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我们的姓名:姓氏的由来

2017-04-30 百家姓总公会

中国人的姓名由来已久,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在许多有关姓氏的传说中和一些姓氏的用字方面考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在远古时期创立姓氏的主导思想是以母系为起源,以女姓为核心。


对于“姓”、“名”等字的原始意,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姓”这个字是由“女”与“生”两部份构成的。这里的“女”即“母”,“女”、“生”就是生母。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而人的“姓”也是要从“生母”,即生母姓什么,子女就是姓什么。


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文字的创立是前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

所以,姓名学的研究者则一至认为,华夏之“姓”产生于远古的母系族公社的时期。“姓”字的创造反映了母系族公社时期的历史特点。那时同一个生母的几代子孙生活在一起,由这个血缘关系组合成的原始集体就是氏族。“氏族”这个名称是后人命定的,氏者姓,族即本族,氏族就是同姓同祖的大家族。


由此可推出,华夏人的姓名,在文字创立的远古时代就已诞生,而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四千余年。文字产生之后,姓名才有了个人文字标志的功能。远古时期传说中的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炎帝等这些开天辟地的创世巨人,他们的名字早在文字创立之前就流传在民间,只是到了文字产生之后,这些传说才被后人整理出来,记录下来。


据考证,在我国古代先有姓氏,而后有名。


姓氏是指姓与氏的合称。据《左传。隐公八年》:无子建德,因生已见易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全而为二,男子称氏,女人称姓,氏可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可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据统计,我国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就有5660个,其中单姓的3484个,复姓的2030个,三字姓146个.当然这里还不包括四字姓五字姓和没有上书的姓,以及明清移居中原的、蒙古、满族人译改的姓。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姓”是表示有血缘关系的世系同族称号,“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则为由同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古老的“姓”形成后较为稳定,“氏”则是后起的,易于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其时,“姓”和“氏”是完全分开的。“姓”用以别婚姻,“氏”用于明贵贱,二者的功用不同。“姓”同“氏”不同者,不得通婚;:‘氏”同“姓”不同者,可以通婚。到战国时代,氏”开始与“姓”融合,至汉代“氏”与“姓”已汇合不分。正如明清学者顾炎武所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史记》始混而为一”,姓氏来源,渠道很多。有以祖先的族号为姓氏者,如唐、虞、夏、殷;有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者,如王、公、伯、侯;有以封国为姓氏者,如齐、鲁、宋、卫;有的官衔为姓氏者,如司马、司空、司寇;有以居地为姓氏者,如城、郭、园、池;有以族内排行为姓氏者,如伯、仲、叔、季;有以职业为姓氏者,如陶、匠、巫、卜等。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


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据梁招琳著《中华民族姓氏流源总谱》载:

中华民族姓氏源远流长,姓氏总源头综合归纳为盘古氏族、天皇氏族、地皇氏族、人皇氏族、有巢氏族、三皇一燧人氏族、女娲氏、三皇之二伏羲氏族,祝融氏为远古母系族群。少典氏後为父系族群。然母系与父系起止,相距也许数万年,文字未兴,莫知各氏其生存期间及谱系前後次第顺序,古今尚无定论。但从发明火的三皇之一燧人氏以黄帝纪年元年岁次甲子、公元前二六九七年推算,燧人氏生於黄帝纪年前岁次乙卯一八0九年、公元前四六0六年(编者招琳以三皇二太昊伏羲氏在位年加三十年。)三皇二伏羲氏伏羲氏,之妹,被後人尊称优生始祖女娲,佐兄正姓氏,制嫁娶後,从现能得见到之姓氏古今文献和考古文物所揭示的资料中搜寻发现,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姓」是伏羲氏太昊的「风」姓,以龙纪官,龙的龙人,伏羲氏之妹女龙娲氏佐夫伏羲,正姓氏,通媒姁,是神媒,尊称优级生遗传学始祖,开始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组织以男性为中心。历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粟陆氏.骊连氏.浑沌氏.赫胥氏.尊卢氏及祝融氏,尊卢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等共十六氏,一二六0年。三皇之二自太昊伏羲氏相传十六代,计一二六0年。少典氏长子三皇之三炎帝神农氏元年、黄帝纪年前岁次甲申五二0年、公元前三二一七年、至黄帝纪年岁次癸未、黄帝纪年前一年、公元前二六九八年。炎帝神农氏相传十代八帝,计五二0年。少典氏生於黄帝纪年前丁亥五七七年。公元前三二七四年。三十三岁生子勗其公,十一传为黄帝轩辕氏。


