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西师范大学 | 世界史硕士研究生美国史读书分享会纪实

张欣怡 整理 美国史研究 2021-02-10
本 号 第 934 篇 推 文 

来源:江西师大2020级世界史硕士生美国史读书分享会

时间:2020年11月19日 19点-21点

作者:张欣怡 整理

           杨长云 校对



欢迎关注我们




江西师范大学2020级世界史研究生

美国史读书分享会纪实


2020年11月19日,江西师范大学2020级世界史硕士研究生研讨会暨美国史读书分享会在名达楼3420世界史教研室举行,本期由美国史专业方向赖颖、张欣怡、戴龙鑫三位同学作阅读分享。读书分享会得到杨长云老师(现为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的支持,莅临现场点评,特致谢忱!本篇纪实由张欣怡同学记录整理。


Part 01

美国城市史

赖颖我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中国美国城市史学界的学者研究方向,以高校为单位进行梳理;二是汇报我刚刚读完的王旭老师的《美国城市史》。


王旭:美国城市史


首先是对国内目前研究美国城市史的学者及其研究方向进行梳理,我认为国内研究美国城市史的重镇是厦门大学。王旭老师是国内研究美国史的大家,现在研究美国城市史的一大部分学者也都是王旭老师的学生,并形成了团队。韩宇老师主要研究“美国高新技术城市”,胡锦山老师主要研究“美国黑人城市”,李莉老师研究“美国城市公共住房政策”,罗思东老师研究“美国地方政府”。东北师大团队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美国城市移民”,研究的老师有梁茂信老师和伍斌老师。浙江师范大是孙群郎老师研究“美国城市的郊区化”。此外,其他高校也有许多研究美国城市史的学者。中国社科院的黄柯可老师主要研究“美国城市化问题”;南通大学刘建芳老师主要研究“美国大都市区和城市贫困问题”;上海师大李文硕老师主要研究“美国联邦与城市间的互动关系”;安徽师大曹升生老师主要研究“美国县政府”;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菲老师研究“洛杉矶城市史”;河南大学王金虎老师曾研究过“城市政治改革和社会救助”;华中师大曾艳梅老师主要研究“美国郊区”;西南大学李晶老师研究“城市公共卫生”;上海电力大学李艳玲老师研究“城市更新运动”;我的导师、上海大学杨长云老师的研究领域为侧重“城市公共空间”;华东师大林广老师研究“纽约城市史”,刘敏老师研究“美国大都市区及美国东北部沿海城市群”;郑州大学王毓敏老师主要研究“美国城市腐败问题”。我的梳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后面还需要继续补充。


第二部分是跟大家分享我刚刚读完的王旭老师的《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我先说说选这本书的原因。其实我也是处于城市史的入门阶段,看城市史相关论文时总有疑问。我一直不太清楚城市史自身研究的独特之处、区别于其他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地方在哪里?基于这个问题,师兄推荐我读王旭老师的《美国城市史》。刚刚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要选王旭老师的这本书而不选其他研究美国城市史的老师的著作,我想到了任东来老师给王旭老师的书评中有这么一句话——“王旭教授可谓是中国研究美国城市史的第一人。”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应该首先阅读,事实上我也在里面学到了很多。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篇章,一是殖民地时期到19世纪20年代;二是19世纪20年代至今。首先,为什么要以19世纪20年代来划分?王旭老师是这样说的:“1920年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这一年,美国人口突破一亿大关;而在这一亿人口中,已有一半居住在城市中,即所谓的城市居民。至此,美国成为一个城市化国家,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美国城市史》第6页


第一篇章的叙述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美国城市的兴起。王旭老师首先叙述东部港口城市的优先发展,主要以四个城市为例(波士顿、纽约、费城和查尔斯顿),这是有关美国殖民地时期经济方面的阐述。第二个是有关政治方面的阐述,主要是“市镇会议”(Town Meeting),市镇会议是早期殖民地时期的地方政府组织结构。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叙述了美国城市和革命之间的关系。王旭老师认为,城市和革命联系起来有两点原因,第一,地方政府当时已经有市镇会议,也就是领导阶层领导者;第二,革命一般在城市中发生,比如我们刚刚说的这些城市波士顿、纽约、费城都是经济发展跟英国接触比较密切的城市,英国颁布一些了限制经济发展的法案,城市就起来进行革命。


