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最好的本地号“潮生活”,其实是家深圳公司做的

2015-12-10 张洁 新榜

年关将近,不知有多少抢票小快手在将要杀出重围之际,败给了花式验证码。为此,公众号“深圳潮生活”近日推文《12306,已经击败了深圳99%的购票者……》,盘点兼调侃,短短两个多小时,阅读数突破10w+。


“深圳潮生活”是深圳多易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25个本地生活号之一,这个矩阵又称“潮生活系列”。该公司自2010年成立至今,全国用户已达900多万,并在近期完成了总额2150万的天使轮融资。


在新榜发布的北京、广州、上海、四川等地的榜单上,总能在民生类靠前的地方号里看到“潮生活”的影子。“成都潮生活”目前排名第一,也就是说,四川最好的本地生活号,其实是一家深圳公司做的。


在本地生活号众多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潮生活们”究竟是如何突围?新榜为此专访“深圳潮生活”负责人编爷(真名贺霞)。



已完成千万级天使轮

投资人包括搜狐前总编辑刘春

深圳多易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正值微博大V兴盛时代。七八人的团队,除去两名创始人(高成福和江祥锋),几名技术人员,只有编爷一个运营编辑。



团队合照(部分)


最初,他们在微博上开设账号,尝试学习电影、笑话类微博账号的模式。虽然这类账号的粉丝活跃度高,但他们发现“在粉丝和活跃度相同的基础上,本地生活号更容易实现自身价值,有更大的市场”,于是,就有了“潮生活”系列。


2013年初,“潮生活”系列开始从微博向微信蔓延,并在14年初逐渐向各个城市挺进,选择性落地。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据编爷介绍,“潮生活”最近一年内团队由二十几个人增至上百人,完成了天使轮融资,预计明年上市新三板。


新榜:近一年内团队成员增加了这么多?


编爷:在今年之前,我们的团队有二十几个人,基本一个人负责一个本地号的运营。但我们发现,就算阅读数高,在本地人看来你的内容还是没有真正贴近本地生活,所以决定落地、抓内容。目前在北上广深,以及成都、重庆、武汉、杭州这些城市都设立了办事处,有十几个人的团队在当地,负责本地内容编辑以及商家合作。各个地区的团队独立分开,公司总部有总编办和营销总监给出相应指导。


内容大部分都是原创,如果是资讯类的内容,我们也要求做出自己的特色,避免跟风的文章,而是做出一些让别人跟风的文章。另外很多素材需要亲自去拍,这些都需要更多人手。



上个月,“潮生活”深圳办公室搬迁,编爷感慨说:“整整四年,见证团队从几人到上百人,办公室从60平米到1500平米。”


新榜:融资的情况怎么样?投资人主要看好你们哪些方面?


编爷:目前完成的是天使轮,分三次完成,总额为人民币2150万元,最近刚完成的这次是1000万,占9.1%。前两次分别是500万、650万,三次都是同一批天使投资人投的,其中比较知名的是搜狐前总编辑刘春。2016年上半年应该会上新三板。


投资人首先看好的是“都市生活指南”这个方向,认为都市市民对生活资讯的需求是刚需,且尚属蓝海,而我们在这一领域较为领先,全国用户也快要破1000万了;其次是看好团队的能力。



帮小龙虾商家火了起来

10w+爆文模式常引跟风效仿

2014年,“深圳潮生活”曾推文《千万不要来深圳,我是认真的!》,一时间成为爆款。不仅获得微赞深圳创意传播大赛优秀奖,还引得全国各地小伙伴纷纷效仿,“千万不要来XX我是认真的”体随处可见。


虽然这是“潮生活”最早期的爆文,但爆文对于“潮生活”来说,似乎并不少见。比如上周末,他们推文《一次深马,终于识清了深圳人的真面目!》,两个小时内阅读10w+,随之而来的,同样是诸多账号的跟风转发。


文章开头是每篇推送都可见的“潮人说”,作者“短腿”用一段“一口气说完不喘气”的语音为文章做引语:“各位晚上好我是短腿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骗你的其实我要讲一个两万人一起跑步的故事对啦就是深圳马拉松啦。”正文部分图文表情相结合,不时会看到小编拿自己打趣。



被跟风的“马拉松”


新榜:除了日常的推送,你们有一些跟商家合作的文章阅读也不错,实际效果如何?


编爷:比如最近合作的一个案例,是帮一家小龙虾做的推广,题目是《白石洲有个任性的湖北佬,开店只做一道菜!》,也是今年最成功的案例。那家店刚开不到一个月,店面也不大,推送之后在深圳一下子火了起来,每天流水量从几千块到现在日收入十万以上,在深圳小龙虾行业本地排前五。



与很多美食推荐不同的是,“潮生活”会用到一些食物之外的小插曲。比如龙虾店这位不爱笑大厨的“轻蔑一笑”


新榜:关于商家合作,能否分享一点经验?