中华民族姓氏炎黄世胄总始祖少典氏,於黄帝纪年前岁次丁亥五七七年、公元前三二七四年,诞生在地大物博中华土地上,妣有蟜氏女安登,生長子炎帝神农氏,次子勗其,衍传炎、黄世胄大主流。经炎帝神农氏尝百草辨药性,以疗民疾。黄帝轩辕氏初始创建国家制度,划野分九州,得百里之国逾万。除炎帝二百四十七姓外,其余姓氏均为黄帝后传


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分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地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

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


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诸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妘、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妫、吉等二十二姓。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


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


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如本属于妫姓的齐国田氏,至战国时已以田为姓。以往贵族才有姓,平民仅有名,战国以后,平民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自秦汉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而在不同场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区别的。例如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礼节性地问:“请问贵姓?”答曰:“免贵姓×”从未听说有:请问“贵氏”的。


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


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相传人类始祖黄帝轩辕有25个儿子,其中14人功德卓著,黄帝给了他们12个姓,以后世代沿袭,使用至今。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


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


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

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大概在口语中问“贵氏”犯忌,因“氏”与“死”同音。“氏”在远古时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是纪录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家谱、族谱的题名用某氏。


王氏为姓,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太原王氏追本溯源,都是黄帝之后裔。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杆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其时,炎帝神农氏国运衰弱,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最为暴虐勺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炎帝神农氏。黄帝即位后,会诸侯于釜山。经略四方,融黄、炎于一炉,遂开中华一统之局面,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其后裔皆有天下,玄嚣为尧、商、周之祖,昌意为舜、夏之祖。


玄嚣之孙高辛氏,是为帝喾。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是为帝尧;娶有戎氏女简狄,筒狄因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是为商之祖;娶有邰氏女姜原,为元妃,生弃,弃好农耕,懂稼穑,帝尧举为农师,封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是为周之祖。


昌意之子高阳,嗣祖父黄帝之位,是为帝颛顼。颛顼裔孙瞽瞍生子名曰重华,是为帝舜。帝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天下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在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禹践天子位,是为夏禹。夏禹名文命,其父鲧,鲧之父帝颛顼。故昌意为帝舜、夏禹之祖。


周灵王太子晋公之后裔,是为太原王氏之祖。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目前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


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两种状态,大姓和小姓,或称为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常见100个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


常见100个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域人群间的亲缘关系的程度。


据国内姓氏文化权威机构家族网统计,中国的姓氏李、王、张、刘、陈,可谓当代”百家姓“中之大姓,其人口之和达3.5亿。


当年李姓为第一大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9%,最早出自”嬴”姓,春秋时期流行以官位作姓,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姓氏,后传为”李”。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16姓被赐于,由此人丁大增。


王为第二大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一般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随后便用作姓氏,另外,王姓也由很多其他姓氏变化而来,最多的出于“姬”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


另外,姓王的人也有些是商纣时比干之后,甚至古高丽国君也是王姓,逐渐发展为中国第二大姓。近期已经宣布成为第一大姓了。


张为第三大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据《元和姓纂》中记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张星,因姓张氏”,因此相传张姓源于黄帝,是黄帝的后代,张姓自汉代开始逐渐增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行有关,当时盛行“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比如当时的道教领袖如张角、张鲁等。


按照姓氏进化的普遍规律,大姓人数将越来越多,小姓人数将越来越少,甚至最后消亡。这项调查和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通过县、地区、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从而共获得姓氏4100个,得到了当今中国新百家姓的排序。


【新百家姓】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肖、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等一百个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