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少不懂钱钟书 读懂《围城》已中年

国粹君 儒释道与国学经典 2020-01-04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文:国粹君



最近重温了电视剧《围城》。


诞生于1990年的这部剧,可谓星光熠熠:陈道明,葛优,吕丽萍,李媛媛,英达,盖丽丽,吴贻弓……


29年过去,陈道明变成了道明叔,葛优成了葛大爷,李媛媛、吴贻弓均已去世……


杨绛给《围城》写过一段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年少时看《围城》,只记得各色人等轮番出场的热闹,对于其中的人情世故一片懵懂。


如今再看《围城》,开始念及己身对照现实,进一步思索这段话的奥妙。


重看《围城》,我明白了3个人生道理。


不要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围城》里最毒辣的一句话是:“你不讨厌,可你这个人全无用处。


这是赵辛楣对方鸿渐下的评语。



方鸿渐原本要学的是土木工程,可是“他是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转哲学系,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


得了岳丈资助出国留学,他却不好好珍惜:

方鸿渐到了欧洲,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


钱花得差不多准备回国了,父亲和岳丈跟他要博士学位,只好买了个假的敷衍。



他得到三闾大学的教职,原因很荒诞:赵辛楣喜欢苏文纨,把他当情敌,想通过提供一份远距离的工作,拆散两人。
 
校长原本许诺的是教授职位,却发现方只是个「游学生」,最后安排他教伦理学,给了副教授的职位。
 
方虽然不忿,也只能任人摆布,说到底就因为他太过平庸,自然在职场毫无议价能力。


 
伦理学课教得烂,也管不住学生,学生只不过把他的课当成混学分的捷径。
 
教英文时,学生把他改卷子的笔误罗列起来,证明他英文不通,没资格教英文,他差点丢了工作。
 
最后所有人都得到续聘,只有方被解聘,狼狈地离开。
 
受赵辛楣推荐,他成了报社资料室主任,赚的钱只有妻子的一半。也很大程度因为这个缘故,家庭生活中处处受辖制……



对于方鸿渐来说,学习的苦,他完美地逃避过去了。


但是生活的苦,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方鸿渐和多数普通人何其相像:


在该努力的时候,没有好好努力,在该积蓄力量的时候,得过且过,不肯吃奋斗的苦,最后因为平庸,吃尽了生活的苦。



前不久,清华大学对两名博士研究生作退学处理,舆论哗然。


不努力,就出局。

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懒的人,最终也一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还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但是,没有付出,怎么可能有现成的安乐呢?


你现在偷的懒,都会在未来加倍偿还。



真正的朋友,不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围城》中,因为有赵辛楣这样一个朋友,方鸿渐才体会到“绝望中的希望,寒夜中的温情”。


嘴上说“全无用处”,但赵真的是把方当朋友,而且是个真正的“行动派”:

前往三闾大学的途中,辛楣看穿孙柔嘉城府很深,对鸿渐别有用心,便及时提醒;


听到方只得了副教授一职时,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工资补摊给方;


得知方和孙订婚并双宿双飞时,连忙劝方赶紧结婚,并送上一笔钱以敷置办婚礼之用;


鸿渐为了迁就妻子与方家疏离,又在妻子处常受打击,辛楣遂请鸿渐去重庆工作。



在对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奋力相救,不离不弃;在对方生活风平浪静时关心照顾,默然欣喜。


“像暗中摸索,忽见灯光。”


这友情宛如一道光,照亮了方鸿渐。



高晓松曾爆料一段往事:


“当年我最惨的时候,找朴树借钱,借15万。


朴树不爱说话,就回了俩字,‘账号’!”


没过多久,高晓松就收到了15万元的转账,度过了难关。



很多人感叹:越长大越孤单,身边朋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往。


偌大的朋友圈,多的是点赞之交,有几个会在你伤痛失意的时候,义无反顾来到身边?


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难的是要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里,保持无目的的交往。


这样的交往,才是最真纯、最动人的。



只有经营不好的婚姻,才是围城


方鸿渐的感情经历,是《围城》的一条主线,而他的表现也一直在印证着“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受着鲍小姐的勾引,吊着苏小姐的胃口,却追着完美的唐小姐,最后被孙小姐套牢,急着冲进婚姻的围城里。




婚后,两个人天天吵架,此时方鸿渐便如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了。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围城》嘲笑了婚姻,但钱钟书的婚姻,却令人羡慕。


 
钱钟书对别人很狂,可在杨绛面前,他放下了所有的狂傲;同样,为了爱情,大家闺秀杨绛,甘做钱家“灶下婢”。




留学英国时,“拙手笨脚”的钱钟书,为妻子做早餐,一做就是几十年;钱钟书吃不惯英国食物,杨绛自己省下他愿吃的部分,却仍担心他吃不饱。


为了保护杨绛,钱钟书握笔的手,甘愿拿起木板,和别人打架;当钱钟书被灯泡坏了等琐事困扰时,杨绛总是温柔地说:“不要紧,有我呢”……



有人说,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结婚之后,两个人要各去掉一半的个性,才能组成美满的家庭。


而你当下所做的妥协,其实都是在成就自己的婚姻。


生活中,两个人虽然有争吵,有嫌弃,但因为彼此的爱意和相互迁就,才让婚姻里的枯燥和乏味,多了一丝温暖和幸福。



反观方鸿渐的婚姻,没有爱作为基础,又缺少理解:夫妇俩日常开玩笑也能战火连天,两人守护着脆弱的自尊,一次次撞击着对方,遍体鳞伤……


毕淑敏曾说:

婚姻并不仅仅是快乐,是节日,是两情相悦,是生死与共,它还是考验,是煎熬,是一种对熟悉生活的破坏和一种崭新模式的建立,是包含了智慧勇气人格意志的双方重新组合。


有平平安安的日子,有相扶相助的情感,才是婚姻的大境界。


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围城,只有经营不好的婚姻,才是围城。



围城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也许,你偶尔也被围城所,不要怕,我们还有机会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挑战它、改变它。


唯有懂得突破自我的围城,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方鸿渐的故事结束了,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图片:部分来自1990年版电视剧《围城》剧照

文章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