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姓氏文化的科学价值

2017-04-29 百家姓总公会

姓氏文化的科学价值


姓氏的产生,就是为了别婚姻,这是其早期的两大重要作用之一(另一作用是别贵贱)。所谓别婚姻,就是为了优生优育,杜绝同姓结婚。中国先祖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论语·述而》中就记载:鲁昭公娶吴国同姓(皆姓姬)女子为夫人,结果被人讥笑为“不知礼”,即违反了“同姓不婚”的婚姻原则。《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郑人叔詹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其意为:同姓通婚,不利子孙繁衍。《礼记·大传》亦言“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意思是:只要是同姓,即使相距百代,也不能通婚,这是周朝的规矩。


我们知道,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有一条“铁”的规则是万古不变的,那就是Y染色体的遗传几乎是不变的,体现在只遗传男性。所以人们普遍以男性传姓,是有遗传学的依据的。


人们在研究姓氏中,除了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考察姓氏文化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姓氏。最早的当数英国人乔治·达尔文。他在187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用英国人在教堂结婚名册中的姓氏,研究了近亲结婚现象,首次提出了欧洲人姓氏分布与人类遗传特征之间的平行关系。由此,掀起了对姓名研究热潮,人们纷纷从种族、地域、家族疾病、人口迁移、血型分布等领域研究姓氏。到1960’s—1980’s,研究达到顶峰,先后两次在美国俄勒冈州召开了以数学和生物学研究姓氏为主题的世界性会议。中国在1980’s开始加入。在这方面,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姓氏。袁义达教授卓有成就。


在姓氏中,家族病现象是很值得大家注意的,有的病传女不传男,有的是传男不传女。因此,一个姓氏,又是一部基因图。这是人类宝贵的生命信息资源。有许多外国人,来中国非法搜集这些生命信息,以作研究之用,这是一种侵略行为。当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就可能以这些生命信息为基础,制造一种基因武器,将整个民族的基因改变,这将是民族性的灾难。


中国有很多稀有姓氏,但是这些姓氏又在逐渐消失,这对研究生命之源——人类基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应重视这一现象。研究姓氏,保护生命之源,保护人类基因信息资源,其意义是非常大的。所以姓氏文化,不仅仅是社会文化之内容,还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