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喻氏家族简介

2017-05-12 百家姓总公会


喻姓的得姓始祖是俞柎。据《》记载:“黄帝臣有医官俞柎,当为之始。”俞柎,黄帝臣,善医术。据《》、《》、《》等书中均有其事迹记载,或作“”、“逾跗”、“臾跗”。《说苑》云:“俞逾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俞柎的后代相传姓俞,称为俞氏。到了南宋建炎时,俞姓的后代有个叫俞樗,聪明好学,举为进士,精通世故,无所不知,皇帝喜欢他佯佯知喻,就将喻姓赐给他,他的子孙就相传姓喻,形成了些支喻氏。故喻氏后人奉俞柎为喻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 姬姓,出自远古黄帝时代医官俞柎。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远古黄帝时,有个医官叫俞柎,他就是喻氏的祖先,俞柎的后代相传姓俞。 经三千多年到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俞氏一族后代有个叫俞樗,聪明好学,举为进士,精通世故,无所不知,喜欢他“佯佯知喻”,就将“喻”字赐给他为姓氏,从此以后,俞樗的后裔子孙就称喻氏,世代相传至今。


喻氏后人大多尊奉俞柎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出自 春秋时期 楚国公族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或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记载:“俞豊氏,芈姓,食采于南阳豊亭,因氏焉。”


在宋朝以后,在俞豊氏族人中有的与喻氏合并为一,省文简改为单姓喻氏,亦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俞氏、豊氏者。豊氏,就是现在的豆氏。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朝时期官吏使喻,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使喻,亦称作喻使、喻令,就是传令官。在史籍《》中就记载:汉朝初期,在公元前180年农历7月18日太后逝世后,西汉开国名将立即屯军十万于荥阳,并“遣使喻至齐王及其他诸侯处”,专待吕氏一族有谋夺汉位之变,即群起而诛之。此后太尉周勃与丞相在宫中作内应,后在齐王的命令下,“至辛酉(农历8月27日),斩,笞杀吕嬃,分部悉捕吕氏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在“廷灭诸吕”这一历史事件中,大将军 灌婴派出的那些“使喻”,就是与其他诸侯和大臣们联络的传令官。使喻、喻使、喻令之官称一直沿用至 王莽篡汉之际,到东汉时期改称长史令,下辖若干长史。


在使喻、喻使、喻令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喻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谕姓,出自春秋时郑国贵族后裔渝氏,属于以音讹变字为氏。在史籍《》中记载:“郑后有渝氏,通作喻。”在史籍《通志略·氏族略》也记载:“今喻氏多作谕氏”。渝氏、谕氏改为喻氏始于东汉,始祖为苍梧太守谕猛,以谕定与喻字形相近,读音也往入混淆难分,喻字又比谕字少四笔(指繁体),遂改为喻氏。


按史书记载:“谕猛,字骄孙,后汉人,为薛令,永元己丑(公元89年)升苍梧太守,为清白吏,郡人称之。改姓喻,为喻姓第一始祖。”谕猛的后代,在汉朝并未全部改为喻氏,直到东晋,还有裔族豫章人谕归,作过曲阜令,著有《西河记》,他也是谕猛的后代。谕归后来也改为喻归。


另,今有诸多姓氏书籍中跟随着《通志略·氏族略》的记述而定论:“在谕归改为喻归之后,世上再无谕氏”——这个结论是十分错误的!在今湖南省的长沙市、张家界市、衡阳市,云南省曲靖市、,台湾省的等地,依然有许多谕氏族人分布,他们都是谕猛的后裔子孙。因此,在领域研究的过程中,切忌“人云亦云”,而且绝不能以“抽样调查”的结果作为考察结论。


