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厉害的家族,后代沉寂千年,然而今天他们却改变了大半个中国
“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在1000多年前的中国,
有这样一个“可怕”的王族。
它能在最乱的乱世中生存,
在朝代更迭中还能使国家富饶。
可这个受百姓敬仰的王族,
在短短存在72年后,
却自己选择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原来这个王族的后代,
背负着一个“特殊使命”,
他们在之后沉寂的千年里,
其实一直在“神不知鬼不觉”地,
改变着整个中国。
如今,他们终于爆发了!
这个家族就是:吴越钱氏家族
1000多年前,唐宋之间,
有过一个五代十国的奇局,
天下纷争,群雄四起,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一个乱世。
当时北方战火纷飞,田园荒芜,
可很奇怪的是,在南方,
浙江一带的吴越国却是太平景象。
这就不得不提吴越国的君主,钱鏐。
他一生充满传奇,
也是他奠基了钱氏家族的辉煌。
他生于公元852年,杭州临安人,
据说他出生时,相貌奇丑,
丑到连亲爹都不想要,
他爹觉得不详,想把他弃于井中,
好在阿婆怜惜,才保住性命。
因阿婆留住了他的性命,钱镠小名“婆留”,而那口井被称为“婆留井”
他很喜欢看书,小小年纪,
就已满腹诗书,可家中贫困,
他只好中途辍学去贩私盐。
为了生存,他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乱世出英雄,而他于乱世中,
凭自己的实力闯出了一片天。
他由贩盐起家而行伍,
后多次平息叛乱,使两浙统一。
当时为表彰他的功绩,
唐僖宗钦赐“金书铁券”,
免他本人九死、子孙三死。
钱鏐的“金书铁券”,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也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免死金牌。
得“金书铁券”可谓是家族最高殊荣,
可他非但没自傲,反而更加清醒。
他召集家人,宣布了8条家规,
之后将家规工工整整书写装裱,
高悬于家庙的列祖列宗像前,
要求大家铭记于心,不得恃宠而骄。
到公元923年,后唐建立后,
他又被封为吴越国王,
而他,是一位治国有略的好皇帝。
他深知战乱带给百姓的痛苦,
当上国君后,
便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
以民为本,发展农桑,兴修水利。
在他的治理下,吴越国成为,
遍地烽烟中的一个世外桃源。
大文豪苏东坡由衷赞叹吴越国盛景:
“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
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今不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也由此奠定基础,声誉鹊起。
更难得的是,人人都想称霸,
可他却一心追求中国统一。
临终前,他特意叮嘱子孙:
度德量力而识事务,
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
民为贵、社稷次之。
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
他还留下十条“遗训”,对其精心,
创立的家训作了最后的强调补充。
当时因割据政权,多少人,
在继承问题上兄弟相争、父子相残,
可因他的家训,吴越国,
历经三世五王竟仍然稳定太平。
《钱氏宗谱》中的钱镠像
公元978年,后代遵从他的遗嘱,
为保护百姓免受战乱,归附宋朝,
成就了中国史上少有的和平统一局面,
江南则成了富甲一方的华夏之地。
编写《百家姓》时,由于当时赵氏为帝,
“赵”姓被排在第一位,
而排在第二的,就是“钱”姓。
之后这个传奇的王族,
渐渐消失在了历史中,
可钱氏家族不仅没衰败,
还长达千年都人才兴盛!
