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阅读趣味榜
图 / Pixabay
本文转载自有间大学公众号(ID:youjian-university)
常有已经投身职场的老前辈,拍着在校大学生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嘱托:“抓紧时间读书吧,工作以后就没有时间啦!”后者也跟着重重地点点头,然后打开了手机里的修仙小说。
大学生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历来都为社会所关注。似乎大学生手里的书是一个风向标,昭示着即将走进社会的一代年轻人的品味、志趣、追求。
但社会舆论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失望的,他们要么认定当下大学生阅读浅薄庸俗,要么干脆发现大学生已经很久不捧书了,然后做一个悲观的总结:当代大学生不读书,当代大学生不行,当代大学生是垮掉的一代。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除去那些拿着大部头装模作样地在咖啡馆里拍写真的俊男靓女,大学生仍然是我们社会中阅读的中流砥柱。
不知道在校大学生的阅读量在国人的总阅读量中能占多大比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个人来说,这四年的阅读经历一定是人生中宝贵的回忆和财富。
前段时间,有媒体整理出了国内各大名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榜单。这些榜单计算的是全校借阅总量,基本排除了各院系对专业书籍的偏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各高校同学们大相径庭的读书style,让我们也解读一下这些大学的特色阅读趣味。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图书馆 图 / 汇图网
比北京大学更引人关注的高校,国内恐怕找不到第二家了(清华同学你坐下)。
北大不管诞生多少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似乎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如果其中冷不丁走出一个卖猪肉的校友,吃瓜群众就能津津乐道好几年。从北大建立开始,中国人就对这所大学寄托了太多厚重的希冀,也让燕园成为中国高校的话题策源地。
前几天的120周年校庆上,校长林建华把“鸿鹄”错读成“鸿浩”的风波至今都没有平息。不过话说回来,校长“鸿鹄之志”的嘱托,在北大人的书单里也有体现,家国天下是不变的主题。
排名前十的书,要么关乎国际政治,要么涉及宏大的历史。前者有《论美国的民主》、《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后者有《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949年10月-1966年5月》、《世界文明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即便是消遣读物,也有一本《明朝那些事儿》,这让人不得不感慨,北大学子的读书品味还是很高的。
当然,这个书单也不是完全没有槽点,比如排名末尾的那本《货币战争》,就是一部充满错漏和争议的著作。但愿胸怀鸿鹄之志的北大人把它从图书馆借出来后,能带着批判的眼光翻看。
北大图书馆借阅榜单:
1、《论美国的民主》
2、《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949年10月-1966年5月》
4、《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5、《明朝那些事儿》
6、《世界文明史》
7、《续资治通鉴长编》
8、《激荡三十年》
9、《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思维的大变革》
10、《货币战争》
2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 图 / 汇图网
大概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起,很多人心中“清华”和“理工”两个词就画上了等号。要说清华园里走出了中国最牛的科学家,人们相信,要说清华园里有了不起的文学家、美术家,很多人就开始大摇其头。
其实,虽然今天的清华大学仍然以强势的理工学科为特色,但从这所学校诞生伊始,就从来不缺少浓厚的人文氛围。梅贻琦、胡适、赵元任这些人文大家,就都曾是清华的第一批学生,隔壁北大的毕业生朱自清,也是在清华园的池塘前写出了《荷塘月色》。
如今,著名作家格非是清华大学的教师,清华美院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美术院系,尽管清华人文学科的规模不大,但一直保持着“小而美”的特点。
在偌大的清华园里住上一住,即便是地地道道的理工科学生,也能沾上浓浓的文艺范。清华借阅榜上的书,几乎是清一色的人文经典:《红楼梦》、《西方哲学史》、《人间词话》、《平凡的世界》、《围城》……这些书目,即使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相比,也毫不逊色。
看到这份书单,人们心中“清华等于理工”的刻板印象是时候改一改了。更何况这些书的作者里,写《人间词话》的王国维就曾是清华大学的导师,写《围城》的钱锺书,更是正牌清华校友呢。
清华图书馆借阅榜单:
1、《理想国》
2、《红楼梦》
3、《人间词话》
4、《西方哲学史》
5、《围城》
6、《乡土中国》
7、《百年孤独》
8、《平凡的世界》
9、《追风筝的人》
10、《三体》
3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图 / 汇图网
在帝都的高校圈子里,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北大出疯子,清华出傻子,人大出骗子。”虽然只是句玩笑,但是也可以由此得到一点对人大的评价:相对于理想主义和专业主义,人大就是接地气!
作为一所人文社科突出的高校,同时具有务实的精神,这两点在借阅榜上的体现就是文学、经济两手抓。
文学类下有《盗墓笔记》、《藏地密码》、《活着》、《平凡的世界》、《鲁迅注译编年全集》,除了最后一本,大都是畅销小说。经济类下有《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凸显了当下经济学显学的地位。
专业的经济学著作读累了,就抓起小说消遣一下,这应该是很多人大学子的日常。当然,榜单里那本再次出现的《货币战争》,不知道该归为经济类,还是小说类了。或者,兼而有之?
