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巴西影评人的戛纳新片可能要上天

2016-04-29 徐佳含 深焦DeepFocus
小克莱伯·门多萨与处女作《舍间声响》

文 | 徐佳含(巴黎)编 | 余春娇(上海)



出生于1968年的巴西导演小克莱伯·门多萨(Kleber Mendonca Filho)的新片《水瓶座》(Aquarius)入围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无疑,他是今年主竞赛选单中最默默无名的导演,在此之前,有过长期影评人经历的他仅仅拍摄过一部处女作《舍间声响》(2012),且仅是在鹿特丹电影节国际首映。虽然影片赢得了纽约一众影评人的吹捧并得以晋升一些权威媒体2012年各种榜单,但相比于其他戛纳系导演光彩照人的从影履历,门多萨处女作的成绩绝对算不上华丽。第二部作品就得以跻身戛纳主竞赛单元,无疑引发了大家对新片的极大期待。新片《水瓶座》讲述一位名叫Clara的退休音乐评论家的生活。她与自己的三个孩子住在一栋名叫“水瓶座”的小屋中,被书和唱片包围。Clara有时空穿越的能力,这也将为她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单看剧情介绍这片子简直要上天了,而今天戛纳预习单元,我们就将介绍这位黑马导演的从影经历,以及他的处女作《舍间声响》。




巴西导演小克莱伯·门多萨(Kleber Mendonca Filho)



门多萨出生和成长于巴西东北部的港口城市累西腓。1980年代,门多萨跟随到英国攻读博士项目的母亲来到英国。从1982年到1987年,住在英国的这五年成为了门多萨生命中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之后他又搬回累西腓,并在大学主修新闻专业。毕业后,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和电影评论家,他开始大量为多家电影批评杂志写作,并开始尝试拍摄虚构短片和纪录片。2010年前后,他厌倦了看电影、写评论、看电影、写评论的周而复始,并意识到,是时候自己拍电影了。于是他彻底退出写作,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于此同时,门多萨还兼任累西腓当地一家影院的排片总监。在一次采访中他提到,为影院拍片是他极热爱的一项工作,他已经做了14年,他非常想将那些在商业院线看不到的影片带给观众。
作为电影评论家的工作经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门多萨自己的电影创作。在熟悉了巴西电影的整体环境和未来趋势后,门多萨自然而然地想以一己之力做点儿什么。于是,他将镜头对准了自己成长的地方,那片最熟悉的街区。如门多萨自己坦言,在制作之初,他以为《舍间声响》这部电影会是非常地域性的,仅能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得到解读。令他意外的是,这样一部颇为私人化的电影在巴西当地公映前,就已经在圣保罗影展和里约热内卢影展上获得了国际影评人和电影爱好者的好评,并斩获了当年鹿特丹影展“费比西影评人奖”。




《舍间声响 (O Som ao Redor )》(2012)



《舍间声响》故事发生发生在累西腓市的一处中产阶级社区。由于盗窃与抢劫频频发生,社区居民人心惶惶,打算联合聘请的一家私人安保公司。面对这三位穿着制服自称专业的安保人员,居民们反应不一…… 
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导演并没有在影片前半段加入清晰、连贯的情节,而是单纯地展现了琐碎的社区生活的各个侧面,以至于观众接收到的更多是对整个社区气氛的渲染。直到接近结尾处,积累了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感才得以释放。然而这种释放又是克制的、点到为止的,与其说是一种圆满或放松,不如说是令恐惧愈演愈烈。





显然,故事的梗概并不能准确地指出这部电影在叙事方式和电影语言上的创新。 片中的每一帧都如同一幅丰富的插画,其间演员表演生动到位。即使采用了大量现实主义的元素和表演风格,全片的美学却呈现出微妙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电影中的许多场景都散发着干冷的幽默气息,紧张和不安全感自始至终紧紧萦绕着整个街区。


影片开篇处,摄像机的镜头便从一个高位俯拍,锁定了一对隐匿在私密小巷中接吻的学生情侣。整个社区的居民构成更是鱼龙混杂。两三百年前因制糖业蓬勃发展而首批致富的家族正日渐衰落,表面上他们力图保持着贵族的生活方式,实则面对正在流失的资产张皇无措。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跻身中产阶级之列。其中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母亲整日被邻居家看门犬的狂吠所折磨,疑心重重,甚至有些疯狂。而居民们对社区安全的极大顾虑,使他们自愿寄希望于这三位身着安保马甲的“专业人士”,放手让他们在街道间监视、巡逻,一点点控制着社区。
在一次采访中,门多萨提到,这家私人安保公司在他的生活中确有其事,而且片中的许多场景,比如居民委员会集会,都出自他的生活。安全感和隐私感的丧失似乎成为了城镇化与现代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代价,而这也是我们正无力反抗甚至根本未曾察觉的现实。可以说,《舍间声响》所展现的,正是门多萨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真实的生活和一个社群(community)的动力(dynamics)做出的生动而不寻常的观察,他试图借此探讨人们是如何定义了他们居住的环境,而环境又是如何定义了这些居民。