道教认为,道经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为拯救宇宙众生,使用自然妙气书写的先哲圣典。道经藏于“七宝玄台”,神仙通过乩仙降笔等方式将经书传授给高道名士,再由他们传播布道于世间民众。道教经典卷帙浩繁,包罗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法术、斋醮科仪、传道弘道与风水推算等各方面内容。
战国中期的齐国兴盛起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道教,西汉前期的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武帝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由政治信仰转变为宗教团体。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构成宗教伦理道德的主体;墨家尊天明鬼、兼爱互助和科技方术等思想与内容,被道教涵盖;《易经》是道士的基本经典,易学理论渗透到神学哲学、符箓丹道和斋醮科仪各方面;先秦道士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也为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两汉黄老道教的《太平经》宣扬气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负、乐生好善,以“太平世道”为目标。东汉丹鼎道派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将易学、黄老、火候三者参合,总结发展了道教的养生炼丹术。
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陕西咸阳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于句曲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为“茅山”,茅氏三兄弟被称为茅山道教祖师。三茅真君得道于茅山,开茅山道派。早于五斗米道的创立近300年。[3] 汉末军阀张鲁伪称其祖张陵于东汉顺帝年间,在蜀地鹤鸣山自称老君“授以正法,命为天师”,炮制其祖孙三张立教说以惑众。实际上是由被张鲁杀害的张修建立五斗米道(天师道),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为基本经典,[4] 修行符箓咒祝、三官手书。后篡教成功的张鲁在汉中建立了地方割据的短暂政权。[4] 灵帝时期,黄老道教徒张角在中原地区创立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在疾疫流行时用符水咒说为人治病,发展了几十万信徒并建立三十六方来管理。张角在184年领导发动了黄巾起义,遭受统治者的镇压而失败,太平道销声匿迹。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境界经典非修真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常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与道术的修练者。
尹彦德兄弟犒劳岳家军,这是茶陵火田尹氏家族引以为荣的事情。《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谱、民间传说以及张治、李东阳等县内前贤的诗文都有记载和吟咏。但是,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细节方面的问题,这些材料记载得比较零散,或语焉不详,或引而不发,对此,很有理清的必要。本文就我所掌握的一些资料来略作说明,以期方家指教。
1、我的题目是《尹彦德兄弟犒劳岳家军》,这与上述文字资料一般性的叙述并不一致。这些资料表述为尹彦德犒劳岳家军。《茶陵州志·义举》(各种版本的)记载说:“宋岳飞讨曹成,道茶陵。彦德谒军门,以牛酒犒军三日。”成化八年(1472年),茶陵大学士李东阳回乡祭祖,应尹彦德的后裔尹汉琼之请为尹氏族谱作序,序中引用尹汉琼的叙述,也持这种说法:“岳武穆讨曹成时,彦德以牛酒犒师”。但是,尹氏族谱中的彦德小传却是另外一种说法。文字如下:
“九世祖彦德 崇罃公子。家巨富,好善乐施。时,岳武穆王奉命讨曹成,师次火田,公与弟彦尚、彦和以牛酒诣军门犒师,武穆称为长者,赠以诗云:‘富民高义重茶城,能犒行营十万兵。暂写一经光世业,凯旋飞奏请恩荣。’并赠古砚一方、‘一经堂’三字。后杨诚斋先生书以匾,其堂有记载。旧谱中州城旌忠庵镌岳夫子像,亦镌‘一经堂’三字德公。”
这一段文字清楚的记载犒劳岳家军的是尹彦德兄弟三人。为什么在一般性的叙述中只提到尹彦德一个人呢?这可能与古时候所说的父亲亡故之后,“长兄如父”,为一家之主的说法有关系,即尹彦德为兄弟三人这个大家的一家之主,称颂一家之主即是称颂一家,无需再说彦尚、彦和的名字。
2、尹彦德兄弟三人犒劳岳家军的原因。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谱、民间传说都没有提及,值得一说。
岳飞奉命追剿曹成而进驻茶陵,事情发生在绍兴二年。《茶陵州志》和民间传说在叙述这一事件时说,岳飞头一天晚上从江西经毛竹坳进入今秩堂乡合户村,在当地私塾先生帮助下,夤夜起行,第二天早晨到达今火田镇五门村杉里园,接受尹彦德兄弟的犒劳。其中留下的悬念之一是岳家军将士的早餐应该是在这里吃的。据上述资料称,在岳飞由秩堂移师火田的过程中,先后留下了墨庄、光泉题字,还有过平梅花、与彭可安交往的事迹。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甚至还记载了其中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故事:“岳忠武董师过茶陵之秩糖(应是“堂”字之误)。向有冬青树大数尺,横生梗道,过难之。忠武师至之夕,树忽直立。”后来,茶陵民间据此将其演化为岳飞一剑劈开穿石门的故事。这些材料给我们留下了另外一个悬念:岳飞并非如上述资料所说的那样,在不足12个小时的时间里,急匆匆的在秩堂、火田之间行军,而有一个因事而宜、亦驻亦行、从容行之的行军打仗过程。
