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亿,108例,资本寒冬只是伪命题? | 2016内容创业融资年终盘点
12月初,美盛文化以2.17亿元收购同道文化72.5%的股份,1988年出生的同道大叔蔡跃栋在这次交易中套现1.78亿元,羡煞一众新媒体从业者。
如果说年初papi酱融资1200万的时候,很多人还觉得内容创业可能是个伪命题,那么如今1.78亿的真金白银,则无疑让大众切实感受到了这件事比预想的还更像一门正经的生意。
在2016年这个“资本寒冬”,投资机构对新媒体的投资不管是在数量还是额度上都有增无减。新榜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了过去一年新媒体行业相关的融资案例,发现除了同道大叔的2个多亿,今年至少还有20亿左右的资金流入了新媒体人的口袋,获得投资的新媒体中估值过亿的超过10家,此外,单笔融资金额过亿的就有4家。
哪些领域更易获得资本青睐?资本在2017年是否还会继续涌入新媒体?108例之后,单个新媒体获得投资的可能性有多大?榜单之外,我们还采访了几位投资人,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整理/蛮子 制图/小怡妈
短视频的风口过了?要看往哪儿吹!
年底爆出papi酱分手罗辑思维的消息后,有媒体把papi酱和咪蒙拿来做了对比,认为短视频再有趣,黏性也远不及有情节、有人物、震三观的文章,以此解构短视频的火热。且不说papi酱被撤资的股份早就被其他投资方回购,papi酱本身的变动也不足以代表整个短视频界的被唱衰。
回看这一年的融资数据,短视频绝对算是资本入局新媒体的重点。相较papi酱、陈翔六点半、何仙姑夫、谷阿莫等幽默搞笑方向的短视频,生活方式、垂直领域的短视频更受资本热捧。
生活方式领域的短视频,前有一条、二更,后有即刻视频、罐头视频,都在今年拿到了投资。垂直领域更是遍地开花,专注于美食的日食记、美食菜谱小羽私厨、日日煮DayDayCook、曼食慢语,财经领域的功夫财经、新三板指南,汽车领域的吱道二手车、30秒懂车,母婴领域的壹父母、青藤文化,旅游领域的动旅游,今年都分别拿到了投资。
11月初,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正式上线
与消费升级相伴而生的是对资讯需求的升级,在财经、汽车、教育等直切消费又讲求专业的领域,短平快的短视频长远来看仍将是极大提升传播效率且高门槛的内容形式,因此预计也将继续受到内容投资者的追捧。
单个CP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在下降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2月15日,年内公布的新媒体融资事件多达117起(包含同一项目的多个融资轮次),种子及天使轮融资一共55起,其中下半年18起,比之上半年的37起有巨大回落。
这一趋势不难理解,从2015年下半年就掀起的新媒体投资热,借着papi酱又烧了大半年,到今年年中头部账号差不多都被资本收割,下半年的融资更多是此前已经拿到投资项目的下一轮融资。比如一条、毒舌电影、有车以后、吱道二手车、企鹅吃喝指南、童游、差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知识分子等下半年拿到投资的项目,都是第二、第三甚至第四轮次。
与此同时,各个垂直领域也都早有人站好山头,新兴项目很难突出重围获得资本青睐。除非在内容角度或者形式上有突破和创新,比如赛雷就是靠漫画这种新鲜的内容形式,才得以在竞争惨烈的汽车新媒体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以漫画这种形式杀入汽车新媒体的“赛雷”,日常推文萌萌的
做矩阵的撬动资本的能力越来越强
与自媒体融资难相呼应的是,做矩阵的传媒公司撬动资本的能力越来越强。
在单个CP的投资尚未被市场充分验证的情况下,投资大型内容公司对于投资人而言,似乎比单投一个内容生产者来得更稳妥。这也是做矩阵的新媒体公司在内容融资中更占优势的原因。
最早的案例可能要追溯到微博时代的飞博共创。这个旗下拥有冷笑话精选等一系列账号的公司在2011年就拿到了隆领投资的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
而在微信端,表现最突出的是孵化出“差评”“一人一城”等系列账号的麻瓜网络。2015年8月拿到盈动资本数十万元的种子轮投资后,麻瓜网络今年再融两轮,Pre-A估值6000万人民币。
比麻瓜网络起步更早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微媒互动),从2013年至今保持着每年一轮的融资势头,今年9月A+轮融资4000万人民币后,11月25日更是挂牌新三板,实现了新媒体的又一股。
