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重要当代女导演,摆脱贫困后败给焦虑
往期播客:一个日本导演的来华启示录
好戏登场
Showing Up
导演: 凯莉·莱卡特
编剧: 乔纳森·雷蒙德 / 凯莉·莱卡特
主演: 米歇尔·威廉姆斯 / 周洪 / 安德雷·本杰明 / Todd-o-Phonic Todd / 劳伦·拉基斯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2-05-27(戛纳电影节) / 2023-04-07(美国)
片长: 108分钟
译者:YAN.Y
02年生,中国美院艺术理论在读,业余影迷
原文作者:Alex Heeney; Steve Prokopy
原文链接:
https://seventh-row.com/2023/04/14/kelly-reichardt-on-her-new-film-showing-up/
https://thirdcoastreview.com/2023/04/17/interview-filmmaker-kelly-reichardt-on-showing-up-the-film-and-for-the-work-of-making-sharing-art/
导演凯莉·莱卡特(左)和电影《好戏登场》中正在制作雕塑的Lizzy(米歇尔·威廉姆斯饰)
《好戏登场》中,雕塑艺术家Lizzy(米歇尔·威廉姆斯饰)安慰其亦敌亦友的伙伴Jo(周洪饰)说:“所有的事最终都会被解决,只是…它们永远不会被按时解决。”这句话也许就是电影的核心理念。《好戏登场》围绕压力山大的一周展开,孤独的女主不得不在七天内兼顾自己的艺术展、波特兰艺术学院的行政工作、以及奇奇怪怪的艺术家们;她的朋友和家人总想帮助她,但这些帮助要么来得太迟要么事与愿违。另外,《好戏登场》同凯莉·莱卡特2008年执导的电影《温蒂与露西》一样,选择将故事焦点集中在一位主角身上,关注并展现其生活经历与心理状态。
《温蒂与露西》讲述了一个女人和她的狗踏上一条没有尽头的公路之旅的故事,而《好戏登场》更像是它的对立面。米歇尔·威廉姆斯担任了这两部片子的主演,但前者中她独自一人生活在一个残酷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短暂而脆弱(此观点在Angelo Muredda[1]的Roads to nowhere一文中得到了出色论述);而后者中人们总是轮番闯入女主的生活,她并不知道人们的真实意图为何——或许是因为身边总是充满真假难辨的恭维,倘若每个人都在对别人的艺术品表示赞赏,你又如何知道人们几时在对你撒谎呢?
[1] 影评人,针对凯里·莱卡特的电影发表过许多文章
// Lizzy的适意生活
”
尽管如此,与几乎无法承担自己和狗的开销、开着一辆摇摇欲毁的破车苟全阿拉斯加之旅的Wendy相比,Lizzy过着相当舒适的生活。她住着一间单卧小公寓,有一份与艺术为伍的工作。Jo是她的邻居兼房东,居所之近使她们的友谊复杂且微妙。她的家人很爱她,但都或多或少有点自我主义。哥哥Sean(约翰·马加罗饰,他也是《第一头牛》的男主之一)有精神问题,妈妈(玛丽安·普朗科特饰)对Sean的生活困难不太关注,总认定他是个天才;刚退休的父亲对(贾德·赫希饰)这一切都不在乎,他只忙于与自己的流浪汉朋友分享食宿。Lizzy安稳平淡的生活方式或许也是凯莉·莱卡特本人目前状态的写照,她不必为下一部电影的筹款苦苦等待,也不必担心工资没能及时打到账上,因此《好戏登场》或许是她最轻松也最富含乐观精神的作品。
《好戏登场》剧照
// 艺术创作的压力
”
