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28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一手推动五四,提携鲁迅、胡适,是近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

2017-08-21 百家姓总公会

翁同龢称赞他:年少通经,文极古藻,隽才也。

 

冯友兰评价他:一介寒儒,书生本色。

 

林语堂认为他软中带硬,外圆内方

 

陈西滢评价他是当代最有风骨大丈夫


罗家伦赞誉他说:千百年后,先生的人格修养,还是人类向往的境界。

 

他就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他一生爱国,并致力于科学与民主的践行,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他不仅有先进而独到的教育理念,而且能排除万难付诸于实践,尤其他创造的北大辉煌,历来为人所敬仰。没有蔡元培。就没有新北大,没有新文化运动。

 

17岁中秀才,25岁入翰林院,救亡图存奔走不息

蔡元培1868年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他4岁入家塾读书,后因父亲病逝,寄居到姨母家读书。他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随之进入翰林院,两年后任“编修”,这至少相当于如今的中科院院士。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1898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1900年,庚子二十六年蔡元培33岁,由于他的妻子受封建思想约束,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直处在不和状态,而当他逐渐接受了西方新思想后,便开始重新思考女权的定义,于是写出了《夫妻公约》,让妻子拥有更多权利与自由。在蔡的不断启发下,妻子慢慢理解了公约的意义,不再缠足,也破除了对鬼神的迷信。夫妻感情越加深厚,家庭生活更加幸福。

 

1903年,蔡元培为抗拒俄国政府觊觎中国北方领土,与上海反清革命志士以对俄同志会的名义办了《俄事警闻》(后改《警钟日报》)。1904年,他37岁时在上海组织建立了光复会。

 

1905年,乙巳三十一年38岁时,同盟会成立,光复会并入,孙中山委任蔡元培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075月,丁未三十三年40岁时,他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柏林,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和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一面学习,一面教授唐绍仪(后任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4个侄子的中文教师,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开始了4年海外留学的生活。期间,他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等一批学术书籍。

 

191111月上旬,宣统三年辛亥年,辛亥革命爆发,在陈其美去电催促下,蔡元培取道西伯利亚回国。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永远的北大校长

191214日,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他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学和中学校令,他强调要把中学和大学建造成健全国民的学校。19122月,鲁迅被他邀请到教育部任职。

 

19127月,蔡元培因不愿与袁世凯政府合作而辞职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期间蔡元培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后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顺利留学的。

 

19161226日,蔡元培被正式任命北大校长。当时蔡元培到北大报到,校役们夹道欢迎,纷纷向新校长鞠躬行礼,没想到,这位来自法国的大绅士,前清的大进士,竟脱下礼帽,鞠躬还礼。从此,平等、民主之风吹进了北大校园。

 

蔡元培发表就职演讲,给北大学子约法三章:一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二砥砺德行;三敬爱师友。“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这篇演讲一出世,遂成名作,百年后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一个新的北大,就要在蔡元培手里诞生了。

 

蔡元培对北大乃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正如杜威所言:“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蔡元培从接到任命书的第一天起,便用刘备三顾茅庐般的赤诚,打动了新派人物陈独秀,让陈携带主办的《新青年》从上海到北京,担当北大文科学长。

 

陈独秀出山,李大钊接着马列主义任了图书馆馆长,26岁的“海归”胡适被聘为教授。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等新派大腕云集北大,给死水般的北大来了一场狂飙式的洗礼,宣告着北大新世纪的到来。

 

梁漱溟深有感慨地说:“蔡先生的了不起,首先是他能认识人,使用人,维护人。用人得当,各尽其才,使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热和光,这力量可就大了。”

 

蔡元培新旧通吃,激进的,保守的,顽固的,甚至反动的,只要有真学问,都可以在北大有一席之地。有时候两位老师同时上课,教室挨着,由于政见和学术观点的不同,老师互相对立,甚至互相谩骂,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义愤填膺······

 

辜鸿铭,清国文科进士,英国文学博士,拖着长辫子,大谈复辟,痛骂新党,蔡元培看得惯,教导学生们跟辜学学问,学辨证思维。更有像黄侃、陈汉章、刘师培等保守主义者,和胡适等新派文人,在北大唱起对台戏,蔡元培是何等的大气和睿智。

 

文科百家争鸣,理科百花齐放,蔡校长聘请著名物理学家夏元瑮任理科学长,接着李四光、丁西林、任鸿隽、李书华、翁文灏、朱家骅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尽入彀中。

 

蔡元培邀请世界各国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来北大讲学,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和孟禄,法国著名数学家班乐卫,以及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等,还跟着外国名校学大牌范儿,授予杜威、班乐卫等人名誉学位,扬了北大在世界高校史上的声威。

 

对于一些不称职的教师,包括外籍教师,如英国教员克德来、燕瑞博和纽伦等,蔡校长坚决辞退,官司打到英国驻华大使也没用。这就是蔡元培的霸气!

