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自由、自律、负责的孩子
写在前面||
“自由和责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教师和家长而言,这也是最难真正理解、最难在实践中正确执行的。可以说,对“自由和责任”的理解最终决定了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儿童的发展。
NO.1
自由→纪律,发展循环。
其实,从自由到责任绝不是一步到位的,中间还有很多发展过程,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发展循环:
首先,给予孩子自由,他们才有机会发展出独立性;
其次,有纪律的自由逐渐帮助孩子从遵守纪律发展到自律,这个过程又会导致更深层次自由的获得,同时意志连接了自由和纪律,成为二者的代言人;
最终,孩子发展出责任感,这也是服从的最高层级,自我构建完成。
整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存在于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整个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相互强化、最终实现自我构建,而自由则是这个循环中最基本的概念。
NO.2
学校&家庭,如何给自由?
被绕晕了?没关系,举个例子。
学校如何给予自由?
一年级新生天天,刚从幼儿园环境中最大的孩子转变成小学环境中最小的孩子,老师应该如何帮助他?
首先,给予自由。但是,如何给?
告诉他:天天,请你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吧!
也许天天会迅速找到和幼儿园环境中一样的教具开始操作;
也许他会被教具柜上的实验用品吸引,一顿操作猛如虎;
又或者他会无所适从,只能在教室里游荡。
新的环境、新的教具、新的老师和同学,孩子是否有自由行动的能力,老师需要观察后做出判断。没有选择的能力,老师则必须为他选择,直到孩子可以自己选择为止。
这个过程可能会反复很多次,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剥夺了孩子的自由,而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助孩子建立了好的工作习惯,帮助他完成了与环境的链接,从而实现独立。
进入一年级教室的孩子,老师会引导孩子进入工作。形成习惯后,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一天的工作。
家里如何给予自由?
同理,很多家长,尤其是新一代年轻家长,非常担心孩子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却没有充分考虑孩子的能力。
妈妈说:“天天,你自己决定怎么安排这个暑假吧!”一星期下来,妈妈发现这和她计划中的暑假完全不同,该完成的工作一项也没有完成。于是,妈妈认为天天需要接受惩罚——取消周末小朋友聚会,天天的委屈和反抗在所难免。
试问一个6岁孩子是否拥有安排暑期一日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长在给孩子自由的时候充分考虑他们的行动能力,并且能够有步骤、有计划的给予,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
比如妈妈说:我把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都列下来了,请你把它们排一个完成顺序,好吗?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密切观察,及时提醒,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再来惩罚孩子。
在班两年的孩子可以独立写工作日志并按计划执行
请记住:一味强调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而不考虑他们是否拥有自由行动的能力,这样的自由毫无意义。
NO.3
自由VS纪律,对立VS统一?
在很多人心中,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的:自由是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而纪律却往往限制了我的自由。
因此,纪律更多被解读成对被约束对象(通常是弱势的一方)的管控。但是,任何管控都有结束的那一天。孩子长到18岁,进入大学,父母和老师曾无数次告诉他的那句“现在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等到了大学你想干嘛就可以干嘛”终于实现了。
于是,有的年轻人进入了放飞自我的状态,逃课、通宵游戏成了常态,有些人迷茫一年之后在大二突然醒悟,而有的却在不归路上再也没机会回头。
自由和纪律是否对立,我们可以从两者的定义进行分析。
自由是选择的机会和能力,纪律是根据选择采取行动的能力,纪律导致更深层次的自由,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要理解什么是有纪律的自由。
学校里有纪律的自由?
教室里的孩子都知道班规第一条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其他人、尊重环境。
小组工作时有选择座位的自由,但应该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位置,尽量不打扰一些需要静心独自工作的同学;
团体讨论和集体课上有发言的自由,但应该举手发言而不是想说就说;
外出时有选择路线的自由,但也要尊重集体的决定,必要的时候少数服从多数。
团讨中孩子有发言的自由,但需要举手示意老师
家里有纪律的自由?
同样,爸爸妈妈在家庭生活中给了孩子充分自由,同时也应该设置规则:
孩子有画画、做手工的自由,但结束后应该收拾好所有物品;
放学回到家有玩耍的自由,但要确保按时完成作业,如果不能做到,则需要考虑完成作业后再玩。
请记住:自由走在大堤上,没有合理限制来平衡的自由毫无意义。有纪律的自由帮助孩子实现自律,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自由。
NO.4
自由→责任,自我建构的表现
更重要的一点,自由必须与责任相伴,从自由走向责任是完成自我建构的最终表现。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社会贡献者,有责任、有担当。而如今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也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年轻父母们开始意识到培养责任感的重要性。
孩子们负责教室的卫生
教室里的责任?
在教室里,每个孩子都要承担照顾环境的责任:打扫卫生、为全班准备午餐和水果、控制脚步声和说话声不打扰到别人;
更深层次的责任感来自于孩子在无数次自由选择完成工作之后,一方面他们会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我擅长什么,同时他们更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来自成人的信任和自由选择让他们意识到:我应该对自己负责。
生活即是教育,自己动手为全班准备食物。
家庭里的责任?
有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用做家务兑换零花钱,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适得其反。
只有让孩子明白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而不是和零花钱挂钩,才能真正培养责任感。
请记住:孩子获得的有纪律的自由最终将化成自律和责任,伴随他们一生。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当他们进入第三阶段(12-18岁)和第四阶段(18-24岁之后),认识到更多的人、进入更丰富多彩的世界,自律和责任已经内化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始终能坚守内心。
RECOMMEND
-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