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傅盛:这是我推荐的书中最值得读的一本,没有之一!

千岛书院 2019-09-16


来源:脑力百科(ID:COLDSTUD)



隆重推荐理查德·德威特的《世界观》!!!


人的思维分两种,理性和感性。理性思考会消耗人大量的能力,所以绝大多数人宁可死,也懒得思考。人每年用于思考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天。


所以,如果我们刻意练习,形成思考模型,就能减轻思考的负担,促进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世界观》中的基础科学知识,就很利于我们形成这种思考模型。


你也可以从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付费》作者方军对这本书的推荐语和读后感中感受到这本书的意义。以下,Enjoy:




 傅盛:

我们不能停留在“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知”的阶段


傅盛这样评价《世界观》:


“大约在三年前,我第一次读了《世界观》,读的很费劲,但是很快就变成了内容的“烧脑”,让一个接受了几十年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我接受——这个世界是怎样,取决于我们观察它思考它的方式。


读起来颇有些吃力,但是,这正是这本书最值得读的原因。


读完后,我突然发现之前的我,并没有真正的世界观,尽管我年轻时还大段背诵这个词汇定义。


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所谓世界观,就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真实的看法。之后,我却突然意识到,我们最大的问题可能根本就没有办法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真实’。


如果我们坚信‘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知’,那么我们就会进入‘认知障’,对世界的认知永远停留在农业文明的低水平上。


只有我们认识到所谓的世界观,不可能真正真实,只是我们不断大胆假设,反复求证的规则的组合,才有可能用思维的重构,让我们更多的更深入的理解这个世界。


回顾人类历史,每一次社会、科技的大跃迁,都是一次世界观的重新树立。


没有世界观的不断被颠覆,我们摆脱不了人是上帝创造的神学社会,我们走不出几千年的低生产力的农业文明,我们不会孕育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



之前,我总以为科技的进步是技术积累成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现在,我才认识到,如果不是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对全人类世界观的一次次重塑,再多的积累也形成不了质变。


直到今天,对于很多伪科学,我的一些坚信的朋友还和我辩论说,你总说科学,科学不是什么都是对的。


我说,你这么说就是不理解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一种世界观,他正是因为假设自己不是对的,才能够一次次离对又近了一步。


我年近不惑才接触此书,人生底层逻辑的构建晚了20多年。


尽管我的人生也无比努力勤奋,但也许在青年时我就能理解人类发展的底层规律,思想的力量的伟大,也许我能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己。


这是我推荐的书中最值得读的一本,没有之一。”



方军:

我们不能停留在“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知”


方军这样评价《世界观》:


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我以为对科技史有足够的了解。


这次读理查德·德威特的《世界观》,开始只是以为复习一下中学学过的科技知识,是一次享受认知之旅。


但越读越慢、越仔细,原因是,我发现,它似乎在更新我对于科技世界的基础知识。


《世界观》这本书讨论了三个部分:


1.讨论我们怎么看地球、太阳等的,太阳为什么升起、为什么落下是人类感知的并试图解释的最重要的现实。


2.讨论我们怎么看微观世界的,主要是量子理论的那个部分。


3.讨论我们普通人所知的以达尔文为代表的演化论。


看完全书之后我觉得不满的是,它没有继续讨论,当我们进入到信息空间/数字空间后,背后的基本变化是什么。


当然这是勉强作者了,如果掌握了方法,我大可以自己去收集资料与分析这个阶段的世界观演变史。


《世界观》是从一系列基础命题开始的,我从中抽取三个在后续的阅读中不断地反复参照的三个基础命题。


基础命题之一:世界观


一本名为《世界观》的书,「世界观」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而作者理查德·德威特的确给出了别具一格又形象的界定。


我理解,世界观(Worldviews)就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这对人类非常重要,当人类的先辈能够解释太阳为什么升起,当我们能够理解月亮形状的变化时,我们就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我们知道外部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很大程度上,理解可以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外部世界),就是理解我们自身。


这本书对于我们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观点之一是,我们的世界观其实是一个拼图,这些拼图组成一个体系,有的拼图处于核心地带,有的拼图处于边缘(如图所示,图片为《世界观》图1-2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拼图)。



在我们的世界观演进的过程中,处在边缘的拼图会被替换,这种世界观继续往前发展。但是,当处在核心的拼图被发现有问题,那么新的世界观就需要诞生出来,以取代旧的世界观了。


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世界观的大变化,就是历时一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变革。


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中,地球位于宇宙中心。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错的。当有人意识到,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时候,世界观的革新就开始了。


在今天,恐怕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


但是,这不是一个直观的、简单明了的事实。当我们坐在太阳下一整天,看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到了头顶上方,再慢慢地落下,我们感觉到的似乎是,太阳绕着我们所在的地球转了半圈。


这就引出了两个基础命题,它们分别都是一组对比:


  • 经验事实 vs 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 工具主义 vs 现实主义。


所谓的工具主义与现实主义,是「理论」与「事实」的两种关系。这两组对比帮我理解了科学的演变历史。


基础命题之二:经验事实 vs 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作者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了所谓的「经验事实」与「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经验事实:如上图所示,一个铅笔放在抽屉里,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这是一个经验事实。


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当我们关上抽屉,我们会认为,这个铅笔仍然在抽屉里。放在抽屉里的铅笔不会突然消失,因此我们还可以认为,铅笔在(关闭的)抽屉里。


但是,这是一个我们的感官无法直接观察与体验的事实,这就是所谓的「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基础命题之三:工具主义 vs 现实主义


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看待科学理论的两种常见态度。我们了解到一些事实,然后试图用科学理论来说明这些事实。作者告诉我们,对于事实与理论,我们其实有两种态度:


  • 工具主义(实用主义)指的是,只要理论能够解释得通,我们不在乎它是不是就是现实。

  • 现实主义则是,它追求的是,理论必须是现实的情况。


作者做了很多的案例讨论,我们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而简单地引用他的对比:


对工具主义者来说,一个适当的理论可以给出预言和解释,至于这个理论是否反映或模拟现实世界,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对现实主义者来说,事情恰恰相反,一个合理的理论必须不仅可以给出预言和解释,而且要反映现实事物的真实情况。


(引自《世界观》第8章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


作者还讨论了一些其他非常重要的基础命题,比如可证伪性等等等,不过我觉得简化起见,带着世界观拼图、两种事实、对理论与事实的两种立场,我们就有了足够的工具去理解世界观的演变历史了。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世界观不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而更多指的是科学。


如果说读书收获,其实在看完基础命题后,我应该就已经获得了。


但只有在看了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演变历程后(重温我们自以为理解的中学科技史),有了很多具体案例的参照后,我才反过来意识到在基础命题部分所学到的,并看到中学科学史并未告诉我们世界观背后的深层结构(也可能是我当时忙着学习硬知识去了)。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

马上读书

↓↓↓↓




嗨,你还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