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谁打败了日军:五分钟读懂《抗日战争》

2017-08-30 抗战胜利70周年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一本书在去年卖得很火,就是王树增的《抗日战争》。


这本书可谓是抗日战争的全景读本,从每一场战役,第一个事件,尤其是深入分析背后的国际形势,对全面了解抗日战争有相当大的帮助。


不过,这本书三大卷,一百八十万字。读完确实是一个不少的压力。今天,脑洞老师就跟大家用五分钟的时候,了解这本书的内容。


说到抗日战争,大家都知道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通常认为始于事件发生的1937年,到1945年结束,是谓八年抗战。事实上,抗日战争要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算起,一共是十四年的抗战。


但说起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要从更远的时间说起。多远呢?

从大唐说起。

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岛国,这种岛国的外向扩展意愿是很强的。岛小了,折腾不起来,岛大了,不愿意折腾。就是日本这种岛国,他们一不甘心居于岛上,二也有实力组织起侵略,这跟19世纪的英国差不多。

日本一贯具有侵略的野心,因为地理的原因,他们把朝鲜半岛视为侵略的第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野心越来越大,到了明朝,就开始希望吞并中国,到了二十世纪,他们更奢望控制整个亚洲。

在唐朝时,日本还称为倭国,他们迈出了侵略的第一步。目标指向朝鲜半岛。

当时的朝鲜半岛是个三国演义:新罗、百济与高句丽。

这三个的关系很乱,主要是高句丽跟百济合着伙打新罗,而新罗恰好跟大唐关系比较好,大唐出兵帮新罗。

大唐一出手,大家都懂的,高句丽就高高挂起,百济是百事不济,只好翻洋过海请倭国帮忙。倭国也挺给力,派了一千多条船跟四万多人杀过来。跟唐将刘仁轨的一百多条船在白江口大战。

这一战,倭国大败。高句丽跟百济亡国,倭国也被打服了,从此改名日本。

这一战后,日本专门专意派使者团到唐朝来取经。这一学习就是近一千年没有再折腾。(663年)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刚经历完战国,大家分地盘,发现蛋糕太小,怎么分都有人不满意。怎么办?干脆趁着大家膀子上的肉还多,到外面抢去。日本的丰臣秀吉野心又特别大,此人外号猴子,心却比老虎还大,想先夺朝鲜,后攻中国,自己以后搬到宁波当太上皇。

日本一发兵,朝鲜挡不住了,朝鲜国王跑到鸭绿江边,给宗主国明朝求救。

明朝那会本身很麻烦,北边要盯着努尔哈赤。但明朝很清楚,让日本占了朝鲜,接下来就会攻打中国。所以,万历皇帝自掏私房钱先后派名将李如松、麻贵抗倭援朝,最终丰臣秀吉病死,大鬼子完蛋了,小鬼子们又被明朝铁骑打得够呛,日本人自然就退出了朝鲜。

朝鲜国保住了,所以朝鲜对明朝是特别感恩戴德。(1592年)

到了清朝,清朝鼎盛时期,日本当然不敢轻举妄动,但到了清朝后期,尤其是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自己的事情都摆不平了。自然,日本开始蠢蠢欲动。

西方列强来到亚洲,轰开的不只是中国的大门,日本的大门也被轰开了。日本船小好掉头,一看不对劲,全盘西化,搞起了明治维新,而且日本政界有一个很坏的思想根源,就是补偿理论,他们在西方列强上吃的亏,要通过侵略亚洲国家来补偿。

于是,他们先盯上了琉球。琉球一直是中国的属国。日本人盯住这,也是吸取历史的教训,知道从朝鲜半岛出发,虽然方便,但是动静太大,很容易引起清政府的注意。从琉球下手,更容易。

趁着清政府自顾不暇,日本把琉球给吞并了。(1879年)

接下来,日本自然就盯上了朝鲜。

日本于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但在此前,日本做了数十年的准备工作。朝鲜在19世纪未发生内乱,日本趁机而入,但迎头碰上了袁世凯。

