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1000位成功男性,发现30岁以后越活越好的,都有这些共同点
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有争议才能证明你有作为,不敢出头的鸟,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
要是没有人认真的看待你,包括陷害和嫉妒,那才是一个人的失败,因为你无足轻重。
作者 | 乡野大叔
来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30,对于男人来说是个重要的关卡。
30岁前,生活还可以潇洒放纵,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而30岁后,不能再那么“自我”,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任重而道远。
本文研究了马云、李彦宏、刘强东、丁磊等近1000位成功男士的人生履历,大佬们的历史告诉他:
30岁的男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简单地说,30岁的男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
所以,男人到了30岁,不应该认命,而是以此为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展开一段新的旅程。
而对于那些早已成年却依旧茫然不知所措的年轻男士,更加需要一场认知突围,而这些认知最好在30岁之前,就建立起来。
本文总结了4点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1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触摸成就的上限
如果快30岁了,你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干什么、能干好什么,35岁的时候你怎么办?40岁的时候你又该怎么办?
在今天的中国,有3个人在30岁的时候当上了中国首富,其中有一个人就是丁磊。
从1997年创办网易,到2000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丁磊只用了3年的时间,他将这一切归因于“最好做的事情是你自己真正喜欢、真正熟悉的”。
在丁磊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中即使遇到挫折或是陷阱,也是无怨无悔的,因为这件事情是让自己满足并快乐的。
众所周知,丁磊的“兴趣”和好奇心是网易很多产品孵化的源头。
比如,网易做网易考拉,是因为丁磊认为跨境电商是个巨大的机会,对于提升中国消费者的品味、助推消费升级有比较大的贡献。
启动网易严选,则是丁磊及其邮箱团队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巨大潜力,希望把优质的产品从出口转内销,让中国消费者有机会买到。网易云音乐更是很大程度上源于丁磊的个人爱好和对音乐品质的追求。
什么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真正想做的意思是,发自本心的喜欢,并能够长久的坚持,在感性上始终保持热爱,在行为上能化成习惯。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有一种“自主性功能”,那就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它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可以自发的去驱动着人们去探索和行动。
只不过有时候,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看似要冒很大的风险,让人不敢迈出这一步,但经历过的人常常发现,这种风险往往是表面的。
而研究结果告诉我们:
你只有在做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时,才有可能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才可以触摸自己成就的上限。
面对真正热爱的事情,我们会很容易变的专注和投入,并比其他人更多的进入到心流的状态。
所谓心流,就是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达到的那种忘我的愉快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不仅效率很高,创造性的灵感也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这种体验的不断累积会使我们的能力和优势不断增加,最终成为别人难以超越的竞争力。
2
你若没有平起平坐的资格
抱大腿根本没有意义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
或许正是在戴尔·卡耐基这句名言的指引下,很多人都把人脉积累作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从短期来看,人脉确实可以帮助到你很多,但是,人脉是死的,经营不好就会失去。
可是能力不同,无论你发生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能力都是会给你带来新的价值。
能力就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人脉的阶梯,如果你没有能力,纵使有再强大的人脉,他们也是爱莫能助的。
反之,当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
你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来自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
能力强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能力对等的人同频共振。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互相应和、共鸣这种默契才更容易产生。
事实上,生活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
比如,学生时代,某系公认的才子,会与另外一个系里公认的另外一个才子“机缘巧合”地邂逅而后成为“死党”。
当15岁的沈南鹏和14岁的梁建章第一次相识时,这两个懵懂少年不会意识到17年后他俩会联手创造一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奇迹。
