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小小的“神器” 就可能把你卡上的信息全部复制!细思极恐

2017-11-26 平安天津

近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法院对一起未成年人盗刷校园IC卡案开庭审判。2016年9月,被告人廖某将已充值的校园IC卡信息复制到另一张空白卡上,在校园内的食堂、超市等进行刷卡消费。并将此方式传给另外4名同乡伙伴,5人共计非法盗刷2万多元。

       公诉机关认为,5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窃取数额较大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规定,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5位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法庭将在合议庭评议后择期宣判,并由家长赔偿涉嫌盗窃的款项。由于5名被告作案时都是未成年人,公诉人、辩护人以及家长也在庭上对他们进行了教育。

工具购于网络 操作简单成本低

       据被告廖某介绍,他是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学生,去年9月,他在一网站上无意看到了盗刷校园卡的方法。于是从网上购买了器具和卡。他们把母(原)卡的信息复制到复制机器上,这些复制的信息再被复制到他们的空白卡上面,这样他们就可以把空白卡拿去消费。 

       办案民警根据被告的供述,在网上搜索发现有大量出售IC卡复制器的网店。这些IC卡复制器,主要复制磁片IC卡,可以克隆IC卡包括充值卡和门禁卡等,成本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除了赠送数量不等的空白卡,还有相应的破解软件和操作教程视频。

民警实验:不到半小时复制IC卡和原卡完全一样

       办案民警根据卖家提示,利用查获的一个复制器进行了实验,实验员在观看操作视频后,半个小时不到,就完成了软件的安装、原卡信息的读取复制和克隆等流程,复制出一张饭堂充值IC卡和门禁卡,经实地检验,复制的饭堂IC卡金额与原卡一模一样,可以正常消费。复制的门禁卡也能正常使用。

业内揭秘大多数IC卡都能被轻易复制

       门禁卡内的信息是怎样被破解的?专业人员介绍,通常所说的IC卡,是所有带芯片卡的统称,它又可以分为ID卡、M1卡、CPU卡

       这三种卡中,ID卡最简单,卡内只有一个“物理号”,这种卡最为常见;M1卡称为“逻辑存储卡”,卡内比ID卡多了一个缠绕的线圈,有很小的存储空间,可以存储有限的信息并进行加密,一些公交卡、宾馆房卡都属于M1卡CPU卡是目前最复杂的IC卡,卡内是一个单独的系统,目前使用的银行卡、身份证等都属于这一卡种。 

       目前使用的门禁卡,ID卡最容易被复制,原因是一些空白卡的生产商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国家标准要求正规厂家生产的每一张ID卡都必须写入唯一的物理号,不能重复。但一些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白卡根本就没有写入物理号,进入市场后,商家就可以随时“复制”写入。

       M1卡虽然可以加密,但其实早在2008年就被宣布可以被破解。虽然M1卡可以对存储信息加密,但复制过程并不需要解密,两张卡之间复制信息,就像电脑之间用U盘拷贝资料一样,读取和写入都无需破解,复制的卡一样可以使用。

律师建议复制卡行业应纳入警方监管

       在上述的这一案例中,涉案人员因为复制之后进行盗刷构成犯罪,那么对于复制卡的市场行为又该怎样看待?它是否违法?律师认为,商家从事这一业务本身不存在违法,但从业人员应当尽到注意的义务。

       商家对前来复制卡的人,应要求其提供身份信息,如果对方是复制小区门禁卡、宾馆房卡等,还应要求其提供物业或宾馆开具的相应证明,不能不管不问随意复制,这会对公共安全造成隐患。一旦因复制卡造成了安全事故,持卡人和复制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复制门禁卡其实和开锁、配钥匙是一样的,应像开锁公司一样,由公安部门对该行业进行监管。

       民警提醒,对于门禁卡等IC卡,持卡者需要谨慎保管,不要轻易外借他人使用,以免被克隆使用,更要注意避免在没有备案的门店复制卡片。当然,除了持有者自身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执法部门应当加大对非法复制IC卡及其相关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来源:央视新闻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链接

【现场直击】天津警方破获毒品案件:咖啡伴侣袋里装2.5公斤海洛因

【你我的平安】“我要是警察”(第三季)天津公安防范宣传系列活动接连举办两场!速看……

紧急预警!收到“微信账户二次实名认证”提醒?千万要小心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