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盛世的退步文人!”“必记本”北京建外soho读书会第三场

原来如此 必记本 2022-03-31


柳永以一己之力从市井民间开始,将整个词界的传播交流第一次从文人中跳了出来,变成了“凡有井水处,必有柳词”。然而李清照在她的论词专著《词论》中却这样评价柳永:“语出尘下”,其实就是艳俗。


柳永本人的遭遇也一生坎坷:“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


但两宋词苑最为经典的大家,却要首推柳永。


就形式而言,至柳永方才由小令而慢词;就内容的丰富性而言,柳词写尽宋都诸色,与《清明上河图》交相辉映;就宋明主情而言,柳词言情,无出其右;就词作的审美深度而言,仅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庶几便是有宋一朝的灵魂写照。

 

苏轼有言,柳耆卿词句“不减唐人高处”。


此说虽然意在驳斥“世言柳耆卿曲俗”,但唐人高处一句却说得相当含糊,不知是王勃之高,还是李、杜之高,抑或刘希夷、温庭筠、李商隐、韩渥之高?须知,这些高度迥然有异。


事实上,柳永的高度承刘、温、李、韩而来。


就词作而言,是温词的发扬光大。与温词不同的是,当年诸如菩萨蛮、杨柳枝、梦江南之类的小令,到了柳永笔下扩展成诸如雨霖铃、八声甘州那样的慢词。此后的苏词、秦词、乃至辛稼轩词、李易安词等等几乎所有词家都以慢词为其主体词作成就。


柳永是一道泾渭分明的分界线,界线那边的词人,大晏小晏也罢,南唐二主也罢,都没有在慢词上有所作为。这亦即是说,词至柳永乃大,真正独立于诗,与诗并驾齐驱。柳永的这种意味相当于中国经典小说至《金瓶梅》才摆脱了话本、传奇、演义的框架,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叙事。

 

由此再反观柳永的高处,又可发现,柳词高在不再以功名为意,全然倾注于人情爱情。



比起白居易、元稹那样的唐朝官宦有滋有味于狎妓嫖娼玩女人而不把女人当回事,以“白衣卿相”自诩的柳三变比温庭筠、李后主还要有情有义,成了歌妓、青楼女子的贴心知己。他不以权力、而就是以倾注了心血的词作赢得众多女子芳心,其盛名口耳相传作:“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見,愿识柳七面。”李、杜无此殊荣,白、元更无此荣幸,即便苏轼也不曾在女人堆里获得如此敬重,所以会不知天高地厚地问人“我词何如柳七”。苏轼只于亲情“千里共婵娟”,哪曾有过柳永的“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更无须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样的光景。


苏轼虽然仕途坎坷,却毕竟一介官宦,比不得柳永堪破官场,只为红颜咏叹。彼此的高下,是这么区分出来的。

 

不要以为柳永专情于红颜的词作没有历史内涵,刚好相反,宋明主情的情字,便以柳永为最。更不用说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道尽宋朝人文气象。


纵观一部中国历史,有宋一朝犹如一个感伤的黎明。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自此开启。但这个黎明并非缕缕晨曦般美妙,而是阴郁愁苦得不行。不要说词家,即便是历史学家也很少有人能够如此准确地写出宋朝的这种人文特色。


可见,柳永的了不起,岂是苏轼能望其项背的?

 

柳永的词作緾绵婉约,但并非姹紫嫣红,而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好比禇遂良书法,看上去柔婉,骨子里硬朗,风格飘逸而洗练。至于那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所含的孤独意味,实在是令人扼腕。千年来,读懂苏词的不多,读懂柳词的更少。


但相信那些为柳永筑坟墓葬、并且年年岁岁不忘凭吊的姐妹们,肯定懂。


那些现在还喜欢柳永词的人,也会懂!


所以,敬请参与“必记本”北京建外soho读书会第三场!


主      题:“盛世哀歌者柳永—一个感伤黎明的摄影师!”
主讲嘉宾卫军英(浙江大学国际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
主持嘉宾:原平方博士
时       间:本周六(11月27日)16:00—18:00
地       点:北京建外soho东区5号楼1503
报名方式文末留言标注姓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