袁世凯帮助朝鲜平定内乱,把日本人赶出朝鲜,但袁世凯胜的是小仗。

日本倾全国之力暗中积蓄力量,然后一举杀进朝鲜。为了压制日本的力量,清朝不惜与日本赌国运,之间暴发了甲午海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中国败,日本胜。自此,日本将朝鲜控制在手中,并最终吞并朝鲜。又通过签订的《马关条约》,侵占了台湾。(1895年)

吞并朝鲜,这是日本一千多年都没有实现的目标,接下来,他们把目光对准了我国的东北。

在甲午海战暴发的十年后,发生了日俄战争,表面是日本跟沙俄之间的战争,其实是两位争夺东北的战争。

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被迫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这一下,沙俄不干了,因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瓜分中国,都划分了势力范围,沙俄的野心是独占东北,获取太平洋的不冻港。日本这个列强的后来者等于把手伸到了前辈的手里。

于是,沙俄搞了一个还辽活动,日本刚打完甲午,也是半残废状态,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把辽东半岛还给了清政府。

接下来,发生了著名的义和团运动,慈禧老太太要利用义和团来打洋鬼子,结果八国联军打进京,她老人家化妆成汉人老太太,拍拍屁股就走了。留下了一大摊子坏事。(1900年)

八国联军入京,多半是敲点钱,但有两个国家的野心最大,一个是沙俄,一个就是日本。沙俄趁机出兵东北,想吞并东北,此时的东北局势可势极为凶险。另一个就是日本,日本因为离得近,所以八国联军中,他出兵最多,死伤最大,所以他认为分蛋糕自己应得最大一份。但没想到,帝国主义也排资论辈,始终瞧不上这个从贫农爬上来的强盗。

而沙俄独占东北的野心更是让日本感到恐慌,东北一直是日本侵略计划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失去东北,所有的计划都将被打乱,而且失去东北,朝鲜也必将保不住,朝鲜保不住,当年忽必烈渡海击日本的事情说不定还要发生。

于是,日本决定在东北与沙俄一战。

当然,这里面也有美英在后面的唆使。

这一战,日本战死、病死以及其它一切死亡十万余人,但最终战胜了沙俄,夺取了沙俄在东北的利益。正式成为帝国主义阵营的强者。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聘请了大量中国人当间谍,其中有一位土匪出身的人,这个人叫张作霖。(1904年)

日俄战争结束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当时正内外交困,日本连年打仗,虽然赢多负少 ,连沙俄都打败了,但其实外表光鲜,里子早虚了,国内矛盾很大。战争对日本来说,已经成了鸦片,不吃就会死。

一战开打,给了日本新的机会。日本趁机进攻在中国山东的德国军队。这是一战唯一在亚洲发生的战斗。

当时中国也是参战国,但只派了二十多万劳工去欧洲,兵力实在很弱。而日本跟德国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我们依然只能像日俄战争时一样,宣布中立。

日本打完了德国,是不是就收工呢?不是,日本的真正目标是中国,他们从数十年前就制定了全面侵略中国的计划。打完德国,他们向已经当了大总统的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其目的,就是全面侵占中国。袁世凯最终没有签。

但一战结束之后,我们虽然也是战胜国,但美国英国这些国家为了拉拢日本这个帝国主义阵营的愣头青,把德国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所以,我们虽胜却败。(1914年)

日本在华北伸出触角后,把目光重新放到了东北。

在华北,日本碰了袁世凯的软钉子,在东北,日本同样头疼。说话日俄战争,日本死了十万人,他们想当然以为沙俄在东北的权益由自己接手,但没想到,作为东北王的张作霖表现上跟日本人合作,但实质上处处跟日本人作对,使日本掌控东北的计划迟迟不能得到实现。最终,日本策划了震惊世界的皇姑屯事变,炸死了不肯合作的张作霖。(1928年)

