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谈《卡罗尔》:当你生命中的天使降临

2016-01-03 成为读者请+ 深焦DeepFocus

卡罗尔 Carol
导演: 托德·海因斯

编剧: 菲丽丝·奈吉 /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

主演: 凯特·布兰切特 / 鲁妮·玛拉 / 莎拉·保罗森 / 凯尔·钱德勒 / 科里·迈克尔·史密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同性

官方网站: carolfilm.com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05-17(戛纳电影节) / 2015-11-27(英国) / 2015-11-20(美国)

片长: 118分钟

又名: 因为爱你(台) / 卡露的情人(港) / 卡萝尔 / 盐的代价 / The Price of Salt




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鲁尼·玛拉荣膺68届戛纳最佳女主角(并列)


媒体评价综述

AlloCiné -

Metacritic 96/100

深焦 4.54/5 (年度杰作,12位编辑)

五位编辑打出了满分五星,认为此片将在电影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五位编辑打出了四点五星,认为此片至少是2015年最好电影之一;

两位编辑打出了三点五星,认为此片值得一看。



讲述50年代两位都市女性冲破世俗爱恋的《卡罗尔》上月末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地四家剧院开画,第一个周末票房24.8万,平均单馆6.2万,刷新了《聚焦》在月初创下的今年第三高单馆票房。最醒目的还是它明确的目标观众群:59%的观众超过五十岁,并且62%都是女性。 《卡罗尔》根据中篇女同小说《盐的代价》改编,主角是一位被困在不幸婚姻中的富翁妻子,她因为爱上在百货商店工作的年轻女孩而决定挣脱婚姻枷锁、改变生活。这个禁爱主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断背山》,而今年《卡罗尔》对阵《聚焦》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断背山》和《撞车》的PK。然而与李安用男人们的生死契阔书写爱情史诗不同,《卡罗尔》一开始就没有任何野望,更像是托德·海因斯写给所有女性的一封温柔情书,饱含着导演对女性的珍爱和赞美。这种凌驾于性向之上的欣赏让电影镌刻了私人美学的印章,镜头不但细腻而且无比贴身,似乎再也容不下除两位女主之外的任何事物。它的格局可以说极小,因为不涉及对时代、对男权社会的任何控诉;但同时又是极深,因为它让女性的情和欲如万重浪,在两位女主之间来回奔涌。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妮·玛拉的对视拥有让时间静止的力量,观众哪怕作为旁观者都会感到心悸。这样的电影注定不是为奥斯卡评委们拍的,它更像一件需要署名作者、放进博物馆的复古艺术品。 正因为这样,《卡罗尔》并不是今年奥斯卡的领跑者。迄今为止以白人异性恋为主的奥斯卡评委从未让一部同性电影获得过最佳影片的殊荣,这也是为什么以强势拉票著称的韦恩斯坦这次选择了慢热营销的原因:过快过猛的宣传和这部艺术片流露的静谧气质反而格格不入,还容易招致保守观众的反感。接下来一个月《卡罗尔》都不会增加太多银幕,真正的全美大范围公映要到1月初。由于1月14日揭晓第88届奥斯卡提名,这种后半程集中发力的策略显然是合理的。 ——同志亦凡人(惠灵顿)


编辑部评分:

同志亦凡人:★★★★★ 5/5

朱马查:★★★★★ 5/5

Peter Cat:★★★★★ 5/5

牛腩羊耳朵:★★★★★ 5/5

Wegmarken:★★★★★ 5/5

徐佳含:★★★★☆ 4.5/5

Hanson:★★★★☆ 4.5/5

查无此柴:★★★★☆ 4.5/5

小玄儿:★★★★☆ 4.5/5

10: ★★★★☆ 4.5/5

丸子:★★★☆ 3.5/5

柳莺 ★★★☆ 3.5/5


同志亦凡人: 不用再加“同性”的限定语,这就是今年最美的爱情电影。托德·海因斯的镜头从头到尾都是两位女性,只是两位女性,其他一切仿佛都不重要了。这是最小的格局,也是最汹涌的情欲,光对视就能让人流泪,因为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两人为了对方,此身甘作万矢的。