再看看尹彦德兄弟是怎样犒劳岳家军的。据火田《尹氏族谱》记载,尹彦德兄弟此番劳军的“详单”是:每人每天一斤牛肉,一壶酒,两斤大米,另给每人一双鞋。除此而外,尹彦德还入军营宣讲,对岳家军将士作了一番“战前动员”或“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茶陵州志·人物》载,尹氏兄弟的此番义举“令六师之气不战而先夺,其于成功之助盖多矣。”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一支部队一共有一万人(一说八千人)。要让这一行人吃早餐的时间、地点安排得如此巧合,尹彦德一家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为这一行人准备早餐,还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犒劳物资,绝不是事前毫无准备匆促行之的结果。这其中隐含的悬念就是:尹彦德兄弟与岳家军之间一定有过事前的接洽和商定。
那么,尹彦德兄弟为什么要费这么大财力、精力来犒劳岳家军呢?答案只有一个:希望以此获取朝廷恩荣及政府的保护。这是一个富而社会地位低下的家庭在乱世谋取自保的一种手段和策略。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没有展开的必要,我下面的叙述可以印证这一点。
3、有必要略作交代的几个后续故事。
其一,火田尹氏家族的恩荣。据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人物第六》载,当时,岳飞对尹彦德说:“君,长者也。富而无文,当一经教子,后必有显者。”并且还亲笔题写“一经堂”三字相赠,作为这个宗族的堂号。同时,应尹彦德之请,奏请朝廷选派国子监太学生掌教一经堂,教授宗族子弟。后来,宋高宗又为一经堂题写匾额。淳熙十六年,尹彦德之子尹士望在一经堂东侧筹建明经堂,宋高宗恩赐明经堂为明经书院。这是茶陵最早的书院。杨万里、杨至、龚用卿、翁溥等人先后为书院题写名字、匾额并撰记。这些人题写的匾,撰写的记后来都散佚不存。一经堂、明经书院为这个家族引来了一股经久不衰的尊师重学风气和传统,也它为培养了尹伯正、尹仲正、尹申、尹裦然、尹天球、尹天凤、尹谦孙、尹毂、尹岳、尹惟日等进士,使其成为茶陵仅次于谭氏家族的第二大科举名家。明经书院在历代风雨的熏浴中,几经拆建改造,最后成为长生观。1958年,人们又在长生观上兴建火田公社卫生院,现在,又由卫生院改为民房。
其二,岳飞赠送的古砚、诗的下落。尹申、尹明瞻在《尹氏初修族谱序》(南宋时期)、《尹氏续修族谱序》(明永乐十六年春)中介绍了两者的下落:“因以忠烈诗刻于里之湖亭,后以寇毁”。经过元末明初的战火之后,“家传武穆所赠古砚旧落陈氏,今漫不可得”。
沿潞溪逆流而上,穿过李家里,再往前走,不久就要到冷水井。这是散布在天堂山山间低谷的几个小山村。其中有一个山村地域狭小,四面高山环护,如深陷地底的水井,人们就把它叫做“冷水井”。而地域区划意义上的冷水井,指的是包括上大陇、半冲、冷水井、铜锣坪在内的地方。如果结合历史遗迹来考察它的地域范围的话,所谓的冷水井,应该还包括下大垅在内。民国二十四年实行保甲制度,这一带作为一个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命名为里仁保,原因也就在这里。
冷水井地处深山老林,偏远闭塞,交通尤为不便。从1992年开始,这里的人开始陆续外迁。现在,冷水井、铜锣坪的住户已全部迁出,山村荒芜,行将为人遗忘。但在历史上,这里曾因为穆和隐居而名闻遐迩。
《茶陵州志·杂志》(明嘉靖版)记载:“潞水溪北有冷水井,陈文帝时,处士穆和为太常博士,及北隋继统,和隐居教学不倦。开皇三年,屡征不起,遂以熔铁锢其门。……”《湖南省掌故备考录》记载得稍微详细:“陈文帝庚辰年,处士穆和为大常博士。隋继统,和隐居潞水冷水井。隋文帝开皇三年,屡征不起,遂以熔铁锢其门,岁余犹闻朗读之声。唐武德二年,少詹事杜淹为著其事,勒碑志感。裴寂纠之,遂扑其碑。明初于灰尘蔓草中得之。”两者可以互为印证。穆和隐居冷水井的原因、经过以及他最后的去向,我们现在无从稽考,但以上述记载为主干的传说,却仍然在潞水民间流传,它的基本情节与上述记载一致。据考证,穆和隐居教学不仅是潞水地区的私人办学之始,也是至今为止见诸文字记载的茶陵私人办学之始。在民间传说中,穆和隐居冷水井的故事还有一个留证的实物,即潞溪上一座叫里仁桥的小石拱桥,传说这座桥是他在隐居期间修造的。这座桥在下大垅境内,至今保存完好。这里曾经是一条交通要道,经冷水井过攸县,可以北上长沙等地。在民间传说中,过往官员途经潞水,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说的是风水宝地,不可干犯亵渎。实际上,这应该是文官武将过里仁桥时对穆和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自觉行为。
2009年下半年,我去冷水井一带与老人闲聊。有人告诉我,穆和隐居的具体地点很可能是铜锣坪。这是一个因地形酷似铜锣而命名的山村。直到民国年间,这里还能看到青砖铺就的土坪、下马石、马厩等遗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在这里建房子,在地下挖出了不少古旧的青砖。曾经是铜锣坪的居民则言之凿凿的说,穆和在这里某一个十分隐秘的地方埋了的护庄宝物,铜锣坪遭难时宝物就会示警显灵。如此这样,不一而尽。看来,穆和可能真的隐居在这里了。
前几日跟几位道友品茶论道时,分享了一个我曾听说的因忤逆不孝死于非命,最后死无葬身之地的故事。其中一位道友颇有感触,也聊起他拜师入门不久就被雷劈的经过,心中感到非常奇妙也甚为震惊。
自唐末历五代,
又经北宋至南宋,400年间,
吴越钱氏封郡王、国公者二十余人,
封侯拜相、入仕内阁者,将近百人。
除了位极人臣的,还出了,
许多著名文学家、藏书家、医药家。
宋朝皇帝赞誉:
“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
明代,出现了诗人钱谦益,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钱谦益
到清朝,又出现了18世纪,
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钱大昕,
他被陈寅恪评价为:清代史家第一人。
而且名藏书家钱曾、学者钱塘、
书画家钱沣等等,都是钱王后裔。
钱大昕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孟子也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可钱氏家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想象,
到近代,更是爆发,人才井喷。
钱氏人口仅占我国全部人口千分之二,
但自宋代以来,
载入史册的钱氏名人就已逾千。
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
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