编爷:就整个新媒体来说,本身也就是近几年兴起的事情,很多人都问为什么我们做得这么大,一来我们本身是草根出身,知道自己的同类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这个问题,不断推翻,不断摸索。



曾有发了一下午传单

第二天涨了十几万粉的经历

据编爷介绍,“潮生活”目前全国用户已将近1000万,25个公众号,涉及全国24个城市。这个几个数字,他们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来完成。


在不同的阶段换着花样儿来增粉,可能也是“潮生活”不断创新的地方。早在2012年他们的微博运营时期,就发生过一次粉丝暴涨。当时微博还有“微博相册”的功能,关注才能查看。“潮生活”利用这个机会,粉丝从几十万涨至千万。


回过头看,有些策略不乏风险,但“潮生活”毕竟抓住了时机,也做到了坚持折腾。



大事记(由“潮生活”提供)


新榜:你们的粉丝很多,有过暴涨的时期吗?


编爷:粉丝暴涨有几个时期,比如今年3-4月的时候,当时我们尝试了“扫一扫关注送红包”的形式,也就是扫二维码关注,我们就送一块钱红包。当时让两个营销的同事去街上发了一下午传单,第二天到公司,发现用户涨了十几万,觉得这种模式太疯狂了,就大面积铺开去做。后来涨了一两百万用户。之后很多人用这种方式,有不少账号被封,我们也没再做了。


再比如前两个月,我们跟本地WIFI供应商合作,要用免费WIFI就会引导关注我们,增长也比较快。


新榜:有些方式还是有一定风险?


编爷:对,微信做红包的时候,刚开始慢慢尝试发现效果好,在短时间铺开,但在很多人玩的时候我们就没在做了。做新媒体就是这样的,一个要快一个要创新,学别人的东西永远都要比别人慢一步。


以前还试过在文章下出谜题,点击阅读原文关注账号、发送关键词后才能知道答案,当时用户本来只有几万,每天增加两三百,谜题活动期间每天都增长几千粉丝。我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会去想很多新的增加用户的方法。



本地生活号+政府+媒体+企业

形成“连锁效应”


“潮生活”在文章和粉丝上制造的爆款,为他们吸引到了本地的政府、媒体和企业的目光。


此前,他们曾受邀参与福田区政府主办的《莲花山草地音乐会》,作为福田区政府指定的新媒体“独家合作伙伴”;与深圳电视台联合举办2014年度深圳餐饮行业颁奖盛典;在1415深圳迷笛音乐节跨年演出中担当迷笛唯一新媒体合作伙伴……


除了用户和内容团队的优势,由于已经在全国24个城市形成“连锁效应”,支付宝、苏宁、滴滴打车等着力于全国范围投放的品牌客户也向“潮生活”招手。



“潮生活”组织粉丝参加电影《左耳》见面会


新榜:能否举一个对外合作的例子,是怎么促成的,效果怎么样?


编爷:去年我们跟深圳福田区政府合作了一个项目,抽了两三个技术和一个运营编辑,帮他们的公众号“福田文体通”的后台搭建和运营,大概一年的时间。平台从最初接手时2万左右用户,到现在7万多,阅读数也从几百到两三万。


当时福田区政府的一个领导刚好关注了“潮生活”的微信,看到我们一篇关于深圳放风筝的推送,觉得内容很不错,想把他们的内容也做得轻松活泼一些,另外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在线上完成一些抽奖活动。


新榜:除了与外界的合作,你们会自己组织线下活动吗?


编爷:我们现在每周三有一个“夜走深圳湾”活动,每周三会有七八十个人集合,互相介绍,从深圳湾出发走到红树林,除非下雨、过节,基本不会间断。这个活动我们打算在明年大力推出去,引导更多人晚上健康出行。



每周三,“潮生活”夜走深圳湾


我们的社区主要QQ群,由我们的用户直接管理,他们平时也会不定期组织一些活动,比如爬山、徒步海滨栈道。



粉丝组织线下活动,徒步海滨栈道


不定期的还有明星见面会、首映会、免费试吃、欢乐谷万圣节等活动,合作的模式是资源置换,合作方提供一些名额,由我们来组织粉丝参与活动,我们也会帮他们做推广传播。事实上,由于订阅号的活跃度整体在下降,通过线下活动来带动粉丝活跃度,也是我们目前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 The End -


欢迎访问中国新媒体第一站www.newrank.cn,“新榜优选”广告匹配交易平台已经上线,大数据、零风险、无差价,免佣金、100%付款保障。PC端访问效果更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