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澎湃新闻:媒体融合中的全员转型与生产流程再造|德外荐读

张凌 德外5号 2022-05-22


澎湃新闻于2014年7月22日正式上线,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全国第一个由传统媒体整体转型的互联网新兴媒体。当下,媒体融合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已从相加走向相融的深度融合。那么,澎湃是如何在融合转型的浪潮中找寻独特路径的?


近期在腾讯媒体研究院的内部分享会上,澎湃互动新闻中心总监张凌为我们再现了澎湃新闻媒体融合中的全员转型与生产流程再造,以独特的个人视角还原了澎湃新闻在转型中的关键决策,以下为部分内容实录。



见微知著,“我”的转型


媒体融合话题已经谈了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澎湃新闻或多或少已经被研究过,为了将这个话题说出新意,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从最微观的角度——个人角度来谈谈澎湃新闻在过去和未来的转型。



2014年,伴随着邱总的文章《我心澎湃如昨》,澎湃新闻上线了,我也从传统的报人转变成了新媒体人。最初如同在传统报业时一样,我负责采编工作,效力于时事新闻中心。我从事的工作和之前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传播的介质发生了变化,技术发生了变化。我依旧需要寻找选题,只是要寻找适合网络传播的选题,我还是要盯着记者去采访,还是要看稿子,还是要审核。不同的是,我的工作时长更长了。在传统报业至少晚上可以休息,但在互联网时代,我的上班时间是7×24小时,不能休息。

 

后来我转调至运营岗位,担任互动新闻总监。澎湃不像其他的媒体机构那样有自己的新媒体中心,我们通过互动中心来做所有的内容分发。互动中心除了运营自己的网站客户端以外,还需要运营社交平台,以及新闻频道以外的板块(问吧、问政)。

 

目前来说,我的工作更偏向内容运营而不是内容生产。澎湃重视原创新闻,更多的时候是在做加法,即怎么把原创内容传播得更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会去研究产品,比如“问吧”之后的“问政”——在大家已经有微博、微信的情况下,吸引大家来澎湃新闻做政务发布,去年我们又做了政协头条。

 

我从采编转岗到运营,后来又转岗到研究产品。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新媒体的容量非常大,需要学习的东西也非常多。澎湃新闻绝大多数的同事也都像我一样从传统媒体转型过来,他们对于自己能转型到什么方向,往什么空间发展,都不太笃定。这是从我的个人经历角度以小见大,回顾澎湃新闻转型的大致路径。


再造内容生产流程


澎湃新闻发展现状

 

目前澎湃新闻共有五个新闻频道分类:视频、时事、财经、思想、生活。三个互动中心:“问吧”、“问政”、“湃客”。共计8个原始频道,85个栏目,并且我们一直在进行动态调整。其中“问政”、“湃客”与“媒体”以后会整合成一个澎湃号。湃客包括三个专业创作者平台 “镜相”、“眼光”、“有数”,分别聚焦于非虚构写作、数据新闻和即时的摄影摄像作品。



在实际运作当中,我们又发现了更多的用户需求,所以在开通频道几个月之后,我们又开通了“众生”栏目。为了应对用户需求的增多,这个频道也即将迎来升级。在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机构媒体中,澎湃处于较为上端的位置,我们给它的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原创性平台。

 

原创一直是澎湃的核心竞争力,2018年澎湃全网点击量Top10的稿件里面,原创稿件占比是70%。有人会问:以后到达了5G时代,是不是新闻媒体也不需要了?并非如此。有些信息是可以替代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不可以。比如澎湃人物之前刊登了一篇讲述渔民在海上漂流8天的非虚构文章,它在网上的传播度非常高,说明人们喜欢这样的文字。我们追寻新闻中的艺术品,媒体应该做的是去深度挖掘,去辟谣,让大家更冷静、更客观地看待热点事件。

 

媒体融合后的采编及管理新模式

 

在2014年澎湃成立之初我们配了并行的报纸,在报纸优先还是新媒体优先的问题上,澎湃一开始就没有任何的徘徊和迟疑,基于传播技术和传播格局的判断,在战略层面上确定了全员转型的战略。

 

在产品布局上澎湃直接切入移动客户端,在设计澎湃新闻产品时以移动优先。为了让用户在手机端获得舒适体验,澎湃不断进行迭代,保证每星期有一次小迭代,每月有一次大迭代。

 

在内容生产上澎湃要求全员强化互联网思维,尤其是在议题设置和内容呈现上,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特性,创新表达方式和报道形式,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传统报业的内容生产较为简单:去采访然后形成文字。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就要考虑“这个内容是不是适合做直播?是不是要用短视频的方式?”所有东方早报的记者、编辑们都要去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



