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评 |《黑色电影:银幕恶之花》:与影迷交谈

2015-07-11 成为读者请+ 深焦DeepFocus

The Big Combo大爵士乐队(1955)剧照


作者:王骥伟

微博@王骥伟


《黑色电影》 豆瓣评分:8.7作者: [美]威廉·鲁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副标题: 银幕恶之花原作名: Film Noir译者: 刘朝晖 出版年: 2014-6页数: 321定价: 38.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10078668

威廉·鲁尔的《黑色电影:银幕恶之花》并不难读,或者说,非常引人入胜,让人想到了《看电影·午夜场》,一位资深影迷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讨论,他平易近人,持有的观点不失准确,并且是开放性的,跟我们谈谈电影,传达着他对电影的热情并且试图影响着其他人。“嘿,哥们,黑色电影而已。”待他侃侃而谈之后,时刻注意观察你的细微的情绪,“我给你看一样好东西,你会爱上着玩意儿的,我保证。”


百叶窗是黑色电影中常见场景


个人以为,黑色电影的缘起并非指向某一部特定的电影,而是一个整体创作所逐渐呈现出的一种叙事效果或者视觉风格,并非一种单一的、具有指向性的类型片。对于早期的黑色电影,更多受制于从审查制度的创作限制,它是一种历史、社会和艺术交互影响的结果,在创作中黑色电影逐渐呈现出一种阴暗而堕落的气质。无论是黑色电影的视觉效果还是故事主题,这种研究方式都是推断式的,只能依照黑色电影来推理其形成的因素。早期黑色电影的主要特征来自两方面:
  
   ①剧作上,塑造的中心人物多为堕落的、绝望的,多以私家侦探或者警察为主角,多采用画外音或者倒叙。故事中女性为一位蛇蝎美女,意味着性诱惑、秘密的持有者。故事的背景则为一个肮脏的城市,一个出错的世界。故事险象环生,层层递进,其内在的主题即当下的世界是阴暗的、毫无希望,令人焦虑不安。

   ②在形式和风格方面,多选夜景拍摄,室外的城市空间是凶险多疑的,是噩梦的发源地;室内则暧昧的、性暗示,秘密的揭示地。由于多夜景拍摄,黑色电影的光影阴暗反差强烈,独树一帜的视觉风格成功的塑造了一些电影明星。

根据一系列的影片确立的一种创作方式,黑色电影的定义是模糊而暧昧的,它渗透在美国各种类型片的创作之中,从众多黑色电影中提炼出一些可以参照的黑色电影的创作元素。在早期黑色电影的历史中,它是多义的、不明辨的,有着不明确的坐标,影评人对这段黑色电影的历史深深的着迷,看到了黑色电影所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现代都市的另一面,一个不确定的、充斥着暴力、情欲的阴暗城市。早期的黑色电影最具有价值的地方即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叙事元素,这些元素是分散的,不集中的,黑色电影的概念是理论延迟于创作的集体神话。


黑色电影经常利用投影制造气氛


新黑色电影依然为一种多种类型电影交错融合的产物,它变成编剧和导演一种有意识的创作产物,我们希冀着寻找并延续这种经典电影类型,结合黑色电影的创作元素来反观当下和未来,新黑色电影延续了早期黑色电影的创作手法,致力于表现他们所认知的美国现代社会的再次堕落与沦陷。新黑色电影始终与社会文化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它只能向过去致敬,而不能延续过去。早期黑色电影创作元素被吸纳入到类型片中,黑色电影依然无法作为一种独立的叙事类型所存在。它通过叙事和导演意图,更多的呈现主题和视觉风格来延续黑色电影,离经叛道式的背离,”美国梦“、男性和城市依然是关注的重心,从这些碎片式空间里观看着美国社会。我以为,新黑色电影延续着梦境、性、现代性等诸多议题的结合体,它如早期的黑色电影一致,只能不断的延伸,去创造出新的形式和风格,无论是剪辑还是视觉风格,它的涵义依然是多义的、不受限制的,70年的新黑色电影更多的是影迷的一种致敬方式,让一些电影具有了更易识别的标签,新黑色电影貌似分散无序,实则开启了一个黑洞:它具有强大吸引力,能够融合到不同的电影类型创作,以独特的切入视角去观察当下或者未来,不受国别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些碎片化的、游戏化的隐喻藏于电影中,需要观众具有更强大知识背景来破解这些密码,我们只能依照电影来划分其创作的风格。