第二部分以1840年蒸汽机的发明为界,我认为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是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交通运输网形成后可以往全国各地运输人力和物力,这就更方便了全国的联系,也就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这一部分王老师主要以三个城市为例展开叙述,三个城市也分布在美国三大地区,东北部的纽约、中西部的芝加哥和西部的旧金山。城市发展起来之后相应地产生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比如说环境污染,贫困差距加大等,由此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改革。城市改革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面向城市下层,主张改革贫民窟以矫正社会弊端;一方面着眼于市政机构,旨在取缔城市老板,提高市政机构的效能。我觉得这阶段美国城市的发展是由东部到西部的一个过程。


19世纪20年代至今就是大都市化过程。这本书里关于大都市化的定义是以数字来划分的,我可能不是很理解。王旭老师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大都市区:20世纪美国城市史的主导》(《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提到另一个定义,“发展中心向郊区转移,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功能外延,城市化范围扩大的体现。中心城市与郊区由此形成互动关系,共同促进城市化地域范围不断发展,进而出现新的地域实体——大都市区。”我抓住的两个关键词就是“互动联系、共同促进”,我就是以这八个字来理解大都市区和郊区的关系的。这一部分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联邦政府对城市的干预,体现在公共住房政策,具体体现在城市更新运动,包括后面的“向贫困宣战”;第二个是郊区化与大都市区化,我刚刚谈到交通运输网形成的阶段主要是铁路,大都市化过程主要是汽车。因为当时市中心产生各种问题,比较有钱的美国人他们会搬来郊区居住,但他们又要在市中心工作,汽车的发明就便利这一过程,也促进了大都市化的过程;还有一个郊区购物城,便利生活在郊区的人们采购生活物品;第三个是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于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加州北部旧金山海湾区,这一部分书中也介绍了美国的相关城市,比如说硅谷、圣何塞、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等城市。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阳光地带和冰雪带。冰雪带就是之前最先发展起来的东北部城市,后工业时代到来后,他们就面临传统工业的升级问题,这一问题比较严重,所以这些老工业城市就被喻为“冰雪带”。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西部沿海城市,而且有关美国太平洋战略的一些政治需求,整个美国西海岸城市的发展就被称为“阳光地带”,这是我对城市的一个梳理。


我觉得贯穿整个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人口的流动。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新科技革命的时候,美国东北部的一些退休的人会选择去美国西海岸洋养老,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这是我读书之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也是让我耳目一新的内容。


读完这本书我有四方面的想法,一是王旭老师力透纸背的叙事,把本书置于美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与重大的政治事件和主要的经济技术发展相结合,还有美国的相关法律、种族问题等等都可以各方各面涉及到;第二是书里采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因为讲的是美国城市化问题,所以老师引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做支撑,特别是在书的末尾页附上了相关数据资料的网址;第三是概括性语句的书写,我在这方面很不行,所以看书的时候也比较注重观察老师语句的叙述;第四是对美国主要城市有概括性的认识,我是一个城市史小白,地理学得也不好,所以对美国城市的位置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都会去找书中每个城市对应的位置。


读完这本书,我比较好奇的三个点,一个是匹兹堡的城市更新运动,匹兹堡的城市更新运动在整个美国城市更新运动中进行得比较成功,主要有阿列根尼社区发展会议的推动,我想知道这个会议是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城市更新运动,他们的举措是否有特殊之处,匹兹堡的城市更新运动能在整个美国城市更新运动中有更好的发展的原因在哪里;第二个是美国西南部城市的GI(美国大兵)繁荣及“大量退伍军人留在了圣何塞”,王旭老师在论述圣何塞城市兴起的时候说了这句话,大量退伍军人对圣何塞的一个城市发展起到作用,我想知道退伍军人在哪些方面起到了作用;第三个是市政机构改革,之前说到因为城市老板权势强大,所以很多地方市政机构改革其实是盘根错节的,但是也有一些强市长的出现,书里列举了旧金山的詹姆斯·费伦市长,我也会想市长他是做了哪些举措,当时他所在任期间的旧金山市民有何反应,政府和市民之间达到了何种平衡。