这其实是日本的一着臭棋,张作霖一死,其继承者张学良家仇国恨之下,宣布东北易帜。从而帮助国民党完成北伐,从形式上达成了统一。

蒋介石在完成全国统一之后,一部分的精力在对付中共,一部分也在积极备战,用德式装备武装军队,为此后的抗日积蓄力量。

日本人没想到是这样的局面,他们最害怕的是国民政府进入东北,现在事实已经造成,他们需要挽回局面。于是,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这是日本的一个冒险举动,在东北,关东军的实力要弱于东北军,但张学良做了错误的判断,以为是寻常的挑衅,又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下令不抵抗,最终,让关东军轻而易举的控制了东北。(1931年)

日本拿下东北,忽悠正在天津当寓公的溥仪到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这个事情当然为国际社会所不容。

为了转移国际社会的目光,日本又在上海挑起了事端,十九路军奋起抗敌,但蒋介石权衡之下,下令撤军。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1932年)

日本通过上海战事,成功转移视线,在东北扶持了伪满洲国,借此宣称热河为伪满洲国所有,要求中国军队退出热河。中国军队奋起抗敌,爆发长城抗战。

此战中,宋哲元率二十九军与日军在喜峰口血战,大刀队一战扬名,此战过后,日本军队开始抛弃传统的日本军刀,改为装备实用性更强的军刀。

日本的侵略野心终于惊动了世界。英国为首的国联大会勒令日本退出东北,停止侵略。日本一意孤行,退出了国联。日本战后总结,这是失策之一,因为退出国联,日本不得不只有倒向德国,成为轴心国成员,并与美国英国形成直接的对抗,最终导致失败。(1933年)

蒋介石的思想是攘外必先安内,在与日本议和的同时,加大了对中共苏区的进攻,最效通过第五次“围剿”迫使红军全面撤退(长征)(1934)

中共红军在经过二年转移后到达陕北,形势并不乐观,红军准备前往新疆,寻找苏联的支援, 而在此时,爆发了西安事变,张学良将到西安视察的蒋介石软禁,迫其抗日。

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希望能够打回东北,但蒋介石的迟迟不表态,让张学良兵行险着。最终在中共的协商下,蒋介石得以释放,蒋也做出国共合作抗日的决定。(1936年)

而在国共达成抗日共识时,日军也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开火,中国守军29军还击,一场冲突很快演变为中日的全面军事对抗,全面抗战爆发。

日本迅速调集大军,准备吞并华北。为了调动日军,也为了在国际社会展示抗战的决定,蒋介石在上海向日军发起攻击,导致三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

此战,国军调动所有可调动的部队,与日军展开决战,最终,日军在优势兵力下取得胜利,但蒋介石也达成了战略目标,将日军注意力从华北吸引到上海。同时,也为军政机关的西迁争取到了时间。

淞沪会战打响的三个月后,改编为八路军的红军一部在林彪的指挥下于平型关伏击日军,伤敌一千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之后的第一场胜利。林彪不久之后,被国民党士兵误伤,随后去苏联养病。

国共合作抗战后,红军放弃番号,并入国防军。北方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为总指挥,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为军长

而乘淞沪会战的胜利,日本进攻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到了这时,局势极其危险,如果日军沿江而上,抢先攻占武昌,前后夹击,中国军队及政府机关将处在全军覆没的境地。

关键时刻,战术一流,战略三流的日军出昏招了。

1938年,日军发动了徐州会战,日本人始终放不下华北,在他们的计划里,就是先朝鲜,后东北,再华北。

拿下南京之后,日军调集兵力进攻徐州,企图让南北日军会师,然后联合向西推进。

在徐州会战,李宗仁、白崇僖率桂军、东北军、川军这些杂牌军血战台儿庄,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场大捷,但整个徐州会战失利,蒋介石意识到日军意图在此歼灭中国主力时,下令主力撤回。

此战虽然失败,但拖延了日军的进攻,并为武汉会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拿下徐州后,日军终于实现了南北会师,开始向武汉进军,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态势,蒋介石下令掘开黄河花园口,在付出数十万平民死伤的情况下,延缓了日军的进攻。

