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追忆傅鼎生老师 | 朱奕奕:有一种爱叫师生爱,有一种导师叫傅老师

2017-08-06 朱奕奕 律新社


傅老师何许人也?如果你在上海,他是荧幕上那个经常解答疑难热点案件的专家;如果你学法律,他是学界那个低调的民商法学者;如果你求学华政,他是那个所有学子都熟知的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有个响亮的名字,他叫傅老师。


有一种爱叫师生爱,有一种导师叫傅老师,我相信这是所有傅门弟子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也是所有受教于傅老师的学生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这也是自己最感恩、最自豪的一句话。



华政求学,九年时光,松江长宁,本科博士,法律知识,逐步增长,所遇良师,傅师难忘。


忆本科期间,旁听傅老师的课,那时的我很好奇,因为我觉得民商法很“简单”,几个例子就把法理知识展示的淋漓尽致,而且几乎每时每刻身边都在发生民事法律关系,那一时,第一次感觉民法就在身边。


追硕士时光,聆听傅老师的课,那时的我很羡慕,因为我觉得傅老师的知识太渊博,课堂内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法律分析抽丝剥茧、触类旁通,犹如庖丁解牛,案例解答有条不紊、递次分明,令人信服不疑。那一时,第一次梦想榜样就在身边。


念博士求学,幸运拜入傅门,那时的我很幸福,因为和傅老师交流接触的时间大大增多,生活点滴,研讨开会,时时点拨,醍醐灌顶。每次见面,时长时短,临末叮嘱,多看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请教,至今难忘。那一时,第一次暗下决心,作为博士,不能给傅老师丢脸。


犹记得2013年10月,博士刚入学,您和张老师就在东风楼123室要我明确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我说不当得利和损害赔偿研究均有兴趣,但是您说要有具体的研究问题,问题要有研究的价值,要有贯穿整个研究的切入点。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明知自己还没找到这个问题。片刻后,您说要不研究“合同相对性”吧?一二三四五六七,研究框架娓娓道来。那一刻,我懵了,我知道“合同相对性”没有成文这是您的一大遗憾。


犹记得2015年11月,博士论文初步定稿,在学校门口中信正义律师事务所会议室,您对论文的耐心指导,反复讨论,你来我往。我记得,关于“份额不明如何担责”的问题,在介绍完后,您给予了肯定褒扬。那一刻,作为学生的我开怀大笑。半年后,论文答辩全优通过,您在电话中连连回“好”。隔天晚上,我负责病房陪夜,谈及论文,您再次恭喜道贺,并叮嘱研究并未停止,要一直研究下去。“共同侵权认定论”,学生多希望这是您的骄傲。


犹记得2016年3月,您带我去北京参加《民法总则》(草案)立法研讨会,魔都帝都,当天来回。在飞机上,看着您一直在修改发言稿,并时不时提出问题,我回答之后,您总能道出背后的奥妙,并教诲道要看到问题的本质。那一刻,我频频点头,所问问题至今难忘。研讨归来,凌晨到校,劳累辛苦,您一个劲地叮嘱我要好好休息。我向您建议第二天的课调一调,您坚决不同意,依然准时连续上课。这次劳累成为疾病的直接导火线,没有说服您,自己至今懊悔流泪。


犹记得2016年6月、2017年6月,硕士生论文答辩前夕。您躺在病床上修改论文,每每将答辩学生叫来,低沉的声音,满满都是爱。您让我坐在旁边,我知道您的安排,师弟师妹没听懂的地方,我都按照您的意思进行解释。那一刻,我是深受感动,也责怪自己没有为您彻底分忧。


犹记得……旧日时光,历历在目,至此,唯有泪千行。


今日泪别,回忆不断,可惜定格永远。很感谢有十年的回忆,却憎恨上天只给了十年的回忆。您累了,只是想休息;您困了,只是未睁眼睛。心中默念,您只是远去,并未离开;心中祈福,您还会再回来。


润物细无声,有一种爱叫师生爱,有一种导师叫傅老师。


作者 :朱奕奕(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傅老师2013级博士研究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