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有人总结钱家出过:
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钱穆、钱钟书、钱学森……
这些名字彪炳史册,如雷贯耳,
可这些人,全都出自钱氏家族!
这相当恐怖,也令人疑惑,
为何钱氏能人才济济?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
是因钱家有着不同常人的DNA。
可事实却是因为,钱镠的那一纸家训!
在家训的开篇,就提到: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钱镠认为,做人以立品为先,
有才无德的人,是极其危险的。
钱镠曾说“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所以,崇文倡教、读书明理,
是钱氏家族的重要家风,
它强调的就是:
读书为第一等事,读书子弟为第一等人。
为了让家族中的穷苦孩子,
也能读得起书,家训中规定: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
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于是从宋代开始,
钱氏家族就族内相互扶携,
各地的钱家都设立义田、义庄
……
并明文规定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
必须作为教育经费。
无锡的“怀海义庄”就是个典范
其宗旨就是:
“救灾周急、恤孤矜寡、
排难解纷、兴学育才”。
族内凡鳏寡孤独者,均能领到义庄钱粮;
钱姓子弟不分贫富都能上学。
国学大师钱穆,
就是在义庄资助下才得以上学的。
他最著名的著作《中国文学史》,
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
最全面的详尽的讲义,无人能出其右,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
更有学者谓其为: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钱穆的亲侄子钱伟长,
同样家境贫寒,读不起书,
在义庄的资助下,才完成学业,
成为了中国的力学之父。
1941年,他提出“板壳内禀理论”,
爱因斯坦看后,这样评价:
“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他还发表了世界上,
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
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奠基人。
有人问钱伟长,为什么钱氏家族,
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时,他调侃道:
“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
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
钱伟长与钱穆
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钱基博,
自幼便喜好读书,勤奋治学到,
“于车尘马足间,也总手执一卷”,
以至于“生平读书无一字滑过”。
他博通经史子集四部,
以集部之学见称于世,
有“集部之学,海内罕对”的美誉。
大名鼎鼎的张謇赞其文章,
“大江以北,未见其伦。”
而他的儿子,比他更出名。
钱基博钱钟书
他的儿子,不是别人,
正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
他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他的《管锥编》堪称是文学史的代表作。
众人皆知钱钟书有“照相机式的记忆”,
有“百科全书式的大脑”,
而钱钟书的用功之勤,亦无人能比。
除了大量阅读之外,他还学习他的父亲,
无论看什么书都必做笔记,
一生都在纯粹地做学问。
钱氏研究者曾说:
“钱家人的家风都很正,
学习的目的性非常的纯洁,
他们对读书的热爱,
完全是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
钱氏家训中还写了婚姻原则: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相比家世、财富,
更看重配偶的教养和素质。
让人不禁感叹,
一千年前的钱氏家训,
居然观念如此超前。
而钱氏家族的配偶,大多德才兼备。
钱学森的妻子蒋英,
就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
在钱学森苦闷时,始终相伴左右。
钱学森曾多次提及,
“在我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时,
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
得到启示,我很有福气。”
钱伟长的夫人孔祥瑛,
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
清华大学高材生,曾任清华附中校长。
他们两人相濡以沫61年,
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仍不离不弃。
钱伟长和孔祥瑛
一天,钱基博私自拆开了,
杨绛寄给钱钟书的信,信中写道:
“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
须两家父亲兄弟皆大欢喜,
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
钱基博不禁赞叹:“真是聪明人语。”
之后,钱基博亲自给杨绛回信,
信中大大称赞她的孝悌明理,
且立即认可她和钱钟书的恋爱关系。
而婚后,钱钟书更给了她最高的评价:
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正是这样的“优优联姻”,
使钱家基因不断优化。
钱钟书和杨绛
更令人佩服的,
是钱氏家训中的家国观:
“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利在一时故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早就1000多年前,钱氏家训,
就提出了作为社会人的担当,
实在令人汗颜。
不做蝇营狗苟的“小我”,
要做利国利民的“大我”,
弱则发奋图强,强则振兴中华,
更成了钱氏子孙自觉背负千年的使命!