WeMedia自媒体联盟旗下部分新媒体账号
内容创业上下游机构开始崭露头角
教育培训、广告营销、渠道拓展、红人孵化、IP开发……新榜根据新媒体融资大数据发现,除了新媒体本身之外,内容创业上下游机构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内容创业的不断成熟,上下游产业链随之形成,也开始成为资本青睐的投资方向。比如专注于培训新媒体人才的“插坐学院”“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先后在今年拿到投资;做网红孵化的如涵电商更是在年底挂牌新三板,收获阿里3亿注资,估值高达31.32亿元。
此外,专注做视频内容分发的火星文化也于年底宣布获得5000万B1轮融资,估值5亿元。IP孵化领域的机构更是数不胜数,先后拿到投资的机构包括壹亿威威、推理Plus等。
这些新鲜的融资案例无不表明,资本正在更加深入地介入新媒体行业,推动其更完备地发展,一个好时代结束了,另一个好时代可能才刚刚开始。(欲知更多关于2016年新媒体融资的详情?请留意1月7日在新榜大会上发布的《2016年内容创业白皮书》)
……………华丽丽的分割线……………
知道你还不解渴,为此,新榜特地找了内容投资领域的几位投资人聊了下,听听他们对于2016年的投资市场有哪些总结,对2017年又有哪些预判?
一、对于2016年的投资市场,你怎么看?
陈悦天(鼎晖文化产业基金合伙人):2016年大家都在蛰伏,普遍比较谨慎,从数量上面看都是腰斩的,主要是14年15年投得太猛,现在大家手里有钱,市面上的案子又特别贵,后端退出的感觉就不是太顺利,而且也没有冒出来一些真正的大机会。
今年比如说动漫产业链,后端变现基本上只能走游戏了,但实际上海外市场的真实状况是后端应该走衍生品,卖东西居多,还有做品牌授权。不过这块国内并没有很好的公司,从长远的五年周期看,品牌授权一定会起来,投资可以做一点布局。还有比如以前我投女团,今年可能可以看看男团的机会。产业链里其实还是有空白的。
左爱思(高榕资本副总裁):今年大家在说的资本寒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对应热潮的寒冬,属于正常现象,2016年的资本寒冬对应着2014/2015年近万家创业企业获得融资的资本热潮。创业公司需要时间去成长,因此在获得大量融资后,创业公司都开始精耕细作,沉淀优势,创业也趋于平稳,在资本市场看来就是获得融资的企业大幅减少,投资热度下降。
二是寒冬并非针对所有企业,像生活服务类的创业公司确实会遇到融资的困难,但有些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等,却仍处于比较火热的阶段。
崔璀(头头是道基金董事):我们在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投了大批自媒体,这一年多下来,头部的内容就真的会在头部站稳,微信粉丝增长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有持续的优质内容创作能力的团队,还是有可能在这一轮中胜出。
单纯依靠广告的路径一直是我们不太看好的,这在市场中也得到了验证。每个自媒体项目在这一年当中其实都在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公众号不只是唯一的平台,喜马拉雅FM、今日头条这些次生平台,已经对内容创业者产生了非常大的吸引力。近一年我们投的公众号,很多都在不断发掘新的平台,内容多方面的衍生能力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展现。
顾旻曼(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我觉得首先2016年其实资本在慢慢收紧,我能感觉到市场上有勇气有魄力出来的团队正在逐渐变少,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此外,能看到内容、娱乐包括新媒体这个领域在爆发,但是存在创作者多、创业团队并不是那么多的状态,如何找到优质的团队对投资人来说本身也是一个挑战。
申毅君(达晨创投投资总监):2016年,我们看的是自媒体形态对各个行业效率提升影响有多大,会关注创业者除了内容能力外本身提供产业解决方案的能力。
另外,我们在密切关注网红、内容结合增加新供给的可能性,用标准化、产品化的逻辑去匹配市场需求,探索美国Maker Studios、Rewardstyle这些在国内的可实施性。除此以外,内容电商也是关注重点,关键是如何把非标做成标品,或者找到介于标品、非标之间的品类。
二、预计2017年会怎么走?