朱马查: 对原著小说情感人物时代感的精准还原,并且将原著平铺直叙改为电影回环的结构,正如片中所说,“世间万事千回百转终回原点”,形式扣着主题内容,在最后的场景中爆发出惊人的情感。叙事集中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然而细节与其他人物刻画无一不举重若轻地带出时代与社会的沉重感,并不显得格局小,反而是情感的浓缩而显得更加有力。


牛腩羊耳朵:两人之前的爱情细节真是太精彩丰富了,顺从与抗拒的对比与转变,两者站位与服饰色彩对阶级差距的暗示,首尾两段机位的差别,皆平衡于结尾凝视。鲁尼表演非常精湛,绝不输女王,抛开略少的社会辐射,单从爱情电影来看,完美至极。


Hanson:光与影的盛宴,情与理的纠缠。在诗意化的50年代美国体会爱情。美到窒息。


查无此柴:多种“看”(回眸、遥望、瞥)的层次丰富,比单纯凝视更重要的“对视”成为一种语言。照相行为再次扮演重要隐喻角色,空间调度中的玻璃负责为灵魂和记忆打光。首尾映照,视点始于男,终于女。最后一刻余味汹涌。


丸子: 海因斯拿手的复古范儿和色调,配乐是最戳中我的点。感情戏本身反而觉得没太大惊喜。凯特也觉得就是她正常发挥。好看,工整,但说白了是个挺老套的同性故事。


柳莺: 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甚至刻意弱化了这段“不伦”恋情中可能出现的情感冲突。从相遇到相爱,平淡中兼具细腻,每一步关键的发展,都只是日常生活水到渠成的结果。 《卡罗尔》同样是对时代偏见的触碰与反抗,在这一点上,时代感的确做足,但不如《远离天堂》来的震撼。




《卡罗尔》:当你生命中的天使降临



作者 | 小玄儿

编辑 | 九只猫(上海)

影片从黑屏下,轰隆的火车声渐近而带入,让观众也跟着这趟入夜抵达的列车,来到了1950年的纽约。一组缓慢移动的长镜头,跟随街道上的行人,穿过马路,转过街角,买一份当天的报纸,进入酒店的餐厅,在吧台寒暄,遥望见大堂里用餐的两位女士,这一切再平常不过,如果你不是看过这部影片的故事梗概,观众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想法,也许会跟这位入画的小哥一样,完全不了解这两位女士之间会有着怎么样的感情,又正在经历着什么,你只会唐突的介入,打破这份沉默。


这是导演托德.海因斯的用意,带我们感受60年前的社会环境,人们不会过多的留意同性之间的交往,除非是与己相关的生活伴侣,不过没有猜忌,不代表没有歧视。一切犹如被积云抑制的暴风雨,如风驰电掣后的悬崖勒马,表面上,令人外界的人们看不出任何的端倪。第三人称的引入后,由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卡罗尔,沉默的退场离开。影片开始在鲁尼.玛拉饰演的特雷泽的视角下,展开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纽约城图景和一段动人的回忆。



浓郁的爱恋

影片采用了厚重的暖色调,隆冬下的街道,本该是惨白干枯的,却因为圣诞节的装扮,被增添了红绿黄的配搭,加上画面中轻微的燥点,让镜头里的景色质感厚重。特雷泽眼中的街景,透过雨后的车窗,热气的水雾,那一抹缝隙间,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她的双眼,而却看不透她的内心。而特雷泽的心中也是一样的迷茫,看着街道、行人、情侣,她眼中的当下与未来,更加的朦胧。



这部影片的政治历史背景,曾被导演托德.海因斯多次强调,是1950后的黑暗时代末期,社会已经逐渐走出阴影,人们都在重新出发的路上,而女性们的地位和选择,在这一时节,尤为突出。女主角之一的特雷泽,作为年轻女性的代表,她只身一人在到纽约,虽然在百货店不情愿的站柜台,但是她却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有人说女性摄影师这一称呼也算是歧视的一种修饰,摄影师只有好坏,不分男女。而在50年代,先后出现几位颇具影响力的摄影师,例如:薇薇安·迈尔,都是女性。这也是影响了导演,将年轻的特雷泽,重新设定为喜欢摄影的原因。