在拿下淞沪会战的胜利后,日军曾经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日本是希望速战速决,但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此后的徐州会战,全歼中国军队的企图又被蒋介石发现。接下来的武汉会战又打了四个多月。

这一战最终以日本占领武汉结束。中国再度失利,但中国的抗战跟以往的战争不同,中国的抗战是用一个接一个的失利来获取最后的胜利。武汉会战虽然失利,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希望再次破灭。

中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相持阶段对中国有利,对日本是不利的。国共双方都发表了持久抗战,积小胜为大胜的观点,国民党以蒋百里发表的《国防论》为基础,中共则以毛泽东表达的《论持久战》为基础。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开始意识到自身陷入中日战争的泥塘。长久的战争必将需要巨大的物资,尤其是石油。日本本身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为了发动战争,他从中国的东北抢夺了大量的物资。而攻占华北后,日本希望以战养战,但八路军以及国军游击部队的存在,变日军后方为战场,使日本以战养战的目标难以实现。其间,日军组织多次扫荡,但始终没有掌握全局。

这时候,日本需要从更广阔的地方寻找战略资源,在日本的计划里,有两个侵略方向,北上跟南下,北下就是跟苏联争夺地盘,南下就是抢夺东南亚。

北上还是南下成了日本两难的选择。为了试探,日本发起来了一场小规模的战役:诺门罕战役。这一战中,日本试探性的跟苏联进行交战,最终被苏联的机械化部队打败。(1939年)

至此,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积累起来的信心受到重挫,他们意识到与苏联交战并不存在胜利的可行性,最终决定南下。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国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给日军的后方予重击。

百团大战发生时,也是蒋介石极为艰苦的时候,先是汪精卫投靠日本,成立了伪政府。进而,日军也打起心理战,对蒋介石采取军事高夺,然后诱降的策略。为了缓解正面战场的压力,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搅乱了日军的步骤。(1940年)百团大战过后,正面战场的压力变小,南方发生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挫。

日本在这一年也面临重要选择,美国开始全面禁运日本石油,日本的石油百分之八十来自美国。美国一旦禁运,日本的石油不足以支撑三个月。日本原本在东北寻找石油,在大庆等地打下钻头,鬼使神差之下,钻头离油田只差数米时放弃了钻探。

没有石油,战争的机器就开动不起来。最终,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大军南下抢夺美英等国的殖民地,获取战争资源。

1941年十二月,美国对日本宣战。亚洲战局发生最根本变化。

珍珠港之战后,日军迅速南下,抢占新加坡,缅甸,印度等地,同时切断了外界对中国援助物资的重要通道,中缅公路。

为此,美国开辟驼峰航线,在损失一千多架飞机,牺牲三千多名美行员的情况下,为中国运来了急需的物资。

趁着日军南下,苏联调走在远东的精锐到苏德战场,最终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1942年)

也就在这一年,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大胜日本海军,重新夺回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太平洋战场局势迅速扭转。中国战场的局势也为之缓解。

美国参战后,宋美龄出访美国,造成轰动,但宋美龄并没有说服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主力放到亚洲战场。美国决定先欧后亚。

于是,在1944年6月,美英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开始了第二战场。同时间的太平洋战场,日本节节败退,从1942年起中国派出的远征军在缅北也开始全面反攻。

到1945年,日本战败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日军依然不甘心失败,集结八万兵力向湘西进攻,企图威胁重庆,做最后一博。中国调集十万兵力,在湘西雪峰山展开会战,歼敌2.8万。这是正面战场最后一场,也是一场完胜。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投下原子弹。

第二天,苏联向日本宣战,苏军进入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

这就是抗日战争的主要脉胳,这其中,还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大会战,比如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上高会战、太原会战。

在长达十多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用血肉铸就长城,用生命诠释了:一寸山河一寸

血。

这一段历史,中国人永远都不可忘记。


推荐一个军事公众号:抗战胜利70周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