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惜母语健康,少用比喻说理

刘夙 刘夙的科技世界 2023-06-20

  我在6月7日的公众号文章《写于高考日》中批评当下的中国大学打着“课程思政”的旗号,以所谓“比喻论证”的形式,向包括理工科在内的学生灌输反现代的巫术思维。发布后,有读者留言:“请问有什么方式自救自学,瓦解巫术对自我个体的入侵。……我想求解药。谢谢。”

  坦率地说,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在艰难从事自我疗愈的病人。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有极为强烈的欲望,想把我个人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今天,我想首先请大家记住这条经验:有些可恶的东西,光讨厌是不够的,一定要从逻辑上明白它们为什么可恶。只有真正了解一种恶,才能避免自己被这种恶所困扰。

  今年高考过后,语文科目的作文题照例成了热点话题。新浪网站旗下的微博和头条新闻两个部门,就联合举办了“高考作文大赛”,请网友创作,并邀请评委点评。6月8日晚上,评委评出了第一个满分作文,由一位高一学生所作,如下:

对这篇作文,我的点评很简单:这是用巫术思维写的典型伪说理文,主要犯的仍然是那个最基本的谬误——把比喻修辞作为主要说理方式。我下面就把这篇文章中的不当类比一一剖析如下,希望能够多少起到“解药”的作用,给一些读者带来启发。说得再明白点:下次再遇到这种伪说理文,希望大家不仅知道它是可恶的,而且能像我一样,对其中的每一处恶都能清晰地说出缘由。

细数历史脉络,君可见时代的大潮泥沙俱下,任谁都无法偏安于自我封闭的孤岛。

  本句连用两个比喻(大潮、孤岛),但作者没有意识到,它们在科学上是彼此矛盾的。所谓“潮”,指的是潮汐,也就是海水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显然,对陆地来说,潮汐只能影响到近岸地区,离岸稍远一点就不再受到影响。如果一个孤岛面积够大、地势够高,那么潮水再大,也无非就是把岛岸冲击得更猛烈一些罢了,对孤岛中央能有什么影响?

  作者的本意无非是说,当今是个全球化时代,所有人群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会参与全球化活动,不可能与世隔绝。简简单单一句开场白,直说就可以了,非要滥用比喻,结果弄巧成拙。

立足于当下,展望于星火。

  “星火”这个词,让人莫名其妙。它的本义是“如星星一样微小暗弱、往往转瞬即逝的火光”,但放在这里是要比喻什么呢?揣摩文意,与“当下”对仗的理应是“未来”,但我从来没听说过未来可以用“星火”来比喻——难道作者在暗示,未来可能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只剩点点星火,能勉强为众生照亮一小块可以躺平的地方?

滴水入海免于干涸,合作共赢震古砾[烁]今。

  这两句话是常见的谚语格式,前句只是设喻起兴,后句才是要说的道理。但只要是比喻,就没有不蹩脚的。我们觉得一滴水干涸是件坏事,是因为这这滴水本身消失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具有一定形式(form)和标识(identity)的物体。可是把水滴融入大海,它不也一样失去了形式和标识,彻底消失了吗?如果一个人融入集体,结果却失去了自我,成为完全没有隐私和身份的行尸走肉,难道这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了吗?

正如《幽兰操》所言“合作如兰,扬扬其香。采而佩之,共赢四方”。

  我不知道这是哪位大诗人写的《幽兰操》,如果你说是韩愈,那么韩愈的《幽兰操》中只有“扬扬其香”这一句,根本没有另外三句。所以,这不过是中学作文中常见的歪招:伪造名人名言。更何况,韩愈原诗中本有“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两句,意思是说,就算兰草没有被人采撷佩戴,它也还是一样芳香,又能对它造成什么伤害呢?真正比喻的其实是君子不会因为不受重用就不注意修养的品格,跟什么“合作”“共赢”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是“今两虎共斗”,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司马迁的这个比喻本身就是荒谬的。在动物习性学上,两只老虎之间的“争胜行为”(agonistic behaviors)主要是为了争夺领地,但这种争夺并非生死之战,因为其中一方在明显落下风之后会退出争斗。对争胜行为的双方来说,决出胜负即可,非要拼个你死我活是非常愚蠢的,自然选择并不会青睐于这种不给自己和对手留活路的野蛮基因。古人缺乏现代动物学知识,做出这种比喻,可以理解;今人如果还要援引这种错误比喻,就不可原谅了。

集体的合作互利之于国家,诚若层层细壤之于泰山。

  但凡去过泰山,或者但凡见过泰山的风景照,都可以知道泰山的主体是巨大的岩石,不是什么“层层细壤”。在地质时期,泰山岩层曾经位于海面以下,它的隆起是地质活动的结果,根本不是堆上一层又一层“细壤”可以形成的。非要用泰山作为比喻,大概只能说明,一步一个脚印的辛苦劳动其实没什么意义,有付出就有收获其实是自欺欺人的谎言,还不如等待仿佛地壳运动一般的时代风口,到时候,连猪都能给你吹得飞起来。

青年是百卉萌动的初春,是新发于硎的利刃,是大千世界的主人。

  前两个比喻来自陈独秀为《新青年》创刊号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原文是:“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初春”和“百卉之萌动”本来是两个独立的比喻,但被拼凑成“百卉萌动的初春”,就不伦不类了。在温带地区,春季的确是百花齐放的季节,但大部分花朵是在仲春、晚春绽放的。在初春就萌动的花,为数并不多,在很多地方根本到不了“百”。

乘合作扁舟一叶,渡共赢玉鉴琼田!

  这两句既是作文标题,又是文章结尾,乃是化用自南宋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在原词中,“玉鉴琼田”形容的是夜晚风平浪静、反照着中秋节前两天的明亮月光的洞庭湖湖面。而在本文中,前面对时代大势的险恶和世界局势的变幻莫测极尽夸张之能事,又是“大潮泥沙俱下”,又是“洪流、旁流波澜壮阔的裹挟”,又是“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在西方世界暗流涌动”,结果到了文末,这些风险和危机居然又不存在了,只剩下什么“玉鉴琼田”。总之,在我国意气风发的高中生眼里,世界可以在危险和安静中随意切换,我说它危险就危险,我说它安静就安静,看来是真把自己当成“大千世界的主人”了。

  总结:比喻所体现的类比思维,是人类古老的传统思维。它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在说理文章中起到辅助作用,但不能作为主要说理手段,因为这是无效论证,是犯了逻辑谬误。一篇合格的说理文章,一定要用直白而有逻辑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是不是要加一点比喻作为辅助性修辞。滥用比喻,除了能展示出作者说理水平的低下之外,往往只能在空洞的华丽之下创造出大量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真想当一个现代爱国公民,就请爱惜母语健康,少用比喻说理。把这种写作方式当成作文秘籍大肆吹捧和传授的教师,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误人子弟、葬送民族未来的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