整部电影中,Lizzy看上去一直焦虑而紧张。实际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看,她并没有什么可不满的,但导演热衷于放大各种挫败Lizzy的细节,如坏掉的热水器、受伤的鸽子、难以捉摸的房东兼“闺蜜”……总有东西让她分心。她在学校时会穿过走廊、透过窗户看向教室,却从来不敢进去;独自在户外吃午餐时会目不转睛地盯着草地上的舞蹈课,却总是刻意回避。同样,如果你也曾长期一人在家深夜工作,或是无奈追求一项无法维持生计的创意,那你一定理解千万次微小的挫败累积而成的压力必定会狠狠打击你的内心。
全片的核心矛盾在Lizzy和看上去比她成功的Jo之间。Lizzy对一位同事评价Jo时说道:“她真的把这一切都玩明白了。”漫不经心的语气让同事不太可能注意到,这对Lizzy来说实际是个无法摆脱的挫折。Jo的父亲和兄弟(最缺席Lizzy生活的两个家庭成员)帮她修缮了一幢公寓楼,使她有出租收入,因而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艺术创作,而Lizzy没有;与此同时,Jo还有两个展览即将开幕,而Lizzy只有一个。《好戏登场》正是用创作压力及与Jo之间的不平等对比强调了Lizzy的痛苦与挣扎。
// 围绕“关系”展开的故事
”
莱卡特最近的三部电影,从《某种女人》(2016)到《第一头牛》(2019)再到《好戏登场》(2022),都围绕二人之间的关系展开。但《某种女人》和《第一头牛》分别以心碎和悲剧收场,而《好戏登场》除了日常生活琐事的波折外,并没有发生太差的事。不过独出心裁的声音设计却常置观众于Lizzy的主观心理空间中,看似轻松自如的互动下倘若出现蜜蜂的嗡嗡声,氛围便瞬间倒向紧张的一边。
凯莉·莱卡特相关文章:从高中辍学到当代最佳女导演,今年导演双周把终生成就奖颁给她
《某种女人》剧照
《好戏登场》剧照
// 无果之路?
”
《第一头牛》于2020年上映时,Seventh Row出版了包括其在内的、关于凯莉·莱卡特所有电影的书——《无果之路:凯莉·莱卡特破碎的美国梦》。截止到2020年,书中的内容基本都符合这一标题,她镜头下的角色永远都走在通向虚无的道路上,或是受制于美国匮乏的社会保障网,或是困扰于美国梦虚假的空头承诺,亦或是他们个人自我毁灭性的行为——三者常常同时存在;但《好戏登场》显然跳脱出了这种模式。Lizzy的生活安定,能够自食其力完成目标,身边还有朋友和家人,但她仍感到不满足,她对自己努力所追求的美国梦感到失望。乏味的工作和艰苦的艺术创作只是维持生计的方式,憧憬的生活永远无法触及。即使与莱卡特的其他主角相比Lizzy或许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但悲观的态度依旧把她推向了一条“无果之路”。
// 深入《无果之路:
凯莉·莱卡特破碎的美国梦》
”
《无果之路:凯莉·莱卡特破碎的美国梦》还收录了与莱卡特与其长期合作伙伴的访谈录,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在《好戏登场》中再次合作,包括服装设计师艾珀尔·纳皮尔(April Napier)、制片设计师安东尼·加斯帕罗(Anthony Gasparro)、摄影师克里斯托弗·布劳维特(Christopher Blauvelt)和演员约翰·马加罗(John Magaro)。其中奥拉·史密斯(Orla Smith)对莱卡特围绕《第一头牛》及其职业生涯展开的采访是笔者目前看到过最好的采访,我将延续奥拉的访谈内容,基于《无果之路:凯莉·莱卡特破碎的美国梦》中与莱卡特团队的对谈,聊聊莱卡特是如何在脑海中剪辑、她对声音和布景的关注程度,以及她是如何与克里斯托弗·布劳维特构建电影场景、探寻电影的美学风格、并创造出Lizzy小世界独一无二的声音景观。
《好戏登场》剧照
·以下为7R采访部分·
Seventh Row(7R):你在与《无果之路:凯莉·莱卡特破碎的美国梦》的编辑奥拉·史密斯的访谈中曾提到,对电影美学——包括声音、色彩、构图和人物心理的设计,你通常从其他电影、摄影或绘画作品中找寻灵感。《好戏登场》的灵感源于何处?