最后说几句自己的体会。有的老师认为三年太短了,我们应该就是专注自身的领域;有的老师认为确实应该要看其他领域的书,才能更好地学习研究。我觉得跨领域不行,我们可以跨方向。比如我的研究方向是美国城市史,那天我在期刊室读了一篇法国城市史的论文《中世纪晚期法国的城市里面与社会融合》(吕昭:《中世纪晚期法国的城市里面与社会融合》,《世界历史》2020年第3期)。我觉得给我启发比较大的一点,可能研究的国度不同,但是找史料、运用史料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角度是相似的。在这篇论文里面,我觉得挺让我受益的两个点,一个是作者从遗嘱看人口流动趋势的,一个是作者从定居时间的长短来看人口的流动。还有一点是我写本科毕业论文的一点心得,我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劳工专项计划,可能在国内的知网上一搜,大家对研究劳工的老师及其文章会有相关的了解,比如四川大学的原祖杰老师、上海师范大学的蔡萌老师、上海大学的焦姣老师。但如果想对国外的学者进行梳理就比较艰难,我在撰写本科毕业论文要结束的时候,才知道密歇根州立大学有一个关于美国劳工专项计划的立项,虽然我也没有找到这所大学相关立项的材料,但是至少了解了参加立项的相关学者,看论文的时候也比较有方向。所以大家可以去美国的大学官网找找有无自己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心,或许我们看不到大量的材料,但是我们知道了相关的学者,做综述的时候也有方向。


以城市的视角重新解读美国历史

杨长云:如果从学术规范的角度来讲,可以把大陆研究和港澳台研究进行一个区分。因为我们的搜索系统不一样,所以这个时候还是会有区别。日本的都市史、美国自身的研究、欧洲的研究,做得也很好。


赖颖介绍了《美国城市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觉得还是考虑到了时间跟空间,这一点很重要。除了时间跟空间,一座城市里面主要还是人。制度、社会都是文化,文化涉及到主体,不同主体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碰撞、融合,这些我们概括为一种“文化的交流”。要把人管好一定要有一个制度化的东西,又涉及到制度方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这就是一个“人”的维度。空间上发生的,以前我们讲两类,第一类就是人类本身是城市中的活动;还有城市中它跟自然不一样的建筑、街道,这些都是空间;现在还有第三个因素,除了人和建筑,就是自然。所以我们考虑时间、空间,再考虑人的概念。


刚刚你讲到《美国城市史》这本书的特点,说到了大量数据资料的使用。最近几年,根据我所知道的情况,历史学研究使用的数据资料还是很有限,大家可能没有掌握处理数据的方法。其实有的时候这种数量上的东西可以反映很多问题,在美国有Census——美国人口统计局网站,就可以解决这种历史数据的需要,从1790年开始到现在,可以看到大量数据,不仅仅是人口的数据,还有很多的劳工数据,包括制造业的、甚至是职业变化的数据都可以看得到。像有一些个案,实际上就是用城市的视角重新去解读美国的历史。最近在上海大学举办的第三届美国史青年学者工作坊,西南大学李晶老师谈到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或背景,应把每一个城市作为一个主体,我深以为然。也就是像对待整个大自然一样,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对象,而是存在的主体。


每一座城市有它的自主的意识,当然这来自于人,人们的行为怎么去设计它、怎么去规范它。所以当了解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个人就会负起责任来,因为每个人都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形象。城市是怎样的,其实都是由人来决定的。所有的个体、社区、城市其实都是盘根错节的,包括市政机构改革。典型的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市政改革,有好几种方式,包括结构性改革、社会改革、道德改革。