Stills by Gunnar Nydrén/ Jan Emzén


黑色电影的研究方式多集中在对社会的分析,而新黑色电影的创作研究方面的书籍较少,新的黑色电影意味着多变性,一些电影元素渗透在各类电影中,其内在的叙事风格也会不停的变化,这个方面的研究实为少数。这本《黑色电影》中通过6部具体的电影进行剖析,努力寻找黑色电影的缘起和定义并非是第一要事,私以为,对新黑色电影进行更加详尽的论述是有必要的,新黑色电影需要重新确定一个发展史,它也不是指向某一个时代或者某一部作品,而是一种众多影片在”互文“的关系中产生的关系,当然,这些电影可能与当下的社会依然保持着紧密的对应作用,新黑色电影的发展史是否有新的参考系,未来新黑色电影是否延伸出其他的可能性,单纯的分为两段历史可能只是早期研究的一个结果,在未来的黑色电影研究中,它可能会延伸出一种崭新的研究方式,虽然黑色电影的迷人之处便在于早期的形式与风格,但起点并不意味着禁锢终点的风景。


导演:大卫林奇  


这本书总让我想到《看电影·午夜场》,有些时光是这样度过的,即使我们未曾看过这部电影,听着别人说着其中的故事,我们依然对一些电影如痴如醉。《黑色电影》便是这样一本书,它集知识型和趣味性于一体,作者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在线影视传媒读物常驻编辑,写作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和亲和力,我们既可以观察黑色电影的理论的历史形成,又可以听作者对七部电影进行详细的电影读解,(《爱情谋杀》、《漩涡之外》、《死吻》、《漫长的告别》、《唐人街》和《七宗罪》),如果你看多了《拯救大兵瑞恩》,或者《空军一号》或者《复仇者联盟》,有一天,打开电脑,点开哔哩哔哩,没有那么多人在那里噼里啪啦的评述那么多话,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美国城市,当你开始搜索大卫林奇,而不是大卫芬奇,你会逐爱上这个黑色电影这种电影类型。



深焦」(Deep Focus)是一份成立在巴黎,但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迷影手册,提供欧洲及北美的最新电影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全球各大 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无论您是见解独特的批评家,还是精通外语的翻译家,亦或是推广维护平台的公关好手:「深焦」(Deep Focus)都欢 迎您的加入,一起雕铸最好的光影文字。我们也会竭诚把您的劳动成果推荐给华语媒体!进一步交流,请在此微信公众号(deep_focus)直接留言。
关注「深焦」(Deep Focus)前提下,回复下方引号中关键词即可查看过往精选专题。您也可以在公众号首页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真实"《真实》与业余导演杜飞
"多兰"妈咪和美少年哈维尔·多兰
"PTA"《性本恶》:PTA的一场嬉皮士梦遗之旅
"鹿特丹"寻梦鹿特丹
"大岛渚"大岛渚:他的电影穿过我的眼
"醉"

醉生梦死:张作骥柏林访谈


“科恩兄弟”

科恩兄弟,“导演”金棕榈


“爆料”

戛纳选片人福茂大爆料


“卡罗尔”

世界上有很多种凝视


“戛纳2015”

2015年戛纳最好看的十部电影!


“聂隐娘”

没有江湖的江湖,终究诉孤独


"日本戛纳"

前《电影旬报》主笔畅谈当代日本电影与戛纳电影节


"贾樟柯"

《山河故人》:拼凑的山河


“朱天文”

与侯孝贤最好的时光都在讨论剧本


“经典”

戛纳经典单元:迷影致敬,旧作新生


“刀刃”

《电影手册》评戛纳2015:刀刃上的亚洲电影


“爱在孔敬”

戛纳专访阿彼察邦:梦境像一场电影,而逃离是电影的一部分


“作者论”

作者论还存在吗?——再议作者论


FIN

「深焦」

(Deep Focus)

微信号:deep_focus

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新浪微博:@深焦DeepFocus
影视工业网:http://deepfocus.107cine.com/
今日头条:深焦DeepFoc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