凯莉·莱卡特:我们收集了很多图像,比如黑山学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艺术家们的创作,它们都被运用到了电影中。但这次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追随特定视觉色调上的“精神导师”,我做了一本设定集,里面的图像来自各种各样的艺术家,涉及大量艺术品;对于某些电影,我们可能有一个固定的色调或风格什么的,但《好戏登场》从立项之初便没这些要求。
7R:你还曾提到你总在思考如何将人物合理地置于收集到的图像中,这部电影中你是否也在这样做?
凯莉·莱卡特:有意思,这听上去像是我会对学生们说的话。我之前拍过一些短片,比如米歇尔·塞格雷(Michelle Segre)在工作室进行创作(片中Jo雕塑作品的原型),还有一些16mm的录像,比如杰西卡·杰克逊·哈钦斯(Jessica Jackson Hutchins)等人在加州大学工作室的场景。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实验,试图弄清如何拍好画面中的人物。实际上,我在开拍之前会花很多时间做规划,我知道那些学校的地点、结构,也清楚那些公寓及住在里面的人——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好戏登场》剧照
7R:你很幸运,能长时间拥有片中的每个空间,且可以根据各个角色的特定要求做个性化布景;因此我们也得以一览所有主角的居所、共同工作的学校等地的所有角落。
凯莉·莱卡特:是的。以艺术学院的构建为例,拥有一个空荡荡的建筑是件妙事,我们可以尽情填满它,营造属于艺术学院的独特氛围。制片设计师安东尼聘请了一群年轻艺术家入驻学校,他们分布在各个房间里,有的摆弄织布机,有的烧制陶瓷;扮演学生的孩子们也穿梭其间,天马行空地做些作品——每个空间都充满了生气,像是不停运转的蜂巢。于是我扛着摄影机在里面四处走动,记录下人们的一举一动。当你拥有一个自主空间时,大可按照自己意愿在其中安排一切,正如电影中呈现的那样。
7R:从《好戏登场》里也能看出,你真的很擅长运用二人对话和特写镜头。
凯莉·莱卡特:我不知道是否有意为之,不过一个镜头只与紧随其后的镜头有关,只取决于每个场景或每个时刻的需求。而像公寓,尤其是Lizzy的公寓,非常小非常紧凑,也没有可移动的墙壁,所以还是空间——决定了我们并无其他选择。
7R:摄影师克里斯托弗·布劳维特告诉我们,你始终自己担任剪辑师,在拍摄现场甚至会一直在脑海中进行剪辑。
凯莉·莱卡特:拍片时我常和克里斯讨论剪辑,它有点像拼图游戏,你知道你想要的镜头1到镜头3,以及你想要的镜头5,但你并不知道第4个镜头是什么;你需要搞清楚如何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如何从这儿到那儿,在脑海中构思好这些场景,或许这就是拍电影的意义所在:找出一些东西再组合它们。有时感觉像在和克里斯做些有趣的数学题,但正因为这样,我们不会拍很多废片——不过相较于剪辑室也有弊端,后者会给你提供更多选择。克里斯和我合作了许多部片子,这是我们之间的默契交流。
凯莉·莱卡特
7R:有些导演如安德鲁·海格(Andrew Haigh)也喜欢在拍摄时思考剪辑——如何移动摄影机,如何将一个广角镜头变成特写镜头,或是如何在特写镜头转换广角镜头时创造更多空间。
凯莉·莱卡特:一切都与角色行为及你要呈现的视角有关。我往往选择站在角色的角度,思考他在做什么,具体行为又该用何种视觉手段去表现。回到《好戏登场》上,拍这部片子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沿用上述方法,因为它是在疫情期间完成的,与此前的工作方式大相径庭——这种情况下片场的条件和氛围更具决定性。
7R:片中有些超过15人的场景,据我所知这些场景总是最难拍摄的,你是如何处理的?
凯莉·莱卡特:超过15人的场景通常要分段拍好几天,搬来好几台摄影机。《好戏登场》和乔纳森·德姆(Robert Jonathan Demme)的《民用波段》有相似的结构,时间推进,你会遇到各样的角色,然后他们会在某一时刻汇聚在同一场景。我把大家安排在一个团队中,和学校里扮演学生的孩子们呆了很久,彼此都熟知,所以无论怎么换场景,大家都已习惯性地交往了一段时光。
《民用波段》海报
7R:小空间里的细微互动该怎么处理呢?
