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列宁格勒的最后六天,写下去还是活下去?

2018-02-19 Lycidas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特别报道



多甫拉托夫 Довлатов

导演: 小阿列克谢·日耳曼

编剧: 小阿列克谢·日耳曼 / Katya Dovlatova

主演: Elena Okopnaya/米兰·马里奇/Artur Beschastny/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安东·沙金

类型:  剧情/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 乌克兰 / 塞尔维亚

语言 俄语
片长:  126分钟


文 | Lycidas

编 | 尼侬叁


⇪⇪

《多甫拉托夫》(Dovlatov):

与无名作家漫游的一周


若文字落于纸上却无人阅读,是否还能算存在?



俄罗斯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在入围第68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新片《多甫拉托夫》(Dovlatov)中,透过美籍前苏联作家谢尔盖·多甫拉托夫移民前在列宁格勒生活时看似平淡的六天,试图探讨这样的中心议题——在一个没有创作自由的世界,创作者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电子云层下 Under Electric Clouds


导演上一部作品《电子云层下》(Under Electric Clouds)以超现实的荒凉场景与强烈的寓言气质,上演了俄罗斯不远将来的七幕讽刺戏剧,好奇着在被困于自身野心的荒原中,人性的内涵究竟如何。这一次,他选择重访故国历史,从多甫拉托夫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出发,讲述特殊政治背景下前苏联整个作者群体面临的艰难抉择——写下去还是活下去?整体而言,《多甫拉托夫》精准地捕捉到了一种充满怀旧的意绪,导演个人风格的印记深深烙印于影片的每一丝肌理:低对比度色调柔和仿佛蒙着一层轻雾的画面,游荡的主人公与随机浮现的人物群像,梦境般的虚幻气息弥漫在这位无名作家苦苦挣扎的每一个日夜之中。



影片开始于1971年冬季某天,当时勃列日涅夫早期相对宽容的文化政策被越来越强硬的意识形态压迫所取代,所有拒绝颂扬工人阶级和光耀所谓“社会主义人”,或者在大型庆典活动报导中明嘲暗讽的作家,无一例外都遭到审查或失去工作,再也无法发表。多甫拉托夫也是如此。在他口中那“欢愉缺乏而悲伤笼罩”的一周时间里,他成天四处游荡,和妻子就离婚争吵不休,陪小女儿玩耍或在雪地散步,流连文学沙龙和爵士俱乐部,大声争论着诗人内部必须百家争鸣的意义——那到底是个不同的时代,那时文学仍是神圣的宗教,仍是人们借以维持理智的生命线。周围处境相似的朋友有的企图在杂志社割腕自杀,有的因为黑市交易被捕后在车祸中意外惨死,而更多人为了生存下去,选择将信仰与艺术坚持暂时搁置。




多甫拉托夫最近的工作是为某工厂杂志写一篇报导,歌颂配合苏联革命胜利周年庆典下水的大船纪录片的拍摄,当然不允许讽刺。他采访成群结队打扮成俄国和苏联文豪的工人,他们身后的巨大船体化身冷肃的金属背景,或是集权统治下国家机器的无情暗喻。多甫拉托夫认为“文学既不可能是正面的也不可能是负面的,它要么在那里,要么不存在”。而勃列日涅夫政府对经典和所谓“正面”文学之外的一切都赶尽杀绝的态度,显然让多甫拉托夫失望至极,因此他在和“文豪”们对话时将自己比作卡夫卡丝毫不令人意外——他好像也陷入自己的超现实世界之中,在那里全部热望与宏伟计划都被轻易焚烧殆尽,空余一地苍白焦土。他抵御着比自己强大千万倍的力量,挣扎前行,举步维艰。影片中的多甫拉托夫并不像他的《手提箱》一样随时展露着满载讽刺的幽默感,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许多时候只是疲惫地站在门边,似乎已经不堪生命之重,似乎社会每天上演的荒诞已经足够将他淹没。

 

谢尔盖·多甫拉托夫也许在世界上大多地方并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但在俄罗斯他家喻户晓,地位极高,不仅因为他的文学成就,更因为他几乎成为了集权对文艺打压的象征。前苏联拒绝承认本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与文学家,也许根本就是拒绝承认现实。



然而,导演并未将主角偶像化,而是让观众站在他身边,与他并肩漫步。一系列复杂精妙的跟拍长镜头,彼此重叠的对话,人群复杂的调度和叶莲娜·奥克普娜娅极具风格化的场景设计,让整部影片呈现出虚无却摇曳的美感。