特雷泽喜欢观察事物,她对人并不怎么感兴趣。从她拍的照片和男朋友的相处都可以看得出。她更喜欢,在百货商店开门前,静静地看着那列玩具火车,穿行在那条既定的轨道上,永无止境,好像这一切,都只为她上演。所以她第一个注意到了,在电梯门口,同样注视着火车模型的卡罗尔。她本以为一切都只是人群中的一眼,之后便会如梦魇般消散,没有下文。直到那双分量颇重的棕皮手套,被抛掷在她的柜台玻璃上,她人生的沉寂和轨道,才终被打破。



由于本片的服装道具,是奥斯卡级大师:桑迪·鲍威尔操刀,她也曾与导演托德.海因斯,合作了《天鹅绒金矿》。这一次不只是要将观众带回上个世纪的50年代氛围,还要塑造两位女主角的魅力,一位朴素年轻不乏品味,一位奢华富贵魅力十足。来自澳大利亚174cm的凯特.布兰切特,本身就比160cm出头的鲁尼.马拉,要高出半个头。再加上服化部分,穿着皮草的卡罗尔,红色帽子和纱巾的配搭,十分招惹目光。而宽阔的双肩在厚重的裘皮和呢子大衣下, 更凸显了卡罗尔英气的一面。金发、红唇和香水,同样是她魅惑的武器,吐出的每一句,都是诱人的情话,尤其是回首的那一句:“我喜欢你的那顶帽子。”,致使特雷泽对她念念不忘,无法抗拒这位气质女性的一切邀请。在不知不觉下,特雷泽一度对卡罗尔一切的“Would you?”,都说了“Yes.”。



相爱的代价
卡罗尔从头到脚展现的美,让特雷泽忍不住不断对她按下快门。每一张黑白的照片里,都透露着浓郁的情感。从购买圣诞树的母亲,喝咖啡的女性,到沉睡的侧脸。两个人的关系,从相识,到共进午餐,家中做客,一起出走,直至回归现实的重创。如导演所说,这里与《远离天堂》中的丈夫和妻子不同,前者在对同性的爱慕和人种的平权上,都是遮掩的、羞愧的,挣扎的。而在《卡罗尔》当中,经历过同性情感的卡罗尔一开始就向特雷泽说明,自己正在面临离婚的官司,马上就是自由身了,同时从不逃避自己的情感,对前女友、对丈夫皆是,而除此之外,她只是希望可以保留一个女人作为母亲的权利。

而丈夫却在她不能尽职妻子的义务后,企图剥夺其为人母的事实。他只是个脆弱的男人,不能忍受妻子的背叛,而法律又正好被利用来惩罚妻子的不当行为。故事的原著小说名为《盐的代价》,导演托德.海因斯说:“我最初爱上这部小说的原因,就是作者在那个年代,亲身经历的情感伤痛,让她更真实的记录了这段,被当做罪一样的爱恋,在舆论和法律影响下,主人公们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原著作者本是一位专注犯罪小说的作家,而她将自己的这段女性之间的感情,写成小说后,也遭遇了拒绝,最后不得不匿名出版。而她独特的视角,将同性情感和犯罪感之间的连接,探讨为了昂贵的“盐”,你究竟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影片中的卡罗尔特雷泽,俩人都游走在理智和情感的边缘,所以片中留有大量的空景、人像、眼神特写,这些都是心绪的白描。一顿晚餐、一次拜访、播一首老歌、弹一曲钢琴、一件礼物、这些足以令一对相爱的情侣,相互痴迷。而后面的一次出走,是不可抗拒的诱惑,是无法拒绝的邀请。特雷泽其实从未拥有过什么,在这里她没有家人、男朋友也说不上喜欢、工作也还没有转机。但是她遇到了卡罗尔、她看见了爱情,她在电话里激动的对卡罗尔说,她不敢问,不知道是不是像她想的那样。而卡罗尔一如既往的直接,对她说:“Ask me.”,这是赤裸的怂恿与表白,接着她说她要出走,一路向西,问特雷泽要不要来。



