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现状是学者生产的论文正在淹没学术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保证,科学对我们人类来说,再多也不算多。但在现实中,我们却要面对一个基本问题,什么算是科学?是那些科学论文吗?如果科学不以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为标准,那还有什么能算是科学呢?但如果以科学论文作为科学的标准,我们发现,整个科学界正在被自己所产出的科学论文所淹没。现在研究人员每年所制造的各种论文,早已超过了研究人员能够消化的能力。
根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调查,当前科学论文每9年就增长一倍。如今学术出版已经发展到了没人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科学期刊,现有的数字仅仅是估计,大约有3万多。这3万期刊每年大概要发表2百万的文章。这当然仅仅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如果再加上网上发表,学术文章发表量还要增加。美国生物交流网- PubMed网站2014发表了51万研究文章,是1990年的3倍,是1950年的100倍,是1940年的3千倍!如果科学进步可以和发表文章多少成正比,当然是好事。但人类的健康比起1940年真能好3千倍吗?
有人做过估计,一个科研人员要让自己了解出版物的基本状况,一周至少需要浏览130份不同的杂志,阅读其中的27篇文章。这个阅读量几乎就可以占去一天工作量的75%。虽然我们需要学术发表,但是有人开始质疑,是否发表的文章越多越好?有人建议,注重教学的人没有必要发表学术文章。
几乎所有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山的期刊,海洋般的文章,要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却如大海里捞针。换句话说,真正有价值的科学论文需要浪里淘沙,真正有价值的文章被淹没在平庸、雷同的研究文章大海之中。
造成雷同科研文章的直接原因是制度问题。大多数科研人员,无论是研究机构的还是大学的教师,都被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论文。中国和外国的科研工作者都面临要写论文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本来应该侧重教学任务的第一线教师,也被迫要发表文章,即使没有任何新鲜的内容。在这种制度的催化下,越来越多的文章炮制出来。这些被迫制造出来的文章和一流水准的科研文章都同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几乎可以有理由说,反正也是平庸文章,不看也罢。但问题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的确有价值很高的文章。我们无法对学术文章的发表用一刀切的办法来管理。
科研人员都知道,文章被引用是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一个标准。但如此众多的文章发表,被阅读的机会自然会降低。1990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大多数科研文章发表后的5到10年间都没有人阅读。英国出生的马丁·埃文斯一起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曾抱怨过,他在1953发表的文章没人阅读过。
有人读也好,没人阅读也好,都反映了如何对待学术文章的难处。一方面眼下的状况的确让人联想到了美国科幻作家斯特金发现的斯特金定律,人类所创造的东西百分之90都是垃圾。而另一方面在这些文章中,的确有许多有价值的科学内容,只是没人有时间去消化。就在读者阅读这篇文章时,又不知有多少文章发表出来。科研工作者还要继续为学术论文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