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十年|渝中法院召开金融审判庭成立十周年新闻发布会

     2020年8月13日,渝中法院召开金融审判庭成立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发布2010年-2020年金融审判白皮书,通报13个金融审判典型案例。中央驻渝及市内主要媒体,10名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金融机构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



渝中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任萍介绍,2010年7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渝中法院挂牌成立西部地区首家金融审判庭。十年来,渝中法院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超前谋划、精准发力,探索建立全员参与、全程互动、全面覆盖的司法服务金融工作机制,努力为服务渝中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渝中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渝中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2010年7月至2020年6月,渝中法院金融审判庭共受理金融诉讼案件79844件,审结78072件,结案标的191.52亿元,案件质量和服判息诉率在全市法院排名前列。









回顾与盘点






案件持续大幅增长

渝中法院2011年受理金融案件仅2134件,2019年已增长到16378件。从2016年起,金融案件大幅增长,年度收案首次突破10000件。2019年审结金融案件较2011年增长712.8%。

金融审判庭2010年成立时,仅有法官5名,2019年,已组建5个“1+1+1”审判团队、1个“2+3+2”保险纠纷审判团队、1个“3+6+6”信用卡专审团队,审判团队平均结案1000余件。

 

 案件类型相对集中

审结的金融案件中,包括信用卡纠纷47152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24126件、追偿权纠纷3319件、保险类纠纷2308件、金融不良债权追偿权纠纷290件,五类案件总共占审结案件的98.88%,呈现集中高发态势。

 

新类型案件逐渐增加

因金融债权转让引发的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因借款关系引发的保证保险纠纷逐渐增多。同时,金融类案件呈现网络化发展趋势,互联网贷款、互联网保险案件增长较快,金融类案件类型和数量与经济交易形态总体相适应。







改革与发展






面对经济结构转型与司法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渝中法院立足审判规律,勇于探索,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和智能化审判工作,努力树立金融审判的渝中特色和渝中品牌,积极实施以下举措予以应对:

(一)提升司法供给,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率先成立西部地区首家金融审判庭,充实高学历、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结合实际打造审判团队,现有干警平均年龄32岁,研究生以上学历24名。二是优化制度保障。出台《关于全力保障和服务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规范金融交易秩序、防控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不断深耕金融司法服务。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签署《加强金融审判司法协作协议》,在8个领域加强区域合作共建,提升双城金融司法水平。三是优化审判理念。强化权利保护,维护金融安全,严守法律红线。近年来共驳回金融机构主张的各种超限费用约2000万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二)提升风控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一是加强情况通报。召开金融审判新闻发布会10次,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5份,分析金融审判发展态势,预警金融管理风险。二是加强沟通协调。与银保监局等监管部门建立金融审判信息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形成金融风险联防联控体系。与金融机构建立“点对点”联系,“请进来”“走出去”。三是加强风险提示。对审判中发现的风控隐患,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和风险防控提示书,稳控风险。目前,共发出司法建议和风险防控提示书60余份,多篇被广泛采纳,并被市高法院评为优秀司法建议。四是加强法治宣传。通过媒体发布典型案例50余篇,围绕消费借贷、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金融热点问题,开展矛盾调处、以案释法、法律咨询,提升社区居民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三)提升审判管理,服务金融体制改革

一是强化诉调对接。设立诉调对接·速裁中心,与银行业、保险业协会建立诉调对接平台。二是强化繁简分流。对简单案件专门审判团队办理,采用“令状式”判决书,条目式列举法律事实,基本实现“当月立、当月结”。复杂疑难案件分配至专业审判团队,实现“繁案精审”。三是强化快速保全。成立民事保全中心,专人办理保全事务,提高保全和审判效率。依法审慎运用保全措施,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四是强化高效送达。采取传统送达与电子送达并行的方式,提高送达成功率,公告送达率仅为6.2%。五是强化信息手段运用。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实现网上立案批量化、审理裁判智能化、数据运用科学化、监督管理规范化,审结信用卡、金融借款案件32806件。疫情期间在全市法院首开互联网庭审。稳妥推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审判领域的深度应用,探索建立渝中区法院电子证据存证平台。







问题与展望





在金融案件审理过程中,渝中法院梳理了存在的典型问题,如金融借款合同中存在主体身份审查不严、电子合同形式要件缺乏、担保手续不够完善、合同条款约定不明、合同利率部分偏高、保证金账户管理不规范、贷后监管不严等问题;在保险合同中存在未严格履行保险合同义务、保险代理关系不规范、保证保险业务不够规范等问题,另外,金融债权转让及诉讼行为中亦存在不规范行为。

对此,渝中法院建议:健全完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制定和培训;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规范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健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渝中法院金融审判庭庭长陈晓红在会上通报了13个金融审判典型案例,包括应收账款质押的要件认定、银行对授信合同项下业务合同的贷前审查、个体工商户不能为其经营者提供担保、保险合同诉讼时效的起算应以知晓保险合同存在为前提、保险受益人有义务协助保险公司进行死因调查、代收保证金的性质认定、银行基于社会公共利益严格限制简单类密码设置并未侵害消费者的选择权等。


人保财险、建设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对渝中法院金融审判庭成立十年来,始终致力于服务保障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媒体记者就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渝中法院相关负责人现场进行了解答。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渝中法院金融审判庭工作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就做好金融审判、加强法制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提出意见建议。


市五中法院民二庭庭长成瑛表示,渝中法院金融审判庭走过了十年光阴,也走过了十年荣耀。在各级法院的共同努力下,妥善应对了案件数量大幅上升、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等问题。各级法院将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保障民生,防范金融风险,依法规制民间借贷,促进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经济提供源头活水,努力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供稿:金融审判庭、审管办(研究室)

编辑:审管办(研究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