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父家族简介

2017-03-20 百家姓总公会

战国时赵武灵王让国给小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就是后来所说的太上皇,他要求国人穿胡人服装,以便于骑射。骑马代替了战车,国中军力渐强,有吞秦之意,后因二子争王位,被困饿死于沙丘宫。相传姓主父者就是他的后人。

虽然主父偃被诛族,但还有人逃出,这个姓氏现在也还有。

  

  主父偃(?~公元前126)

  时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的破格任用。


  汉武帝为了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之外,另在宫中设立内朝。主父偃在内朝备武帝顾问,对当时的政治颇有影响。几次上疏,都能切中时弊。他认为,诸侯王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而为淫 乱,急则合纵以反抗朝廷,对加强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因此他向武帝建议,令诸侯得推恩分封子弟为侯(见),这样王国自析,诸侯王的权力也随之削弱。他还提出,徙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于茂陵(今东北),内实京师,外销奸猾,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以及设置朔方郡,以省内地转输戍漕,加强防御匈奴等建议。这些建议迎合了汉武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多被采纳。


  元朔二年(前127)主义偃被拜为齐相,揭发齐王奸事,齐王畏罪自杀。武帝以为主父偃曾胁迫齐王,加之赵王也使人告发其接受诸侯贿金,遂下令逮捕主父偃。这时汉武帝并不想杀主父偃,但时任劝说汉武帝杀他,最终被。主父偃死前有数千宾客,但他死后没有人来为他收尸,只有汶孔车一人埋葬他。


  中《史记》写到: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