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校生”到“国字号”荣誉工作室领头人,她的故事也太励志了吧!
题 记
她,技校毕业,从一名普通的采油女工成长为油田劳模、中石化技术能手、江苏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她,拥有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杨莲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不仅为油田革新创效2700万元,还培育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劳动模范。
近期,这个工作室更是获得了“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这样的“国字号”荣誉。
这名普通的采油女工
历经22年的磨砺
蝶变为别人眼中“了不起”的技术能手、
“领头”师傅
她的故事,并不传奇
但足够励志!
介绍|杨莲的成长之路
1998年,技校毕业的杨莲来到采油一厂。从那时起,什么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在杨莲看来,这些却又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既然干了这项工作,头脑里就只有一个念想,就是一定要把它干好。”
从工作到现在,杨莲从未停止过学习。工作期间,她有个写工作笔记的习惯,至今已经写了12万多字的工作笔记,光大大小小的笔记本就记了20个。在休息时间,她还自考了本科,进一步加强了她的理论知识。
经过20多年的摸索、学习、实践,杨莲将她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产工作中。如今,她已经获得了4项专利,一项成果获得中国石油质协QC成果一等奖,一项成果获得江苏省第一届“质协杯”QC成果特等奖。
努力的人总会获得认可,在她的众多荣誉中,有几项荣誉特别引人瞩目: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江苏省劳动模范、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
在2010年摘取了集团公司采油工技能大赛金牌,实现了江苏油田在此项目上奖牌零的突破
成立|带着大伙一起干
从2010年集团公司技术大赛夺金归来之后,杨莲便开启了革新之路。
最初,她遇到难题一般是自个儿琢磨,日子久了,渐感势单力薄,力不从心。“我所在的富民采油管理区已经开发了40多年,所管辖的富民、周庄等油田因开发成本高,成为集团公司高成本区块治理对象,生产管理问题多,稳产降本难度大。”
也就在那时,油田专门成立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创新性人才在增储上产、降本增效、技术攻关等各项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在生产科研各领域发挥了表率作用。
“劳模是要多干,但是光一个人埋头干不行,还得带着大伙儿一块干。” 杨莲说。
2015年5月,杨莲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共有成员15名,他们是来自管理区采油、注水、集输、锅炉、作业等工种的13名技师、高级技师,7名劳动模范,10名优秀共产党员,4名集团公司技术大赛金牌获得者。都是各个岗位上的佼佼者。
4年来,杨莲创新工作室成员解决生产难题不计其数。对一些共性的问题,他们立项攻关,合力破解,目前攻克的56个立项课题全部源自生产难题。
成就|已累计创效2700万余元
今年冬天,采油一厂富民采油管理区富1站锅炉房再未出现气荒。该站员工说,是杨莲他们通过革新增收油井天然气100多万立方米,消除了气荒的烦恼。
类似的革新创效故事在杨莲劳模创新工作室不胜枚举。工作室里很多革新成果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正是这些小革新破解了生产大难题,创造了大效益。
在花24站,有一台车载油井带压加药装置,看着笨笨的样子很是呆萌,但它却巧妙地破解了环保从严后油井加药的大难题。
环保新规出台后,油井放空套管气被明令禁止,这给油井日常加药带来严重困扰,成为全油田亟待解决的难题。以花24站为例,该站18口油井,每年加药近千井次,如果油井不能定期加药,将严重影响油井生产,造成减产甚至躺井。
一边是严苛的环保“红线”,一边是渴求的油气产量,两难之际,杨莲劳模工作室成员来到井场集体攻关,经过3个多月反复研制改进,车载带压加药装置问世。这一装置既规避了禁放油井套管气的难题,又保障了油井正常加药,还能有效地回收天然气,实现了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富民采油管理区经理吕兵感慨道:“都像杨莲他们那样巧干实干,我们稳产降本工作还大有潜力可挖。”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4年多来,杨莲工作室已累计为油田革新创效2700万余元。
传帮带|培养出40名骨干
随着油公司改革的深入,杨莲工作室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优势,积极做好“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技能培训工作。针对全区人员技能参差不齐的实际,工作室提出“四个培训”“四个提高”的培训模式,使全区在岗人员采、注、输三证持有率达97%以上,整个管理区也变成了技术革新的大阵地、培训新人的大学堂。
张宏
高级技师
张宏与杨莲有着相似的经历,都在集团公司技术大赛夺金后被破格聘为高级技师。2015年大赛归来后,张宏一度迷茫困惑,“已经是高级技师了,未来进步的空间在哪儿?”要强的张宏在杨莲的劝说下加入了工作室,很快有了新的奋斗方向。2019年,张宏的QC成果获得厂里第二名,这也是她阔别5年后再次登上领奖台。
焦道前
作业质量管理员
长关井捞油遇阻是常见问题,惯常的办法是热水疏通,再不行就上作业,“捞点油有时还不够付作业费的”。
↑鱼叉式捞油解堵器
针对这个问题,焦道前率先想到了好点子,找到杨莲绘制出设计图,经过张万春巧手制作,一个鱼叉式捞油解堵器问世了。焦道前幸福地飘了起来:“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拿多少钱也买不来。”
周彦杰
工作室的新人
他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技术员,看到杨莲他们搞革新,就跟着他们拜师学艺。“生产难题就是活教材,要想当一名称职的技术员,就得多跟杨师傅他们学习,多跑现场,在解决生产难题上下苦功。” 周彦杰说。
工作室成立以来,培养出5名高级技师、23名技师,4人获得集团公司技术比赛金牌、3人银牌、1人铜牌和4名集团公司技术能手。
文:朱俊
视频:姜松、裘国兰、杨莲
图片:姜松、兰星
编辑:徐博誩闻|编审:刘媛媛|监制:高和兴
新年伊始,po个大奖!
新十年的第1天这样开启,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助力扶贫,江苏油田是这么干得!
Hi 你在看吗
点一下告诉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