陈悦天:现在还在看短视频,短视频还有机会。但直播不太看,直播有平台的投资机会,内容的投资机会没看出来,因为直播现在就算不做复杂的内容也能挣到钱,其实没有动力改变自己的内容生态。所以直播领域的机会主要还是投平台,不过现在去投已经晚了。
2017年现在看有一些回暖的迹象,IPO的状况也会好一些。内容的话就我来说,首先肯定是要去投没有的东西,有冒出来的赶快跟进,比如现在在社交网络上做影视宣发的公司明显是比较吃香的,传媒的声量和影响力还是在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去转,这些其实是有机会的。
动漫产业还是看后端吧,前端大世界观的IP是没有的,还要找一些比较好的标的,中国本来就缺大世界观的IP。
左爱思: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来讲,我们觉得都是有很大机会的。供给侧,一个就是互联网+,用互联网来改造落后的产能,提高效率,降低对人力成本的依赖,这个方面的投资我们已经做了两三年,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的特性来重塑传统行业有了一些认识,还会继续做下去;一个是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变革,也必然会影响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需求测,就是消费升级的机会,满足对精神层面的需求的机会,围绕文化、娱乐、体育、消费等领域,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另外,内容创业还是有很大的机会,毕竟对于今天的互联网,内容已经成为主要的流量获取方式。虽然内容创业获得早期投资的可能性在变小,这主要是因为不少领域已经出现了领先者,占据了主要的媒体渠道,对于这些领域,接下来内容创业需要解决纵深问题,挖掘上下游的新机会。同时也仍然存在着一些还没有明显领先者的领域可以去挖掘。
崔璀:我们倒没有非常在乎资本寒冬与否,好的内容用户永远都需要。随着内容大量涌现,当用户看上去对内容开始有一些疲惫的时候,正是那些极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团队崛起的时机。
再加上还是有很多垂直细分市场是没有被挖掘的,我们还是很看好内容布局这块,但去年那样先圈一批粉丝再找商业模式不一定走得通了,除非这个点切得很准,对用户心理有很强的把握,或者一上来模式就比较清楚。
还有一个判断是针对新媒体项目,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完全依赖微信了,全平台的分发能力也是对项目的考验,以前大家说自己是自媒体人,就觉得是微信的自媒体人,这个经验行不通了。
以互联网的增长态势,一年前的经验放在今天也不一定行得通。我们在看项目的时候,也看这个团队是不是有跟得上趋势的能力,除了内容还要很懂市场这部分,是不是具有短时间内形成复合型团队的能力。另外,流量成本我们也非常关注,会看一个项目获取用户的成本是多少,以及未来的商业转化。
顾旻曼:下一年在视频这个风口会有进一步的爆发,资本市场可能会是继续趋于理性和保守的状态,这对创业者来说也是好事,因为市场的杂音在变少,大家能够更加专注,好的团队可以有更大的势能和资本上的优势,而不是所有人都拿到钱这样很泡沫的状态。对于团队和投资人来说,新的一年应该是大家静下心来理解用户和商业的本质,思考在新的渠道和红利下如何抓住机遇。
申毅君:2017年看好直播内容、与内容结合的精选电商、体验式新零售、AI的轻应用落地等。我们考虑用户在线上购物是否会有场景的瓶颈,会不会腻,如同现在内容一定程度改变了流量结构,未来两年也可能会有一波改变零售、移动应用入口底层逻辑的机会。
想抢占内容创业的下一个风口?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新榜加速器。我们的口号是:送钱,是对内容创业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