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见性,就不惧怕任何烦恼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血脉论”
获得已连载合集
接下来说,“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断,凭何得成佛?”白衣有妻子或者有丈夫,淫欲不断,有这么多的家庭琐事,怎么可能成佛呢?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其他的烦恼都不讲,只讲见性。为什么呢?如果见性的话,淫欲也好,嗔恨也好,愤怒也好,愚昧无知也好,傲慢、嫉妒也好,所有的这些烦恼,只要见性都不是问题。
比如说淫欲产生的时候,如果见性,见到这个淫欲的本性——淫欲的本性是什么呢?就是佛的智慧;愤怒正在产生的时候,非常强烈的时候,如果看到了它的本性,愤怒就不是愤怒,愤怒就变成了佛的智慧了。同样的,所有的烦恼都是这样。
所以,“只言见性”非常关键。不言什么淫欲、愤怒,只要你能够见性、证悟,那么它们根本就不是问题。
比如说我们禅修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心能够平静一点,不要有这么多的杂念,从禅定的角度来讲是这样。如果我们证悟了,那心平静和杂念纷飞没有一丁点的区别。就算有太多太多的杂念,但是看到杂念的本性的时候,杂念都不是妄念了,杂念就变成了智慧;没有杂念,心非常平静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平静的状态,平静也就不是平静,平静也是智慧了。
所以达摩祖师说,只要见性,什么都不怕,就可以穿透所有的烦恼,看到它的本性。再严重的烦恼,它的本性都是佛的智慧。
我们如果还要进一步,更到位、更详细地去了解的话,那还要差一点点,这就是禅宗跟大圆满的最后一点点区别。以后灌了顶听大圆满的时候,大家会听得到更多的细节。但本质上就是这些了。
禅宗的方法也非常好,但没有大圆满或者大手印这么多,密法里面有太多太多的方法能让我们证悟。所以密法也叫作方便乘。
所以说“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只要见到本性,“淫欲本来空寂”。这个特别有意义,这个地方说什么呢?淫欲,这个欲望它本来是空性,是不是这样理解?不是这样的。万事万物本来就是空性没有用,杀盗淫妄都是空性,那就可以杀、可以盗吗?当然不是。什么东西不是空性呢?都是空性。
那是什么意思?淫欲,这个欲望产生的时候,当下就感觉到或者看到它是空性,看到了它的本性是空性的时候,它根本就不是淫欲。这里一定要知道,我们要证悟它是空性,不是说它本身是空性。它本身是空性没有用,我们不证悟的话,它是不起作用的。
所以,“不假断除”,这四个字非常重要、特别好。淫欲或者是愤怒这些烦恼,小乘佛教是一定要断除的。小乘佛教证得阿罗汉的方法,是把烦恼全部断掉,断掉了以后才可以证悟,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一般的大乘佛教也要断除,但是多了一个方法,如果不断的话,就把它转化为佛的智慧。用什么来转化呢?用菩提心、用证悟的智慧来把它转化。
但是三转法轮,尤其是密法不是这样。密法的特点是“不假断除”。第一个,不断除;第二个,不转变。既不断除,又不转变,那到底要不要离开这个烦恼?如果认识了它的本性,证悟了它的本性,烦恼本来就是智慧。断什么?转什么?断和转都不需要。
只要认识它的本性,烦恼就不是烦恼了。所以“不假断除”,这句话讲得非常好,烦恼不靠断除。我们一直认为烦恼就是要断掉,平时也这样讲“断除烦恼”,但实际上不是把烦恼断除,认识到烦恼的本性就可以了。
我们证悟的时候,会亲身体会到:哦,烦恼是这样的。它既然是这样,那当然不需要断,断什么呢?为什么要断呢?自己那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
没有证悟的时候,大家最害怕烦恼。因为烦恼,比如说像愤怒,让我们很不舒服、不开心、不高兴,不仅仅是当下,还有很多可怕的后果,所以我们很害怕烦恼。但是证悟了以后,就不是这样。所以“不假断除”,还可以再加一个“不假转换”,不需要转换。
“亦不乐著”,也不会执著,乐著就是不会执著。
“纵有余习,不能为害”,在家人证悟了以后,虽然还没有把烦恼彻底地断掉,还有一些余留下来的烦恼习气。但是这个烦恼习气不能伤害他了。因为他知道了烦恼的本质,这个烦恼不能让他去杀人、偷盗……烦恼已经没有这样的能力了。
“何以故”,为什么呢?“性本清净故”,烦恼的本体本来清净。应该说,他已经证悟了烦恼的本性是清净的,光是说本来清净,还不行。既然本来清净,为什么还要去断除呢?没有必要断除。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