不是因为他们两个要好,才各自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很优秀,才可能非常要好,而后命运的碰撞产生绚丽的火花。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
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打造自己的能力,就等于打造人脉——如果人脉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重要的话。
事实上,关于人脉导致成功的传说其实非常虚幻,只不过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而坊间所谓的抱大腿,一点意义都没有。
当你没有平起平坐的资格的时候,没有别人需要的资源的时候,抱大腿根本没有意义。
3
不要太贪心所有人的眼光
于是忘记了生而为人
30岁后,一个男人的心智基本上已经成熟了。
30岁以后才明白,别人的目光已不重要,他们的批评和夸奖,事实上无足轻重,不应该成为你前进和滞留的动力和阻力。
马云被人看不起、李彦宏放弃豪华生活回国创业、刘强东负债累累屈身中关村卖光碟……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各自的辛酸。
但他们不怕别人的议论与嘲讽,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
有一次,刘强东应邀去某大学演讲,有不少大学生在提问环节中表示创业者往往很孤独,且需承受世俗的眼光。
对此,刘强东表示,要坚持理念,相信所选择的。
关于别人对创业者的冷嘲热讽,他想到了一件事。
拉手网刚刚起步时,他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拉手网的明嘲暗讽,他对此深感遗憾,你可以对一个创业者不断批评,但请少些讽刺和挖苦。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想到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创业者即使失败了,也比整日不做实事只会挖苦他人的人强100倍。
第二句是,破了产的百万富翁,远远不同于那些没有赚过钱的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追求不同,你的尺度不是别人的尺度,别人的看法不代表你的观点。
人不应该活在别人疑惑的目光之下,也不应该裹足于别人的唾沫里,更不应该活在别人给予的砝码之上。
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有争议才能证明你有作为,不敢出头的鸟,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
别人嫉妒你,说明别人不如你;
别人坑害你,说明你比别人有前途;
不要太看重别人怎么对待你,要甘于寂寞,也要敢于埋下头来做自己的事情。
要想不被人议论是不可能的,要想不被人嫉妒,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超越,只有远远的超过你身边的人,超越了可比的范围,他们才会没有信心再来嫉妒你了。
要是没有人认真的看待你,包括陷害和嫉妒,那才是一个人的失败,因为你无足轻重。
忘记别人的目光,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男人三十而立,从心出发,你的人生将焕然一新。
4
若不想遇见平庸的自己
请远离舒适区
如果你现在正做的这份工作,就是你20年后的工作状态,你愿意做吗?
很多公务员一做20年还是基层,每个月领取几千块的“固定”薪水,做着早已熟练到形成肌肉记忆的工作。
仍然残存着斗志的人往往会放手一搏,离开体制来次轰轰烈烈的创业或者换份完全不相干的工作重新开始。
而大部分人早已被温水煮青蛙,升迁太难,那就把时间用来关心新来的实习生找到对象没有之类的事情吧。
他们也许忘了,现在偷过的懒,岁月都会加倍归还。
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大的“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内活动,我们会感到惬意和自在。
然而,长期“坚守”在这样的一个封闭的区域里,人往往会变得心安理得、得过且过,失去学习新东西的干劲和热情,逐步沦为“平庸的自己”,迎接他们自然是残酷的洗牌。
一个成功的男人,30岁前后一定要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尝试做些新鲜的事情。
1999年底,31岁的李彦宏携12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共同创建百度,并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目前中国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开发工作。
在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他眼神坚毅地看着窗外,未来的创业生涯,就像这趟航班,会遭遇强气流发生晃动,但最终会柳暗花明。
当时,他发明的ESP技术全球独一份儿,就凭手中的“金刚钻”,他就能揽下“瓷器活”,过上优渥的生活。
但放着被别人仰视的硅谷工程师不做,他回国开创自己的天地。
他坚信“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在这个令人振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不“折腾”一番怪可惜的。
当你愿意走出舒适区时,你会发现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变得更加有效率了。
舒适感会消灭生产力,因为没有了因期限和期望造成的不安,我们往往会心安理得,得过且过,甚至失去对多学点新东西的干劲和热情,也会陷入“工作坑”,用假装“忙”让自己呆在舒适区中,避免做新的事情。
鞭策自己跨出舒适区还可以帮你早些迈出步子,完成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找到更聪明的工作方式。
30岁前,走出你的舒适区,去感受,去接触奇迹发生的地方,感受尴尬,感受嘲笑,感受冒险。
接触奇怪的事情或情境,接触狂野的想法,接触让你哆嗦的事情,接触奇怪的景色、全新的声音。
现实会告诉你,这这样做会很有意思的。
毕竟,Great things never camefrom comfort zones 。
作者:乡野大叔,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经授权发布。
人为什么要热爱工作?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爱哭的老头沈从文:小学毕业的他,比我们都活得像自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