 

1920年,蔡元培在北大招收女生,首开大学教育男女同校之先河。

 

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不再是公子哥儿的休养所,而是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的圣贤地。正式生旁听生偷听生,共处一室,其乐融融,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打工时,就常旁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的课。

 

在大学创设研究所,是蔡元培筑梦世界名校的又一举措,开国立大学设置研究所之先河。1917年底,北大各学科研究所纷纷成立,引起媒体轰动,成为教育界新鲜事儿,成为学界饭后谈资,开了中国培养本土研究生的端绪。

 

蔡元培不贪权不恋权不要权,把民主无私地还给教职工,在北大建构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授治校管理体制,实行立法和行政分离,大力精简机构,全国第一学府,数千人的规模,设校长一人,不设副校长,校长办公室只设秘书一人,成为百年后高校行政管理遥不可及的梦想。

 

五四运动爆发后,蔡元培为抗议政府逮捕学生,提交了辞呈。后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向政府齐上辞呈,支持蔡元培。他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中说:“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


新文化运动的“教父”

1916年底,蔡元培在留法同窗汤尔和家第一次看到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便被其深深吸引了。此时蔡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正到处物色文科学长人选。读了陈的文章后,蔡元培不禁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最恰当的人选吗?

 

蔡元培于是便来到西河沿陈独秀借寓的中西旅馆拜访,劝陈到北大就任文科学长。陈独秀舍不得放弃刚刚起步的《新青年》。后来蔡元培对陈独秀说,你可以将《新青年》带到北京来办,北大有一大批思想独立的教授,可以帮你写稿,也可以提高《新青年》的质量和知名度。这番话让陈独秀动了心。

 

19171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推荐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当时很多人诟病陈独秀没有学位头衔,也没有像样的学术著作,如何胜任文科学长?为了能让这个任命顺利通过,蔡元培特地为陈独秀虚构了学历和履历,称陈“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13日,教育总长范源廉签发了陈独秀的任职命令;15日,北京大学宣布陈任文科学长;同日,陈独秀正式上任,《新青年》杂志也随之迁往北京。

 

19178月,《新青年》因故停刊,次年115日复刊出版,此时编委会经过改组,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等人相继加入到编辑队伍中。期间,《新青年》相继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的《狂人日记》、李大钊的《布尔什维克的胜利》、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等文章,鼓吹新文化、新思潮,将科学与民主思想带入北大。蔡元培后来在文章中回忆道:“自陈独秀君来任学长,胡适之、刘半农、周豫才(鲁迅)、周启明(周作人)诸君来任教员,而文学革命、思想自由的风气,遂大流行。”《新青年》编辑部和北京大学文科基本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新青年》的撰稿人和编辑也大都是北大同人,这些思想独立的大学教授和学者积极为《新青年》撰稿,大大提高了《新青年》的质量和知名度。

 

由于北大进步师生的加盟,《新青年》宣传内容更广泛,影响也更大,开始真正扎根到“新青年”之中。而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北大进步师生创办的《新潮》《每周评论》等杂志,又进一步扩大了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的影响。这样,新文化运动从原来的陈独秀少数人提倡的文化运动变成有大批青年学生拥护的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梁漱溟说蔡元培好比汉高祖,不必亲自出征却有群雄与之共图大业。梁漱溟先生在谈到新文化运动时所说:“所有陈、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们诸位若没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

 

194035日,蔡元培在香港去世,消息传来,举国震惊。毛泽东在延安闻讯后发去了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对这位北大的老校长给予高度的概括性的评价;与此同时,周恩来也写了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也是对蔡元培一生的总结。

 

现如今,中国大学虽然数量众多,但再也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够比肩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即便是北京大学自身,也难以重现辉煌。以致人们纷纷感慨: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究其原因,是大学精神的缺失,是包容精神、自由精神和独立精神的缺失。现在的大学不是向政治看齐,就是被金钱和虚名所俘获。让人不得不怀念蔡元培的伟大!我们需要重读蔡元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