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树英现象”可否复制?建筑工程领域泰斗级律师新书发布!丨律新社福利日(仅赠5本)

2017-03-12 律新社

律新社 | 编辑部出品



这是一本专为法学人写的书,

很辛辣、很幽默、很无奈、很动人。

它可能会让你豁然开朗、会心一笑;

也可能令你胆战心惊、手心冒汗。

但重要的是:

它教会你如何冷静地看这人世间的众生相;

它教会你如何睿智地解开这错综的玲珑局!

 

——摘自《墨斗匠心定——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序言 


在律师界,有人说,“朱树英现象”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他是带着“专业”去读法律、做律师的;也有人说,朱树英有个超强大脑,他对行业实际情况真实了解,对专业法律理解异常透彻,法庭上反映极为迅速,对案件的分析判断极其精准。

 

作为建筑工程法律界的泰斗级律师,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树英律师凭借着超强大脑和业精于勤的钻研精神,在业内积累了一大批“朱粉”,“朱树英著”的书也凭借专业的干货和毫无保留的“传道授业”俘获了一批忠实的书迷。2017年3月1日,朱树英律师携新书《墨斗匠心定——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以下称为《墨斗匠心定经纬》)在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与广大读者见面。律新社了解到,《墨斗匠心定经纬》已通过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

 

现在律新社粉丝们又有福了!律新社编辑部来送福利:5本《墨斗匠心定经纬》,先到先得!(报名方式详见下方)




【书籍介绍】

 在法律界,虽然“朱树英著”的书往往是一版再版,但不少读者却反映:在阅读朱树英的专著时,对其中的代理案件以及取得的成功充满了敬佩之情,想进一步知道他是怎样接受疑难复杂案件的?他判断和决策时的思维是如何运行的?案件在庭审过程中,法官的观点态度有何变化?整个案情的发展又有哪些关键点位?……却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即使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大数据搜索也会发现,关于朱树英的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很多,但关于其代理的疑难案例则多为片段,鲜有完整者,并且挖掘的深度和精度也难以让人满意。《墨斗匠心定经纬》的出版,将满足广大读者之需,让大家一饱眼福。

 

《墨斗匠心定经纬》该书按建设工程和房地产两大版块分为上下两册,由朱树英律师从自己办理过的上千个案件中,精心挑选自己代理过的具有代表性的54个经典疑难案例,其中建设工程案件26个,房地产开发案件28个。

 


此书(上册)可谓是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问题集大成者,书中一共记录了26个典型案例,涉及企业资质、造价结算、工程质量、工期争议尤其是签证索赔等题的方方面面。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在某些案例之后附上了相关的论文,这缘于朱树英律师每每在结案后的总结、分析,最终跳开单个的案件,站在更高的层面对群象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使读者有触类旁通的豁达感受。

 

此书(下册)通过实战的房地产开发28个疑难复杂案例,归纳、分析其民事法律关系。书中回眸的28个房地产开发相关案件,其中27个民事案件中的22个为民事诉讼案件,其中最终审级为最高院的有4个、地方高级法院的有13个、中级法院的有4个;另有5个为仲裁案件。上述27个民事案件中,除了3个由朱树英律师担任首席仲裁员(未代理任何一方)、4个案件达成和解或调解结案(最终结果均有利于我方当事人)外,其余20个案件朱树英主任所代理的当事人均获胜诉。另有1个涉及房地产专业问题的刑事案件,经朱树英律师出庭进行法庭辩论后法院将案件退回检察院补充侦察,后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律师个人承办房地产开发案件的数量虽然有一定限制,但案件反映无限的纷繁复杂的法律问题,以及房地产开发专业案件所反映实战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博大精深和精彩纷呈,是经历者的最深切的体验和领悟。

 

【关于作者 】

 朱树英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筑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兼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上海、北京等九城市以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建设专业仲裁员。担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八所大学法学客座教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有一百多篇论文在国内外专题会议上发表,有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三本共130余万字的专著《建设工程法律实务》、《房地产开发法律实务》、《建设工程实务问题》以及与他人合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建设工程合同与索赔管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住宅商品房交易与物业管理案例评析及法律实务》均深得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朱树英主任曾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工作过28年。他从事律师工作二十多年来承办过近千件有关建筑、房地产领域的非诉讼和诉讼案件,其中多为行业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在建设工程领域,朱树英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首屈一指,他在非诉讼领域首创的全过程和阶段过程服务模式,为拓展中国律师在建筑房地产领域的服务广度和深度作出了显著贡献。

 

【如何获取】

搜索添加微信公号“律新社”——将此文发送到朋友圈,并写一句评论——截图发送到律新社后台——留下你的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地址——律新社美女小编将会联系你——前5名送书。

 

【延伸阅读】

 2017年3月1日,在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朱树英律师携新书《墨斗匠心定经纬》与律师同仁见面,新书发布会以“以书会友”为主题。

 

新书发布会现场,业界友人与书迷朋友们齐聚一堂。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女士,国家市长培训学院副院长逄宗展先生,法律出版社编辑总监张雪纯先生,《民主与法制》杂志社总编辑刘桂明先生,《建筑经济》总编易冰源先生,《建筑时报》总编余凯凯先生,法律出版社应用分社戴伟先生等到场与会表示祝贺另有 50 多位嘉宾参加了本次新书发布暨建筑房地产案件律师执业技能研讨会。

 

下述文章来自本次发布会朱树英律师的主题发言,经朱树英律师本人授权,分享值此,以飨读者:


