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律师导演王锦明:电影和开庭都是时空的艺术

2017-07-09 律新社


作者 | 李思

来源 | 方圆律政(本文已获授权)



电影人说电影是时空艺术,没有争议,不需解释。而法庭开庭,调查事实,也都是一个个时空片段,某时,某地,某人干了啥,形成什么后果和影响。每一份证据,就相当于一个电影叙事镜头。

——王锦明


“律师圈里面的朋友叫我王导,影视圈里的一些朋友叫我王律师。实际上,我的根是律师,也在律师的菜园子里面,但是枝和叶子,一下子爬到了影视圈。”王锦明对《方圆》记者说道。


王锦明是律师,也是一位执着追求影视艺术的导演。他是北京电影学院第一位考取了摄影学位的律师。之后他在影视的道路上便一发不可收拾,除了出演电影《一路向北》的男一号之外,2011年9月,王锦明担任导演、编剧的第一部电影《追贼三人行》,还入选了第六届巴黎中国电影节。


作为中国首位律师导演,他身上成功融合了两种在外人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身份。“导演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律师才是我的本职工作。”王锦明解释道,在创作影视作品时,他会利用律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充分地发散自己的思维,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寻找灵感。


4月末,正是北京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王锦明这个“非专职”导演,和《方圆》记者一起聊了聊他的电影梦。



电影学院的“另类”学生


谈起初次做律师时的事儿,王锦明认为是自己“运气不错”。他以前在司法局工作,在一次会上,领导宣布说:“现在提倡搞改革,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律师事务所,正好也有几个人拿到了律师资格证书。”而王锦明正好在那一年拿到了律师资格证。



律师事务所刚成立时,遇到一些难办的可能影响“江湖名声”的案子,资历老的律师就会交给新手律师去做。


初入律师行,王锦明这个新手便兴致勃勃地接手了他的第一个案子:一起母亲杀死亲生儿子的刑事案件。虽然法官坦诚告知,此案证据很扎实,被告人自己也承认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辩护工作几乎没有什么空间。


但是王锦明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任何“江湖地位”的新律师,并不会有大的损失,因此,他便只是一心想着,一位母亲,为什么要去杀自己唯一的儿子?


这起案件发生在江苏盱眙,王锦明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到偏远山区调查,雨后的山泥几乎毁了这位新律师的新皮鞋,终于通过调查,他揭开了一个平凡母亲倔强努力却陷入绝望的人生故事,“旁听席上哭声一片,连法官、检察官在内的整个法庭的人们都生出了悲悯之心。”他说道,辩护非常成功,最后那位母亲的生命得以保全。这个案件,让刚刚从事律师职业的王锦明在当地业界声名渐起。


1997年8月1日,王锦明用律师调查走访的方式,帮助好朋友张宁24小时破获摩托车被盗案件,配合公安机关一举端掉负案在逃的李某的贼窝,为张宁追回被盗摩托车。


这也让张宁觉得王锦明运气不错,于是便邀请他一起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没想到他们二人双双都被录取,成为当年该校在江苏省录取的两名考生。


王锦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这个消息在当地律师界炸开了锅。“很多人都想不到我会考上。”王锦明笑着说。在北影,他也常常被女老师当成“怪物”,有时到他住的学生公寓510房间看他一眼,然后捂着嘴笑着离开。


直到有一次王锦明的论文导师、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先生在一次给学生上电影画面课,讲“案例”——美国电影《天生杀人狂》的影像风格——在中途“休庭”休息时刻,张老师突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笑着问王锦明:“很多老师议论,法律很理性,电影很感性,为什么你这个律师学生的脑子没有裂开?”



