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国力量 强化使命担当——陈柴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党课
感悟中国力量 强化使命担当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党课
莆田学院党委书记 陈柴生
点击观看视频
▽
今天我们中国共产党99周年生日。在这意义非凡的日子里,我们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就是希望每一名党员干部能在缅怀历史中牢记责任,在展望未来中激发动力。接下来,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回顾今年举国上下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从中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并以此向党的生日献礼。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在全世界迅速蔓延,这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疫情发生之后,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党政军民学迅即行动,东西南北中同心协力,形成了党中央是统帅部、武汉和湖北是主战场、各医院是主阵地、全国各地是大后方的战“疫”格局。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国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再次展示了强大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面对这次突发疫情,学校及时跟紧、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有关工作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主要领导站位一线、狠抓落实,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领导班子分工负责、校防控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各防控工作组牵头抓、各二级单位层层抓”的责任链,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控网络,切实扛牢防控责任。学校的防疫管理也不断精细化,采取“人盯人”措施,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建立全校师生健康台账,全面掌握全校师生健康状况;校园管控严密细致,公共场所卫生消杀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学校成立线上教学工作支持组、“线上客服中心”、线上教学答疑志愿服务队,妥善安排全校学生疫期线上教学。无论是在疫情防控的应急管理阶段,还是当前的常态化防控时期,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和学校中心工作高效落实、有序运行,有力维护了师生健康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稳步推进了学校事业发展。
经过这次疫情大考,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磅礴伟力,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下面,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这次抗疫战争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
抗疫斗争的经验和智慧
此次疫情大考,中国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满意答卷。而一些国家的疫情还在不断扩散蔓延,确诊病例数不断攀升,与我国的抗疫成效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巨大反差。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威力。
(一)党的坚强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断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又一次得到新的验证。
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和指挥、亲自决策和部署、亲自谋划和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重要会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极大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了根本引领推动作用。党中央及时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协调作用,对抗击疫情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正是由于党的坚强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全国抗击疫情各项工作主攻方向明确、工作重点突出,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抗疫的特殊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
(二)党的科学理论引领是战胜疫情的信心之源。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这些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根本遵循。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我国抗击疫情工作是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抗击疫情所取得的成效是思想引领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抗击疫情发生之初,就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当机立断、果断决策,以巨大政治勇气对武汉实施“封城”、给春运踩“急刹车”,拿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最关键的一招。在疫情迅速蔓延之时,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疫情防控的“战略战术”是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明确湖北和武汉是全国的主战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等一系列重要论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取得了疫情防控的主动权。当疫情发生积极向好态势变化时,又及时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提醒全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慎终如始、善作善成,有效避免了疫情的反弹和逆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给了我们方向和方法,也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它来自实践,又指导着实践,是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国家力量的强大是战胜疫情的坚实基础。这次抗疫斗争,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愈发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凸显了强大的国家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优势科研力量集中攻关,“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在武汉10天建成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并将各种配套设施、医疗设备及时调配到位。还先后建立16家方舱医院,床位达到1.4万余张,创造了人类防疫建设史上的奇迹。建立了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的机制,全国各地和军队的援鄂人员迅速集结,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以及6.5万余件医疗设备汇聚武汉、驰援湖北各地。疫情初期,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短缺,在中央的统一协调下,全面启动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到4月底,全国医用非N95口罩、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很快超过2亿只、500万只。国内确诊患者的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国家力量基础之上的,举国体制只有中国才能够做得到、做得好。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中国力量再次震撼世界。
