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训:读书养才气,勤奋养运气,宽厚养大气

千岛书院 2020-08-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洞见 Author 洞见

本文转载授权自洞见:洞见(ID:DJ00123987)


读书养才气



有人问智者:“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


智者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清吃过什么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血肉。”


读书也是如此。


作家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苏轼出生在书香世家,相传他七岁知书、十岁能文,乡邻怜爱便常常夸他为神童。


少年心性的小苏轼,难免志得意满,便手书了一副对联,张贴在书房门口。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这一日,一位朱姓老人登门拜访。看到门上的对联,老人微微一笑,从袖筒中抽出一本书向苏轼讨教。


小苏轼打开一看,竟是一本先秦古书。别说自己没读过,就连里边的字,都有许多不认识。


苏轼羞愧难当,终于明白天外有天、学海无涯的道理。


老人走后,苏轼拿出笔墨在书房门口的那副对联上,各添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自此以后,苏轼日日以此联自勉。不仅博览群书,还自创“八面受敌”读书法,教诲后世无数读书人。


“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


每一本好书,他都要读上好几遍,每一遍只带着一个主题去探索,以求把一本书真正读透。


“这世界上没有天才,只有不努力的笨蛋。”


一本好书,浸润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处世哲学。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阅历终归有限,通过读书,和前辈先贤进行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才能越活越智慧,越活越从容,越活越高贵。


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钱再多,思想龌龊、行事粗鄙,也只能叫“暴发户”;权再大,内里空无一物,也不会为人所尊敬。


一个人的气质不在穿金戴银,不在豪车洋房,也不在艳丽的容貌,而是得体、自信、从容的为人处世之道。


正如成年后的苏轼,在一首诗中所写:“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养才气,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勤奋养运气



晚唐诗人温庭筠有一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雄鸡唱晓,月亮还挂在天边,诗人起身准备赶路了。却发现白霜覆盖的小桥上,早已留下了行人的足迹。


“莫道君行早,还有早行人。”你以为自己够早够勤奋了,其实有人比你更早更勤奋。


曾经有记者问过李嘉诚,成功的秘籍是什么?李嘉诚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讲了一个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上,有人问过他同样的问题。


他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哇!


原一平接过话头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感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李嘉诚早先在茶楼当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


后来当推销员,依然是背着大包一天走10多个小时的路。


“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开初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


11岁时辗转香港,寄人篱下;15岁时遭遇丧父,辍学打工。


少年李嘉诚的运气,绝对算不上好。


可就是脚底板的两层老茧,就是别无他法的一个勤字,让他从打工仔做到经理,从塑胶厂长做到香港首富


是李嘉诚的运气变好了吗?


确实变好了,因为时代变革下的每一次机遇,他都抓住了。


可是机遇,从来只会垂青时刻准备着的人。


李嘉诚的手表,永远比正常时间拨快了10分钟。


这10分钟,就是他勤奋一生、时刻准备的度量衡。


富兰克林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因为越勤奋,机会越多,也越可能抓住机会。


就算天上掉馅饼,也要起得早,才能捡得着。


勤奋养运气,勤奋才是成功的终南捷径。



宽厚养大气



《菜根谭》里有句古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人生在世,要活得潇洒,活得大气,就得为人宽厚。


心不宽,天地小,路就越走越窄。


心怀宽厚的人,早晚也会获得宽厚的回报。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


吏逐得,欲法之。


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


乃皆赐酒而赦之。


意思是说,秦穆公走失了骏马,歧下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把马抓住分着吃了。


官吏最终查到了这群人,想要依法惩治。


但秦穆公却说,“君子不能因为失去牲口而加罪人类,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你再给他们送一些酒过去吧。”


这个故事发生之后的第三年,秦穆公伐晋,却被晋国困住,自己还受了伤。


危急关头,一支队伍冲了过来,击溃晋军,秦穆公因此反败为胜。


这支队伍,就是当初吃了秦穆公的骏马,却被秦穆公赐酒赦免的当地百姓。


“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穆公窘,亦皆推锋挣死,以报食马之德。”


秦穆公的宽厚,不仅得到了福报,还让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留下了大气恢宏的英名。


弘一法师李叔同《改过十训》的第三条,说的就是宽厚: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世人耳熟能详。


“万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一点宽厚之气使两家化干戈为玉帛,传为千古美谈。


如果两家互不相让,任性使气,很可能两败俱伤。


心怀宽厚的人,能够体谅他人,富有同理心,处处透露着大气。


他们的魅力来自温和、涵养、善良,由内而外散发着洒脱和高贵。


宽厚养大气,宽厚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


人在旅途,书中铺有上升阶梯;人在凡尘,流年似水天道酬勤;人在人间,宽厚修得众生敬服。



作者简介


作者:洞见Buliu,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图源网络。


千岛书院(ID:qiandaoshuyuan),中国第一家后EMBA社群平台。


往期精彩回顾




人无癖,不可交(好文)

一位博士的残酷见闻: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

全民族静下来,是一个国家深度思考的开始!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