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卫·鲍伊:我住在一部无声电影里

2016-03-08 朱马查 深焦DeepFocus
我们就生活在碎片化里




作者 | France Morgan

译者 | 朱马查(巴黎)

校对 | 丸子(北京)

编辑 | 九只猫(上海)


原文载于《视与听》网站《Video on: the cinema in David Bowie》,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原文



影像开始:大卫•鲍伊体内的电影


大卫·鲍伊陷在一张扶手椅里,浏览着一堵电视荧幕墙。他用身旁桌上的混音器调着声音,桌旁是一盘的酒瓶和酒杯;他忽略了爱人让他关掉电视与之交谈的请求。电视墙上,有卡通的爆炸场面,有关于Elvis的电影,有《叛舰喋血记》,还有自然纪录片。鲍伊的神态近乎愉悦,饶有兴致,仿佛这些是他听说过的关于某处的情绪。动画马掩口窃笑,一闪而过,一只蜥蜴正吞噬苍蝇。一位飞行员正为进攻备战。鲍伊的微笑逐渐扩大。他在扶手椅上扭动着但无法移开视线。“从我脑中消失,你们全部!”他哀鸣,“放过我的思想吧。回你们的地盘去。”

毫无机会。困在椅中被屏幕上的战争、性爱和死亡所俘虏的鲍伊也知道这点。他饰演导演Nicolas Roeg的《天外来客》(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中的忧郁外星人Thomas Jerome Newton,最终疲于挣扎,不可避免地屈服于地球上酒精与电视之瘾,因为这两者与他和影像之间的关系相互呼应又互相抵触着。鲍伊在Roeg这部电影里的表演很显然是知道成瘾是什么样子的,流露出大量使用可卡因产生的迷离脆弱的状态。但他被屏幕所吸引,并不是因为他是无力的臣服者,被影像压倒,被它的空言幻境所催眠。当他叫那些画面退散的时候,你很难相信他,并不只是因为他是个经验不足的演员。就算Newton不知道,可鲍伊也知道,这些画面是我们的一部分,而它们哪也不会去。




自一月十一日大卫·鲍伊辞世的消息传来后,不少对这位歌手在电影中身影的致敬也相继出现,细数着他的《天外来客》(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千年血后》(The Hunger)、《魔幻迷宫》(Labyrinth)还有与大卫·林奇合作的《双峰镇:与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以及他饰演安迪·沃霍尔的《轻狂岁月》(Basquiat)。与此同时,在确立MV超出单纯的市场推广工具的地位上,鲍伊所起到的作用也同样注目。他属于那些最早运用此形式的人,而且近年也在Youtube,Vevo上发布自己最新的单曲Lazarus和Blackstar,认可了这一形式的复兴。这两支歌曲的MV制作精良,神秘莫测,充满着尖端科幻小说式的叙事,而不是歌手自己的表演。无论从音乐上还是结构上,Blackstar都可划归于由诸如Kendrick Lamar、Kamasi Washington等艺术家给嘻哈、爵士及电子音乐带来的影像的巨大转变。同时,鲍伊那变幻莫测的艺术角色(Ziggy Stardust、The Thin White Duke、Nathan Adler)都可以被进一步证明他是一位在镜头前扮演着多重角色的音乐家。

然而,鲍伊在电影上的天分其实比他那些电影角色所表现出的还要丰富。与他同世代的摇滚巨星拍摄电影并非常事,而电影成就鲍伊,程度之深,使得他的离世成为这一媒介的一大损失。他的歌从创作初期就非常电影化。他的姿态也不断变化:时而他理所当然是那演员,但同时还是导演,更多时候是观众。他所写的歌不是关于电影中发生的事,就像同辈的Scott Walker《The Seventh Seal》那干巴巴的记述,而是像一部电影做电影或是想要融入影片中是怎样的感受。1967年那首Maid of Bond Street中“在意的只有剪辑室地板上的碎片”的女孩只是一个开始。

花数天遍览鲍伊的歌词,你会发现许多指向电影与影像的典故,还有一些听起来像是但其实又不是电影典故的(像“沉默时代之子(Sons of the Silent Age)”这句,考虑到阐释流行歌曲本来就是门不精确科学,我依然认为这是关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转变的)。那支让他事业获得突破的Space Oddity便是一个五分钟戏剧,鲍伊在其中同时扮演着汤姆少校和地面控制中心。显然,他不仅受到了那部库布里克电影的启发而在歌名中玩起了文字游戏,整个太空科幻类型都给了他极大灵感。

