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是名“石油小兵”!
曾几何时
六一儿童节是我们所有的期待
曾几何时
六一儿童节也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
我们会穿上华丽的演出服
带着排练了一个月的节目
美美地在老师、同学和家长面前展现风采
我们也会来到父母工作的地方
看一看熟悉又陌生的井架、抽油机
……
翻一翻过去的相册
那扑面而来的童年时光
打开了回忆的大门
原来,曾经
我也是名“石油小兵”
翻开尘封的相册,发现一张苏油三小九九届(1)班毕业照,看着照片上一张张熟悉,却又叫不全名字的脸庞,思绪一下子拉回到那个年代。那一年我十二岁,也是如今这初夏的时节,二十年,整整二十年了!照片上的很多人随着这一声“咔嚓”,至今也未曾再见!
说是油田的孩子,只有上过油田的学校,你才能感受到那种油味的童年!
那时的我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虽没有兄弟姐妹的照应,但我们并不矫情,小小年纪都独立的很!在三小上学的,大概分为三个区块吧,近点的是地调区块,远点的就是技校和农场区块。远点的会有校车接送。要说我最快乐的时光,便是等校车的时光,上学时大家背着小书包晃到等车的地点,校车还没来,便你追我来我追你,想方设法的闹!放学的铃声一响,哗啦啦兔子似的跑到等车的小广场,卖零食的老爷爷总是按时推着他的小车过来!车里各种吃的小零食和小玩具,我买的最多的就是那种玻璃球,邀上三五个同学能玩的不亦乐乎!小广场不大,全是等车的人,大家扔沙包、跳皮筋、玩着各种小玩艺!那时的我们真的是无忧无虑!现在想想,应该感谢父辈给我们创造那么好的条件!
看到照片上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上的身影还是如此清晰。语文老师最爱说的就是:“看看瞧,这个怎么怎么样?”数学老师比较严肃,她的声音很洪亮,直接震摄你上课做小动作。第一次上英语课,老师给我们每个人起了一个英文名字,大家为此都兴奋了好几天!
看着照片中的我们,一张张的稚气的脸,却充满了精气神,这些离不开老师们的细心呵护!二十年过去了,正是油田这个大家庭,使你我曾经有了交集!老师同学们你们还好吗?(油服中心 廖威)
我是一名典型的油二代,这张照片是我幼儿园大班毕业时,在真武体育馆演出时表演的一支舞蹈,舞蹈的名字很大气——《石油娃》,地上黑色的布代表着石油,我就是那个带着红色安全帽的缩小版的石油工人。我出生在油田,闻着石油味,长在油井旁,每当看到“石油”二字心里总有万千感慨。这个六一儿童节前,我再次翻开泛黄的相册,扑面而来的都是儿时的记忆,回想曾经一个个玩耍的伙伴,一栋栋标志性的建筑物,一件件当年流行的服饰……点点滴滴都是小幸福!儿童节,愿自己拥有纯真童心,幸福相伴一生!(油服中心 汪汨)
这是一九八零年,江苏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调查处幼儿园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当时的萌娃现在都已经四十五六了,如今散落在油田各个地方,成为了油田生产的主力军。这张照片里的李平川、文静、陈降、包海燕、顾军等等可能并不知道这照片的存在。也许记得,也许忘记,四十年前你们也曾是油娃舞者。(电信中心 刘鑫鑫)
照片拍摄于1994年9月原油田机关大楼前,那时的大楼前有黑色大理石材质挺大挺漂亮的喷泉,有红艳艳可以拔出花芯吸蜜但叫不出名字的红花,有“团结,图强,求实,创新”八个大字。物换星移,喷泉与红花虽不在了,但“团结,图强,求实,创新”这八个大字的精神,深刻印在无数石油“小兵”记忆中,伴着他们长大成人。(社管中心 寇涛)
9岁那年随父从老家搬迁到洪泽县江苏油田地调勘探处,我们先是住在河北大院里的一间宿舍,条件虽简陋,但院子里有许多和我一样从五湖四海过来的“小油娃”,那时不知道孤独是什么滋味、培训班是什么东东。三年级时,单位分房,我们住进了精巧温馨的“小二楼”,楼下三间,楼上大小两间卧室和一个宽敞的露天阳台。换了新家,我和姐姐常为争一方天地而争吵不休,弟弟用铅笔在墙上写下对我的要求:每晚讲一个故事。在阳台上种的月季花依然在记忆中绽放,童年在小学毕业后再次搬家而匆匆告别。父亲是一名地道的石油工人,我因此与“油”结缘,在油田度过了快乐幸福的“油娃”时光。照片是四年级在小二楼,我与老妈、二姐一起拍的,我和姐姐一脸稚嫩,老妈还年轻,现在我们都老了,时过境迁,每每回忆,百般滋味在心头。(采油一厂 刘凡)
我叫陈可心,是一名油二代,目前在采油二厂金西采油管理区工作,图中是20年前的我,拍摄于江苏油田采油二厂黄马管理区幼儿园(之前叫黄珏作业区)。那是1999年的6月1日,当时幼儿园里正在举办“庆六一”活动,其中有歌舞以及童话剧表演等等,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图片由前来参观表演的我父母拍摄,定格下表演成功那一瞬间我灿烂的笑脸。(采油二厂 陈可心)
我是一个在真武出生、在真武长大的油二代,那里充满了我童年的所有回忆。不过上面这张照片是拍摄于1989年地调处。小时候,由于父母上班比较忙,所以一到寒暑假,就把我送到地调的姥姥姥爷家。在我拍照的地方,是能和现在的影院相媲美的石油职工之家,能去到那里玩的,基本上都是油田的孩子。(社管中心 郭琳)
我叫顾后军,是油服中心电力服务大队的一名职工,照片中高个子穿马甲的帅气男生便是本人,1995年老师带着我们班参观真武附近的采油井场,作为石油小兵,让我们体验石油工人工作环境。照片上是我每天放学一个方向排队回家的小伙伴,小帽子是作为油田小学生的标志。长大后,我选择了回油田,成为了一名油田电力工人,服务保障油区生活和生产的用电通畅。(油服中心 顾后军)