源流五

源于鲜卑族渝汾氏,在史籍《姓脑》中记载:“渝汾,夷姓,鲜卑部族。”鲜卑族渝汾氏,实际上源出喻,出自秦汉之际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古氏族部落,史书中对其记载极缺,曾一度依附于匈奴,在匈奴民族被击溃之后,该氏族部落游牧于代北地区。到了南北朝时期,在拓跋·诘汾为首的拓跋鲜卑部迁徙到原匈奴旧地之后,占领了东西一万二千里,南北七千余里的广袤之地,由于拓跋·诘汾率部迁徙立了大功,在部落间颇有威望,拓跋·诘汾的儿子北魏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公元174~277年)遂利用西北地区一度强大的鲜卑没鹿回部,逐渐吞并了其他鲜卑部落和当地各个少数民族部落,之后又吞并了没鹿回部,从此拓跋·力微便成为统帅骑兵二十万的大酋长,并建都帐于五原(今)。这个期间山羌喻婆罗门被兼并入鲜卑白部大人所率领的陇西鲜卑。


(公元258年),拓跋·力微迁都于盛乐(今)。为了表示自己有莫大的权势,于当年夏农历4月在盛乐祭天。诸部大人皆来助祭,只有白部大人观望不至。于是拓跋·力微怒而杀白部大人,诸部畏服,拓跋部从此取得了西北地区鲜卑诸部的统率权,并取得了大酋长的世袭权。从此,山羌喻婆罗门氏族部落逐渐融合入鲜卑民族,分迁于山西,以故部落名称为姓氏,称渝汾氏。到了(元宏)执政,他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使鲜卑势力入主中原,统一了中国北方,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渝汾氏族人再次被分化入鲜卑各部,分改为喻氏、、俞氏、渝氏等,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 苗族、 侗族、 彝族、 土家族、 藏族、 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喻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喻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俞柎、俞樗、谕猛。

各支始祖

喻蕃衍:喻氏自东汉苍梧太守孟始,后子孙蕃衍,播迁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上高、新昌、新喻、安义、彭泽、馀干、玉山等县。是为江西喻氏始祖。


喻启元、喻良荣、喻 钸:喻启元于南宋建炎间自;四传至良荣,淳熙间迁居会稽王城;良荣曾孙钸、结兄弟,始迁剡北之喻湾。是为剡北喻氏始祖。


喻大武:北宋熙宁间,大武由南昌迁萍乡,十数传至贵甫,仄四年再迁邑之遵化乡清溪一甲。是为清溪-甲喻氏始迁祖。


喻 韬、喻子西、喻子惠:喻韬在北宋建隆间由浙江钱塘迁之南村,其孙子西、子惠分居邑之龙牟、南岸,遂分为两大支。十六世时幼派再分为山坑、周田、香山等支。是为宁邑喻氏始祖。


喻原桢:明初迁居浏阳。是为湖南浏阳杨林喻氏始迁祖。


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来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四位,人口约七十一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45%左右。喻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远祖起源于春秋时期,据说是郑国贵族的后裔。发展和演变:东汉时期,苍梧太守谕猛改“谕”为“喻”姓。到了,东晋时期,喻猛的后裔谕归,也改姓“喻”姓,从此,史书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谕姓,到了晋代,全都改成了“喻”姓。据《姓苑》载,南宋建炎进士俞樗,就是俞柎的十六世孙。博学多才,又有误解人之目,皇帝因而赐为喻。谓其晓喻一切。分布在江西、湖南、江苏、浙江。在宋朝时候,宋朝人俞樗,进士出身,多才多艺,是梁俞药的后代。被皇帝赐姓为喻。现在喻姓的主要一支。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安徽等地。喻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河东(秦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江夏(置。相当于今天一带),南昌(汉代治,隋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为南昌府治,均为今)三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喻姓世称河东望,江夏望,南昌望。