1971年面世的专辑Hunky Dory中,有的歌曲就是探讨的看电影,思考电影及其对艺术中的作用。最著名的就是《Life on Mars?》——聚焦在一个被银幕完全控制的孤独女孩,列着一切所见所闻的清单。超现实的歌词还有歌曲结尾高调的吉他和弦编排,仿佛电影片尾字幕一般,标志着一种与流行电影之间既热切而又充满评判的关系。影像已经与他难分难舍:在《Quicksand》中一堆玄妙的关于法西斯的典故中出现了嘉宝的笑脸,歌词的第二节也是以“我住在一部无声电影里(I’m living in a silent film)”开头的。与此同时,这张专辑中向安迪·沃霍尔的致敬也暗示着鲍伊与这位艺术家志趣相投——他们都是总忍不住要打破真实与银幕的界限且以此为必须的人。


理所当然,1947年出生的鲍伊首当其冲地被这一定义了二十世纪的影像媒介大大塑造。而他那一代人也是经历电视逐渐取代外出看电影这一联谊活动的一代,同时好莱坞的统治地位也在衰落。Laura Mulvey在《恋物与好奇》(Fetishism and Curiosity)中就记述了好莱坞衰败时期大西洋两岸的幻想意象如同翻绳游戏一般纵横交错的交流。这不禁再让我想起Scott Walker和鲍伊之间的联系,一个被伯格曼和阿姆斯特丹吸引的美国歌手和一个不仅是为纽约蓬勃的地下文化也是为整个美国岿然不动的庞大流行文化着迷的伦敦人。

在1973年的专辑《Aladdin Sane》里,《Cracked Actor》荒诞不羁的歌词中,当时状态并不佳的鲍伊借此引入了一位放纵的好莱坞明星(这支歌名也被Alan Yentob用来作为1974年为鲍伊制作的巡演纪录片的片名);同时还有怪异悲伤的合成街头布鲁斯风格的《Drive-In Saturday》,也指向“那些我们看过的视频电影”的典故。这支有50年代风格的歌曲被设定为在反乌托邦的未来世界,居民们必须靠观看六十年代的视频录像来重新学习做爱。博客Bowiesongs的博主Chris O’Leary写道:“鲍伊在此预言了六十年代将被后世捧上神坛,成为不可逾越的华丽与性自由的高峰。”这首歌以它颇具讽刺意味的乡愁著称,描述着一种短暂形式——视频录影(Video)的历史,甚至在它真的成为一种形式之前。Bowie在他的事业早期对于电影的关注让我不禁怀疑他想加快进程在流行音乐上也创造出一段相似的历史——如果他真的羡慕过当时哪怕看似在衰败的电影所开创的神话。鲍伊对于视觉艺术的沉迷即使说不上扭曲,至少也是一种对其在控制操纵方面历史用途的深刻理解。七十年代的时候他就曾广为人知地在报道中提到“希特勒是第一位流行明星”,显示出他对于极权主义视觉美学的迷恋。电影和现场演出都是纳粹宣传机器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摇滚的一部分。鲍伊的神逻辑在于将两者合一,把一切都浓缩到了自己的表演中。即使是以这样不可饶恕的偏激言辞表达,但他理解了视觉景观对于流行文化的重要性,也不得不说是充满了先见之明的。鲍伊的上升时期正是娱乐圈表演的陈规被重写,创作歌手和摇滚乐队的真实姿态大受欢迎的时期,然而他并未裁去其中任何一种,而是担任着一种电影作者一样的角色。