这是2005年6月1日在扬州石化厂拍的照片,当时我才10岁,那天石化厂组织的儿童节活动,让我们这些石油“小兵”有机会走进了父母工作的地方。十几年过去了,我现在也成为了江苏油田的一员,这一个儿童节,又有了不同的感受。(油服中心 王荔)
1999年6月1日上午,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汊涧石油大院里石油子弟学校的操场上欢声笑语,孩子们像是飞上云端的小鸟,满怀喜悦,正在进行文艺汇演。我的儿子身穿白衬衫牛仔裤,和小伙伴们像模像样地跳着舞蹈,小脸蛋因为兴奋显得格外可爱。演出后我们留下幸福的合影。
二十多年后,因为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油田石油子弟学校移交给地方政府,儿子也已大学毕业,从石油大院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但他总是想念儿时石油大院的生活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难以忘怀带给他快乐的“六一”儿童节。(社管中心 宣晓梅)
我的父亲是一名石油工人,我本人是第二代的石油人,因为耳濡目染我的孩子施嘉诚对石油的井架、磕头机十分好奇和向往。2003年6月1日前期,我的爱人在安徽天长王龙庄井场加班,当孩子看到那高高耸立的井架,便兴奋得奔了过去。你看,带着安全帽的“石油小兵”是不是很帅?岁月如梭,如今的“石油小兵”已是大四的毕业生,看着这带着学士帽的小伙子是不是更帅了?(社管中心 许兰芳)
2016年的六一节前夕,一厂真武采油管理区组织了一次“小小石油人”的职业体验。五六个“油二代”或“油三代”在父亲或母亲的带领下,参观了大人们工作的地方。当时只有四岁的瑞瑞是孩子中年龄最小的,在真11-3井场上,讲解员陆云特意领着他教他读取油井出口温度。如今瑞瑞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在六一节前夕刚刚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每每跟同班同学玩耍,总会炫耀地说:“我见过抽油机呢,好高好高的抽油机!”(采油一厂 宋良菊)
这张照片是2014年4月11日在周西采油区块拍摄的,当时孩子11岁上小学三年级。身为父亲的我正参与油田电网电力线路的春季检修工作,在春检工作启动时就无法顾及到家庭和孩子;爱人王晓红在试采一厂采油二队周西周32井站工作,每天奔波于各个井场巡井、量油、取样等工作,那天恰逢周日孩子放假,正值春红柳绿、油菜花黄时节,爱人便带着孩子一起熟悉我们江苏油田的花园井场。(油服电力服务大队 邬卫兵)
我叫楚楚,现在上初中了,印象中,如果妈妈周末或者节假日上班,爸爸就会开车带上我一起去承包井站看妈妈。喜欢摄影的爸爸还会用相机随时进行记录,这张照片是2007年六一儿童节那天,妈妈忙完工作和我交谈时的情景……(紫京 施朝阳)
照片拍摄于80年代末,我正在油田二小读书。那个年代,是很少有父母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于是家住一个方向的同学,总是三五结伴一起走。放学短短一公里的路程,经常被我们“磨蹭”掉个把小时。一路走小道、钻管子、过小河……平坦的大路,硬是走出了“跋山涉水”般的“不容易”,也算是我们孩童时最天真烂漫的时光了。
那时候还流行到同学家写作业,家住二号院和相距非常近的固井队的孩子们就总会“串门子”。只要时间早,我们还会到附近的一片菜地里撒开膀子玩一通。再回到小伙伴家时,几个人就像约好了一样故意放慢收拾书包的速度,直等到叔叔阿姨喊:“别回家了,就在我们家吃饭吧!”心中便乐开了花,好像自己的一个小计谋得逞了。能和好朋友再在一起渡过一两个小时叽叽喳喳的时光,真是觉得幸福的要命。奇怪的是,自己的父母也不着急,也不四处寻找,仿佛笃定地知道我们吃完饭就会乖乖回家。
这张照片后方的两栋楼房,就是当时固井队的家属住宅区。想当年,我也不知道在那做过多少次作业,吃过多少回“百家饭”。靠前面一点的铁皮房,可能就是固井队的值班房,只是年代太久远了,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记错。不过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快乐心情,洋溢在我的脸庞,被永久的记录下来。(OO)
童年时光是每个人都难以忘怀的记忆
时光无情
愿我们的童心不泯
愿每个成年人都始终有初心模样
像孩子一样
被世界温柔相待
你觉得哪位“石油小兵”最可爱?
来给他们献上一朵小花花吧~~
也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们你的童年故事
对于表现较好的“童鞋”
小萱将会给大家发“儿童节礼物”噢~
留言点赞前五名
送小书包一个
送水杯一个
赶快来给我们留言吧
最后,再次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
儿童节快乐吖~编辑:李雅婧|编审:刘媛媛|监制:高和兴
那一年的“六一”,你还记得吗?
一堂石油科普课,引来了400名孩子围观!
QQ20年,这里竟然有一份“江苏油田”的轨迹
Hi 你在看吗
点一下告诉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