结构性改革就是一座城市的市政出现了问题,要进行所谓的结构调整,比如在市政改革里面有三种,一种是城市经理制,从传统的市长到出现新兴的城市经理人,让城市经理发挥专业知识去建设一座城市。第二种是“强市长委员会制”,它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市长来决定什么样的体制、决策更适合大的城市。还有第三种是小议会制或者委员会制,比较适合小城市。各种市政模式其实都有它的缺陷,不可能很完美。后来大家就开始反思城市更新和城市改革,如何让权利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改革,就是针对社会中的问题进行改革,比如说贫民窟的改革、血汗工厂的改革,要解决的是城市中人口的贫富差距。还有第三种是道德改革,我们知道禁酒运动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让人们尤其是低层人士不要酗酒,白人中产阶级认为,一些工人喝酒以后,往往闹事,家暴,等等,当然是有违道德的,另外还有一种基督教教育的因素在里面。此外还有整肃政治道理的层面。马克·吐温的小说《镀金时代》里讲到了权钱交易、裙带关系等,所有这些东西都被认为是不正当的,那么怎么去寻找建设一个好的政府、有效率的政府,就需要科学化、专业化的改革。


接下来讲到二战后的郊区化。郊区化很早就产生了,关于时间节点,大家可以读一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孙群郎老师的《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这本书,或者读一下同样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肯尼思·杰克逊的名著《马唐草边疆》。美国郊区化加速发展,我认为主要是在二战以后,或者说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的这种发展阶段性是很鲜明的,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美国人口统计署在1910年的人口统计里,第一次开始出现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的概念,当然这是有争议的。大都市的出现,以跟人口统计中的概念“标准统计区”相关,当然真正出现大都区划或者连绵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实际上也进入到一个更大的郊区化,就是大量的人口,主要是富有人口,还有制造业,尤其是服务业、商业流向郊区。美国的“去中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在20世纪以来发生的,19世纪末有些地方已经发生了,因为中心城市发生了很多问题。在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黑人,黑人一旦进入到了downtown,就会使大量的白人移出来。而且标准化生产、汽车工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以及郊区化过程。我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发现,早在19世纪末,许多富有阶层就已经开始搬到郊区去住,也可以说是这一时候美国人对飚进的工业化和快速的人口城市化的反思。原来的工业中心,因为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一部分劳动力往往由内战后被解放的黑人充当,族裔成分很复杂。


后来王老师把《美国史城市史》这本书扩展成为《美国城市发展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反映了他在城市史理论上寻求突破,并自成体系。他和罗思东老师还写过《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地方政府——区域统筹与地方自治的博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美国的很多东西,你们一定不能用中国的思维去套用,或者做简单的对比。在中国是市管县,但在美国“县”的概念时常比“市”的概念大,他们又是互相独立的。县的设立不是制度性的,往往是功能性的,是为提供服务。所以,在美国,某个政策制订、法令的颁布,不是一级一级下到基层,而往往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等各自的事情,这里援引“联邦主义”,对联邦、州和市以及县的层级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关于县政府,这是我的同门曹升生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他比我更懂。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作为local government,就是我们中国所说的地方政府,又跟我们理解的地方政府又存在很大不同。顺便说一句,美国的local government还包括专区(special district)、校区(school)。大家一定要记住,所有的这些地方政府的设置都不是为了更好地去管人、治人,而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


值得表扬的是,赖颖同学最后提出三个好奇点,我认为这是她通过阅读和思考产生的问题意识。这一点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只有不断产生问题,才是真正在思考,这样的阅读最有效果。不断反思,形成问题意识,并尝试通过其他资料的查阅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方式。


Part 02

自然的大都市

张欣怡: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城市与环境史”,主要和我最近阅读的一些著作与思考的问题相关。《自然的大都市:芝加哥与大西部》(威廉·克罗农著,黄焰结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简称《自然的大都市》)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环境史著作,今年译著刚刚出版的时候也是让我特别期待。这里面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自然”的定义。作者克罗农所谓的“自然”指的是非人类世界,他借用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术语,对“第一自然”(即原始的、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和“第二自然”(即人类在第一自然之上建立的人工自然)进行了反复论证和界定。“第二自然”的概念一直为人所诟病,这是让我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及阅读过程中比较迷惑的一点。