电影构筑世界的能力不仅与鲍伊多重身份的需要相一致,也符合其后每张专辑所创造出的独立生态。1974年的《Diamond Dogs》就有点对奥威尔的《1984》的拙劣重现,当初是被当成一个舞台剧甚至可能是个电影的草案提出来的;有报道说鲍伊已经开始为它拍摄一些试用样片,但最终无疾而终,当然这可能是最好的结果。(这张专辑中)Sweet Thing、Candidate、Sweet Thing三支歌的连续出现,浓缩着氛围上的场面调度,从一个紧张的追逐动作场景到苦乐参半最后决断进入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九分钟音乐——一首歌在另一首里,让人想起电影里的戏中戏。“我的布景绝妙,甚至还有街头味道(My set is amazing, it even smells like a street)”, 鲍伊做出承诺,他的歌词做出指示,一切都是未来时态——我将,你会,我们会……这首歌接下来听起来就像是按导演调度而来的,而不是简单排列起来的(这时的鲍伊已经可以挑选最好的人员来完成他的概念)。《Diamond Dogs》早已远离七十年代那些概念专辑创造出的独特纷繁世界,但它令人震惊的自觉与周密严谨的克制程度都堪称之最。



I’m Deranged


 

虽然鲍伊要到下个十年才会和大卫·林奇产生联系——直到他在1992年的《双峰:与火同行》作为FBI探员Philip Jeffries出现——但他的整个七、八十年代的音乐都有林奇那种颠覆类型的天性。就林奇来说,这种天性表现在电影与声音或夸张或尴尬,有时恐怖有时滑稽的结合,并且通常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情感或心理冲击,让自以为处于批判地位或是了解事态发展的观众或听众为难。这两位艺术家都对电影器材的过往历史和未来破碎的影像十分感兴趣,最终都分别在自己90年代和00年代的作品中体现了对电影的非物质化的沉迷。《I’m Deranged》并非是专为林奇1996年的《妖夜慌踪》(Lost Highway)创作的,而是收录在1995年的专辑《Outside》里,鲍伊在这张专辑里回归到了他的老方法,将当时新颖的音乐形式与空想世界和人物构造结合起来。《Outside》的概念围绕一个严重“艺术犯罪”的调查展开,犯下这些罪行的是那些想要寻求极端美学体验的人,于是就有鲍伊尝试的一些极端的声音,虽然其实都是典型的优美齐整的歌曲。

《I’m Deranged》现在不可避免地被认为是《妖夜慌踪》的片尾曲。“秘密的传开简直有趣(Funny how secrets travel)”,当画面里黄白的车灯闪过时,鲍伊的声音低低唱着,伴随着失真的鼓与贝斯节奏。这支歌简直就是Trent Reznor那种刺激的工业合成电影音乐的先声。Reznor的乐队Nine Inch Nails在《Outside》时就随鲍伊一起巡演,他后来又制作了《妖夜慌踪》和《社交网络》的音乐。而这一次在《I’m Deranged》这支歌里,鲍伊的视觉表演缺席了。在鲍伊的死讯传来后,音乐评论家Maura Johnston写道:“(鲍伊)运用他在演出和电影中的夺目的视觉效果,迫使人们在听他时也看见他,完完全全地接受他,看着他随着自己的节奏变化造型,挑战者性别与类型的界线。”进入新世纪后的鲍伊在这方面的尝试已经较少,似乎已经承认如今的大多音乐反正都会在屏幕上播放,已经不需要再迫使人们看什么东西了。在一个最近广为传播的1999年电视片段里,鲍伊热切地和满是疑虑的BBC主播Jeremy Paxman谈论着互联网。“我们就生活在碎片化里他说道,“用户与供应商的互动将变得无比和谐,彻底颠覆我们对于媒介的认识……那灰色的中间地带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种分离与离散的过程数年前就已经开始了。1977年鲍伊发行了在柏林录制的深受自赏摇滚乐队诸如Cluster等影响的《Low》。这张鲍伊第一次与Brian Eno合作的专辑里使用了更精细的方法结合音效与想象(Sound and Vision)——正如专辑的主打曲目之名。里面许多曲目原本是为《天外来客》的原声写的,然而讽刺的是,导演Roeg用了John Phillips更循规蹈矩的音乐。从Eno的角度来说,一直以来电影就更关乎情绪而不是故事。《Low》的器乐构筑的更多是模糊不清引人遐想的荒芜城市图景,而不是一个演员阵容或情感变化过程。歌词变得断断续续、梦幻一般,闪现着阴暗而又模糊的黑白颗粒感的画面。