比如钱穆,即使到晚年,
仍不忘教导子女:
吃点苦没有什么,我希望你们,
做好一个中国人,用功读书做学问。
其实钱伟长是个严重偏科生,
他英文成绩0分,物理成绩5分,
但他以国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
考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
可当看到中国因为没有飞机,
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时。
他毅然选择为救国换专业,
去学习如何制造飞机大炮!
之前毫无物理基础的他,
以弱博强,发奋苦读,
在短短4年里,
就完成了一般人8年才完成的学业,
终成一代物理大师,实现科技报国之志。
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
他是一名五四先锋,
是他催成新文学的诞生并予以奖掖支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就是鲁迅在他的敦促下创作的。
而他的儿子钱三强,
没有继承他的衣钵从文,
反而选择了理科,他非但没有失望,
反而鼓励儿子追求自己的兴趣。
1937年,钱玄同染上重病,
孝顺的钱三强不忍离开父亲,
犹豫是否出国学习,
没想到钱玄同却坚定地对他说:
“你学的科学,将来对国家有用,
你还是出国好好学习吧!”
后来,钱三强师从居里夫人,
钱玄同又写信激励儿子:
“你有了很好的指导老师,
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振兴中华!”
正是在这样父亲的教导下,
钱三强始终怀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他与妻子何泽慧在国外取得巨大成功后,
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生活,
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
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的原子弹事业中,
成为了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玄同与钱三强
当年钱学森赴美留学,
他的父亲钱均夫就根据钱氏家训,
专门为他写了庭训:
“人,生当有品:
如哲、如仁、如义、如智、
如忠、如悌、如教!
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
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
在二战中后期,
钱学森已是全美国乃至全世界,
顶尖的空气动力学专家。
可他却一心回祖国效力,
美国得知后,多次阻挠,
更将他软禁,
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甚至咆哮:
“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
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
也不让他回到中国!”
得知儿子被软禁的消息,
钱均夫给他写信勉励道:
“吾儿对人生知之甚多,在此不必赘述。
吾所嘱者:人生难免波折,
岁月蹉跎,全赖坚强意志。
目的既定,便锲而不舍地去追求;
即使弯路重重,
也要始终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
相信吾儿对科学事业的忠诚,
对故国的忠诚,也相信吾儿,
那中国人的灵魂永远觉醒……”
之后历经千辛万苦,
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大地,
而在他的带领下,
中国国防事业实现质的飞跃: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个个忠勇为国,
代代皆是豪烈,
钱氏家族不愧被称为:
“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正是“钱氏家训”的内容,
影响了一代代钱王后人,
也塑造了一批批钱氏杰出人才。
就连中纪委都特别推荐这份家训,
钱氏家训更被记录在“非遗”名录里。
即使今天看来,钱氏家训的理念,
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值得发扬光大。
钱家,如此的豪门望族,
可他们传承的却从来不是钱,
而是宝贵的精神食粮。
所谓“家国天下”,即是:
先有一家、后有一国、
最后形成天下。
而良好的家训是“好家风”的开端,
《钱氏家训》,
不只是钱氏家族的财富,
更是整个中华民族,
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最后附上宝贵的钱氏家训,
与大家共勉!
个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
父母伯叔孝敬欢愉。
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
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
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
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
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
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
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
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往期精彩点击阅读:
捡了个弃婴,旺了个家族;祖坟在绝地,逆袭成贵族……他们凭的啥?
王阳明:男人欲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时,牢记2句话,注定是人上人(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