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碎片化时代,拿什么来拯救正在消失的阅读?

千岛书院 2018-07-20


手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内容,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以阅读为例,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阅读模式已经被切换为手机阅读模式,这种阅读模式的特点是碎片化、浅显化和情绪化。那些所谓的10w+的文章,大多都是作者充分拿捏好了网民的G点,用固定的手法挑逗大家,百试不爽。

 

某种程度而言,这些文章作者都是最“宠”读者的人,他几乎不会让读者付出一丝主动注意力,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完成阅读,整个过程大脑没有任何负担,当然,除了情绪波动外,他们的大脑中也不会有多余的痕迹与反应。


1


“有一天晚上,我放下手机打开一本书,我给自己定了一次读完一章的任务。这看上去很简单,但我却做不到。我的视力没有任何问题,没有被中风或其他疾病蒙上阴影。 然而,老实说,做不到也很正常。”一位名叫Michael Harris的作者在《环球邮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段落旋转,句子像树枝一样折断;思绪逐渐飘远,这是阅读的常态。我把我的视线重新拖回书页上,尝试专注。半小时后,我扔下书去 Netflix 刷剧。”


长期接触一种类型的内容,这种内容就会变成认知模式,任何接受内容的过程,也是认知模式再训练和再识别的过程,我们的头脑因为我们的阅读方式而被改造。

 

长期沉浸在手机阅读模式,会让我们患上“获得性阅读功能丧失综合征”。它并不是先天性的,我们也并没有停止阅读,只是停止了原有的那种沉浸式的、阅读大部头书籍的阅读方式。在面对一部长篇书籍,或者需要付出极大主动注意力的书籍时,我们有了阅读障碍。


2


当然,深度阅读也并非天经地义,据相关研究显示,我们大脑视觉皮层的默认状态并非专注,周围环境的变化才最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力,这源于进化过程中的避险需要,只有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才能及时发现危险,以免予被捕食者吃掉。

 

直到1493年,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后,书籍才开始大范围普及。阅读习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人们逐渐克服伴随着进化一路走来的注意力不专注,享受深度阅读这种“不自然”的过程。


在深度阅读中,我们的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周围的其他事物会主动屏蔽,与此同时,大脑又处于特别活跃的解析文本和理解文字含义的状态当中。

 

“阅读一连串印刷文字的价值不仅在于读者从文字中获得的知识,还在于那些文字在他们头脑中引发心智感应的方式。”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一书中写道,“长时间全神贯注地读书为人们开辟了一片安静的空间,他们在这片空间中展开自己的联想,进行自己的推论,做出自己的类比,形成自己的思想。他们进行深度思考,一如他们进行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是一种心流状态。《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曾说,《瓦尔登湖》是一本属于夜晚的书,白天读的时候毫无感觉,但是一旦夜里翻阅,就会感觉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我心脾,感我肺腑。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对好的阅读方式下过一个定义:


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凭着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


阅读一本书籍,当它的讨论主题和写作风格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不是特别背离时,很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内容能够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形成有效衔接,还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内容对自己是一种挑战,通过付诸专注地思考,又刚好能够战胜这种挑战。


这种状态下,一方面理解了作者宏大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意图,另一方面又能将作者的论述与自己以往的认知融合。这种阅读状态下,很容易产生一种汇通感,往往伴随着一种宁静的激越。


这种阅读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搁在眼前,看一眼就理解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投入努力的过程,读者要和作者进行一场思想上的“探戈”,最后达到一种内心井然有序的状态。深度阅读具备双重功效,一方面能够获取知识,刷新认知,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享受。


3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似乎将不求甚解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长期被简洁明快的“快餐型信息”喂养,让我们丧失了耐心。手机阅读中,我们无法忍受任何一个自己不了解的词语被轻易放过去,由于随时可以选择词条进行查询,我们的阅读也会被频频打断,一个原本良好的初衷——了解某个词语的含义——会随着一条条的超链接而让注意力持续分散,我们越来越难沉浸在阅读的享受中,更妄谈心流的产生。

 

与此同时,各种“互联网文学”作者们,能够根据我们的大脑需求,精确地释放出各种情绪化的认知刺激。各种挑拨我们情绪的认知,不间断地、反复地、高强度地刺激我们的大脑,让大脑对其上瘾。国外针对互联网上的阅读状态展开过多项研究,这些研究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当我们上网时,就进入了一个鼓励粗略阅读、三心二意、肤浅学习的环境。

 

“互联网发出的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 《浅薄》一书中形象地描写道,“我们的大脑变成了简单的信号处理器,不断地把信息循序转变成意识。”



当我们从手机屏幕的信息洪流当中逃离片刻,想要回归到纸质阅读那种宁静而舒缓的状态时,发现自己的头脑已经被手机阅读方式改变了,发现自己已经无法享受那种长篇的阅读,那些具有复杂人物关系、推理关系的书籍,更是让我们避而远之。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内心状态变得无比混乱,各种杂草丛生,像一间长期没有打扫的屋子,让人无处落脚,焦虑便是由于我们混乱的内心长期缺乏梳理所导致的。我们害怕独处,拒绝思考,我们畏惧自我对话的任何活动,因为我们不想面对自己糟乱的内心状态。

 

美国弗吉利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组织的一项试验显示,当要求人们独处6至15分钟时,很多人宁愿选择自我电击,也不愿意思考。

 

让人忧虑的地方在于,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刺激能够导致我们大脑回路和大脑控制功能的改变,我们的习惯也会被新的媒介方式重塑。


前文提到的Michael Harris在自己的文章中还写到,有一天他和自己正在蹒跚学步的小侄女待在一起,小姑娘在iPad上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浏览视频播放列表。作者出于好心,把侄女的视频放到了全屏状态,结果立即招致侄女的反对,她说自己要看小电视,不看大电视,在单个视频上哪怕是聚焦一分钟也让她觉得不舒服。


4


深度阅读这一非自然的思维过程,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让我们培养起了能够将自己置身于“旋转世界的静止点”上、对其他事物不闻不问、抵抗注意力涣散等等的能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似乎又面临将其交还给历史的可能。

 

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是两种不同的节奏,两种阅读过程中的时间感受是迥异的,阅读在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塑造我们的计时方式。过去的方式是,现在是什么时间,我该做什么了。而现在似乎已经不需要计时了,个人即是终端,各种非预期信息能够通过各种途径给我们下达任务,我们的生活没有了节奏,陷入到混沌和无序当中。

 

当下,正在消失的深度阅读显得更有必要。深度阅读能够塑造我们的反应模式,让我们拥有更为持久的专注力和耐受力,能够让我们内心那些原本坑坑洼洼的积水连贯起来,形成井然有序的心流,让我们的内心变得规范,让我们享受思考的过程,掌控自己生命的节奏。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更加详尽地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的不仅仅是如何更好地阅读,还会更加理解生命,变得更有智慧。


任何时代,不论技术如何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的处境几乎不会改变——每个人都像是被放逐在荒岛,所有人面临的挑战都是一样的——如何通过内在资源,过上更为美好的生活。



本文来源伯凡时间,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