有没有试过,跟你爱的人,来一场公路旅行。穿过那些陌生的土地,你们彼此才是最熟悉的存在,你们会更加贴近并相互依靠,在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地方,袒露自己的过去,放开自己的一切,接纳所有。所以卡罗尔想带特雷泽出走,而特雷泽想跟卡罗尔出走。她们彼此相望的眼神,总是沉醉的,卡罗尔明知特雷泽还太年轻,却忍不住的示爱,丢给特雷泽手套、送给她礼物、带她旅行。她也一直在等待,等待特雷泽送还手套、来家中做客、跟她旅行、要求与她同住一个间房。



肢体的语言

影片多次演绎了特雷泽卡罗尔轻按肩膀,这是情人间的肢体动作,情谊自知。导演托德.海因斯,还特意用倒叙的故事,先让我们在开篇目睹了一切,初见端倪。卡罗尔的离去,在特雷泽的右肩上,缓缓按下。而男性朋友的离去,则在卡罗尔的左肩上,同样的轻拍了一下,特雷泽都低头不语,但是观众看得出,她内心的不同与波澜。而到了影片故事结尾,这段场景被重现,故事线终于闭环重合,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卡罗尔最后那一拍的深意和沉重。也终于体会到了在夜雨的车中,眼神朦胧的特雷泽在思考着什么。



同样的搭肩,在第一次特雷泽卡罗尔家弹琴时,也出现了,却被丈夫突然的闯入打断。而到了旅行的期间,肢体更是代替了语言,变成更加直白的试探。这是不想被拒绝的心理预期,卡罗尔放在特雷泽肩头的双手,像是问她准备好了么?随着特雷泽袒露的个人回忆,卡罗尔宽衣解带,从背后俯身,给了她深深的一吻,特雷泽回应,我们到床上去。这一段床戏,缠绵激荡,爱意绵长,宽大的凯特.布兰切特包裹着瘦小的鲁尼.玛拉,俩人错落着相互紧扣的身姿是极美的。



然而,在丈夫的嫉妒和气氛下,她们自然需要为这一夜激情付出代价,卡罗尔留下的那封信,是离去的消息,也是爱的表白。被逼到绝境的她,只能一人返回家庭伦理的战场,与丈夫抗争。在双方律师见证下的辩论,是凯特今年第二次这样,从沉着的叙述,演绎到激昂的怒斥。在《真相》中,更是有着大段的自述对白,需要她控制情绪的与审查团对质,用理智压抑情绪,用言语当做武器,用情感震撼人心。在《卡罗尔》当中,她也做到了,并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她在这里,还可以将情绪推至失控的极限,以博得丈夫的回心转意,为了的得到可以再见女儿的权利,卡罗尔可以做一切事情。



情感的抉择

影片中,鲁尼.玛拉在列车上独自哭泣,在酒店责备自己送还手套才是错误的肯本,她与对卡罗尔经历的一切,都有着负罪感和深深的无力感。她被卡罗尔留在了酒店,抛在了原地。事后那几次致电却无语凝噎,挂断后的那句:“I miss you.”,赚足了观众的泪水。被抛弃的现实,让她第一次对再次归来的卡罗尔说了:“No.”。从无趣的派对中离开,在路灯下的转身,是她抉择的一刻。导演总是喜欢在这一刻给予演员仰视的角度,特雷泽在公寓决心给卡罗尔打电话时、她最终站在夜幕下,决定去找卡罗尔时也是。



随着晃动、模糊、虚焦的镜头,跟随特雷泽寻觅的视线,人群中,只为了再看你一眼,亦如最初的那一瞬。随着悠扬的《The End》想起,卡罗尔意外的看到了特雷泽,就那样站立她本拒绝出现的餐厅中,看着她。镜头对切后,卡罗尔已经转为了自信、欣慰、满足的微笑。



这样在上个世纪禁断的恋情故事,我们终于等来了一次,虽不算上大团圆的美好结局。起码没有人逝去,没有人分离,虽然彼此都付出了代价,但是她们依然选择了再相见、直面爱情。影片中,还有一首更为悲情的《Over There》,以提琴旋律为主,如诗般的叙说:看,那里有个为爱心伤的姑娘。如果说,特雷泽多次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眼神里尽是郁结和感伤,那卡罗尔在出租车中,看到断了音讯、多日没见,匆忙穿行马路的特雷泽,她是动心的,她的目光已经无法离开,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失去。