累西腓的独栋小楼被一一推到,取而代之的是密集的高层公寓。片中,门多萨大量使用宽阔的构图,将天际线、林立的高楼、近处低矮的小楼以及狭窄的小巷均囊括其中。他拒绝用摇晃的手持摄像机和面部特写镜头等写实的独立电影的惯用手法来表现人物,转而用开阔的构图向观众展现以建筑物为主的城市景观,意在建立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微妙、生动、甚至有些紧张的关系。
在《舍间声响》中,他甚至大量采用了电影中并不常见的画面拉近(zoom in)。手持摄影机的运用常被理解为表现真实的证据,在这一点上,门多萨固然对现实、真相和纪录片风格抱有兴趣,但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正如《出租车司机》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它是一部足够吸引人的虚构作品,更因为它表现的是1975年的纽约,门多萨在《舍间声响》中对地点、环境的运用为讲故事本身大大添彩,他展现的不仅是一个虚构的社区故事,更是一个高楼正拔地而起的巴西,一个过去正被摧毁、被遗忘的巴西。





正如片名《舍间声响》所暗示的那样,声效对于整个故事至关重要,成就了影片的另一迷人之处。窗外的犬吠、孩童的哭泣、收音机中的桑巴、海浪的拍打、洗衣机的嗡鸣、和结尾处爆竹的炸裂……交织混杂,久久盘旋在整个社区的上空,一如每一座巴西大城市无法抹去的背景音。


- FIN -



— 深焦读者群 —欢迎加入深焦读者群,结识更多热爱电影的朋友,分享更多关于电影的真知灼见。请添加深焦公共微信号:deepfocus6
回复下列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69届戛纳 | 北京电影节 | 戈达尔 | 哈内克 | 路边野餐 | 阿黛尔的生活 | 岩井俊二 | 卡罗尔 | 蝙蝠侠大战超人 | 大岛渚 | 五至七时的奇奥 | 伍迪·艾伦 | 四季之人 | 今敏 | 科洛弗道10号 | 麦克白 | 长江图 | 湖畔的陌生人 | 欢乐时光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 玛格丽特·杜拉斯 | 伦敦观影 | 恋人们 | 视与听 | 萨拉热窝之死 | 黄璐 | 宝藏 | 踏雪寻梅 | 女人的阴影 | 独立电影 | 电影手册 | 阅后即焚 | 路易·马勒 | 煮海时光 | 我们如此相爱 | 午夜逃亡 | 广岛之恋 | 岸边之旅 | 地下香 | 大圣归来 | 心迷宫 | 45周年 | 野马 | 美国情人 | 贾樟柯 | 八恶人 | 最佳外语片 | 纽约客 | 张震 | 平行影像 | 尘世女王 | 龙虾 | 刺客聂隐娘 | 流浪的迪潘 | 疯狂的麦克斯 | 大空头 | 奥斯卡外语片 | 艾米 | 胶片 | 神探夏洛克 | 陈冠希 | 建筑 | 外语片 | 阿克曼 | 法国奥斯卡 | 师父 | 手册十佳 | 海因斯 | 一千零一夜 | 奥斯卡 | 飞鹰艾迪 | 卢浮宫 | 疯狂动物城 | 维多利亚 | 死侍
— 期待你的加入 —巴黎;里昂;勒阿弗尔;枫丹白露;伦敦;斯特林;罗马;马德里;纽约;西雅图;洛杉矶;波士顿;纽黑文;多伦多;惠灵顿;新加坡;札幌;台北;新北;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成都;重庆;厦门;杭州;桂林;西安……
「深焦」(Deep Focus)是一份成立在巴黎,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迷影手册,提供欧洲及北美的最新电影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全球各大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无论您是见解独特的批评家,还是精通外语的翻译家,亦或是推广维护平台的公关好手,「深焦」都欢迎您的加入,一起雕铸最好的光影文字。我们也会竭诚把您的劳动成果推荐给华语媒体!进一步交流,请在此微信公众号 deep_focus直接留言。
感谢您能耐心读完全文,或许你喜欢我们的推送,却没有闲钱打赏,不妨顺手点击屏幕末端的广告↯↯↯↯。【深焦】所获得每一笔收入,都将回馈给作者、编辑,并用于策划更好内容和活动。每一篇【深焦】的优质内容,都是作者、译者和编辑的无偿劳动,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才使大家走到一起,而这份热爱也理应收获精神以及物质上的体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