凯莉·莱卡特:分段拍摄。布景时我们事先在地板上用不同颜色的胶带标记出所有位置,摄影师会给每个演员一个有颜色的胶带告知他们如何移动。有时我盯着五颜六色的地板(看上去就像托姆布雷的抽象画),心想,天晓得大家能不能看懂这些!然后一个人躲进剪辑室,暗自祈祷一切能顺利进行。
7R:在电影的许多场景中常能看到或听到有人侵入其他人(通常是Lizzy)的生活空间,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某种女人》里。为此我专门写了篇文章,收录在《无果之路》。
凯莉·莱卡特:Lizzy的公寓非常小,她不得不经常站在门口或窗旁。露台是公寓一个特别的地方,她能站在上面与楼下的Jo交谈,或是各自站在露台相望对方,无形中营造了互动空间。我对那个公寓非常熟悉,因为我和东尼·加斯帕罗、克里斯托弗·布劳维特在拍摄期间都住在那里。一道门连通室内和阳台,车库工作室也总是向街道敞开,Lizzy即使在自己的房子里也能听到邻居的声音。她知道Jo什么时候回家、带什么人回家——有时这让人快乐,因为她们能自如出入彼此的生活,但却又无法回避对方糟糕的日子。
《好戏登场》剧照
7R:声音设计有哪些特别之处?Lizzy的世界通常很安静,Jo的世界及学校空间则总是吵吵闹闹。
凯莉·莱卡特:Jo的工作室和车里总被作品填满,且一刻不停地播放着音乐;她充满活力,在艺术上也更加积极活跃。而Lizzy似乎更喜欢倾听头脑中或是街上的声音,伏案工作时,耳畔传来垃圾回收车声、滑板车声还有乌鸦叫——我很熟悉这些居民区的声音。学校看起来位于不毛之地,实际上它被两条非常繁忙的道路包围,满是车来车往的嘈杂。如果你曾长时间呆在过学校里,你会熟知那种走廊里的声音:各种各样的人做着各种各样的事,还混杂着外面的动静。
7R:当Lizzy在她父亲车库里时,似乎还有昆虫的嗡嗡声?
凯莉·莱卡特:没错,那是蜜蜂!车库里到处都是蜂巢和硕大的黄蜂,我们保留了黄蜂飞舞的声音来呈现空间感。
7R:音效设计师莱斯利·沙茨(Leslie Shatz,从《温蒂和露西》到《第一头牛》,莱卡特所有电影的音效都由他完成)告诉我,他将《温蒂和露西》里的火车声沿用到《第一头牛》中,而《好戏登场》里也有类似的火车声。
凯莉·莱卡特:火车的声音就是波特兰这座城市的声音。在波特兰拍电影,火车声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在音轨中,它们如此美妙动听,值得反复处理,莱斯利甚至为此做了个火车音效库。但需要明确一点,我从没使用过其他电影中使用过的火车声,虽然它们听起来都差不多。
《温蒂与露西》剧照
·以下为3CR采访部分·
3CR:我的堂兄弟是一对艺术家,他们在纽约某个艺术学院求学许久,最终却都搬回了旧金山。我在看《好戏登场》时总是被逗笑,似乎从中看到了他俩的影子。我意识到,Lizzy等人的经历似乎是某一特定人群的真实写照。你和编剧乔纳森·雷蒙德(Jonathan Raymond)是如何关注到“艺术家生活”的?
