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扮靓美丽乡村 留住“诗和远方”
城中区扮靓美丽乡村留住“诗和远方”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们对美丽家园的向往,是记忆中的“诗和远方”。近年来,城中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全力展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推动厕所革命,健全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增绿添彩,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城中区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民生工程、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为双组长,各相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各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村、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的工作机制。采取“暗访——整改——督导——问责”的方式,多方发力、多管齐下,强力推进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深入。如今,走进总寨镇上、下野牛沟村,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窗明几净的院落,绿意盎然的花园,一字排开的环保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的乡村振兴主题标语,绘就了上、下野牛沟新村美丽乡村新图景。
近年来,城中区按照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工作要求,全面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始终将“拆危拆临”作为提升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来抓,以“清脏、治乱、拆违、植绿”为重点,广泛动员干部群众一齐参与,大力营造齐抓共管新格局,一个个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随之款款而来。
“拆除村内自家的私搭乱建、原有旱厕,腾出美化空间,打造美丽乡村”,总寨镇王家山村凉亭里,联村干部职工、村干部、村民代表们围坐一堂,共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措施,气氛热烈。“乡村旅游要发展,人居环境先改善。”该村通过广播、发放告知书、入户做工作等方式,把拆除残垣断壁,拆除乱搭乱建,有效提升人居环境的决心传递到群众心中。“过去,旱厕、养殖乱搭建的猪、牛圈在村里随处可见,拆了后搞了绿化、建了活动场所,变得整洁又美观。”干部群众对整治后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竖起大拇指。
“以前回老家,孩子们最怕上厕所,臭气熏人,苍蝇也多,实在憋不住了才捂着口鼻去速战速决。”常年在市区上班的村民说,带小孩回村,上厕所是件头疼的事。“现在解决了厕所问题,真正有了家的感觉,‘小家’的如厕环境得到改善,‘大家’的人居环境也随之提升,村里处处好风景,一到周末都想跑回村住。”如今,走进村民家的厕所,墙壁都贴上了瓷砖,用上了蹲式抽水马桶,明亮又干净,早没了之前的臭味。
城中区坚持决策科学化、管控标准化、管护长效化,“内”“外”兼修不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解决好改厕、污水处理等问题。目前,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287座。同时,在谢家寨、张家庄、泉尔湾、王斌堡、清河、莫家沟、杜家庄、新庄等8个村新建无害化防腐木景观公厕各1座,有效解决了广场周边及村委周边如厕难得问题,村民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04
垃圾治理,昨日乡村今“三宜”
城中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瞄准宜居、宜业、宜游“三宜”目标,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日清扫、周检查、月评比”“城中区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月行动”等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着力解决环境保洁、垃圾分类等问题,建立常态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健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收集有点、转运有车、处理有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总寨镇上、下野牛沟村为垃圾分类试点村,村民一大早起来自觉打扫卫生,将庭院内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投放到路边的垃圾箱,对于垃圾分类,村民早已熟能生巧。“现在我们老百姓都有讲卫生的意识,知道要把垃圾分类投放,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
村落点多面广,各村情况各不相同,村容村貌要提升什么方面?怎么提升?整体如何有效提升?为破解这一难题,城中区持续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完成32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通过美化、亮化村庄,吸引大量市民下乡,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
今年以来,休闲时间去下细沟村涝池散步、垂钓悄悄成为市民们的“首选节目”。只要天气好,下细沟涝池就会有不少市民过来散步、垂钓。
总寨镇莫家沟村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与群众共同谋划,发动群众完成栽树、涝池周边修建凉亭、垂钓台等美化亮化工作。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修建莫家大院等休闲茶园14座,吸引游客10余万人,村集体收入收益20余万元。
来源:城中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