好友知道蔡先生父亲捐献遗体后,都表示敬佩,纷纷打来电话关心。听着大家谈起自己父亲的踏实态度、专业素养等往事,蔡先生从别人的记忆中又一次看到了父亲,“他的付出是有‘回响’的,逝去的他还会‘活’在大家的心里”。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讲究个‘落叶归根’,所以,不是谁都愿意把自己的身体捐出去研究。就算是现在,也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勇敢、坚忍不拔。”蔡先生说,自己也将多伸援助之手,为社会发光发热,“我会一直为父亲感到骄傲。能为医学作贡献,每一个遗体器官捐献者,都值得我尊敬。”
生命有限,大爱无疆。骆阿姨的老伴和蔡先生的父亲自愿捐献遗体的高尚行为,既为医学教育和科研提供了基石,以最大的包容无声地指导医学生探索人体的奥秘,亦诠释了平凡人生创造高尚的人格价值。
往后时光,他们将走上医学院校的讲台,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在医学院向学生传授人体的奥秘,传播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履行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近年来,全社会对人体器官捐献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参与支持捐献工作的社会新风尚正在形成。2021年钱塘区遗体和器官捐献4例,2022年9例,2023年13例……签署“遗体捐献协议书”的捐献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钱塘区红十字会将持续推进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事业的健康发展,倡导和推动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遗体、组织)的新风尚。
最后的死亡和最初的诞生一样
都是人生必然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
都是光照人间
又是一年清明节
让我们以深深的思念
和崇高的敬意
缅怀在生命最后之际
留下希望的“大体老师”们
感谢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无言良师”
来源:区红十字会、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栗杰、余艳珍一审:吴东格二审:糜利萍终审:张慧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