凯莉·莱卡特:最初我们去往温哥华,打算拍一部关于艾米丽·卡尔(Emily Carr)的传记片。她曾买下一块土地,盖房出租,试图用租金而非薪水养活自己,同时也有更多时间画画;实际上,房客五花八门的需求反而占据了她绝大部分精力。我们在开始之前没有做够准备工作,以为艾米丽·卡尔只是个普通的艺术家;拍摄屡屡碰壁,直到回美国后才知道她在加拿大非常有名。后来乔纳森跟我说:“我们所有的朋友都是艺术家,都在为艺术努力奋斗,为什么我们不去关注一下他们呢?”显然,我们总是先注意到他人,而对涉及到我们自身的生活或是周围的细节时往往手足无措。因此,我和乔纳森很在意对角色生活过程的塑造,我们希望能呈现一种难得的平衡——你每天无时无刻都要投入到工作中,但总有东西将你从工作桌前拖走,你急于寻求介于生存、家庭、朋友之间的平衡。我们还很在意片中的“重要时刻”,比如Lizzy的展览开幕式,以及“重要时刻”转瞬即逝后的剧情走向。我总喜欢回想那些时刻,回想的过程甚至比“时刻”本身还令我激动。
Emily Carr
3CR:对你而言,拍摄时最困难的部分似乎是如何挤时间去创作。创作过程中或是创作前,你是否已经收集了许多你身边艺术家的故事?
凯莉·莱卡特:我们都上年纪了,也见过一些世面…我是说,比如片中用了辛西娅·拉希特(Cynthia Lahti)的作品,她和乔纳森是多年的朋友;米歇尔·塞格雷,我在她工作室用16mm胶片拍过她的纪录短片;杰西卡·杰克逊·哈钦斯的玻璃艺术品也被借来用在片中,我们相识许久…此外,我从艺术学校毕业,还在巴德学院(Bard College)教过20年书。
另外,我们注意到俄勒冈艺术与工艺学院(Oregon College of Arts & Crafts)——就像全国许多艺术学院那样——正面临关停的困境,我们希望在它变为其他东西之前最后发挥一次作用。于是美术部门对学校做了改造,搬来许多当地艺术家的作品,演员们也打扮成艺术学院学生的样子活跃其间。
3CR:你让演员与艺术家们一起工作,应该不单纯为了让前者了解后者的生活,更为让他们尝试不同艺术媒介从而表演地更加自然。
凯莉·莱卡特:没错。大概半年前,我们寄给米歇尔一些黏土,辛西娅通过Zoom线上指导她熟悉这些材料;而后米歇尔来到波特兰,在辛西娅的工作室呆了一段时间。同样,周洪也去往塞格雷在布朗克斯的工作室学习,我们还给她准备了工具包,以便她回家工作。所以一开始我就跟她们讲:“你不是去模仿艺术家的风格,而是去关注艺术家创作的思维与方式。”她俩是非常优秀的演员,在吸收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后,都做出了很个人化的艺术品;这些经历也与剧本写作相辅相成,演员经历的阶段与过程、进行的思考与讨论、在不断演变和融合后形成了影片中最终的角色。
3CR:我很喜欢二人艺术风格的矛盾与对立,这是对她们个性差异的侧面反映。Jo的作品体积大、色彩鲜艳,且总是填满整个画廊;而Lizzy总是把所有作品都放在一张很小的桌子上。这种设定是有意的吗?
凯莉·莱卡特:是的,角色差异是电影着重表现的方面。我们希望将Jo塑造成一个身体力行的人,喜欢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灵魂以某种很舒适的方式呆在她体内;她更随性、更开放,事情对她来说更容易,生活也更轻松。Lizzy则喜欢坐在桌子边感受材料,她的作品小型化,着重表现面部、手部和身体的具体结构,而Jo的作品更贴近塞格雷作品的抽象风格。
《好戏登场》剧照
3CR:说到学习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当看到安德烈·本杰明(Andre Benjamin)出现在影片中时,我着实激动了一把——他一定对学习如何操作窑炉充满了激情吧?
凯莉·莱卡特:他确实为演好窑炉专家下了很大功夫。他跑到我拍摄杰西卡·杰克逊·哈钦斯的学校,说服校长让他跟随烧制师傅学习;本来只计划去一天,但后来他发消息跟我说:“我大概知道该用黏土做些什么了。”于是就抱着极大的热情一直呆了下去。所以在开拍之前,他已熟知窑炉所有的工作原理。
3CR:你是如何选中他扮演这个角色的?
