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令人喷饭”竟是成语?感觉自己的文学水平瞬间提升了很多......

千岛书院 2019-09-16

最近你追《新闻联播》了吗?想不到小时候觉得枯燥无比的新闻栏目如今会带来这么多惊喜。


前几天,一段《新闻联播》的内容突然爆红。主持人康辉播报了一篇国际锐评,其中提到:美国无理指责中国破坏世界和平的观点荒唐得令·人·喷·饭


来看看康辉这段铿锵有力的播报:



所以,为什么要一本正经地说“令人喷饭”这么直白的词儿......



接着“令人喷饭”逐渐成了网友们讨论的焦点:



但其实,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令人喷饭”并不简单,它竟然还是个成语……



出自宋代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禹筜谷偃竹记》,原句是: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感觉很有画面感。



另外也有网友科普,清代的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二回也提及过,释义均为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使人笑得把嘴里的饭都喷出来了。


“最令人喷饭的,那小耗子又要舞,又怕猫,躲躲藏藏,贼头贼脑,任他装出斯文样子,终失不了偷油的身分。”


这么一看,有没有感觉自己的文学水平瞬间提升了很多?


甚至很多网友感到这个成语直白得有点不像成语的样子。



但实际上,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有能让你拍案叫绝的神来之笔,也有“喷饭”这类好玩的成语,小编从一些成语网站中整理了几个,例如:



以你的第一印象来看,该怎么理解这个词?冬天……有点可爱?



这个成语其实出自史学家左丘明的《左传·文公七年》,原文为:


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这句话距今怎么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释义为如同冬天的太阳一般,让人感到亲切、温暖。一般用来比喻人的态度温和,让人愿意接近。


下面这个词,在现代语境下常被认为是脏话:



事实上它出自清代石玉昆的小说《三侠五义》,释义为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原文为:


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再来猜猜,下面这个是什么意思:



嗯……有没有硕士买马?其实这个成语来自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勉学篇》:


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所以,大致是什么意思呢?


博士其实指的是一种官员的称呼,主要工作是负责保管文献档案。有一天一位喜欢咬文嚼字的博士买了一头驴,然后非要给商贩写一个类似购买合同的东西,但写了三张纸,契约上连一个“驴”字都没有出现。


也就是调侃那些文章写了很长,但一直说不到点子上的情况。



看到下面这个词,是不是觉得这就是现代才有的医学名词:



其实这也是成语,出自1800多年前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这里的“遂”,指能活动,所以“半身不遂”当时的释义和现代意义相近,都指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你敢信吗,我们学的最早的一个成语,很有可能是“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显然来自四则运算,不过在文学作品中,明代王九思的《端正好·次韵赠邵晋夫归隐》有过这样的使用:


端的是太平人物,谁想道命儿中加减乘除。


而它的本意自然也是运算,不过也指世间事物的盛衰变化。



看到下面这个成语,原谅我不厚道地笑出了声:



原谅是一道光,而原谅到惨……我想到了他:



但其实这个成语和“原谅帽”没有什么关系,出自唐代张固的《幽闲鼓吹》:


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


这里的惨绿指衣服是浅绿色的,也就是代指穿浅绿衣服的小哥儿,后来指穿着讲究装饰的小青年。



单相思给人的一般感觉是属于青年男女之间的词,在大学校园中听闻这个词的概率比较高:



表达的自然是单恋,男女间仅一方爱慕另一方,但其实这个词明代就有人在用了,出处为明代高濂的《玉簪记·村郎闹会》:


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童年时经常提到的恶作剧,其实在清朝就出现了:



而出处正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婴宁》,释义为使人难堪的行为,捉弄人:


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


在整理这篇文章时,我看到最接地气的“成语”,大概就是这句:



它来自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十回:


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意思很明显,就算吃饭也要小心被噎到,走路时也要防止摔跤,也就是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


但我此刻很好奇,说这话的古人,到底是不是施耐庵自己。



其实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现代的网络流行词,早在古代就经常被使用,其中最知名的例子应该是:



“呵呵”原本是笑声的拟声词,或者用来形容含混不清的说话声音,而在网络环境中已经逐渐加上了一层讽刺用意,不过它的使用历史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长一些。


例如在千年前的《晋书·石季龙载记》中:



唐代诗人寒山的《诗三百三首》中也有:



另外词人韦庄的《菩萨蛮五首》里,第四首也用到了“呵呵”:



而苏轼可能是使用“呵呵”最多的古代文豪之一。据了解,有人整理过他留下的文字后发现,他呵呵过别人数十次。


有网友用他写过的书信举例,如: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与鲜于子骏书》)


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与文与可》)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与陈季常》)


乍一看,感觉就和早期我们发QQ消息差不多。


所以你看,一些如今看起来以为是诞生于现代的词语、成语,短则可能明清时期就使用过,长则可能已经使用了上千年,而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博大与传承魅力所在。


(文中图片素材均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作者:狂丸

来源:狂丸科学(ID:kuangwanplay)



往期精彩回顾
一读就错的116个汉字,你读错了多少?

原来这80个中国名句出自75首诗词,我竟孤陋寡闻这么多年!

最可怕,是书生热衷于江湖;最可敬,是江湖客捧起了圣贤书




嗨,你还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