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昆嵛虫事070|既能斗又能鸣的蛐蛐儿
蒲松龄作《聊斋志异》,其中一篇《促织》单道古时自皇宫到民间都流行的斗蟋蟀之事。时至今日,斗蟋蟀仍然是一部分人的爱好,甚至已成为一个产业。用来斗蟋蟀的蟋蟀种类不是很多,其中最常见、最常使用的种类就当属中华斗蟋了。
中华斗蟋 · 雄
中华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 1877),也称迷卡斗蟋,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俗称蛐蛐、促织、球虫、斗鸡等等。作为俗名,“蛐蛐”既可以泛指所有的蟋蟀,也可以特指中华斗蟋这一种。
中华斗蟋 · 雌
中华斗蟋体型中等,体色深褐色。头部较圆,头后部有几道纵向的浅色纹;雄性前翅较长,将及腹部末端,雌性前翅较短,仅达到腹部中间位置,雌性还有一条呈长矛状的产卵瓣。
中华斗蟋 · 雄
中华斗蟋 · 雌
除了用来斗,由于鸣声悦耳动听,蟋蟀等一众鸣虫也常被饲养用来听声儿。不同种类的蟋蟀有不同的鸣声,甚至同一种类也有召唤声、求偶声、争斗声等多种不同的鸣声。宋代《尔雅翼》记载:“蟋蟀生于野中,好吟于土石砖甓下,斗则矜鸣,其声如织,故谓之促织也。”在野外,中华斗蟋常见于草丛中、土石缝中,经常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到了夜晚,它们会出现在两旁是杂草的道路上。中华斗蟋的鸣声在一众蟋蟀中也挺有识别度,常见的鸣声为短促且连续的“居-居-居-居-居-居”。
在石墙的缝隙中打洞而居的一只雄性中华斗蟋,探出半个身子,尽情地鸣叫
图文编辑
钩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