这是日耳曼首次与《修女伊达》的摄影指导卢卡斯兹·扎尔合作,镜头触感与前作相比区别明显,《电子云层下》以冷色调为底,重点突出环境的宏伟苍凉,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通常较小,个体身份更加模糊,而夸张庞大的景物才是主角。被摄对象与摄影机之间存在着清晰可见的距离,这样远远观望的冷酷姿态增强了剧场般的失真感。


《多甫拉托夫》则将摄影机靠近再靠近,近到演员每一丝表情都纤毫毕现,近到列宁格勒其他居民都不存在,仿佛整个城市都是这个知识分子群体荒凉的游乐园。占据全片大半篇幅的暖色调则带来更为私人的氛围和加深的情感浓度,让泛着怀旧光晕的镜头覆盖上一层费里尼般的梦幻色彩。而爵士乐,民谣和极具沉浸感的声音设计则创造一种渐进的通感空间,引观众踏入一个半废弃的世界中永恒漂浮的缭绕烟雾与无边哀愁。



这场沉静徐缓的虚无漫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物肖像,亦难以称之为传记电影,但同样也并非无稽幻想。《电子云层下》里的人们梦境尽头是世界的终结,而多甫拉托夫梦见的只是勃列日涅夫在他背上鼓励地轻拍,这样看来,《多甫拉托夫》对现实的关照也许确切得多——这样一个真实与虚构难分难解的俄罗斯,这样一个文化失落的年代。谁曾想到有一天坚持艺术理念可以令人失去生命?而如果艺术本身和对艺术的信仰走向衰微,谁又能承受得起随之而来的巨大损失?多甫拉托夫拼命挣扎过一年又一年,最终也只能怀抱遗憾,踏上布罗茨基的步伐,去国离家,英年早逝。他在影片最后说:“我们存在。”但又存在于何处呢?



翘楚

4/5

★★★


小阿列克谢·日耳曼从1971年的苏联切入,以著名作家多甫拉托夫的经历作为蓝本,勾勒出文人和艺术家的梦幻、致命的世界:这拨“文艺复兴”人士就像是站在洞穴门口的梦想者,他们将自己所见的真实诉诸表达,然而拥有话语权的阶级选择无视。很喜欢小阿列克谢催眠般的视听语言(流畅运镜、油画质感般的构图、层次丰富的构图与精致的调度;更不用说带有时代烙印的爵士与民谣),与迷人的气候现象(云、雾、风)一道勾勒出一个文人的“悲惨世界”。多甫拉托夫时常驻足于门框外,似乎象征了无法融入的桀骜与距离感,他认为写作并不是为了出版,降临、挣扎、离开这个世界,即是文人与艺术家固有的存在主义幻想。



Lycidas

4/5

★★★


一如既往烙印着小阿列克谢·日耳曼强烈的个人风格,低对比雾气缭绕的画面中,摄影机跟随着主人公局外人般四处游荡的脚步,呈现出前苏联七十年代文学艺术圈群像,相比于《电子云层下》冷调布景内远距离观望的强烈剧场感,本片镜头色调更暖更接近被摄者,因而形成了更为私密的氛围。唯一遗憾的是视听语言已经达成的主旨表述非要角色再直白说一遍,多少有点画蛇添足。



圆首的秘书

4/5

★★★


没想到《电子云层下》之后竟然拍了一部传记片,看上去比较中规中矩,其实还是有小阿列克谢·日耳曼独特的风格印记在里面。从编剧到调度全部归于无形,几乎没有什么废笔。唯一的问题是全片过于平淡(虽说多甫拉托夫一生确实不得志)。“偷车比说谎更诚实”。



胤祥

4/5

★★★


比同类题材去年上影节俩奖的[哈尔姆斯]还要好一点,也比小格耳曼前作好(虽说长镜头拖沓的毛病依旧),多甫拉托夫在1971年的郁闷一周,列宁格勒文艺圈的趴体用长镜头真是调度精湛,摄影依然很棒。男主选得有点太喜感,出戏。今天的中国文艺圈看到这个片子大概会分分钟觉得膝盖中箭吧。



-FIN-


深焦柏林电影节系列报道:


DAY 0 

柏林电影节才是春节档最强片单!

柏林电影节影迷观影指南

史上头一遭,韦斯·安德森用动画揭幕柏林!


DAY 1

狗年第一天,韦斯·安德森挑起了一场猫狗大战

洪常秀拍了一部66分钟的桌边唠嗑,又双叒进柏林了


DAY 2

女孩永远开心

讲述女同故事的巴拉圭处女作是今年柏林第一个惊喜

于佩尔新片领衔,柏林主竞赛日常扑


DAY 3

纳粹覆灭70年之后,再次逃离欧罗巴

阿彼察邦之后,泰国电影的八零后一代

《女继承人》,逃离现状的契机

柏林第三天,我已经看到金熊银熊的影子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高逼格迷影手账,火热预售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