凯莉·莱卡特:我和选角导演盖尔·凯勒(Gayle Keller)一起做的决定。我经常在选角前收集人物写真,机缘巧合下,本杰明穿着工作服的身影出现在写真拼贴画里;他的笑容魅力十足,浑身上下散发着光芒,完全就是我预想中精通技术、生活禅意的窑炉专家。我还邂逅了边走边吹长笛的他,我询问是否可以录音,他欣然接受,并跑到一片田野中吹奏了45分钟——这段声音成为片中艺术学校的背景音乐。
安德烈·本杰明
3CR:我母亲以前喜欢用“persnickety”形容那些对细节很挑剔的人,看完这部片子中米歇尔扮演的Lizzy后,我才真正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你和米歇尔的合作——从《温蒂与露西》开始——已经快15年了,我想知道这次你们是如何创造出Lizzy这样如此有个性的角色的?
凯莉·莱卡特:最初我发给她一张雕塑家莉·邦特科(Lee Bontecou)的照片作为参考,而后介绍她认识了辛西娅;我们还和服装设计师艾珀尔·纳皮尔交流了一段时间,艾珀尔的工作室就在学校里,米歇尔可以随时试穿衣服鞋子,四处走动,感受角色。
周洪和米歇尔的互动也很值得期待。合拍一场戏前,她俩始终分开工作,彼此互不干扰,所以我不知道二人首次对戏时将会发生什么。另外,我很满意Lizzy的家庭成员,米歇尔和贾德在车库里的那场戏很精彩;选玛丽安·普兰凯特(Maryann Plunkett)扮演Lizzy的母亲则是米歇尔的主意,我们在讨论时偶然提到了她,米歇尔突然大声说:“她应该就是我妈妈!”
3CR:一旦把Lizzy带入家庭中,她个性里的某些部分就非常清晰了。
凯莉·莱卡特:是的,这很复杂。
3CR:电影中还有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只小鸟。你经常在电影中使用动物演员。
凯莉·莱卡特:我不想在此谈论那只小鸟——如果可以的话,我更想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它(笑)。我可以跟你聊聊那只小猫,此前我从未和猫合作过,我对猫过敏,没法亲近它们,且它们也不会愿意与你亲近,所以搞定猫是个很大的挑战。动物是片场的老大,每次拍摄时大家都屏住呼吸、放慢脚步,不敢弄出任何动静;狗、奶牛、公牛的性格也各有异同,好在小猫们都很乖,工作人员也很热爱动物。
《好戏登场》剧照
3CR:教学也是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是否也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进电影当中?
凯莉·莱卡特:是的,我从事教学已有30余年。我在巴德学院工作了17年,在电影创作方面始终与其保持着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起初我在学院一个核心部门工作,而现在那个部门已退居二线,许多教师也都退休了;它从很多方面培养了我艺术创作的思考方式,所以我写剧本时第一个就想到了这所学院,它有将各种有趣的事、很酷的人汇聚在一起的魔力。
3CR:在你此前的作品中,我总能看到一些幽默瞬间,而《好戏登场》几乎从头到尾都含有某种幽默感;你是单纯想戏谑一下生活中的荒诞时刻,还是想发掘其后值得深思的东西?
凯莉·莱卡特:都有。乔纳森为剧本贡献了许多幽默元素,米歇尔和周洪把它们很生动地演了出来;但我不想让这些仅仅为“取乐”而生,我在乎是否有所“创造”;因此它们应是某种混合体验,某种带着感动的欢笑。我心中真正的“电影之神”是皮特·赫顿(Peter B. Hutton),他去世前我俩曾长期一起教学生;我看到他的学生每天带着各种担忧和困惑来到学校,而他则说:“谁会去关心这些?我只想知道你今天到底拍了什么!”——这也是他的座右铭,说直白点,就是“快去工作!”
3CR:尽管去创造吧!非常感谢你,凯莉,祝你和你的新作一切顺利!
凯莉·莱卡特:谢谢!
-FIN-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61岁阿汤哥还在玩命,好莱坞魔力却已在大陆消散
一个日本导演的来华启示录
威尼斯电影节公布评委会成员名单,舒淇实现三大主竞赛评委满贯
被低估的戛纳评审团奖,两个男人的纯友谊也能如此精彩
莲实重彦论侯孝贤:来自寡默少年的雄辩
教科书式的《长安三万里》,是体制内文人史诗还是爹味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