差不多在这时鲍伊的美学变得不再如此与电影贴近,仿佛要渗透其中一般。他的理念不再如此独断,而更多被受众所左右,电影最终让位于视频,影像制作也更为容易。在1979年Chris Petit的电影《电台》(Radio on)里,第一位鲍伊粉形象出现了。德国版的《Heroes》在伦敦单调的公寓楼顶播放着,David Beames饰演的主人公听着M4电台进行着他的欧洲存在主义之旅,直到布里斯托尔。他扮着柏林时期的鲍伊的形象,就像他知道这时的鲍伊也扮着维姆·文德斯、弗里茨·朗、里尔克、爱舍伍德、冷战间谍,玩着酷儿把戏。


会成为鲍伊粉丝的人本来就是经常想要扮作什么的人,成为演员、摄影师、导演还有服装师,加入听众与艺术家之间的投契中。我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他的粉丝,正是因为他音乐内在的电影般转化我们周围环境的能力,即使在这种逃避现实的需要消失之后。

他的死讯传来那天,我去看了《蔑视》,里面有一句被戈达尔错误归于安德烈·巴赞名下的话:“电影给我们一个与自身欲望更为融洽的世界以代替审视。这就是那个世界的故事。”从某种程度来说,所有的流行音乐也做着同一件事——不为别的,就为寻找与我们欲望相融洽的完美世界。鲍伊的歌曲尤其能让你对此确信,对这样的完美世界的信念甚至能在其工作过程揭示之后得以维持,甚至可能得到加强。那天我记起了快二十年前看《蔑视》的那次,还是在同一家电影院,我记得开始懂得了将声画与文本还有自我整合到一起的感受。观众席的灯光亮起,《Starman》安静地奏了起来,并不是《Five Years》,但仍然,在那个冷冷的下过雨的时刻,我感觉自己像个演员。


- FIN -



回复下列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真实 | 多兰 | PTA | 鹿特丹 | 大岛渚 | 醉生梦死 | 科恩兄弟 | 福茂 | 卡罗尔 | 戛纳2015 | 聂隐娘 | 日本戛纳 | 贾樟柯 | 黑泽清 | 爱在孔敬 | 维多利亚 | FIRST | 内陆惊魂 | 威尔斯 | 侠女 | 爱森斯坦 | 戛纳经典 | 朱天文 | 威尼斯 | 新现实主义 | 女性导演 | 李睿珺 | 里昂 | 银河映像 | 火星救援 | 盖里奇 | 间谍之桥 | 猩红山峰 | 如父如子 | 山河故人 | 年轻气盛 | 柏林 | 威尼斯 | 岸边之旅 | 然后呢告诉我 | 大圣归来 | 心迷宫 | 四百击 | 野马 | 风柜来的人 | 诡奇电影 | 阿萨亚斯 | 超体 | 韩国同志 | 张震 | 小飞侠 | 回到未来 | 洛迦诺 | 残酷青春 | 库布里克 | 安东尼奥尼| 罗西 | 奥斯卡外语片 | 艾米 | 胶片 | 饥饿游戏 | 陈冠希 | 思悼 | 建筑 | 外语片 | 阿克曼 | 一千零一夜 | 师父 | 龙虾 | 手册十佳 | 海因斯 | 星战 | 奥斯卡 | 处女作 | 1917 | 卢浮宫 | 柏林 | 纽约客 | 酷儿 | 地下香

— 期待你的加入 —巴黎;里昂;勒阿弗尔;枫丹白露;伦敦;斯特林;罗马;马德里;纽约;西雅图;洛杉矶;波士顿;纽黑文;多伦多;惠灵顿;新加坡;札幌;台北;新北;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成都;重庆;厦门;杭州;桂林……

「深焦」(Deep Focus)是一份成立在巴黎,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迷影手册,提供欧洲及北美的最新电影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全球各大 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无论您是见解独特的批评家,还是精通外语的翻译家,亦或是推广维护平台的公关好手,「深焦」都欢迎您的加入,一起雕铸最好的光影文字。我们也会竭诚把您的劳动成果推荐给华语媒体!进一步交流,请在此微信公众号 deep_focus直接留言。


感谢您能耐心读完全文,或许你喜欢我们的推送,却没有闲钱打赏,不妨顺手点击屏幕末端的广告↯↯↯↯。【深焦】所获得每一笔收入,都将回馈给作者、编辑,并用于策划更好内容和活动。每一篇【深焦】的优质内容,都是作者、译者和编辑的无偿劳动,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才使大家走到一起,而这份热爱也理应收获精神以及物质上的体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