从不隐藏自己同性伴侣的导演托德.海因斯说,多年前就开始筹划这部作品,希望关注这样的女性故事。他总是能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别人的故事,《我不在那儿》中,就可以看出他重组故事、拆解人物的能力。然而这一次的《卡罗尔》更加单纯,但是人物和景致,都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含义,亦如卡罗尔不离手的金色烟盒与火机,每一个动作,点燃香烟、拨弄头发,都是情意的表达。

最后随着丈夫的放手,生活的继续,导演带着观众们集体出走,走出政治、社会和周遭的舆论禁锢。两个女孩儿,特雷泽将手持相机,成为时代媒体的纪录者,而卡罗尔也将搬出豪宅,开始租赁公寓,独立工作,她们都未向旁人和生活屈服,亦如影片中《Kiss of Fire》里的那句:“Since first I kissed you my heart was yours completely.If I'm a slave, then it's a slave I want to be.”。



《卡罗尔》里没有《丹麦女孩》中,那样生命不能承受的悲,而是人人皆感受过的情感之痛,那些情愫的蔓延是令人炫目和享受的。导演诗一样的处理,极美,那些赤裸裸的挑逗,可爱的情窦初开,是情人间才懂的语言,当然还有她们的抗争和面对都令人震动。如影片主创们所愿,他们给了观众,一部不可错过、不可被忽视的影片。尾声黑屏下,不断上演的粉色字幕,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影片的调性——浪漫的爱情故事。无论何地,无论年代,无论性别,这样的故事都在不断上演。亦如卡罗尔称赞特雷泽的那句:“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每个撞见爱情的人,都会如此惊叹,我看到了上天安排给我的爱人,我的天使。



本文首发公众号“小玄儿的电影推荐与漫谈”

跟小玄儿一起同步北美大片

欢迎长按二维码~订阅我~


「深焦」(Deep Focus)是一份成立在巴黎,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迷影手册,提供欧洲及北美的最新电影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全球各大 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无论您是见解独特的批评家,还是精通外语的翻译家,亦或是推广维护平台的公关好手,「深焦」(Deep Focus)都欢迎您的加入,一起雕铸最好的光影文字。我们也会竭诚把您的劳动成果推荐给华语媒体!进一步交流,请在此微信公众号 (deep_focus)直接留言。
— 期待你的加入 —巴黎;里昂;勒阿弗尔;伦敦;纽约;西雅图;洛杉矶;波士顿;多伦多;惠灵顿;新加坡;札幌;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成都;重庆;杭州;桂林……



回复关键词
真 实 | 多兰 | PTA | 鹿特丹 | 大岛渚 | 醉生梦死 | 科恩兄弟 | 福茂 | 卡罗尔 | 戛纳2015 | 聂隐娘 | 日本戛纳 | 贾樟柯 | 黑泽清 | 爱在孔敬 | 维多利亚 | FIRST | 内陆惊魂 | 威尔斯 | 侠女 | 爱森斯坦 | 戛纳经典 | 朱天文 |威尼斯 | 新现实主义 | 女性导演 | 李睿珺 | 里昂 | 银河映像 | 火星救援 | 盖里奇 | 间谍之桥 | 猩红山峰 | 如父如子 | 山河故人 | 年轻气盛 | 柏林 | 威尼斯 |岸边之旅 | 然后呢告诉我 | 大圣归来 | 心迷宫 | 四百击 | 野马 | 风柜来的人 |诡奇电影 | 阿萨亚斯 | 超体 | 韩国同志 | 张震 | 小飞侠 | 回到未来 | 洛迦诺 | 残酷青春 | 库布里克 | 安东尼奥尼| 罗西 | 奥斯卡外语片 | 艾米 | 胶片 | 饥饿游戏 | 陈冠希 | 思悼 | 建筑 | 外语片 | 阿克曼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深焦」(Deep Focus)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新浪微博:@深焦DeepFocus影视工业网:http://deepfocus.107cine.com/今日头条:深焦DeepFocus
微信号:deep_foc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