威廉·克罗农:自然的大都市:芝加哥与大西部


《自然的大都市》主要讲述了芝加哥怎样从农村成长为大都市的一个过程。一群怀揣着要把芝加哥建造成大都市的梦想的人,首先通过交通的改造,架起了乡村与城市间连接的桥梁和渠道。在解决了交通问题之后,开始了商品交易和商业流通。我觉得这里面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点是粮食交易的变化过程。最初农民在丰收以后,粮食就开始了它们的“麻袋之旅”,随着谷仓的发明、粮食分级体系的不断升级,已经不再需要传统模式下的交易,而是变成了一个机器流转的过程。书中的一些描写很有意思,把谷物的运输比作“金黄色的财流”,我想这或许就是克罗农所说的“第二自然”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尽管“第二自然”的概念受到种种诟病,但在这一基础上,我觉得的确是一股非常神奇的力量所在。


本书的最后说到经过各种各样的发展,芝加哥从乡村成长为大都市,最后一章的标题是“白城的朝圣之旅”。在此时代人们的心里,芝加哥已经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城市形象。到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的时候,乡村的人们满怀憧憬地来到城市。但是,他们来到城市以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城市里的一些经济诈骗、社会问题等,以至于他们对城市产生了一种恐惧,认为城市中隐藏着各种危险,丑恶现象无处不在,甚至断言大都市就是个道德沦丧的地方。所以,这提醒我们,城市史所关注的不只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成长,还有城市的弊病。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自然的大都市》到底是不是一部环境史的著作?因为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个讲述芝加哥如何从乡村发展为大都市的故事,在没读完全书时我请教过老师这个问题。后来老师在他的书评《塑造芝加哥的乡村与城市》(杨长云:《“塑造”芝加哥的乡村与城市》,澎湃新闻·私家历史2020年6月29日)中给出了答案。在《自然的大都市》中其实包含了乡村与城市、自然与人类社会以及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四层关系,共生、依附、消费和等级。通过对这四重的分析,《自然的大都市》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丰富城市史,从自然依附的角度来补充经济史,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解释环境,使从城市等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西部。


因为思考《自然的大都市》究竟是一本什么性质的著作,所以我又重新回顾了两个问题,什么是城市史?什么是环境史?


恰好最近《什么是城市史》([英]肖恩·埃文著,熊芳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中文版出版,我也在这本书里寻找答案。书中对城市史的定义是:城市史是将城市空间置于广阔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空间系统的框架中,进而将这一空间置于更广阔的地区、国家、国际乃至跨国的网络中考察其历史。此外,《什么是城市史》还梳理了城市史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通过这些可以看到城市史中一些更加具象的内容。但我觉得它是一本指南性的作品,也更像一个学术综述的整理。


在思考什么是环境史时,我又再读了《什么是环境史》([美] J.唐纳德·休斯著,梅雪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比较早,在书里,休斯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定义,“它是一门历史,通过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来如何通过时间的变迁和自然其实部分进行互动的一个过程,从而推进对于人类的理解。”


梅雪芹老师有一篇文章《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文章里就提到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个是作为自然史研究领域的环境的历史,它更侧重于自然环境自身演变的过程,其实它相当于完全去人化了。第二个作为社会的历史,把环境作为人的背景和可利用的资源来对待。说到这一类的研究,我也问过杨长云老师一个问题,从城市史学家和环境史学家如何看待“环境”,是否城市史学家会只把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一个背景。第三类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实我最后的理解,不管我们要怎么去理解环境,还是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我想最终的目的还是能够更好地来认识人类自己。因为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包括环境史也是人来书写的。所以我觉得主要的还是人,当然我们需要有的态度是不能忽视自然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已,我们不能把人类作为中心来对待。


关于环境史的其他著作,我阅读了卡洛琳·麦茜特的《美国环境史导论》(Carolyn Merchant, 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A Introduc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与付成双老师的《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付成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从目录上来看,这两本书的主题大框架是类似的。但通过仔细阅读,我还是发现了许多不同点。麦茜特更多关注的是人和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与生产,还有人和自然的互动,我们似乎更多的可以看到一幅环境如何演化的图景。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书里介绍到一些作家、画家和艺术家等等,通过他们的作品如何来反映周围生活环境、城市抑或是荒野等地的变化,我想这些都可以作为辅助性材料来帮助我们观察和认识环境变化的问题。