王锦明听后就乐了,他回答道:“怪不得老师们跑到我们寝室去看我这个‘怪胎’。其实电影和法庭开庭是一回事,都是时空的艺术。电影人说电影是时空艺术,没有争议,不需解释。而法庭开庭,调查事实,也都是一个个时空片段,某时,某地,某人干了啥,形成什么后果和影响。每一份证据,就相当于一个电影叙事镜头。”


听完王锦明的回答,张老师对这个“另类”学生的回答很是满意,并在电影学院的院会上,将这个观点传达给了全院的老师。


与此同时,王锦明也成了同寝室的“故事大王”,每天晚上夜谈时,室友都让他讲故事。而听故事的人,如今都成了业界的厉害人物。


有他下铺的兄弟杜海滨导演,获得华人纪录片领域的最高奖项;还有《东京审判》的美术师杨浩宇,他后来因做电影《老炮儿》的美术指导而蜚声影坛;还有《窒息》等电影的美术师雷党兴……


毕业后,当时与他一起考入北影的张宁去南京的大学当了一名老师,而王锦明则成了“律师导演”。



通过画画找寻灵感


剧本创作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卡壳的地方,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王锦明有时会拿起油画画笔,一边勾勒、点染,一边在画笔的沙沙声中思考。


童年的时候,王锦明就痴迷于美术,谈起他学习美术的原因,他说是因为年轻时玩世不恭:“我平时爱打拳击、出黑板报、泡图书馆,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过老师讲课,光靠文化分硬碰硬很难上大学。”因此,他也想过靠美术来加分。


王锦明对绘画的喜爱,也正好为他的电影创作带来了不少益处:“我认为绘画与电影画面无论从构图、角度和光线运用上都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在他看来,很多时候,电影需要从绘画的角度来构建画面,在一些精彩的电影中,每个镜头都像是一幅绝美的画。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女儿也渐渐凸显出绘画的天赋,“家里的墙上到处都挂着女儿的画”。王锦明教女儿画画的场景也被他设计到了影视剧的情节之中。“看小朋友的画,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它实际上就是心灵的真实表达。它很简单,很轻松。其实在创作影视剧当中,我也会尽可能考虑,让一些人物自己动起来,而不是去生硬地限制他。”


从绘画的体验中,让王锦明渐渐找到了影视剧在画面中的一些感觉。而在声音和旋律上,他也有隐约的感觉。


《一路向北》是王锦明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当初,他去这部影视剧剧组找朋友玩,不想一下子被导演相中,担任了这部影片的主演。“这是第一部反映货车司机这一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电影,半记录的表达手法让观众有非常强烈的置身感。我演的是一个叫‘阿炳’的油罐车司机,某一天,他同时接到两个消息:一个是孩子所在的民工子弟学校被查封关门,孩子失学了;另外一个消息是,远在老家的母亲由于尿毒症,需要十几万的费用治疗,而且需要他尽快赶回家去探望。为了拿到拖欠的工资,阿炳答应帮车队送一个大型油罐车到广东卖掉。故事就是沿着他这一路上碰到的‘倒霉事’发展的。”



电影中,王锦明随着剧情的发展表现出了一个从老实到“堕落”的司机形象,他真实地演绎出了这个角色一点点积累的压抑的情绪,让人能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这个群体的艰辛和酸楚。


“对这个角色,我在演之前专门做了研究,我去观察和了解了现实中卡车司机的状态和生活,通过画笔记录下了他们的一些点滴,然后研究他们的动作神态。”


他还和卡车司机一起聊天,听他们诉说自己的故事,然后吸收到角色中去,他希望自己演的时候能够尽量贴近这个形象,“通过这部电影,还有这个人物,去让人们透过艺术了解卡车司机内心的转变,同时让他们看到这个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



透过影片探索人性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律师应该是一副“老干部”的面容,严谨甚至近乎呆板。而在律师与导演两个领域都玩得风生水起的王锦明却特立独行,当他是导演时,他通过影片对人性进行探索,做律师时,则是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人性进行追问,他将二者在回味时空的过程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影片也是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最好的表达,可以反映出我们是爱这个世界,还是对它有什么样的期许,抑或是对人生又有什么样的期望和遗憾”。