(四)紧紧依靠人民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战胜这场疫情的深厚伟力依然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这次抗击疫情打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人民战争人民参与,人民战争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战争的主体。
“抗疫战争”打响后,党中央一声号令,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共场所到居民小区,14亿中国人民全面动员、全民参战。为了阻断新冠病毒向全国蔓延扩散,党中央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响应号召、顾全大局,开启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居家隔离。全国人民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自觉听从疫情防控安排,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共同筑起了一道道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公安干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企业职工加班加点、扩大生产,交通运输人员争分夺秒、抢运物资,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苦。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工作者劳动者,都立足本职岗位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五)伟大民族精神是战胜疫情的不竭动力。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根厚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疫情发生后,这种民族精神在极短时间内迸发涌现,形成战疫的强大力量。
抗疫斗争充分彰显了中华儿女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精神。在这场人民战争中,14亿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筑起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钢铁长城。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广大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无数防控一线工作者不惧风雨、坚守阵地,广大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各条战线的中华儿女迅速汇聚起了抗击疫情的磅礴之力。
抗疫斗争充分彰显了中华儿女舍生取义、共克时艰的精神。面对随时被感染的风险、随时危及生命的威胁,广大医务人员和防控工作者迎难而上。因感染殉职的医院院长,因疫情推迟婚期不幸病逝的医生,因劳累过度而倒下的防疫工作者,他们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华儿女的“硬核”担当。
抗疫斗争充分彰显了中华儿女敢于斗争、担当作为的精神。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无论是两院院士这样的“民族脊梁”,还是农民工、外卖小哥这样的平凡劳动者,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没有后退只有冲锋、没有妥协只有战斗,“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信念担当振奋人心。
二、
后疫情时代的使命和担当
这场突发的疫情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直接检验和严峻考验,也是对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我们个人品德、初心使命、能力素质的全面考核。当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并转向常态化防控阶段,进入了后疫情时代。我们要从战疫过程中认真汲取经验教训,敏锐把握疫情冲击过后经济、社会、教育等趋势的变化,因时而动,因势而新,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光荣梦想、赢得伟大斗争,离不开强有力的理论武装。这次战疫历程充分展现了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伟力。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化校党委学习最新理论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完善“大学习”和“六个系列”“三百”“五进”等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同时,通过此次疫情,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要看到个人前途与党和国家民族命运的紧密联系,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当好党和国家的忠诚卫士,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主张,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爱国家、听党话、跟党走。
(二)进一步树牢风险意识。“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警示我们,问题常起于毫末,祸患常积于忽微,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不断夯实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基础。要积极推进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特别是当前全球疫情蔓延形势下,敌对势力对我们的破坏无处不在,要时刻保持警觉,加强对各类网络阵地的管理与引导,做好舆情监测、分析、研判与处置。要切实维护校园政治安全,抓实机要保密工作,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完善校园风险防控、研判与快速应对机制。强化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平稳发展。
(三)进一步坚守责任阵地。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无数党员干部投身到一线防控工作中,涌现了很多感人事迹,有身先士卒、敢说真话的钟南山,有“硬核”封城、潜心研发疫苗的李兰娟,有火速驰援、精于生化防控的陈薇,还有众多奋战在一线的人员,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素质能力。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尤其要率先担当作为,从一线战“疫”生动故事中,自觉对标正向,强化责任担当,率先真抓实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形成“求真务实、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当前,学校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坚定信心决心,扎实履职尽责,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持续抓好内涵建设,全面掌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理清发展目标和思路,实现各项内涵指标全面增长。要抓好三大任务攻坚,发扬钉钉子精神,着力做好示范校,申办硕士点,建好新校区,统筹抓好十大工程,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和动能,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四)进一步健全治校体系。此次疫情对加强学校治理体系建设而言是一次生动的教育,也折射出我们亟待补齐的短板,需要在实践中去认真总结和反思,这也是学校治理能力完善和提高的方向。我们要对党建思政工作、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校区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常态工作进一步优化升级,将疫情期间的管理经验转化为常态化条件下的体制机制,更好地作用于学校管理、学生培养和科研创新。特别要把应急管理纳入科学治校体系,积极建构风险预判和危机应对的科学机制,及时健全完善学校的应急治理方案和举措,确保其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把应急治理的经验做法和规律性认识,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和确认,切实完善科学治校体系,提高学校治理效能。
同志们,此次疫情所带来的启示和影响,对于我们每位同志来讲,将是一个长远考验和终身课题,需要我们持续学习思考,汲取前行力量,进而坚定信念、奋勇担当、积极作为,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吴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