长期外出讲课碰到的困难除了交通不便或者途中交通事故影响行程外,还经常会遇到雨、雪、雾、霾等特殊天气造成的困难,有时甚至是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也是讲师在涉及讲课或演讲的时间安排对受众持什么态度的考验,有时甚至是重大的考验。我的应对、处理原则,和前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掌控时间从美国西部洛杉矶赶回上海参会一样,这也是我一以贯之的为对受众或学员负责,宁可辛苦自己的处事原则。2011年年初,四川省绵阳市律师协会就提前邀请我去给当地律师讲课,根据当地培训计划和我的档期商定时间为7月29日周六。谁知临讲课前没几天,7月21日,四川涪江上游普降暴雨,阿坝州松潘县境内一个电解锰厂的尾矿渣流入涪江。至26日,经绵阳市环保部门监测,尾矿渣造成涪江绵阳段水质出现异常,水质遭受污染,民用自来水不能饮用,全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受到影响,宾馆也只能供应矿泉水。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不为所动,仍按原计划克服生活困难按期讲课。我化了一天时间,以《注重拓展建筑房地产领域的非诉讼业务 并使之成为律师新的业务增长点》为题,在西南科技大学的学术报告厅为350多名当地律师进行专业培训。我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知识,尤其是我面临重大环境污染仍坚持给当地律师传授拓展建设工程和房地产领域的非诉讼服的突破点和招术,这让当地司法部门和律协领导深受感动,我的讲课也给当地律师留下深刻印象,许多年轻律师对我的演讲感慨“受益匪浅”。


长年外出讲课碰到更多的是特殊天气造成的交通困难,加上我的时间安排前后衔接紧凑,航班严重延误往往会使人痛苦不堪。2008年12月 27日周二,由当时建设部办公厅领导的推荐,我接受乌鲁木齐市建设委员会的邀请第二次给当地建筑施工企业讲课。之前我已在乌鲁木齐建委讲过一次,当地的施工企业听课感觉言犹未尽,这是我应邀请再讲一次的行程。新疆的冬天不适合室外施工但适合施工企业的室内培训,而且冬天的乌鲁木齐天气多变,常常因大雪甚至是暴雪或者冻雾等特殊天气影响飞机飞行。我原本安排乘坐26日下午从上海直飞乌鲁木齐的航班,却因为乌鲁木齐大雪飞机临时经停在北京等候雪停天气好转。这种情况的未知前景在于航路天气,经联系航空公司得知航路天气正在转好当晚还能起飞。我一直等到晚上12:00飞机才起飞,到达乌鲁木齐时已凌晨4:30,我赶到宾馆只迷糊了二个小时。由于我遇到这样的情形会把受众按时听课需求放在第一位,本着对学员负责的精神,我还是按时赶到会场完成了预定的讲课任务。


我遇到更大的类似困难,是因为天气原因飞机航班不能正常飞行或者航班被取消,遇到这样极端情况的意外事件甚至是不可抗力的情形时,该怎样办呢?我仍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尽办法克服困难。2009年7月下旬的一个周末两天休息时间,预定22日周六,我应邀在青海省西宁市给当地律师讲课,这也是第二次给青海律师讲课。按计划第二天23日要在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给建设工程总裁研究生班讲课,预定的演讲题目是《从疑难案件的司法实践看施工企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及相关法律的准确把握和运用》,校方回复这个课题学员非常重视,许多其他班级学员也都选择来听这堂课。西宁到北京有直达航班,空中飞行为2.5小时,我计算时间周六课后赶去北京应该没有问题,因此,我按预定行程在周六课后直奔机场从西宁飞往北京。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2日下午开始,北京上空乌云密布暗如黑夜,狂风暴雨骤至北京街头,雨量之大罕见,一场北京并波及整个河北省少见的强降雨气象灾害突然降临。受强降雨影响,首都机场22日下午开始共延误、取消航班数百架次。我的航班也备降到了山西太原,而且航空公司明确表示今晚飞机因暴雨不停不会继续前飞了。


我是律师,我当然知道这种极端天气灾害属于无法避免、不可预知、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事件,由此对个人造成的损失依法应由自己承担。如果我因此不去清华讲课,除了遗憾外各方面都不会对我有意见。但是我在机场仍然幻想着如果继续赶往北京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我在太原机场查得当天从太原去北京的火车动车已没有了,坐慢车无法在第二天上课前赶到北京,因此乘火车前往的办法不行;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打出租车。问了一下正在机场排队的出租车司机是否有人愿意开车去北京,有一位师父出价2000元同意开车去。经了解从太原机场去北京清华大学东门路途有近600公里,需要通宵开车明天凌晨3、4点钟才能到。这不是一个可取的办法吗?于是我同意他开出的价格但提出为保证驾驶员和我的安全,要求有两名驾驶员轮流开车,那师傅说本来就是要和拍档一起开的。为了我自己的人身安全,我又向驾驶员言明需拍照留下车牌号给学校和家里,他们笑笑并不介意。上车后我听他们俩有说有笑谈论着单位的事,于是,我认为自己人身安全也不会有问题就在出租车后座睡觉。车辆冒着雨点在车顶咚咚着响的倾盆大雨天亮前到达清华大学。我面临几乎不可能继续前往的极端困难情况,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确保了我第二天的讲课。这一次我克服不可抗力的困难,不辞艰辛坚持按时赶到学校讲课给自己的启示:不怕有困难,只怕没办法;只要想办法,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请戳“阅读原文”,进入“律新社微信移动端”:获取更多。


▼想与律新社有更多合作,欢迎添加律新社小编微信:170918522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