喻猛

喻猛:字骄孙,后汉人,为薛令,和帝永元己丑(公元89年)升苍梧太守,为清白吏,郡人称之。改姓喻,为喻姓第一始祖。


喻合

喻合:字匡孙,好学不慕荣宠,隐居庐山北阜,布衣蔬食三十余年,征召入相,不起。


喻药

喻药:时,重用士族,赐安州刺史俞药为喻姓,这是喻姓的开始。喻药本为南昌人,后迁徙到(今浙江省建德东北)。喻药的第十六世孙喻樗为南宋著名学者,被皇帝赐姓为喻。


喻凫

喻凫:字坦之,号均羽,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进士,乌程令,曾与唐代名诗人、无可等唱和,有诗集一卷传世。


喻皓

:北宋初建筑家,浙东人,特别擅长建塔。他在负责建造开封时,考虑到开封地处平原,多,就在建塔时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以抵抗主要风力。在建造杭州梵天寺塔时,他又科学地解释了木塔的稳定问题。他所著的《》三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著,现已佚。


喻樗

喻樗:字子才,号湍石。南宋时,为人性直好议论,与语奇之,荐授正字。以下主和议出知舒州,通判衡州致仕。死,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知蕲州,孝宗即位,用为提举浙东常平,以治绩著称。喻樗善识鉴,尝言沈晦、进士当第一,后果然。有《中庸大学论语解》、《玉泉语录》。


喻侃

喻侃:字伯经。婺州义乌香山(今义乌东河乡)人。义乌著名文人喻良弼之侄。进士出身,为官清廉勤政,然仕途坎坷。致仕后,闭门著书立说,著述颇丰。喻侃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泽厚绵长。自喻良倚、喻良能兄弟同科登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上第后的六十年间,一门六进士,成为南宋时期喻氏家族引以自豪的荣耀。


喻时

喻时:明代光山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仕至南京兵部侍郎,《》有传。


喻昌

:字嘉言,清朝新建人。读书研究医术,于清朝初年成为名医。治疗多奇中。在研究《》方面有许多新发现,著成《》,又著有《》,根据治病的实例写成《》,这三部书合称《喻代医书三种》,为中医著作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时年80岁,预知死期,坐论而逝。


喻汝砺

喻汝砺:字迪儒,号三嵎,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直秘阁学士,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砺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号扪膝先生,著有《扪膝稿》等。


喻惠洪

:一名德洪,字觉范。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俗姓喻(一作姓彭)。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年)才获释回籍。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最著名。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诗被收入《》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


喻茂坚

喻茂坚:明代官吏。重庆市荣昌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南京铜陵知县。数年后调任知县,力革溺死女婴之陋习。正德十四年(1519年)任福建监察御史。嘉靖元年(1522年)巡抚陕西,平定总兵李隆之乱。嘉靖二年(1523年),巡抚河南、直隶时,严惩贪官污吏,有政绩。历任山西布政使、郧阳巡抚、应天巡抚等职,其间参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任淮阳总督负责漕运期间,节省修漕经费白银10万余两,代纳庐、凤、淮、扬4府百姓水荒积欠钱银18万两,升任南京。后秉公查处楚世子英耀杀父一案,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升任刑部尚书。因上疏营救谏官,弹劾奸相,触怒,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冬辞官还乡。还乡后倡议并主建荣昌乐雅书院。在刑部任内曾主持编纂《》。


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一带地区。汉朝太初元年(丁丑,)置,与京兆、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以西、一带。三国时期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其时辖地在今、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汉朝时期置苍梧郡,治所在广信(今),其时辖地兼有湘、粤各一部。南北朝时期仅辖今梧州一带。隋朝时期改为封州。唐朝时期改为梧州,而后一直沿用至今。


南昌郡:亦称南昌府,汉朝时期治。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其时辖地在今、钟祥县、、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其时辖地在今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西南部)。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严陵郡:唐朝的治所在今桐庐西北,严州以居此而得名严陵郡。宋朝时期以睦州为严州,治所在建德(今浙江建德)。明、清两朝为。民国时期的建德县治在旧府治。1958年西迁今浙江建德。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合并为杭县。


: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其时辖地在今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今)。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以望立堂。

