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爱国主义教育是恨的教育

2017-01-03 娜塔莎 娜塔莎


我们大囡囡在背书,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她经常有好多东西要背,我也不大在意,但这次不一样,声音特别高亢,拿腔作调的。我过去看她一眼,发现居然站在床上,扬着手,做出列宁演讲的姿势。我说,哎哎哎,你干嘛?她说我背书啊。我说你背就背了,干嘛弄得像演出?她说,这个不一样,升旗的时候要全校大背诵的,到时候一定很壮观哎!我立刻就不爽了,普普通通当课文或者课外诗词背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放到国旗下,还全校大背诵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已经不是学习语言文学,这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问她,你知道什么叫“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吗?她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我就跟她讲,一个人志气很大,很豪迈,饿了要吃敌人的肉,喝了要喝敌人的血,就这个意思。她睁大眼睛说,不会吧?妈妈你瞎说说!怎么可能吃人肉喝人血呢?“就这个意思啊,妈妈一点也不瞎说!”她咬着牙齿很嫌弃地“咦~~~”了一声,赶紧把手上印着诗词的纸片扔了。

 

“好奇怪!老师为什么要叫我们背这么可怕的东西?”

“因为要叫你们爱国呀。”

“爱国就爱国嘛,干嘛要弄得可怕兮兮的?”


我想了想还是没有回答她,叫她背出来应付了事。有些话说出来毁三观,孩子毕竟还太小,目前对她来说,相信比怀疑更重要。但我们来说一说大囡囡的问题,为什么爱国总是跟可怕兮兮的事情(特别是战争)绑定在一起呢?为什么不能好好地温温柔柔地爱国呢?很简单,爱国跟仇恨天生就是连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冠以爱的名义,但其实根本不是爱的教育,而是恨的教育。

 

在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中讲到一个一战前红得发紫的诗人叫恩斯特·利骚,他之所以红得发紫是因为写了一首诗叫《憎恨英国》。

 

这首诗用简洁明了、印象深刻的诗句煽起对英国的仇恨,发誓永远不会原谅英国的罪行……不久就像一枚炸弹扔进了炸药库。德国从来没有一首诗像《憎恨英国》那样如此迅速地传遍全国。德国皇帝深受感动,授予利骚一枚红色的雄鹰勋章,各家报纸都转载了那首诗,教师们在学校里把它年给孩子们听,军官们走到前线,把它朗诵给士兵们听,直至每一个士兵都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这还不够,那首消失被配上乐曲,改编成大合唱。不久,在七千万德国人中再没有一个人不从头到尾知道《憎恨英国》那首诗的。

 

爱国通过最简单直接的仇恨迅速地占领每一个角落。爱一个国家通过什么方式确立?通过仇恨别的国家来确立的。爱德国意味着恨英国,爱中国意味着恨日本或者恨美国,每一次爱国主义行为艺术不是抵制这个国家就是抵制那个国家,为什么只有抵制才是爱?合作不可以爱吗?因为爱国本质上不是爱,而是恨。恨是这一种爱的支柱,如果把其中的恨抽离掉,那么这一张爱国主义的皮囊就瞬间软弱垮塌,变得毫无意义了。我们要看到爱只是它的面具,恨才是它的灵魂。爱应该是宽容温暖的,爱的气质应该是像阳光一般,为什么爱国的人往往暴戾呢?砸车子,砸脑袋。因为狼奶吃多了,仇恨吃多了,爱的糖衣包裹的是恨的果实。

 

当你说爱人的时候,我也是人,你也是人,他也是人,没什么区分。但是,一旦说爱国首先意味着区分,我爱的一定是我的国,不是你的国,而一旦我的国跟你的国起冲突,恨就开始了。这就是为什么爱国主义教育往往跟战争有关,虽然不是全部,但怀念战争、勿忘国耻永远是爱国主义的主调。其他派生的教育素材十有八九跟战争脱不开关系,譬如阅兵,亮武器;譬如发卫星,发导弹,发航空航天设备等等。我很少听说爱国要爱古诗词的,虽然我认为那几乎是唯一可爱的东西,我的一位朋友说,读《红楼梦》的时候最爱国。但是,从来没有老师或者长辈认真严肃地告诉我,爱我们的语言,爱我们的文学。因为文学是美好的,文学是关于人和人性的,是关于爱的。文学本能地反对战争,你看过杜甫的三吏三别,那些悲惨的句子从你的心里滚过,你还会说“咱们十四亿人,先打个十块钱的仗”,你还会这么说吗?

 

爱国主义是一切流氓最后的避难所。我忘了这是谁说的了,说得真好!如果我们把流氓定义为又无知又残暴的人,那么爱国极为般配地满足了他这两方面的精神癖好。无知,你只要知道爱国就够了,不需要问爱是什么,国家是什么,你也不需要去了解大千世界其他可爱的东西,因为一旦别的事物比国家更可爱,那岂不是要动摇信念?爱国是以无知为基础的,不需要了解任何事实,不需要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保持开放的兴趣,不需要思考。如果仅是无知,爱国或许可以谅解,不能谅解的是其中的残暴,那种火热的仇恨的因子,吃人肉喝人血的野蛮冲动。我们离爱国远一点,就会离仇恨远一点,这样我们才能离真正的爱近一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