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视察渝中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工作


9月10日上午,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米绍林率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一行,到渝中法院视察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情况。



视察组实地参观了渝中区诉调对接·速裁中心及渝中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智慧诉讼服务区、工作视窗、家事审判区、速裁工作区、执行指挥中心及智慧党建活动中心等区域,体验了智能诉状生成机、诉讼风险评估机等智能诉讼设备,在互联网法庭现场旁听了一起民事案件在线庭审和一起刑事案件远程视频审理,在执行指挥中心观看了一起执行案件通过移动执行APP在线远程指挥。



向下滑动显示更多图片




座谈会上,党组书记、院长熊德全对米绍林主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汇报了渝中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相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渝中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以重庆法院“4+1”智慧法院新生态建设目标为指引,2017年明确提出“1267”发展思路,要“拥抱科技超车”,以信息化为抓手,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应用系统、不断升级信息技术,全力打造网络化、智能化、阳光化智慧法院,以“诉讼服务便民化、庭审活动数字化、执行工作高效化、司法公开全面化、审判管理网络化、司法政务信息化”为导向,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最好的诉讼服务、更好最好的审判效益、更好最好的执行兑现,有力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有效推动法院工作现代化进程。


主要做法及成效

01

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强化路径指引

自觉增强信息化建设“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摒弃因新审判业务用房建设而暂缓现有场地智慧法院建设的陈旧观念,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出台《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

02

打造“智慧诉服”,着力实现司法为民

一是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更好便利群众诉讼。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专设“智慧诉讼服务区”,配置材料收转“云柜”、诉讼风险评估机、智能诉状生成机、虚拟3D诉讼导航机、自助立案机、自助查询触摸屏、自助打复印机等智能设施。

二是开展网上立案,切实解决群众“立案难”。2019年以来,通过“易诉”平台网上立案40185件,网上缴费29808件,跨域立案65件,位列全市法院前列。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减少诉讼纠纷。2019年6月,在区委领导下,与区司法局协作,成立渝中区“诉调对接·速裁中心”,常驻我院开展工作。2019年以来,运用“易解”平台调解案件21065件,调解成功8832件,完成司法确认案件3413件,最大限度减少诉讼纠纷。

03

打造“智慧审判”,着力提升审判质效

一是大力推广金融智审平台。率先应用供金融机构使用的类案“智慧E审”和法官使用的“智能专审”系统,2019年以来,高效审结信用卡、金融借款纠纷21950件,案均立案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信用卡纠纷案件审理时间平均缩短至30天。

二是积极运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智审平台。2019年以来,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85件,全部通过工伤智审平台进行审理,平台使用率100%;审结79件,平均审理时间缩减至60天。

三是实现刑事案件远程审理。全面建成数字化刑事审判法庭,在渝中区看守所设立远程视频讯问室。2019年以来,远程审理刑事案件1196件。

四是全力推进互联网法庭建设。率先建成9个“互联网法庭”、2个视频会议室,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即在全市法院首开互联网庭审。今年2月以来,共开展网上庭审694次,网上专业法官会议、全庭法官会议35次。

04

打造“智慧执行”,着力增强司法公信力

一是推行“互联网+查控”措施。利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实时查询被执行人不动产、存款、车辆等信息,努力破解“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线索难寻”等难题。与7家市级分行协作,利用银行内网系统,建立信用卡案件“定点办理、批量扣划、直接到账”机制,平均缩短至10个工作日。

二是践行“互联网+拍卖”机制。2019年集约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挂拍标的物1039起,成交682起,标的物总金额14.62亿元,成交金额8.76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3889.81万元。2020年1-8月,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成交房屋382套,成交金额5.08亿元,溢价率19.73%。

三是树立“互联网+执行”理念。提档升级执行指挥中心,建立健全应急快反、对内协调、对外联动、要情处理、执行信访、动态监管“六项职能”,努力实现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

05

打造“智慧公开”,着力提升司法透明度

投入使用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庭审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公开平台四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推动构建诉讼服务、立案信息、审判组织、庭审时间、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流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等重要环节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公开格局。2019年以来,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96.47%。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实现庭审同步直播9592次,公开裁判文书59423份,公布失信被执行人23670人次,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35138人,让正义更加可见、可感、可信。

