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训,传递先人最初的信仰

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中是重要的一环,而家风所依赖的是家训。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家训的理解和关注少了些,这是因为在“小家庭时代”,很难形成由家训成为家风,而更多的是依赖于现代教育的进步。

有关家训的内容,是由来已久,且散见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著作中。在《孟子》《韩非子》等专著中,都有一些古人家教经验的记载和论述,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出现了专门的《颜氏家训》,随后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家训”问世。

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总共有一百二十多种,到了近现代的《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与《傅雷家书》,则并称我国“三大家教典范文本”,三人的子孙也个个成才。

家训所传达的是传统家庭教育文化,其核心在于“重德修身”,比如《颜氏家训》中所说的“笃学修行,不坠门风”等等。这样的家训在今天,跟当下的教育相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现代教育上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它所传递的是最初的信仰,因此,“家训”在今天有必要重读。

《颜氏家训》:传统中国家风宣言

二十多年前,在书店见到一册《颜氏家训》,很好奇的是古人所说的话放在今天,也有其价值。倘若追寻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或许可追踪到家庭教育这些年的落伍吧。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思想家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也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写下约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

这本书融合了颜之推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众多“家训”当中,《颜氏家训》首开先河,将家庭教育给以高度,并全面诠释家庭教育的意义,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结合实际,且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这一种精神也是家庭教育的范本。

教育家称这本书是“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这并不为过,宋代朱熹的《小学》,清代陈宏谋的《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这“家训”也影响着后世的“家训”书写。

《朱子家训》:传统家教名著

家训之所以被不同人家提及,就是能够结合实际,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修身治家之道。在众多家训当中,《朱子家训》之所以常常被提及,是作者仅用522字就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观察《朱子家训》,我们不难发现,它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在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时,它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在现今流传的《朱子家训》中,版本有二,一为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朱柏庐所作,二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做。前者原名为《治家格言》,而后者则题为《紫阳朱子家训》。不过,朱柏庐所写的《治家格言》更为通俗易懂一些,因之,在两种家训中,其流传和影响也更大一些。

《曾国藩家书》:教儿女辈“勤俭谦”

在清代名臣中,常常被提及的有曾国藩、李鸿章等,倘若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曾国藩所做出的贡献或许更大一些,一部《曾国藩家书》将他的思想表露无遗。他立志求学,要求极严,抱负很高。哪怕是在后来的为官过程中,也极为重视家庭教育。

据说,蒋介石的案头有两样东西是少不了的:一部是《圣经》,一部就是《曾文正公家书》。毛泽东青年时代也推崇曾国藩,《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一书中就有较详实的论述。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包含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在其家书中,立志之论甚多,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

曾国藩还留有著名的的治家八字:“早、扫、考、宝、书、蔬、鱼、猪”,他给儿子纪泽的信中说:“昔吾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故余近写家信,常常提及书、蔬、鱼、猪四端者,盖祖父相传之家法也。”

在曾国藩的一生中,他所追求的是修身平家治天下,至于他的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比如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在“读书无用论”的时代,这样的话语自有其价值所在。

对《曾国藩家书》的评论或解读这些年很有不少。这家书所传达的信息,看似传统,实则是很接地气,总能让不同的读者从中找到自身的缺点,而以此映照,才能够发现自我。

《傅雷家书》:中国知识分子的家教心得

家书在自由的交流中,其中所形成的氛围是家的温馨,而这样的沟通也特别有效。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傅雷家书》可谓是风靡一时。记得我在书店里遇见这本书时,即买回家阅读,尽管这时不大懂得其中的英文,也读得津津有味。这是以书信传承家风闻名的经典案例。修谱续谱哪家强,家谱国际修谱王,《傅雷家书》是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年至1966年5月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186封书信,其中最长的一封信有7000多字。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家书中,傅雷的名句让人难忘,比如“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读这样的话语,总让人动容。

读《傅雷家书》,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因之,楼适夷说它不光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无疑,家训正是对点滴生活的总结,是对未来的期许。说到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缺的那种精气神正是对传统家庭教育的选择性遗忘。当我们重拾家训时,或许能够遇见美好的未来。从某种角度上看,家训所承载的是先人的智慧,或许我们今天能够通过家训,才能够读懂每个时代的风气和风度。


赞赏



推荐阅读

家族成员名片   寻祖寻亲寻辈

我的家族简介   寻找家族名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