付成双老师的著作《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读完以后我脑子里浮现了一个想法——“这是一条无法复制的美国式道路”。这本书主要以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作为框架和背景,现代化主要有三条主线,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化。我的感受是这本书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人如何影响了环境,通过城市化、农业化和工业化怎么去影响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然后进行治理、改善的过程。这里面也体现了环境史研究的两条路径,一个是环境思想史,首先是美国人对于“自然”观念的变迁,从“征服自然”——认为美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肆意索取、破坏;到后来的资源保护观念,要合理开发、明智利用以及再后来的环境主义等等。第二条则是环境政治史的路径,包括美国的资源政策、环保立法等问题。


环境的历史包含人的历史

杨长云:《自然的大都市》这本书我也很熟悉,因为认真看了、写了书评。这是一本经典的环境史著作,我们也把克罗农作为一个环境史大家。他的写作方式确实跟我们看到的一般环境史著作不一样。其实他写出了最早的环境史研究的关注点——有关于经济的、西部的、区域的。我们所有看到环境、环境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都有一个核心内在的东西,就是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环境被破坏,因为我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源开发涉及到商品经济,把这些环境中的花花草草、物种都变成了商品,甚至于人也变成商品——奴隶。所以克罗农从生态环境被塑造甚至被破坏这一现实出发,回到本源去研究这种有关自然的商品经济是怎么发展的。然后,关注一方面自然被重塑、被破坏;另外一方面,这一过程又怎么去制造了一个大都市,使芝加哥从一个小的村落、从一个原来的屠宰场慢慢变成了后来的现代大都市。所以,商品经济的魔力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被改变,另一方面是缔造了一个“第二自然”,也就是大都市芝加哥。城市的发展其实也可以放到这样的一个范畴里来理解——城市怎么发展起来的?纽约、波士顿、费城、查尔斯顿是美国最早的四大城市,作为港口城市以贸易为主。后来再到工业城市芝加哥、丹佛,还有服务于矿业兴起的城市,服务业城市、后工业城市,尤其是洛杉矶这样的后工业城市,它都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联。


克罗农这本《自然的大都市》也可以作为美国中西部开发的历史,把芝加哥作为一个连接点、中转站,把美国东、西部连接起来。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区域史,可以把它作为经济史,他就是在讲所有的经济发展,包括零售业、批发业,中间商从中赚差价,书中都给我们展现出来,讲得明明白白。但是总体来讲,克罗农也不是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穷尽。谈到环境(environment),主要是关注环境的改变、环境的发展,一个历史过程。自然生态的保护有两条路径,一方面自然被破坏了,要呈现一个美学效果的保护是不可能的,我们就只能最大限度地去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因为资源的利用是必然还是需要的,不去利用这些资源就对人类本身不公平,对自然公平,对人也不公平了。比如说,我们读到北美开发过程中的这些自然破坏,破坏者(spoiler)已经成为成功人士,当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以后告诉大家,我们开始保护环境了,你们不能去破坏了,这不公平吗?这就涉及到社会正义、公平的问题,大家都可以去开发、利用这种资源,这些都是环境史研究的对象。所以说《自然的大都市》是一部环境史著作。


刚刚欣怡同学也提到梅雪芹老师的文章《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我们在撰写历史的时候,“以人为中心”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做法,现在我们慢慢地把视角换过来,以自然生态、以环境为中心去重新进行历史书写。那么书写什么呢?环境跟人不是对立的,而是把人作为环境的一个因素,也就是考虑环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环境中有很多东西,有其他的物种,有植物、动物,我们只是作为物种之一在环境中存在,所以环境的历史同样是包含人的历史,同样包含人创造的“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的历史。环境史的关照除了环境保护,还是需要思考我们在某个环境中怎样更好地生存下去。


刚才也讲到现代化的问题,我们一般讲三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但在美国还有另一个面相:农业化。所以,付成双老师说美国现代化有三个动力:工业化、农业化、城市化。我觉得这里所说的农业化,应该是农业现代化,这一点可以存疑。从西部开发的角度看美国的农业化,这反映了美国西部开发的独特性。美国西部城市往往是跨越式发展的,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农业阶段,直接就是工业开发。从1849年淘金热兴起一大波的矿业城镇,直接兴起一些城市。之后经历了一个转型,在采矿业没落后,转向农业开发。这里面就有农业化的问题。