在编剧《追贼三人行》的时候,王锦明曾苦于构思,这是他编剧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他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写,因此他去听取他人的意见,去调整自己的思路,“有时候,连走路、坐车、吃饭、睡觉都随时随地地寻找灵感,但就是憋不出来。也许把它放下了,可能灵感一会儿就来了。所以,我会暂时不去想,去做其他事情,比如听音乐,就会有新的启发。”王锦明说道。



这部电影讲述了贼们开会,打算做点正事——搞实体开大排档,会议形成决议:最后再偷几辆摩托车卖掉,筹集开办资金。于是张的摩托车被盗了,张向做律师的好友王求助,为壮胆又找来好友仇。


于是三个好友凑在一块儿,组成现代版的“追贼三人行”。三人拿着“土装备”,用着“土招子”,甚至在张的一再要求下,还向算卦的“半仙”请教……一路查案寻贼,历经艰险曲折,三个“臭皮匠”终于在23小时内侦破案件。


在拍摄中,王锦明还通过摄影镜头,来寻找创作的感觉。“我拍他们时,能感觉到他们愿意跟我交流,我也知道他们心里面需要怎样的感觉,然后来引导他们,然后,一个一个把自己最棒的感觉呈现给我。”这也是王锦明对画面的追求。


他希望透过《追贼三人行》,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能令人深思:“像追贼三人组的行为正是我们现实中的行为。人生的不确定总会让我们感到不安。俗语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实中恐怕也只有‘光脚的’不会有危机感,但凡手里有点财富,有欲求,那就总怕失去,总会怀疑有人打算夺走自己的一切。”


在现实中,不安驱使着部分人选择了求神拜佛,祈求鬼神保佑自己的一切永远属于自己。“人之常情,面对现实中的不安全,人类就不能追求心理上的一丝慰藉吗?如果这一点权利都要被剥夺,那活得提心吊胆还有什么意义呢?”王锦明解释道。


影片最终以欢喜收场,这也正是王锦明想要的。他想说,无论鬼神是否存在,无论律师还是普通人,我们都只是平凡人。




电影和法律


当王锦明在忙碌一天之后,即便是刚开完庭,在回程的地铁上,他的耳机中都会播放着音乐,这使他能够在空闲时去贴近艺术,同时也是他在现实和梦想中游走的一种方式,不去考虑结果如何,而是让快乐融入生活的每一分钟。



王锦明认为,电影和法律是带有天生的亲缘关系的。好莱坞大量的优秀电影,例如《肖申克的救赎》等大片都是由法律故事改编的。


作为法律工作者,在处理众多事件或案件中阅人无数,因此,在塑造、把握人物方面,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在律师执业工作之余,他以被业界誉为“中国刑辩第一人”的田文昌律师的故事创作了《辩护》脚本,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的认可,以及业内专业影视专家的赞许。


现在,虽然他在导演、编剧、制片、演员方面小有成就,但却始终难以割舍那份对法律的情缘。


因此,在2016年,他与几位合伙人成立了北京中师律师事务所。律所成立后,王锦明再次和律所同人们一起投身于案件之中,通过一次成功协调了的纠纷案,印证了他的一个观点:“美国好莱坞,有很多制片人 62 26736 62 16679 0 0 4517 0 0:00:05 0:00:03 0:00:02 4517是律师出身,所以成功缔造了一个长久辉煌的产业帝国。当下中国,热钱和骗子充斥繁华一时的影视圈,律师应该多多介入,帮助影视产业健康稳定成长!”


作为导演,他希望自己在影视与法律交汇的时空中,能够成为法律界一股独特的清流。作为律师,他也感慨曾经将美术知识——“焦点透视”原理成功应用于浙江中国轻纺城故意杀人案的辩护,挽救了一条人命,因此他也想分享自己的一个观点:“身为律师,不仅仅是钻研法律,更要涉猎各方面知识,不要让法律知识成为单薄的存在。”



本文系转载,转载请联系授权。

制图:娄子慧 编辑:戴梦平


后台留言“名片+姓名+电话”

即有客服为你定制专属头条名片


请戳“阅读原文”进入

律新社官网

了解更多头条名片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