人大图书馆借阅榜单:
1、《盗墓笔记》
2、《经济学原理》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4、《藏地密码》
5、《平凡的世界》
6、《资本论》
7、《活着》
8、《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9、《货币战争》
10、《鲁迅注译编年全集》
4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图书馆
九河下梢天津卫的老牌名校南开大学,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温和内秀,但身处其中的同学们最爱读的书,却不是那么佛系。
排名第一的《基督山伯爵》是举世闻名的复仇故事,紧随其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则是英国推理小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文如其名,描述了发生在列车上的一起凶杀。如果你对阿婆不熟悉,那至少她的另一部作品你曾有过耳闻:《无人生还》。
随后的榜单里还有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白马山庄杀人事件》以及《冰与火之歌第一卷:权力的游戏》,对没错,就是那部死人死到观众都看不下去的《权力的游戏》的原著。
当然,追求刺激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南开学子也没忘记学术。那本名列第七的《光学原理:光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的电磁理论》,在全部榜单里显得十分突出。因为所有统计都是从全校范围来进行的,这本光学类的专业书籍能够上榜,也从侧面印证了南开大学光学专业强大的实力,以及南开学子的好学程度。
南开大学图书馆借阅榜单:
1、《基督山伯爵》
2、《东方快车谋杀案第2版》
3、《传播美学导论》
4、《组织传播:平衡创造性和约束》
5、《平凡的世界》
6、《白马山庄杀人事件》
7、《光学原理:光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的电磁理论》
8、《悲惨世界》
9、《冰与火之歌卷一权力的游戏》
10、《天下第一诡术:鬼谷子智慧》
5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旧图书馆 图 / @猪猪乐园
天津大学虽然以城市命名,但不太像一所综合大学,而更类似于一所理工院校。可能是在实验室呆得太久,天大的学生对于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也有着天大的阅读欲。
《基督山伯爵》是经典的西方小说,《大秦帝国》是这几年流行的一本历史小说,《全职高手》是畅销网络小说,《银河帝国》是著名的科幻小说,《盗墓笔记》是盗墓流的代表小说,《天龙八部》是耳熟能详的武侠小说……
天大,海河畔的不读小说不舒服斯基。
还有一个比较巧合的地方是,同处一城的天大和南开,借阅排行榜上的NO.1都是《基督山伯爵》,NO.10都与鬼谷子有关。两家共同研究起大仲马笔下快意恩仇的基督山伯爵,和纵横家的权谋策略以及诡辩之术。都说“天大是南开的食堂,南开是天大的后宫”,如今看来,只隔着一个南天门的两所学校,还看着同一类书。
天大图书馆借阅榜单:
1、《基督山伯爵》
2、《盗墓笔记》
3、《全职高手》
4、《银河帝国》
5、《天龙八部》
6、《大秦帝国》
7、《藏地密码》
8、《明朝那些事儿》
9、《1984》
10、《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
6
中山大学﹠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图书馆 图 / 中山大学官网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 图 / 视觉中国
要是不对比这个榜单,都不知道珠江边的中大和长江边的武大,在读书品味上这么一脉相承。
在借阅前十的书目里,两所大学就有四本重合,其中包括《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藏地密码》、《读库》,还有两本主题相似:武汉大学的《神雕侠侣》,和中山大学的《天龙八部》,都是金大侠的经典武侠小说。
其实,武大和中大两所学校虽然相隔一千公里,但在办学风格上确实有着类似之处。曾经的国立第一和第二中山大学,两校学生的阅读口味也如此相近,看着真有点同宗同源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新周刊年度佳作》也出现在武大的借阅榜中,跻身第八名,可见武大学生是很新锐的年轻人。
中大图书馆借阅榜单: 武大图书馆借阅榜单:
1、《明朝那些事儿》 《神雕侠侣》
2、《盗墓笔记》 《平凡的世界》
3、《藏地密码》 《读库》
4、《冰与火之歌》 《明朝那些事儿》
5、《追风筝的人》 《盗墓笔记》
6、《三体》 《藏地秘密》
7、《深夜食堂》 《知日》
8、《天龙八部》 《新周刊年度佳作》
9、《蒋勋说红楼梦》 《绝代双骄》
10、《读库》 《张爱玲典藏全集》
据说民国作家郁达夫,大学四年读了上千本文学作品,算下来平均一天就要读一本书。对于一整天时间连一篇完整的微信推送都读不完的现代大学生来说,这种对阅读的专注度和恒心是难以想象的。
尽管如此,在这个普遍放弃阅读的年代,大学生仍然是最坚定地保持阅读的群体。衷心希望他们不要把书作为拍照的背景,炫耀的工具,而把读书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毕竟有很多书,在大学不读,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再拿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