在采编流程的重构上澎湃迅速成立了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24小时采编发机制。以前我做时事新闻总监的时候,早上6点到下午2点我一直在单位进行审稿工作。但现在我们实行小组栏目制,一个小组可以在澎湃上有多个栏目,内容更垂直、队伍更专业、考核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目前的澎湃包括经营中心、技术中心和行政各部门。



澎湃成立五周年以后,进入到了一个大破大立的阶段。举例来说,澎湃的时事新闻中心原来是一个非常细化的体系,有法制小组、政治小组、教育小组等等。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每个组的记者都想生产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稿子,总是想要再核实,想要进行更多的采访。这就导致在新闻出来之后,我们经常只能去做第二落点,第一落点往往被人捷足先登。

 

所以我们重新调整了架构,把原来的法制组、教育组等等全部合并起来,然后把它拆分成两个大的组别:一个叫纪实新闻组,一个叫调查组。纪实新闻组要求第一时间跟进最新热点,深度调查组去做进一步调查的工作,这其中的架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解读“澎湃式”24小时工作制

 

澎湃新闻的直播栏目《上直播》是24小时工作制的代表。以《庞青年现身南阳工厂,公开讲解水氢汽车原理》为例,新闻出来当晚记者就动身赶赴南阳,第二天早上到达工厂现场时,已经迎来了舆情的高峰。而现场的企业又把关特别严,于是我们的记者尝试了爬墙等各种方式进入到核心区,在现场蹲守近两个小时,直到庞青年意外出现。


 

庞青年一出现,前方的记者便立即要求连线直播,最后庞青年不仅回应了我们的问题,还和我们的记者一起坐上了那辆水氢车,讲解了其中的原理。这次直播因为视角独特,收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

 

其他案例:


《巴黎圣母院大火致标志性尖塔倒塌》——联系拍客前往现场开启直播,在国际新闻面前,响应无时差;直播同时,插入动新闻、360全景视频等多种新媒体产品。


《直击Z112列车上的春节归家旅程》——春运首日48小时直播回家,13名记者全景、全程伴随式直播记录;多维内容呈现多样视角,并突出互动性;直播同时,各部门合作还制作了100个短视频。


媒体融合:从“转型”到“赋能”



围绕“四化” 积极打造全国性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平台级产品

 

经过这几年的媒体融合转型,大部分传统主流媒体已经实现了形式上的新媒体化,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还是杂志,都有了自己的新媒体产品或新媒体矩阵。但是,媒体融合转型还远没有完成。目前,媒体融合主要是基于传播技术和传播介质的转型,而基于思维观念、运作模式、产业链条等方面的更广阔、更深刻的媒体融合才刚刚开始。

 

之前的媒体融合主要针对传统主流媒体,其关键词是转型。而接下来的媒体融合不但包括体制内的媒体,也包括商业网站、技术公司、自媒体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其关键词则是赋能。这些在媒体产业链上不同属性、不同阶段、不同分工的媒体或机构,都有融合的可能和必要,只有互相赋能才可以取长补短,从而分别做大、做强、做好。

 

澎湃新闻将如何去做?我们将来会围绕四化,积极打造全国性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平台级产品:


流化在内容建设和管理上,围绕2019年的重大宣传报道任务,切实体现党媒应有的责任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提升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平台化如推出创作大赛,加强视频平台建设,壮大问政平台,发展媒体智库等。



全球化澎湃新闻将利用目前在海外已有的知名度和口碑,全力拓展海外报道面和受众面,努力成为全球知名的全媒体内容供应商和传播平台。


生态化。进一步进行迭代升级、内部孵化以及资本运作。实现内容+、数据+、传播+、技术+、品牌+,努力打造一个覆盖互联网内容生产和传播,包含线上线下的澎湃生态体系。

 

媒体融合,转型永远是正在进行时,因为它一直在变。在澎湃新闻的融合转型之路上,“变”的是坚持彻底转型,在内容生产、语言表达、产品运营和公司运营上,坚持探索并遵循互联网规律,不断创新,努力开拓新型主流媒体的现代互联网发展之路。“不变”的是全面承袭传统媒体的导向管理要求,坚守严谨的专业立场。

 

细数澎湃新闻的发展,我们做对了的地方在于:澎湃正确地选取了一个入场时间,抢占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坚持专注于时政与思想的原创新闻客户端的准确定位,进行特立独行的品牌传播;通过流程再造成功转移阵地,并且有魄力进行整体的转型。同时我们也应该进行反思,比如我们在开发初期比较轻视技术,导致在产品初期用户的用户体验不佳,此外盈利模式还很传统,这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去优化克服的缺陷。未来,澎湃新闻将持续进行媒体深融,扩大自身影响力,打造全国性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平台。


编者按:

来源:腾讯媒体研究院

作者:张凌

文中有删节。


推荐阅读





有收获就点个“在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