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ICO错了吗?——不,错的是我们

2017-09-04 律新社


作者 | 王振华  泰和泰(上海)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原标题 | ICO现状随想


 点击图片查看律新社会员招募详情


就在近期,ICO在我国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如洪水猛兽般,被冠之的一系列符号听起来似乎很是让人担忧甚或恐惧,被称为或涉嫌传销、或欺诈、或庞氏骗局、或非法集资。


特别是9月2日,网上一篇《ICO被定性为涉嫌非法集资 一夜暴富梦碎》,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一剂猛药,使得ICO项目发行方、购买者、交易平台及相关投资者人心惶惶,对ICO不熟悉的人也开始心有余悸,置疑一片。加之相关行业组织不断发出各类警示。人们不禁在问,ICO怎么了?



作为一个关注区块链行业合规与监管研究的法律人,从今年的五月份开始,我就不断的提出ICO的各类法律风险及监管建议,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及社会的重视,理性客观的参与ICO。


当然,这里我们不是在讨论ICO该不该禁、如何监管的问题。但可以明确的是,把ICO作为一种暴利投机的机会,显然是错误的。


那么,是哪里出错了,是ICO吗?鉴于此,认为有必要通过以下几个角度的简式分析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答案。


A、ICO项目


简要科普下,ICO是区块链创业公司为能够顺利实施项目开发而发行代币,并通过交换比特币等数字代币,实现融资目的。


首先,所有的ICO应当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而进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创新项目,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本身,今天也不在我们要讨论的范畴之列,但可以看到的是,近段时间以来,社会上突然就出现了许多宣称精通区块链技术且会专业应用,能够推动创新发展的团队,这是真的吗?


通过笔者对多份各类白皮书的观察可以发现,许多的ICO项目感觉与区块链关系不大,要么不具有区块链实际应用技术,要么缺少现实的场景提升与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的ICO项目想借着区块链概念做什么?答案显而易见,为了获得比特币及其他代币,说白了,就是为了融资。



B、那些市场上真正拥有区块链技术且能够解决现实技术价值的项目进行ICO的话,交换多少的数字代币合适呢?


必须明确,这是一个需要项目团队首先准确评估的内容(每一项用途其实都是可以评估其合理代币量),并且应当作为白皮书的重要内容而公示。现实情况是,假设项目开发需要200万即可,但若团队为了获得更充分的利益保障,往往会不经过准确评估即较随意的得出发行代币以获得比需要的量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量的代币融资(一种假设而已)。


那么,为什么要超募?超募的部分用来做什么?是否有机构托管监督?难道仅仅为了让投资者享有未来的收益吗?我们无法得出项目方的真实意图,但从经济及融资角度而言,说其涉嫌不当获利目的亦不为过。


C、投资人


需要知道,ICO发行的项目代币,代表的是使用权,并非所有权。ICO项目的投资者不参与项目方的管理和运营。当投资者买入ICO发行的项目代币,就表明投资者获得了一定比例的项目使用权。代币持有者可以选择行使使用权,或者通过数字资产交易所转让项目代币,获得差价盈利。


国内状况是,早期的ICO项目中,购买代币的人,是一些对项目本身、对行业比较熟悉的“圈内”人士,他们对项目及购买代币的后果具有一定的认知。


但发展到后来,我们会发现,好象变味了,投资人已经完全超出了圈内范围,普通人士、投资机构、甚至大爷大妈也疯狂的跟风参与进来。购买人显然已经不再顾及项目本身的价值或考虑项目本身的使用权(准确的说,是根本看不懂或懒予理会),而将注意力仅仅放在是否能够获得未来代币的高额回报上。当这种全民开始将其视为可以快速逐利的情形出现时,显然已脱离了ICO的本源。



以上几个问题其实可以实际反映当前ICO项目现状,弄清楚这几个核心后,那么,问题又来了,当前时期,一个更趋于合规的ICO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要素?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进行重点关注的,希望能够引起项目方及投资人的重视(当然如果监管规则出来,则请务必照办):


  1. 项目本身必然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并具有创新及实用价值;

  2. 项目团队具有足够的专业能力与经验;

  3. 项目发行所募代币与项目开发需求相匹配;

  4. 项目所募代币的约束方式清晰并具执行性;

  5. 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对以上事项做出准确判断,那么,在没有准确判断之前,请不要贸然投入。


确认以上问题后,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本文主题,您会发现,是ICO错了吗?非也,而是我们部分ICO的参与者真的走错了路。


走错了,就要纠正,因此,我们期待着国家监管规则的出台,去伪存真,以正视听,不给投机者以机会。维护正常的金融及经济秩序,防范风险。


编者注:9月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市金融办(局)发布了《关于对代币发行融资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99号,其中明确,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代币)本质上属于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募集,以及涉及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9月4日下午3点,央行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定性为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转载请联系授权

制图:娄子慧 编辑:戴梦平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律新社品牌课堂


请戳“阅读原文”查看

王振华律师头条名片

了解更多头条名片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