06

打造“智慧监管”,着力提升司法管理水平

一是推动事后监督向实时监管转变。利用审判管理系统,在案件的立案、分案、审理、结案、归档、上诉等阶段建立网上监控节点,进行动态跟踪,提高案件质效。自主研发“常态化管理工作视窗”软件,每周对收结案、文书上网、案卷归档等情况进行“公开晒比”,督促干警及时对照质效情况找差距、补短板。

二是运用大数据精准统计分析。依托审判管理办案系统大数据,实现对各类型案件的收结案数量情况、发改情况、审执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健全法官绩效综合考评体系。与重大西政等高校合作,完善法院工作业绩考评体系。

四是优化线上政务管理。制定《公文管理规定》,应用线上派车、线上会议申请、线上请假等线上模块,极大提升内部办公效率。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渝中法院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智慧法院”成效初显,但与上级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尚存在一定差距。如信息平台融合度不高、应用推广力度仍需加码、部分干警意识观念有待增强、专业人才短缺和建设资金不足、“重智能、轻传统”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和现有办公环境制约信息化建设等问题。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更新思想观念正确导向,二是要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优化升级信息化服务功能,四是要探索诉讼服务向移动互联网拓展,五是要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六是要坚持智能手段+传统方法的办案模式。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椿表示,这次到渝中法院,感觉变化非常大,法院在队伍建设、干警面貌、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值得充分肯定。对法院下一步工作,吕椿副主任建议,一是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从根本上抓好法治理念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审执效率、促进公平公正;二是要借助新审判大楼建设契机,提前规划、精心设计,把信息化建设推到更高的高度;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注重信息安全管理,将网络安全放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米绍林主任表示,因工作原因,我来过渝中法院多次,每次来都有新的内容和感受。渝中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有力有序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很好成绩,特别是在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与司法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审判监督管理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应当充分肯定。

米绍林主任指出,智慧法院建设要以司法公正、便民利民、效能提升作为三大目标,既要突出信息化技术的先导性,又要覆盖法院立审执工作各个方面,展现普遍性、完整性、全面性。就下一步智慧法院建设,米绍林主任要求:一是进一步提升司法公正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大数据监管,规避传统办案方式的薄弱环节和瑕疵,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二是充分体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三是进一步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效能提升,高效快捷化解矛盾纠纷,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四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方式,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接受、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共同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代表声音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   张涌


智慧法院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参与诉讼的群众,网上立案、在线庭审减少了当事人、律师的奔波,便利了群众诉讼。前天,渝中法院作为主城区唯一一家法院在全市法院院长会上交流发言,体现了渝中法院司法为民的水平。希望渝中法院能够突破观念、落实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加强创新,多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区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曾晖


智慧法院建设是法治中国、德治中国、数字中国在渝中法院的生动实践。渝中法院过去是先进,现在是标杆,未来也会更好。我对法院院训“守中致和 笃行致远”印象深刻,体现了法院、法官的初心。要发挥人的关键作用,注重法官的操行、素养、能力的提升,围绕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探索创新,将渝中法院建设的越来越好。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新军、监察和法制委主任委员商元毅、社会建设委主任委员张世合等视察组成员参加视察,渝中法院全体党组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视察。



视察结束后,渝中法院召开专题党组会,全体在家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审委会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就智慧法院建设工作进一步研究落实。熊德全院长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理念,自觉树立信息化建设“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把信息化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坚持智慧法院发展路径,以一流的智慧促一流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严格落实渝中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围绕维护司法公正、突出便民利民、激发司法效能目标,让人民群众成为智慧法院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好新审判业务用房信息化建设,高标准打造智慧诉服、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公开、智慧管理五大平台。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应用,信息化建设不是空中楼阁,要切实提高干警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执法办案的能力,积极推广应用易诉、易审、易解、易达平台,不断提升司法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法院发展,关键在人,加强法律与技术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网络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干警全员化技术培训,进而提升法院队伍整体素质。要进一步重视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通过意识提升、制度完善、机制优化,筑牢安全防线,规避网络风险。





供稿:审管办(研究室)、综合办公室

编辑:审管办(研究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