Part 03

美国通史

戴龙鑫:我今天向大家汇报我阅读《美国通史:一部重要的保守主义视野的美国历史》([美]威廉·本内特著,刘军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的一些想法。首先,我觉得这本书比较特别的是它的副标题“the last best”——最后的希望。“最后的希望”源于林肯,在1862年12月至国会的一封信中,说到“最后的希望”。因为当时美国内战中最血腥的安提塔姆战役刚刚结束仅仅三个月,内战的胜负还未定,当时国内又满目疮痍,但林肯仍然认为美国是地球最后的美好希望。他希望人们更应该坚信美国的使命,热爱和维护美好的希望。当然,现在21世纪的美国状况远非当年可比。


威廉·本内特:美国通史新版封面


首先我谈一下这本书的写作缘起,在世面上那么多美国通史的情况下,为什么本内特还要撰写这本书呢?本书作者本内特曾在里根总统任期内担任教育部长,他一直抨击美国教育部,因为他认为教育部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职责。他认为,历史教育就是一个问题,既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传达一种核心价值观,也要通过教育来使孩子热爱祖国。但本内特认为当时的美国,第一是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历史,二是不知道他们国家的故事是所有故事中最伟大的,他认为这种结果的造成是那些职业史家的价值问题。因此他写作的目的和动机,一是保持对美国的希望;二是让美国人享受他们的国家故事,愉快和骄傲地感受美国的成就和现状,体现出一种美国的自信感;三是提醒和唤起美国人对使今日美国的自由和幸福生活成为可能的那些人怀有感激之心;四是讲述真相,让事实现身,与某些历史技术呈现一种理性平衡的美国历史;五是激励一种新的爱国思考和理想型的爱国主义。总的来说,就是以这部史书来激发浪漫情绪,鼓励美国人再次热爱这个国家。但又不是不加思考、盲目地热爱这个国家。


其次,我简单梳理了一下美国史学的发展。第一时期是殖民地早期,主要是一些回忆录和编年史;到1884年美国历史协会的诞生就开始标志着美国史学开始走向职业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历史学家主要就是“去英化”,强调美国是一个新大陆的新国家,主要歌颂那些建国者,比如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约翰·亚当斯等等;第三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史学受到新史学的严重冲击和挑战,这段时间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普通人或者是下层的普通故事;到第四个阶段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史学界出现一种要恢复史学政治价值和叙述性特点的变革之音,尤其呼吁史学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回到普通大众中,要开始重塑价值观。总体来说,本内特对美国史学的发展还是不太满意的。


再次,我认为,本内特这部《美国通史》的教育意义比较深刻。这与本内特的个人背景具有很大关系。本内特1943年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获得过哲学学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不属于一个历史学家。他担任过里根政府的教育部长,算是一个教育家。作为一部通史,本内特的《美国通史》对某些细节没有太过详细地刻画,只在将历史事件置于一个大背景下叙述。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始,到1989年里根卸任总统,其中历经了美国早期殖民地的发展、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美国成为联邦国家、南北内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繁荣、美国参加一战、中间的大萧条、二战、到后来的冷战。作者以美国的进步和发展为大背景,穿插美国的历代总统选举和其中的故事,并辅之以作为时间线索的总统的政策。本内特的目的不是要恢复新史学以前的美国史学传统,对美国历史一味地歌功颂德,相反他想从美国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教训,叙述美国令人骄傲的历史。


最后,我谈谈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第一,语言生动,引人入胜。读这本书就会发现不是空讲一些道理和原则,不是用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个具体的细节来感动人们。第二,这本书整体的情感是积极向上,作者叙述了美国遇到许多困难,但总是能克服困难并前进。第三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了对美国的深深热爱,热爱它的制度、法律和精神。第四是作者刻画的人物特点鲜明、栩栩如生,从大量的历史素材中借助文字技巧,发掘出历史人物的心声和情感。第五,读完本内特的《美国通史》,读者可能比较容易读成是一部美国总统的历史。因为它关注高层的历史,对那些民权运动或者是底层人民的变迁和发展并没有过多关注。第六是保守主义的基调,作者并不愿意看到任何形式的巨变,无论是急速前进还是大步倒退。第七点是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敌视,这点尤其是体现在对苏联的描写,还有中国、越南战争的评价,本内特的评价都是比较负面的。