:以望立堂。

苍梧堂:以望立堂。

南昌堂:以望立堂。

严陵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安州堂:以望立堂。

遗仁堂:出自汉朝喻猛的传说。喻猛,字骄孙,和帝时为苍梧太守,以清白为治,皇家褒奖,百姓爱戴。被人称为交趾遗仁,梧守之流风可尚。后来喻氏家人就以“遗仁”为堂号来怀念此人。


四言

源自谕氏;

望出南昌。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喻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苍梧重望;

庐阜高贤。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喻猛,官苍梧太守,有政声。下联典指晋·喻合,隐居庐山北阜,屡征而不起。


真义声远;

扪膝品高。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喻侃,为师奔走伸冤,人赞之曰:“子真义也!”下联典指宋喻汝砺,扪膝言不能为贼所屈,挂冠而去,人称“扪膝先生”。


源起建德;

系承俞樗。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联典指南宋俞樗,建德人。五代后梁俞药之后,以其博学多才,又有识人之目,皇上赐姓“喻”,谓其无所不知也。


为师伸讼;

有女择婿。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喻侃,为师陈亮伸冤。下联典指宋喻樗有二女,富家子来请婚,皆不许,后果得佳婿。


五言

十载寻父母;

七岁善诗书。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孝子喻德昭,临川人。洪武初,父母徙凤阳。时德昭六岁。年十四,诣凤阳寻父母,辗转十年,得见父于汉中屯所,而母已殁,乃扶父归。下联典指晴代优贡生喻宗仑,字东白,号桐乡,江西新城人。七岁能诗,稍长善擘窠书,尤精小楷,兼善八分。


七言

服官进忠义之传;

扪膝鸣气节之高。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义乌人喻良能,字叔奇,绍兴年间进士,历官广德尉、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处州知州、朝请大夫。曾向朝中进献《》二十卷,孝宗深为赞赏,当即下令颁发全国。另著有《诸经讲议》、《》、《家帚编》。下联典指北宋末仁寿人喻汝砺,字迪儒,官祠部员外郎。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宗、钦宗,册立为傀儡皇帝,国号为楚,不少官员前去祝贺,喻汝砺扪膝说:“不能向贼臣屈服!”于是辞官而去,人称“扪膝先生”,著有《扪膝稿》。


质直好议丞相宰;

挂冠扪膝员外郎。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建炎进士喻樗,字子才,号湍石,其先南昌人,后徙严。为人质直议论,历官正字、太宗正丞、工部员外郎等。下联典指宋代祠部员外郎喻汝砺,字迪儒,仁寿人。张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砺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世。


长笛临风作数弄;

巨著入库计六宗。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器乐家喻陟,字明仲,睦州人。妙于长笛,持节数郡。每出按行,至山水佳处,马上临风,辄作数弄。下联典指清代学者喻国人,这春山,彬州人。博览载籍,著书三十五种,入四库者有《周易辩正》、《》等六种。


叔奇早为广德尉;

培伦追赠大将军。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绍兴进士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人。历任广德尉、工部郎中、太常侍丞,出知处州。曾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又有《诸经讲议》等。下联典指近代民主革命(1886-1911),字云经,人,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工科和药物化学。1908年加入同盟会。他多次试制炸弹,实行暗杀,并与等组织暗杀团,1909年谋刺新任直录总督端方未成。次年,又与黄复生等潜入北京谋炸,因未遂,逃往日本。1911年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被俘,英勇就义。中华民国成立后,被追赠为“大将军”。


十言及以上

扪滕长吟,先生不附和议;

持书伸讼,义土能白冤情。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祠部员外郎喻汝砺,字迪儒,仁寿人。张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砺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世。下联典指宋代富阳尉喻南疆勇于为陈亮明冤之事。


取义成仁,革命精神传后代;

捐躯为国,高风亮节足千秋。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近代民主革命喻培伦。

交趾遗仁,梧守之流风可尚;

淮南奏捷,子才之致力居多。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后查看您的姓氏起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