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玩情怀吃大亏!“高考准考证”小游戏会让你的账户被掏空?! | 法律服务指南(17)

2017-06-06 律新社


律新社 | 综合出品


编者按


如何找到匹配的法律服务?随着互联网法律服务方式增多,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平台可以一站式解决你的麻烦事。律新社法律服务指南陆续为大家推荐有用的平台,介绍解决麻烦的策略和方法。


明天就是2017年高考,律新社首先在此祝所有考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张张“高考准考证”刷屏。你也玩了么?当心个人信息泄露!


律新社带你看“高考准考证”背后的隐患以及如何防范


欢迎大家推荐和自荐有用的法律服务方式。扫文末二维码,可进入律新社官网法律服务频道寻找属于你的解决方式。



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张张“高考准考证”刷屏了!

 

就是这样的:


准考证上显示有年份、姓名、照片等信息,通过扫描别人制作的“高考准考证”上二维码,就可制作自己的“高考准考证”。

 

 

选择高考年份,上传正脸照片,就可以一键生成一张“高考准考证”。

 

上世纪70年代“考生”会身穿绿军装、海魂衫或中山装,而上世纪90年代后的“考生”,则身穿衬衫、T恤,发型也更为现代,2017年的“考生”则时尚感十足。

 

如此简单好玩的小游戏自然吸引了大量微信用户的参与,一时间,朋友圈就被各式各样的“高考准考证”刷爆了!

 

可是,小游戏却有大隐患,个人信息泄漏导致银行账户被掏空不是危言耸听!

 

这样的“坑”还有很多

 

事实上,这个小游戏是一个H5链接。系统通过人脸头像识别技术,根据脸部轮廓的特征、性别等元素,进行面部处理,得出最后显示在“高考准考证”。

 

“好玩,是一种对高考的怀念。”一些用户表示如果没有具体的营销内容,就不会反感。

 

其实,这种类似的朋友圈“爆款”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比如,情人节时的“结婚证生成器”、六一儿童节期间的“我的小学生证件照”、“测测你的明星脸”、还有“看看你的童年照、老年照”等等,都是一样的模式。

 

“我的小学生证件照”

 

“测测你的明星脸”

 

“老了以后长什么样”

 

这些小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点:简单好玩!

 

也有一个共同的潜在危险:个人信息数据泄漏!

 

怕不怕?人脸信息可以当密码

 

“姓名+正脸”照片的个人信息组合看似简单,但却可以当作“密码”使用。

 

人脸识别技术现在已经普遍使用在海关人员、货物通关领域,下一步或将在银行支付领域推广使用。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购物付款时无需刷卡或扫码,“刷脸”就能一步搞定;乘坐飞机、火车,或者出入门禁时,不用再出示票据或其他证明,“刷脸”就能畅通无阻;甚至像身份证这样的实物证明,在未来也可能被淘汰……

 

很多电影里开启保险库的“钥匙”都是人脸

 

近日,支付宝称已经其完成“刷脸支付”从实验室到商用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说,刷脸支付的时代或许就要来了!

 

支付宝“刷脸支付”试用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一场实验备受关注。实验中,主持人在现场随机抽取一名观众,并获得其微博名称。随后,主持人在该观众微博相册中提取其发布过的正脸照片。

 

 主持人进行“人脸识别”


通过现场图像处理和动态合成,观众照片快速生成了一个3D人脸模型。随后,主持人将模型套在自己的脸上,并通过了人脸识别系统的验证。

 

这充分证明了,在未来的“刷脸时代”,姓名加人脸照片的泄漏确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不止是人像,在一些黑客、非法机构的布局里,他们通过制作准考证、举办儿童比赛评奖、让用户在软件上讲故事、唱歌等各种游戏程序,远端收集社会人员的指纹、人脸图像,甚至语音。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不法人员或机构就会进行个人信息的贩卖。在使用这些软件时,用户一定要当心个人信息的泄漏。

 

专家:当心个人账户被掏空


有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存在着风险,可能会被犯罪分子用于攻击个人移动银行。由于人脸图像是银行支付的脸型密码,所以“人脸密码”的泄漏非常危险。一旦这种信息被盗取,今后用作人脸支付,或海关通关人脸识别,就非常容易造成手机银行和其它重要方面的损失。

 

也就是说,在移动支付时代,不法分子通过你的人脸信息掏空你的个人账户不是不可能!

 

对此,有专家提醒,虽然互联网上的个人照片很容易被找到,但是照片没有明确的电话号码或者其它个人信息与之相对应,而软件生成器可以把照片和个人信息精准对应起来。

 

重点在于,我们的手机也是一个支付终端,如果个人信息、手机支付终端和微信等信息或端口一并交给网络应用的服务提供者,万一信息泄露,危害的不仅是隐私的问题,还有金融、资产的危险。所以大家不要觉得好玩,就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都给了别人。

 

7种行为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1社交媒体晒生活


危险系数:★★★★★


用户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等社交媒体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说出或透漏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

 


2各类单据随手扔


危险系数:★★★★☆


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办理手机卡的业务单其实都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单据随手乱扔,很可能造成个人隐私泄露,甚至导致个人财产的损失。

 

 

3免费WiFi要慎用


危险系数:★★★★


公共场所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甚至网银和支付账号、密码等各类信息。

 

 

4出售旧手机


危险系数:★★★☆


尽管卖手机前已将旧手机恢复到“出厂默认设置”,甚至格式化,但通过技术手段,专业人员还是可以把短信、通讯录、软件甚至浏览记录等全部恢复,就连支付账号、信用卡信息也可能被还原。

 

 

5身份证复印件留给中介机构


危险系数:★★★


如今,各类教育机构、中介机构、装修公司办理业务时都会留下身份证复印件、个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稍不留意这些信息会被人非法倒卖。办理业务时,市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要备注用途。

 

 

6参与网络调查、抽奖等


危险系数:★★★


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填写调查问卷、玩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7网络求职


危险系数:★★★


通过网上投简历找工作,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



如果说了这么多,你还是“中奖”了,律新社法律服务频道解决方案可以第一时间帮到你,注意收藏哟!



识别二维码进入

律新社法律服务频道

获取更多专业解决方案


本文系整合,转载请联系授权。

制图:李瑶 编辑:戴梦平


请戳“阅读原文”移步

律新社官网

获取更多法律服务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