最近的新冠疫情正在撕裂着美国,美国的状况现在可以说是非常糟糕,新的美国总统能否带领美国走出疫情的阴霾,人们还要拭目以待,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能否战胜新冠疫情,其实也是对本书主题的一次实践检验。


每一代人都不满足于现有的通史

杨长云:现在美国通史特别多,译过来的也有很多,我的书架上也有很多套,我基本上做参考资料来使用,有些没有通读。有时间就是翻一翻,把握它的基本脉络。或者写东西的时候拿出来查阅一下,当作背景资料。我上次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讲波卡洪塔斯,就参考了不同的教科书。我发现,里面对她的认知和叙述并不一样,有些是截然相反的评价。这很正常,每一本书都有不一样的倾向,对一个人、一个事件的评价,甚至一些历史叙述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著述的倾向有保守的、自由主义的,有一些是客观的,有一些可能有严重的个人色彩,还有一些可能供人们茶余饭后来读的(比如“周末读”,“一口气读完”等)。本内特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也可以算是保守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生活经历让他想要编著一本通史,这个说实话也不太好评价。当某个作者通过一部书体现出特别有意义的东西时,我们抓住书的主线再去评价就比较好。


刚刚戴同学把这本书的基本内容都讲到了,但是我觉得还是缺少自己的专业评价和认识。比如我们从史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特点,这需要我们去跟别的书比较。去分析这本书的特征、独特性、史观和利用的史学方法等。像方纳先生、津恩先生写的美国史,从黑人、从种族角度讲述,有自己的特点。加里·纳什等人编纂的《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以人民的角度,讲四个人、三大洲,如何创造了一个美国,里面有很多人物。而到本内特的这本《美国通史》,你会发现他可能更多的是关注政治的变迁、政治文化的形成。我要说的是,我们要去概括作者在他的著作里到底有什么主线,历史叙事的方式是什么。可以从社会史、政治文化、革命史、移民、族裔、奴隶制等方面去思考,去找到它的主线。


现在我们谈到政治史、政治文化这些方面。看那些通史叙事,感觉很简单。在这些通史里,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在美国往往就是两条线,一会儿保守一会儿自由,尤其是二战以后更加明显,联邦政府的总体倾向似乎也就是这样的摇摆。这种交替性一直都存在于美国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实践中。小布什对于克林顿时期的自由主义就是“新保守”,奥巴马又到了一个“新自由主义”。而特朗普的政府主要代表保守派,代表那些保守势力,那些既得利益集团。


回到本内特的《美国通史》,本内特认为美国历史就是一部保守主义的历史。我也觉得一部保守的历史也没有什么不好,重新反思美国历史,也许可以认为就是一部保守的历史。包括制宪、内战,以及后来处理危机的各种各样的方式,解决危机并不是通过激进的方式,它都有一个比较中间的状态——妥协。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越来越保守,似乎政治的宿命就是滑入保守。我这样说可能也有很多人反对的。美国最激进的时期,我认为就是戈登·伍德所说的革命时期。北美独立时期很激进,当时或许可以走保守的道路,可以去向英王请愿,事实也请愿了。但他们最终还是独立了,独立后,建国那一代人在制宪的时候,更希望以妥协的方式分配利益。从常识来看,这很正常。当问题越积越多的时候,人们都很现实,更多地关照现实,你们看特朗普也不想去解决更多的世界难题,其实也很务实。但我们又评价他带领美国人止步不前了,退缩意味着保守?或许是吧,因为重要的不是特朗普的美国政府有什么意图,重要的是我们有什么诉求,以及我们对美国究竟有什么期待。这就提醒我们,处在不同时代的人们,当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意图和期待的时候,他们从同样的一部美国通史里往往会读出不同的声音。于是,每一代人都不会满足于现存的美国通史。


合影


本期编辑:上海大学团队

编    辑:叶汐          责任编辑:杨长云

编    审:张勇安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推文 | 欢迎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