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是一场梦,人生是一出戏。梦迷梦醒,戏里戏外,红楼的开篇和结尾诗词,意味也有这样的两重。
曹公说,红楼“大旨谈情”,红楼的梦里是一场情天恨海。世间之人,一个个都是情种,只是有真情和妄情,人情和欲情。流落在人间风月场上。
其中充斥的是什么呢?奈何,伤怀,寂寥,愚衷。纵然曾经金玉满堂,也终归是一场追怀和悲悼。人间风月,一场虚妄。
这就是人生的滋味。想想你的人生,已经有了多少了结和落幕?
所以红楼的结尾,是散场。曲终人散或许让人伤感,繁华落尽、生死茫茫更是无尽凄凉。小说本身的收尾诗词,正是那首《飞鸟各投林》。
人生百态,人的欲望和路途也有千万种,可是结局却宿命般地奔向同一个——终究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镜花水月一场空,梦幻泡影真如梦。
那么我们曾经又争什么、乐什么、哭什么、痛什么、挣扎什么,放不下什么?
也许,眼终究要看尽沧桑,心终究要味尽凄凉,有些事才能不再挂心上。这或许就是所谓道行。
在此之前,也许就只能该怎样还怎样。但至少,心中明了,总是好的。
红楼,还有另一种开篇和结尾,那是作者的自况。更真实,也更残忍。
从这自况看,对于这情天恨海,写故事的人依旧是放不下的,人生难免会有耿耿于怀。
尽管故事的开始,就告诉我们这是一场梦;故事的结束,也告诉我们终究是一场空。但那更多的,是作者的痴想,和向往。就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
张爱玲说:时代是这么的沉重,不容我们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
还有一句话说:懂得了太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人生最无可奈何的真相。
可是红楼的故事依旧是空蒙的,那是一种梦后的醒,痛后的悟。于是我们就还可以抱着一份希望:所有的苦都不会白受,所有的泪都不会白流,所有的不堪都自有落场,只待水到渠成。
大彻大悟或许太奢侈了。可总算还能够把人生所历的所有苦痛哀乐,当作更通透一些的粮。
三国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其实是一场后果前因。你非要懂得了过程,看到了结局,才感悟得到最初。这或许就是所谓返本归元、返璞归真。
首词用在三国,最合适不过。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曾经叱咤风云、阅尽世间成败的白发老者,站在离开的小船的船头,端着杯中酒,唱着这首歌。
这种境界太高。功名争斗,哪怕是三国中搅动风云的英雄们,也始终沦陷在这个角斗场,脱不开,逃不掉。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的漩涡里,也何尝不是如此。
但起码我们能够由此知道:顿悟,是需要跳出来的,跳出人间种种利欲纠葛;就像我们作为局外人,看着三国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中的浪花淘尽英雄,才能秋月春风笑谈中。可惜,世人争做的却是当局者。
三国,一开始就把最高处,轻轻而重重地搁放在我们眼前。
三国的结尾,有一首长诗,尽说那个金戈铁马的英雄时代。最深彻的是最后一句:
这让我想到《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最后那句话: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于是我们就更能理解开篇那首词的意味——那样的旷达之人,不只是经历过、跳出看,就可以的;他还需要看到和明白“天数”这个东西。
古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不可违”,又告诉我们“尽人事,安天命”。人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不能也不该对结果太过执着,太挂心上。
有时候,往往是这句话最管用:这就是命。由此,生命开始有所悟。
开始也是结束,结束也是开始,三国的故事如一个闭合的圆。人间争夺,本是这样循环不尽。
故事之中,是心机;故事之外,是天机。对于顿悟,是契机。
水浒,大体说来就是一个义字当先、替天行道却毁于一旦的故事,扑面草莽英雄气,一场江湖侠义志,万千无语悲凉意。
仿佛笑傲江湖,似乎遗世独立。对于水浒故事,这真是完全看客的心思,像饮酒品茶听着评书唱曲。
而水泊梁山却是一个悲剧,比起红楼的悲剧,其中的现实更沉重,更真实。
所以这开卷词中的潇洒与冷眼或许都是装出来的——什么看淡名利、隐迹书林、儒流俊逸,都分明是一种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不得已。
看上去是众神归位,永受香火供奉,青史留名。可想起梁山英雄们的故事和结局,却多少带着些“尘归尘,土归土”的悲凉感。这是一种通透,也是一种奈何。
替天行道,建功立业,为国尽忠,可是“谗臣贼相尚依然”,有什么用呢?早知如此,不如学范蠡归隐江湖泛舟而去。这种无可奈何和心底的悲愤,更加重了。
这或许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即使无用,终究已无愧于心。即使心中再多不甘,心上是萦绕不去的遗憾和悲哀,却已经无憾了。
人生的玄机,本是难以捉摸。只好但求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比起上面三部,它的主题更直接,调子也更温情——四大名著里,只有西游是“喜剧”,虽然同样历经坎坷,却有着皆大欢喜、不复更求的结局。
这是一个关于佛家的故事。而佛家的主题只有两个:慈悲,和觉悟。西游记也同样如此。
从混沌鸿蒙、开天辟地开始,却落在仁善二字上,这就是西游的慈悲精神。老子言道德;德,即是人之道。
在结束处,慈悲与觉悟的主题依旧在,而且道出了慈悲才能觉悟之理,这正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说起来,西游的主题似乎简单多了。可是莫忘了,在开始和结束中间的九九八十一难,那无数的误会和委屈、挫折和历练。觉悟,从来不是容易的事。
比起其他三部名著,西游的珍贵更在于:承受磨难的意志、战胜挫折的勇气、矢志不渝的坚韧,都来自慈悲之心、觉悟之求,而不是因了欲望和执念。
四大名著的故事和主题各有不同,但结局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空悟之境。这也是一种宿命。
人生始终是要觉悟的,梦再美也终究是梦,终究要醒。这是最后的选择与唯一的路途,人与人的差别,只在迷执的深和浅。
经云: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
点击此处,更多精彩内容:
《道德经》给我们的无尽智慧启迪(附视频)
层次低的人,都有这三大特征!(非常经典)
男人心宽,女人心善,就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5000字的《金刚经》总结出6个字,发人深省!
老祖宗的告诫:人到四十,一旦发现这二个暗示,往往是发迹的征兆
生命的最高境界——熬
永远不要去追一匹马(深度好文)
中国七大高僧临终遗言,惊醒人心最深的执迷(直指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